本发明涉及农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含硝磺草酮、甲磺草胺和莠灭净的甘蔗田复配除草剂。
背景技术:
: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我国主要种植地区有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南方热带地区。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其主要用于制糖和鲜食。甘蔗是制糖的主要原料,占食糖总产量的80%以上。而糖是人类必需的食用品之一,也是糖果、饮料等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同时,甘蔗还是轻工、化工和能源的重要原料。因而,发展甘蔗生产,对提高人民的生活、促进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甘蔗田的杂草发生普遍,种类繁多,草害是造成甘蔗减产、低产的原因之一,有人做过试验,从甘蔗播种至收获如不除草,甘蔗减产77.2%;播种6周不除草,甘蔗也减产16.1%:可见杂草对甘蔗产量影响很大,生产上必须采取综合防除技术。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除草剂的推广应用已作为省工、省时、节省成本的有力增产措施之一。甘蔗田杂草的化学防治大多在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两个关键时期进行。目前,甘蔗除草剂品种较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防除甘蔗田杂草的品种有五氯酚钠、除草醚、莠去津、西玛津、敌草隆、扑草净等,以西玛津、莠去津的除草效果最佳。但是莠去津容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使用正逐步受到控制。硝磺草酮为三酮类化合物,主要用于玉米,近两年有研究在甘蔗上应用,对甘蔗比较安全。硝磺草酮对一年生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如苘麻、苋菜、藜、蓼、稗草、马唐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对铁苋菜和一些禾本科杂草如狗尾草等防治效果较差。莠灭净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属典型光合作用抑制剂。用于甘蔗、柑橘、玉米、大豆、马铃薯、豌豆、胡萝卜田除防一年生杂草。高剂量可防除某些多年生杂草,亦可防除水生杂草。用于春蔗田,用80%可湿性粉剂1.95~3kg/hm2(有效成分1.56~2.4kg),对水600~750kg做茎叶喷雾处理。用于秋蔗田,用80%可湿性粉剂1.05~1.95kg/hm2(有效成分0.84~1.56kg),对水600~750kg在杂草3叶期喷雾。其他作物可用作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或苗后茎叶处理。莠灭净在低浓度时能促进植物生长,刺激幼芽和根的生长,促进叶面积增大、茎加粗等。但在高浓度时又会在植物产生强烈抑制作用。用于防除香蕉、柑橘、咖啡、甘蔗、茶和非耕地中阔叶和禾本科杂选择性除草剂,苗前苗后使用,防除香蕉、柑桔、咖啡、可可、玉米、油棕、凤梨、甘蔗、茶、马铃薯和非耕地中阔叶和禾本科杂草。甲磺草胺(Sulfentrazone)属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使植物细胞中产生过量原卟啉IX,后者是光敏剂,导致细胞内产生活性氧,最终导致细胞膜,液胞膜等破裂,细胞内溶物渗出,干枯死亡。甲磺草胺是触杀型茎叶处理剂,特别是对磺酰脲类有抗性的杂草有特效,后茬作物安全,杀草谱广,用量少、杀草速度快。适于玉米、大豆、高梁、花生、向日葵等作物田防婆婆纳、苘麻、反枝苋、藜、地肤、猪殃殃、龙葵、白芥、野芝麻、红心藜等阔叶杂草。触杀型茎叶处理剂,特别是对磺酰脲类有抗性的杂草有特效,后茬作物安全,杀草谱广,用量少、杀草速度快。适于玉米、大豆、高梁、花生、向日葵等作物田防婆婆纳、苘麻、反枝苋、藜、地肤、猪殃殃、龙葵、白芥、野芝麻、红心藜等阔叶杂草。土壤半衰期110-280天,茎叶处理、土壤处理均可。通过佰腾专利网站检索查询: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CN201510056372.0一种用于低容量喷雾的甘蔗田除草剂中,提到硝磺草酮与莠灭净复配,防除甘蔗田杂草,但是该配方对禾本科杂草容易反弹,马齿苋、铁苋菜、香附子效果不理想。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CN201210528588.9一种含莠灭净、甲磺草胺和啶嘧磺隆的除草组合物及其用途中,提出了甲磺草胺和莠灭净复配,防除甘蔗田杂草问题,但是该配方对甘蔗田里千金子、狗牙根、日照飘拂草等效果不理想。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及莎草,且效果良好的甘蔗田复配除草剂,且对后茬作物安全的复配除草剂,既可以用于苗后茎叶处理,也可以用于苗前封闭处理。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甘蔗田复配除草剂,其活性成分为硝磺草酮、甲磺草胺和莠灭净,其中硝磺草酮、甲磺草胺和莠灭净的重量比为0.1-70:0.1-70:0.1-80。作为优选,所述硝磺草酮、甲磺草胺和莠灭净的重量比为2-8:16-28:10-40。更优选,所述硝磺草酮、甲磺草胺和莠灭净的重量比为6:20:20。作为优选,作为优选,所述硝磺草酮、甲磺草胺和莠灭净的三者总质量占所述复配除草剂质量的0.5~85%。作为优选,所述复配除草剂的剂型为悬浮剂、悬乳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作为优选,所述复配除草剂中还包括植物油,其用量为20-200毫升/亩;所述植物油为大豆油、甘蔗油、葵花油、菜籽油、蓖麻油、油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中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提高其防治效果,即增效作用。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混配后的联合作用,结果显示硝磺草酮与莠灭净按2-8:40-10比例进行复配,其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20,具有增效作用,其中,硝磺草酮与莠灭净按6:20比例进行混配,共毒系数最大达到273.32,增效作用最强。硝磺草酮与莠灭净的最佳配比与甲磺草胺按28-22:16:28比例混配,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具有增效作用。其中,硝磺草酮与莠灭净的最佳配比与甲磺草胺按26:20比例混配,其共毒系数最大达138.43,其增效作用最强。说明硝磺草酮、甲磺草胺和莠灭净三种活性成分按6:20:20比例混配最为合适,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及莎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甘蔗的安全性测定试验表明,硝磺草酮、甲磺草胺和莠灭净三种活性成分复配茎叶处理,抑制甘蔗生长10%的ED10=2201.3096,抑制杂草生长90%的ED90=437.2382,选择性系数=2201.3096/437.2382=5.03>2,认为该药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可以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通过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甘蔗3~5叶期,杂草2-5叶不等期,甘蔗从施药到成熟期未见药害症状,对甘蔗安全。杂草的防效10天达到80%以上,30天达到90%以上,随着用药量的增大,防效明显增强,一次施药即能控制作物整个生长期内的杂草,不仅除草效果显著,而且对环境友好,对下茬作物无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既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及莎草,对甘蔗安全,且对后茬作物无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硝磺草酮、甲磺草胺和莠灭净三种活性成分的甘蔗苗后复配除草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产品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37%硝磺草酮·甲磺草胺·莠灭净可分散油悬浮剂(硝磺草酮:甲磺草胺:莠灭净=2:15:20),其中37%是指硝磺草酮、甲磺草胺和莠灭净三种活性组分占总重的百分比。取2kg硝磺草酮,15kg甲磺草胺,20kg莠灭净,8kgPluronic125,5kg丙二醇,8kg黄原胶,1kg甲酯化植物油,溶剂油补足至100kg。经过充分混合调配、球磨粉碎、调整、包装得到可分散油悬浮剂。实施例2:53%硝磺草酮·甲磺草胺·莠灭净悬浮剂(硝磺草酮:甲磺草胺:莠灭净=3:20:30)取3kg硝磺草酮,20kg甲磺草胺,30kg莠灭净,8k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5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湿润剂),1kg黄原胶(增稠剂),2kg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消泡剂),5kg乙二醇(防冻剂),载体水26kg。经过充分混合调配、球磨粉碎、调整、包装得到悬浮剂。经过充分混合调配、球磨粉碎、调整、包装得到悬浮剂。实施例3:76%硝磺草酮·甲磺草胺·莠灭净水分散粒剂(硝磺草酮:甲磺草胺:莠灭净=1.5:30:44.5)取1.5kg硝磺草酮,30kg甲磺草胺,44.5kg莠灭净,7kgD-425,5kgEFW,5kg硫酸铵,2kg聚乙二醇,高岭土补足100%,经充分混合、气流粉碎、混合、造粒、干燥及筛分得到水分散粒剂。实施例4:65%硝磺草酮·甲磺草胺·莠灭净可湿性粉剂(硝磺草酮:甲磺草胺:莠灭净=5:30:30)取5kg硝磺草酮,30kg甲磺草胺,30kg莠灭净,7kgD-425,5kgEFW,5kg硫酸铵,2kg聚乙二醇,高岭土补足100%,经充分混合、气流粉碎、混合干燥得到可湿性粉剂。实施例5:46%硝磺草酮·甲磺草胺·莠灭净可分散油悬浮剂(硝磺草酮:甲磺草胺:莠灭净=6:20:20)取6kg硝磺草酮,20kg甲磺草胺,20kg莠灭净,8kgPluronic125,5kg丙二醇,8kg黄原胶,1kg甲酯化植物油,溶剂油补足至100kg。经过充分混合调配、球磨粉碎、调整、包装得到可分散油悬浮剂。实施例6:硝磺草酮、甲磺草胺与莠灭净茎叶处理联合作用室内活性测定试验报告1试验目的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硝磺草酮、甲磺草胺与莠灭净三元复配的除草效果,并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三者不同比例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为硝磺草酮、甲磺草胺与莠灭净的合理混配提供科学依据。2试验条件2.1供试作物甘蔗品种:桂柳一号2.2供试杂草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Linn.)Scop.),牛筋草草(Eleusineindica(L.)Gaertn.),铁苋菜(AcalyphaaustralisL.),凹头苋(Amaranthuslividus.),日照飘拂草(Fimbristylismiliacea(L.)Vahl)(上一年田间采收种子,发芽率在85%以上)。2.3试验条件及试材的培养在光照培养室中进行试验材料的培养,温度25-35℃。选取直径为15cm,高度为15cm的聚乙烯塑料盆钵,盆钵的底部打1cm直径的透水孔。透水孔用双层滤纸覆盖,钵内装入事先准备消毒过的壤土至钵高10cm处,用清水从下部浸透土壤。试验时,将每种杂草种子30-40粒均匀放入盆中,覆土0.5cm,杂草培养期间应补充生长所需水分。2.4其它条件以底部渗水的方式定期补水(药后2天内不浇水),保持土壤湿度。3试验设计3.1药剂3.1.1供试药剂97%硝磺草酮原药(安徽中山化工有限公司);94%甲磺草胺原药(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97%莠灭净原药(安徽中山化工有限公司)。3.1.2供试药剂药液配制用电子天平称取定量的原药,加入适量的乳化剂,用丙酮溶解,最后用0.1%的土温80水溶液将上述原药稀释至所需浓度。3.1.3试验设计3.1.3.1硝磺草酮和莠灭净的联合作用将硝磺草酮、莠灭净单剂及5个硝磺草酮与莠灭净混配制剂分别设5个剂量,另设空白对照,每个试验处理重复4次。处理药剂剂量详见表1。表1试验处理及试验水平(浓度ga.i./kg)3.1.3.2硝磺草酮、莠灭净最佳混配与甲磺草胺的联合作用将硝磺草酮·莠灭净混剂和甲磺草胺单剂及5个混配制剂分别设5个剂量,另设空白对照,每个试验处理重复4次。处理药剂剂量详见表2。表2试验处理及试验水平(浓度ga.i./kg)3.2施药方法3.2.1施药方法于甘蔗3叶期、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处理。喷药采用可调速的室内天车式喷雾试验装置,模拟田间常规喷雾方法。喷头为扇形喷头,型号为Teejer8002E型,喷药量40公斤/亩。喷雾高度0.5米,喷幅0.7米,步速0.224米/秒。喷雾压力2.0兆帕,流量697升/分。3.2.2施药时间和次数试验于2014年6月2日进行药剂喷雾处理,施药1次。4调查方法施药后详细记录甘蔗及杂草的受害症状,药后20d,进行鲜重测量,并与对照处理相比较,计算鲜重防效。4.1联合作用测定方法试验结果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依据SUN,Y-P(孙云沛)法计算其实际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共毒系数。以浓度对数为X,病虫害防效机率值为Y,求回归方程。实际毒力指数=标准药剂LD50/混剂的LD50×100理论毒力指数=∑(供试药剂的毒力指数×在混剂中该药剂有效成分的百分率)共毒系数=混剂的实际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试验中以硝磺草酮为标准药剂。判定标准:共毒系数<80为拮抗作用,在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120为增效作用。5结果与分析5.1硝磺草酮与莠灭净的联合作用5.1.1硝磺草酮与莠灭净混配对杂草的鲜重防效表3硝磺草酮与莠灭净混配药后20d对杂草的鲜重防效表中防治效果为四个数据的平均值。5.1.2硝磺草酮与莠灭净混配对杂草的联合作用由表3可知:药剂对杂草的毒杀作用情况及防效。通过公式计算其各自的毒力回归方程、LD50、实际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与共毒系数。列于表4。表4:硝磺草酮与莠灭净混配对杂草的联合作用处理回归方程相关系数LD50实际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增效系数AY=1.9095x+7.14710.99950.0751100//BY=1.6933x+5.20320.99520.75859.90//CY=5.8606x+1.38030.99830.238019.7614.19139.25DY=1.4986x+6.26680.99820.165245.4618.67243.49EY=1.9839x+7.07920.99970.089583.9130.70273.32FY=1.8939x+6.92220.99970.096677.7449.94155.67GY=1.8856x+6.85950.99870.103272.7769.97104.00由试验可知,处理C、D、E、F、G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39.25、243.49、273.32、155.67、104.00,共毒系数均大于80,具有相加或增效作用。其中,处理C、D、E、F的共毒系数大于120,具有增效作用,特别是处理E的共毒系数最大为273.32,具有显著增效作用。5.1.3试验结论通过试验可知,硝磺草酮、莠灭净按6:20比例混配较为合适,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和莎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5.2硝磺草酮、莠灭净最佳混配与甲磺草胺的联合作用5.2.1硝磺草酮·莠灭净与甲磺草胺混用对杂草的鲜重防效表5硝磺草酮·莠灭净与甲磺草胺混用对杂草的鲜重防效表中防治效果为四个数据的平均值。5.2.2硝磺草酮·莠灭净与甲磺草胺混用对杂草的室内毒力及联合作用由表5可知:药剂对杂草的毒杀作用情况及防效。通过公式计算其各自的毒力回归方程、LD50、实际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与共毒系数。列于表6。表6:硝磺草酮·莠灭净与甲磺草胺不同混配比例对杂草的室内毒力及联合作用由试验可知,处理C、D、E、F、G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17.93、129.13、138.43、129.66、128.63,其共毒系数均大于100,其中D、E、F、G的共毒系数大于120,具有增效作用;特别是处理E的共毒系数最大,为138.43,达到显著的增效作用。5.2.3试验结论通过试验可知,甲磺草胺与硝磺草酮·莠灭净按20:26比例混配较为合适,共毒系数最大,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6综合评价由以上联合作用测定结果表明,硝磺草酮、甲磺草胺和莠灭净三者以2-8:16-28:10-40均为增效,尤其以硝磺草酮、甲磺草胺和莠灭净6:20:20的比例复配最为合适。实施例7:硝磺草酮·莠灭净·甲磺草胺茎叶处理对甘蔗的安全性室内测定试验报告1试验目的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硝磺草酮、甲磺草胺与莠灭净三元复配茎叶处理对甘蔗的安全性,为硝磺草酮、甲磺草胺与莠灭净的合理混配提供科学依据。2试验条件2.1供试作物甘蔗品种:桂柳一号2.2供试杂草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Linn.)Scop.),牛筋草草(Eleusineindica(L.)Gaertn.),铁苋菜(AcalyphaaustralisL.),凹头苋(Amaranthuslividus.),日照飘拂草(Fimbristylismiliacea(L.)Vahl)(上一年田间采收种子,发芽率在85%以上)。2.3试验条件及试材的培养在光照培养室中进行试验材料的培养,温度25-30℃。选取直径为15cm,高度为15cm的聚乙烯塑料盆钵,盆钵的底部打1cm直径的透水孔。透水孔用双层滤纸覆盖,钵内装入事先准备消毒过的壤土至钵高10cm处,用清水从下部浸透土壤。试验时,将甘蔗种子20粒、每种杂草种子30-40粒均匀放入盆中覆土0.5cm,放入温室内培养(25-30℃),甘蔗苗和杂草培养期间应补充生长所需水分。出齐后留10株健壮的苗,待甘蔗苗长到3~4叶和杂草长到3~5时施药处理。2.4其它条件以底部渗水的方式定期补水(药后2天内不浇水),保持土壤湿度。3试验设计3.1药剂3.1.1供试药剂97%硝磺草酮原药(安徽中山化工有限公司);94%甲磺草胺原药(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97%莠灭净原药(安徽中山化工有限公司)。3.1.2供试药剂药液配制用电子天平称取定量的原药,加入适量的乳化剂,用丙酮溶解,最后用0.1%的土温80水溶液将上述原药稀释至所需浓度。3.2施药方法3.2.1施药方法于甘蔗3叶期、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处理。喷药采用可调速的室内天车式喷雾试验装置,模拟田间常规喷雾方法。喷头为扇形喷头,型号为Teejer8002E型,喷药量40公斤/亩。喷雾高度0.5米,喷幅0.7米,步速0.224米/秒。喷雾压力2.0兆帕,流量697升/分。3.2.2施药时间和次数试验于2016年6月2日进行药剂喷雾处理,施药1次。4调查及计算方法4.1作物调查施药后,调查各处理甘蔗有无药害症状,若有则详细记录药害症状、等级,药后20天,测量各处理甘蔗鲜重,计算鲜重抑制率,以明确试验药剂对甘蔗的安全性。4.2杂草调查施药后详细记录杂草的受害症状(如生长抑制、失绿、畸形等),于药后20天,称量各处理杂草地上部分鲜重,计算杂草的鲜重防效。4.3计算方法用DPS软件对药剂剂量的对数值与甘蔗鲜重抑制率的几率值进行回归分析,计算相关系数和抑制作物10%时的剂量ED10,及抑制杂草90%ED90,求出选择性指数。选择性指数=ED10/ED905结果与分析5..1硝磺草酮·莠灭净·甲磺草胺茎叶处理对甘蔗的安全性施药后5天观察,硝磺草酮·莠灭净·甲磺草胺高浓度3040mg/kg处理部分叶片白化,株高正常,几天后恢复正常,其它浓度处理甘蔗长势正常与空白对照处理均没有明显的区别。表7除草活性和作物安全性目测法评价标准表876%硝磺草酮·莠灭净·甲磺草胺WG对甘蔗的抑制作用表976%硝磺草酮·莠灭净·甲磺草胺WG对杂草的鲜重防效由表9可知:该药剂对杂草的毒杀作用情况及防效,通过公式计算其各之毒力回归方程、LD50,列于表10。表10:毒力回归方程及LD50处理回归方程相关系数LD5095%置信区间AY=-0.9251+2.7290x0.9974148.2925136.4327~161.1832由表10可知:76%硝磺草酮·莠灭净·甲磺草胺WG的LD50为:148.2925,95%置信区间为136.4327~161.1832。5..2硝磺草酮·甲磺草胺·莠茎叶处理对甘蔗和杂草的选择性指数由表8、表9,通过DPS软件可以求得抑制甘蔗生长10%的ED10=2201.3096,抑制杂草生长90%的ED90=437.2382,选择性系数=2201.3096/437.2382=5.03>2,认为该药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可以进行田间药效试验。6综合评价6.1本试验结果表明,硝磺草酮·莠灭净·甲磺草胺茎叶处理高浓度的2倍处理对甘蔗也很安全,甘蔗生长正常。6.2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可知,硝磺草酮·莠灭净·甲磺草胺对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甘蔗安全,可以进一步进行田间试验。实施例8: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苗前封闭处理)用于苗前处理,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通过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甘蔗播种后出苗前,利用本发明的46%硝磺草酮·莠灭净·甲磺草胺(6%硝磺草酮+20%莠灭净+20%甲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剂量120、150、180、300毫升/亩,兑水40公斤/亩喷施,20、40天及成熟期目测甘蔗安全性及杂草出苗情况,计算杂草20、40天防效,结果如下表:通过目测,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甘蔗出苗没有影响,甘蔗从施药到成熟期未见药害症状,对甘蔗安全。杂草的防效120毫升/亩20天达到94.1%以上,40天仍然达到93.2%以上,随着用药量的增大,防效明显增强。在甘蔗田150毫升/亩即可达到良好的封闭效果,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有效成分比较,扩大了杀草谱,对阔叶杂草和莎草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一次施药即能控制作物整个生长期内的杂草,不仅除草效果显著,而且对环境友好,对下茬作物无影响,对环境的污染小,对人、畜、鸟类及有益生物安全,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另外,本发明的除草剂采用物理方法加工,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过程中无三废排放,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通过试验可知:46%硝磺草酮·莠灭净·甲磺草胺(6%硝磺草酮+20%莠灭净+20%甲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苗前封闭,对甘蔗安全,封闭效果理想,可以进行进一步试验示范。实施例9: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苗后茎叶处理)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通过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甘蔗3~5叶期,杂草1~5叶不等期,利用本发明的46%硝磺草酮·莠灭净·甲磺草胺(6%硝磺草酮+20%莠灭净+20%甲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剂量120、150、180、300毫升/亩,兑水40公斤/亩喷施,10、30天及成熟期目测甘蔗安全性及杂草防效,10、30天测诸防效,结果如下表:通过目测,甘蔗从施药到成熟期未见药害症状,对甘蔗安全。杂草的防效80毫升/亩10天达到75.3%以上,30天达到90.5%以上,随着用药量的增大,防效明显增强,在甘蔗田150毫升/亩即可达到良好的除草效果,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有效成分比较,扩大了杀草谱,对阔叶杂草和莎草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一次施药即能控制作物整个生长期内的杂草,不仅除草效果显著,而且对环境友好,对下茬作物无影响,对环境的污染小,对人、畜、鸟类及有益生物安全,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另外,本发明的除草剂采用物理方法加工,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过程中无三废排放,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是目前防治效果理想的复配除草剂。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