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秋水仙碱诱变选育桑树品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26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秋水仙碱诱变选育桑树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扦插苗苗高50cm以上,幼龄桑、成龄桑春伐或夏伐后长出的新梢,选取枝条健壮、顶芽饱满、无病虫害的顶芽,采用诱变剂处理顶芽,2~5天后重复处理一次,获得诱变材料;

所述的诱变剂为含有质量浓度为0.3~0.5%秋水仙碱和1.5~2.5mg/L 6-苄基嘌呤的乙醇溶液;

(2)将步骤(1)获得的诱变材料培养15~20天后,选取变异条,经染色体鉴定,确定染色体变异的材料,然后进行诱导枝的繁育,经性状正突变筛选和遗传稳定筛选后,获得新品种,嫁接扩繁建立良种接穗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新梢为开五叶后的新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诱变剂处理为将诱变剂注入顶芽的空隙,注射量为0.8~1.2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诱变剂处理顶芽,3天后重复处理一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诱变剂为含有质量浓度为0.4%秋水仙碱和2mg/L 6-苄基嘌呤的乙醇溶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染色体鉴定采用去壁低渗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性状正突变筛选标准如下:

①叶片,形状及叶脉不紊乱、叶面积增加15%以上、厚度大于200μm;

②枝条上皮孔数为12~15个/cm2,皮孔大小为2~6mm;

③节间距小于4cm;

④诱导后枝条长至50cm以上时,枝条固定成稳定的叶序;

⑤枝条较未诱导枝直径长1~3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诱导枝的繁育为通过无性繁殖方式进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遗传稳定筛选采用AMMI模型稳定性分析方法。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嫁接扩繁步骤如下:

春季诱导成的变异枝,在夏秋季采用“T”形芽接法嫁接;第二年春,取诱导枝的中上部,用袋接法进行嫁接;第二年桑树夏伐前,取变异枝生长芽,采用管状芽接法嫁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