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葡萄栽培技术,尤其涉及葡萄栽培土壤分层培肥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是世界栽培面积最大的水果品种,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营养和口感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已成为农民就业致富的高效产业。葡萄的品质高低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优质葡萄生产一般需要土壤有机质含量达5%以上,常规的方法培肥需要的时间较长,一般在5年以上。若一次性用肥过多还会引起烧根,抑制葡萄的生长或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次性提高葡萄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层培肥方法,它能一次性地将葡萄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到10%。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次性提高葡萄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层培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预埋葡萄限根池
平整葡萄园地,在每一株葡萄种植区预埋葡萄限根池,葡萄限根池的大小为:长2m×宽2m×高0.6m或直径1.8m×高0.6m,埋设要求为:上端面高出地面0.4m,下端面位于地面下0.2m,在葡萄限根池的周边侧壁上设与外界相通的透气孔,透气孔露出地面,取出葡萄限根池内的耕作土,池底面与葡萄限根池的下端面平齐;
步骤二:铺设基肥发酵料
在葡萄限根池内铺设基肥发酵料,基肥发酵料压实后的厚度控制在0.2m~0.3m,基肥发酵料的顶面高于透气孔,透气孔为基肥发酵料发酵提供充足氧气,所述基肥发酵料的组份为玉米秸秆、金针菇、杏鲍菇等类食用菌菌渣的混合物,当基肥发酵料发酵时能提高葡萄苗根际的温度3°~7°,能促进葡萄早发,改善土壤微生物群,也是后期补充肥源之一;
步骤三:堆存栽培土
在基肥发酵料的中心位置堆存直径0.4m、高0.4m的栽培土圈,栽培土圈为泥碳土或育苗基质或二者的混合物,其作用是:为葡萄提供苗期适宜的肥、水、气环境,确保新植葡萄苗成活;
步骤四:填实护苗肥土
在栽培土圈与葡萄限根池之间埋实护苗肥土,护苗肥土的主份为:1/3耕作层土壤、1/3畜禽粪便、1/3金针菇、杏鲍菇等类食用菌菌渣或碎秸秆,每池加8kg钙镁磷肥,并提前2个月以上进行混合堆制,并进行翻堆2-3次,其作用是:确保葡萄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葡萄生长提供充足的肥力。
步骤五:葡萄移栽
在步骤四完成后时效15天以上,在春天将葡萄苗移栽在栽培土圈的中心位置,葡萄根系离基肥发酵料的顶面10cm,并浇水,浇透葡萄限根池内所有土料。
采用本发明培肥方法,能一次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0%,有效促进葡萄苗生长速度,实现葡萄树快速成型,达到葡萄早期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显著提高。
葡萄移栽5天后,葡萄根际温度比常规高3°~7°之间,并能维持30天时间,促使葡萄新根发生早、发芽早,土壤肥力足,生长速度加快,栽后一年便可成型,第二年即可达丰产水平。
由于葡萄树生长区域内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葡萄品质明显提高,葡萄可溶固形物含量可提高2.5个百分点,葡萄生产效益明显提升,可实现增效10%。采用本发明还能实现农业下脚料的更充分高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葡萄限根池;2-透气孔;3-基肥发酵料;4-栽培土圈;5-护苗肥土;6-葡萄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次性提高葡萄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层培肥方法,如图1所示,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预埋葡萄限根池
平整葡萄园地,在每一株葡萄种植区预埋葡萄限根池1,葡萄限根池1的大小为:长2m×宽2m×高0.6m或直径1.8m×高0.6m,埋设要求为:上端面高出地面0.4m,下端面位于地面下0.2m,在葡萄限根池1的周边侧壁上设与外界相通的透气孔2,透气孔2露出地面,取出葡萄限根池1内的耕作土,池底面与葡萄限根池1的下端面平齐;
步骤二:铺设基肥发酵料
在葡萄限根池1内铺设基肥发酵料3,基肥发酵料3压实后的厚度控制在0.2m~0.3m,基肥发酵料3的顶面高于透气孔2,透气孔2为基肥发酵料3发酵提供充足氧气,所述基肥发酵料3的组份为玉米秸秆、金针菇、杏鲍菇等类食用菌菌渣的混合物,当基肥发酵料3发酵时能提高葡萄苗根际的温度3°~7°,能促进葡萄早发,改善土壤微生物群,也是后期补充肥源之一;
步骤三:堆存栽培土
在基肥发酵料3的中心位置堆存直径0.4m、高0.4m的栽培土圈4,栽培土圈4为泥碳土或育苗基质或二者的混合物,其作用是:为葡萄提供苗期适宜的肥、水、气环境,确保新植葡萄苗成活;
步骤四:填实护苗肥土
在栽培土圈4与葡萄限根池1之间埋实护苗肥土5,护苗肥土5的主份为:1/3耕作层土壤、1/3畜禽粪便、1/3金针菇、杏鲍菇等类食用菌菌渣或碎秸秆,每池加8kg钙镁磷肥,并提前2个月以上进行混合堆制,并进行翻堆2-3次,其作用是:确保葡萄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葡萄生长提供充足的肥力。
步骤五:葡萄移栽
在步骤四完成后时效15天以上,在春天将葡萄苗6移栽在栽培土圈4的中心位置,葡萄根系离基肥发酵料3的顶面10cm,并浇水,浇透葡萄限根池1内所有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