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莼菜和草鱼共生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2364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农业立体开发,具有环保、生态、循环利用特点的有机莼菜和草鱼共生的方法。



背景技术:

莼菜以嫩茎和嫩叶供食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背面分泌一种黏液,黏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缩戊糖、没食子酸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莼菜性味甘凉、清热、利尿、消肿、解毒,可治疗热痢、黄疽、痈肿、疗疮等症。莼菜又名马蹄草、湖菜、水葵、露葵,是一种珍稀濒危的水生野菜,原产我国东南地区,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对其生物学特性和一般营养成分研究已有少量报道。据本草纲目记载,莼菜还具有消渴热痹、治热疸、厚肠胃、安下焦、逐水解百药毒等功效。目前国内种植面积不足两千公顷,产品供不应求,人工种植是必然趋势。

草鱼属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营养丰富、肉味鲜美,近年来,随着草鱼养殖的大量兴起,在养殖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缺乏合理及有效的饲养方法,导致草鱼养成质量、数量明显下降,而且,现有的草鱼养殖技术为了提高产量,使用较多化学类的合成物、抗生素类药物等帮助草鱼过快生长或是过快解决草鱼生长过程中的各种病虫害影响,虽然极大的缩短了草鱼的养殖时间或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控制了病虫害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造成草鱼的质量产生变化,更重要的是采用化学类药物或是抗生素后,药物残留在草鱼的体内,会在人们食用的过程中转移至人体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影响,而且化学类或抗生素的使用会对环境带来污染,不利于生态环保。此外,由于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不利于鱼的存活,产生的排泄物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且在生产过程中受环境影响大,不易人工控制,水资源浪费大。

通常,若要实现莼菜的种植和草鱼的养殖,一般需要分别进行,这样就造成了农业空间的浪费,同时,也有一些鱼菜供养的技术方案,但是针对莼菜与草鱼共生的耕作方案还比较匮乏。例如,申请号201210549973公布了一种莼菜的种植方法“2-3月份,在每公顷药菜田中放养冬片二龄鲤鱼苗60~90尾、草鱼苗60-90尾、鲫鱼苗150-250尾;在11月药菜收结束后,必须干池清塘,将草鱼捕起”。上述方案虽有涉及在莼菜种植水域放养草鱼苗,但草鱼的养殖过程中存在如前所述的问题,此外,其他鱼类则可能会进食莼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农业立体开发,具有环保、生态、循环利用特点的有机莼菜和草鱼共生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有机莼菜和草鱼共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苗定植:

选作种茎的母株应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胶质丰富;以地下甸甸茎作种茎的,选用白色粗壮的茎段,每段不少于2--3节以水中茎作种茎的,选用粗壮、老龄、色泽绿、带须根的茎段;越冬体眠芽在10月底11月初采集,扦插在浅水淤泥中,翌年清明前后移栽;

有条栽和穴栽两种,地下甸甸茎和水中茎繁殖的,采用条栽,种茎每行单根顺长排列、首尾相接;越冬体眠芽繁殖的,采用穴栽;

条栽的行距为1m~2m,越冬休眠芽穴栽,行距为1m~2m,株距0.2~0.4m;

(2)田间管理与有机草鱼放养:

1)水位管理:

春季萌发阶段或移栽初期,水位10-30cm;生长阶段水位40-70cm,且不宜猛涨猛落;夏季高温期间,水位可适当提高,但不要超过100cm;体眠阶段,放浅田水,水位20-30cm,但入冬后11月下旬~翌年2月,水位适当加深至50-60cm;

2)水质管理:

①进排水口对角设置,以便注排水时水体充分交换;②每采摘一次换部分水,换水时间选在每次采摘结束后,补充追肥以前;具体是放掉3~5cm老水,添加6~8cm新水;③每月一次彻底换水,具体是放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老水,再把水灌到原来水位;④前期4月下旬~7月上旬,每3-5天换水一次;盛夏7月中旬~8月下旬,每6-10天换水一次。当水温达到30℃时,最好保持长期微流水;

3)鱼种放养与管理:

1~2月份,在每公顷放入有机草鱼苗150~230尾,鱼种放养前用10%的盐肤木根、野大蒜、苦楝树的浸出液水消毒5、10分钟;

草鱼养殖过程中,采用饲料配合辅料进行混合投喂,饲料与辅料的比例为1:1~2;

所述的辅料包括青草、煮熟的玉米、甜糯玉米秸秆、松针、甘薯茎叶,原料配比按质量分数分别为:青草5%、煮熟的玉米10%、甜糯玉米秸秆20%、松针10%、甘薯茎叶40%;在初期适应阶段,在上述辅料中增加槐树叶、盐肤木叶、发芽的小麦,三者的配比按质量分数分别为:4%,5%,6%;在中期稳定生长阶段,在上述辅料中增加槐树花、苏丹草、竹黄草及麦芽,四者的配比按质量分数分别为:4%,3%,3%以及5%;在后期增重及越冬阶段,在上述辅料中增加甜糯玉米叶、盐肤木叶以及麦芽,三者的配比按质量分数分别为:4%,5%,6%;

在草鱼上市前的1-2个月,在配合饲料中拌饲投喂0.5-2%的自制中草药制剂,所述自制中草药制剂包括大蒜素、板蓝根、黄茂、甘草、金银花、杜仲和首乌散;各组分含量分别为:大蒜素25-45%、板蓝根5-20%、黄茂5-20%、甘草5-15%、金银花5-15%、杜仲5-15%、首乌散5-15%;

在11月药菜收采结束后,必须干池清塘,将草鱼捕起;

4)药剂防治:

种植前选用活性生物有机肥做基肥使用,并要求有机质含量≥40%、有效活性菌≥0.5亿/克;因含有机质、氨基酸、水解蛋白、有益活性菌,具有分解根毒、消减残留、中和酸碱度、病虫防治、养分高效齐全等功效的特点;

(3)采收。

实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综合立体地利用了水域,莼菜种植吸收分解草鱼排泄物,为莼菜提供了养分;池塘水深与莼菜种植间距有合适的比例,能够保证鱼苗健康,池塘水体循环充分,以此达到环保、生态、循环利用率及循环效率高的目的;根据草鱼的生长特点,结合现有技术,利用中草药成分喂食草鱼,可以促进草鱼的生长速度,满足其对蛋白质的需求;池塘中生长出的青草喂鱼,符合草鱼的生长习性,且青草中含有草鱼健康生长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在不改变草鱼生长期的前提下,草鱼的外形和内在品质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节省饵料使用量,从而实现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同时又增加了产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1)选苗定植:

选作种茎的母株应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胶质丰富;以地下甸甸茎作种茎的,选用白色粗壮的茎段,每段不少于2--3节以水中茎作种茎的,选用粗壮、老龄、色泽绿、带须根的茎段;越冬体眠芽在10月底11月初采集,扦插在浅水淤泥中,翌年清明前后移栽;

有条栽和穴栽两种,地下甸甸茎和水中茎繁殖的,采用条栽,种茎每行单根顺长排列、首尾相接;越冬体眠芽繁殖的,采用穴栽;

条栽的行距为1m~2m,越冬休眠芽穴栽,行距为1m~2m,株距0.2~0.4m;

(2)田间管理与有机草鱼放养:

1)水位管理:

春季萌发阶段或移栽初期,水位10-30cm;生长阶段水位40-70cm,且不宜猛涨猛落;夏季高温期间,水位可适当提高,但不要超过100cm;体眠阶段,放浅田水,水位20-30cm,但入冬后11月下旬~翌年2月,水位适当加深至50-60cm;

2)水质管理:

①进排水口对角设置,以便注排水时水体充分交换;②每采摘一次换部分水,换水时间选在每次采摘结束后,补充追肥以前;具体是放掉3~5cm老水,添加6~8cm新水;③每月一次彻底换水,具体是放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老水,再把水灌到原来水位;④前期4月下旬~7月上旬,每3-5天换水一次;盛夏7月中旬~8月下旬,每6-10天换水一次。当水温达到30℃时,最好保持长期微流水;

3)鱼种放养与管理:

1~2月份,在每公顷放入有机草鱼苗150~230尾,鱼种放养前用10%的盐肤木根、野大蒜、苦楝树的浸出液水消毒5、10分钟;

草鱼养殖过程中,采用饲料配合辅料进行混合投喂,饲料与辅料的比例为1:1~2;

所述的辅料包括青草、煮熟的玉米、甜糯玉米秸秆、松针、甘薯茎叶,原料配比按质量分数分别为:青草5%、煮熟的玉米10%、甜糯玉米秸秆20%、松针10%、甘薯茎叶40%;在初期适应阶段,在上述辅料中增加槐树叶、盐肤木叶、发芽的小麦,三者的配比按质量分数分别为:4%,5%,6%;在中期稳定生长阶段,在上述辅料中增加槐树花、苏丹草、竹黄草及麦芽,四者的配比按质量分数分别为:4%,3%,3%以及5%;在后期增重及越冬阶段,在上述辅料中增加甜糯玉米叶、盐肤木叶以及麦芽,三者的配比按质量分数分别为:4%,5%,6%;

此处,青草含粗蛋白,粗脂肪,其中粗蛋白、粗脂肪比一般杂草含量高出3倍;煮熟的玉米含有鱼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营养价值较高;甜糯玉米秸秆:可消化粗蛋白负值,粗纤维,钙,磷,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易于获得;松针:可增加草鱼红血球携氧能力,促进其血液循环,改善毛细血管的机能,提高免疫力等;甘薯茎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铁和钙质。这几种原料含有草鱼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元素,可使得饲料的营养均衡吸收,改善草鱼的肉质及草鱼的身体素质,使其身体的各个机能更加强健。

在草鱼上市前的1-2个月,在配合饲料中拌饲投喂0.5-2%的自制中草药制剂,所述自制中草药制剂包括大蒜素、板蓝根、黄茂、甘草、金银花、杜仲和首乌散;各组分含量分别为:大蒜素25-45%、板蓝根5-20%、黄茂5-20%、甘草5-15%、金银花5-15%、杜仲5-15%、首乌散5-15%;

此处,药理原理为:大蒜素是一种天然的抗菌物质,可有效抑制草鱼体内致病菌的生长,对草鱼因各种感染引起的烂腮、赤皮、肠炎、出血等细菌性疾病及其并发症有显著疗效,有着和抗生素相似的作用与效果,但无抗生素的药残等副作用。此外,大蒜素被草鱼摄入体内后,可有效地调整与刺激鱼体中产生香味的氨基酸的形成,使草鱼在烹饪后肉质更鲜美,风味更独特。所述自制中草药制剂是一种复合中草药制剂,其中的各组分共同作用,能提高增重率,增强蛋白质、干物质、脂肪的消化率,提高粗蛋白中必须氨基酸的含量,促进草鱼肝胰脏和肌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作用,进而改善草鱼的生成和品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病杀菌作用,可大大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

在11月药菜收采结束后,必须干池清塘,将草鱼捕起;

4)药剂防治:

种植前选用活性生物有机肥做基肥使用,并要求有机质含量≥40%、有效活性菌≥0.5亿/克;因含有机质、氨基酸、水解蛋白、有益活性菌,具有分解根毒、消减残留、中和酸碱度、病虫防治、养分高效齐全等功效的特点;

(3)采收。

①采收时间。春季4月中下旬一7月中旬,秋季8月中旬一10月上旬。当年种植的莼菜,需叶片基本长满水面时才开始采收。

②采收方法。宜用小木船或菱桶、盆进入莼菜田,人工采收水下看得见的嫩茎、嫩芽,放于木桶或塑料桶中。生长旺盛季节应及时采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