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幅高效诱捕有害昆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281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宽幅高效诱捕有害昆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捕捉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宽幅高效诱捕有害昆虫装置,它特别适合安装于竹林种植产区内进行诱捕作业。



背景技术:

自我国政府实施退耕还林天保工程以来,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户种植竹林的积极性。据有关资料显示:近来年,我国竹林种植面积增长速率一直保持3—5%的快速发展水平,纯生竹林面积大幅增长,对我国林业经济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竹林生产种植和竹材资源的大国之一。但是,我们也无需讳言,在竹类资源快速增多的同时,也为各类危害竹林生长的有害昆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同时也为有害昆虫大量繁殖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以幼虫蛀食竹笋、成虫后继续蛀食嫩竹为生”的竹象虫更是繁衍发展迅猛。各类有害昆虫对竹林生长的危害性呈现日益加重之势,对竹林产区的破坏作用常常表现为“大面积毁灭性的”。据考察了解:在我国各地大部分竹林产区都爆发过“大面积竹林拆顶枯死”的严重虫灾。特别是近年来,有害昆虫在各地竹林产区的种类数量和生长密度有大幅上升趋势,在各地竹林产区发生“虫灾”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这已引起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在竹林产区加强对有害昆虫的防治工作。据了解:各地竹林产区在防治有害昆虫(如:竹象虫)工作上曾经采用大量喷施化学农药的方法,但因化学农药存在“药剂残留危及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污染鲜笋产品和对人、畜健康带动伤害”的严峻问题,在使用上倍受质疑已基本停止使用了。为了解决这个个问题,人们开始研究具有无公害特性的防虫方法和器具,目前,已有一些诱捕器产品上市,在使用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现行使用最为普遍的诱捕器的基本结构是:它是在一个圆笼形骨架上铺设一层网布,在中间安装引诱灯将其诱入笼体内进行捕捉。但是,我们在长期从事研究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和诱捕器产品开发工作中也发现,这种圆笼形结构的诱捕器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使用缺陷,其主要表现为:它的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在实际使用中有效引诱空间较小、诱捕能力弱、捕捉效率低。另外,它是采用220伏市电对引诱灯具进行供电作业,但是,由于大部分竹林种植区域都位于偏远山区丘陵地带至今尚未接通220伏市电,在推广应用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即使在有市电的竹林产区,由于它是安装于野外长期遭受风吹雨淋露天作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用电安全隐患。这是现行圆笼形诱捕器产品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本发明正是想要解决这个技术性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全新结构的宽幅高效诱捕有害昆虫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宽幅高效诱捕有害昆虫装置,它包括左立柱、右立柱、顶杆、升降横杆和宽幅诱捕布帘,所述的顶杆固定连接安装于左立柱、右立柱顶端,其特征在于:在左立柱上安装有绕线轮,在顶杆上配装有一组定滑轮,在一组定滑轮上导装拉绳,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绕线轮,拉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升降横杆两侧位置,所述的宽幅诱捕布帘由一组挂钩悬挂于升降横杆,宽幅诱捕布帘由一组拉链分别沿横向、纵向依次连接一组网帘拼接组装构成。它显著的结构特点是:用一组拉链将一组单元网帘拼接组装成具有很大引诱空间范围的宽幅诱捕布帘,再将宽幅诱捕布帘张开悬挂于升降横杆上即可极大地扩展提高对有害昆虫的诱捕能力,能明显提高诱捕效率。在实际安装使用时,可根据林区现场位置的环境条件,在组装宽幅诱捕布帘时可灵活地在横向或者纵向的方向上任意增加或者减少所拼接一组网帘的数量。特别是它采用在立柱、顶杆上安装绕线轮、定滑轮、拉绳构成的“横杆水平升降机构”,特别方便于现场拼接组装宽幅诱捕布帘的操作,也可方便于对宽幅诱捕布帘进行张网挂装和收网摘虫的操作。在现场组装宽幅诱捕布帘时,将升降横杆每次提升一个网帘高度的位置时,就用拉链拼接组装一排网帘直至达到预定的高度位置,摘虫时,可反向转动绕线轮每次降低一个网帘高度的位置,即可方便地摘取被诱捕束缚困住于一排网帘上的有害昆虫。如果要拆卸诱捕装置时,也可在将升降横杆每降低一个网帘高度的位置时,逐排拆卸网帘即可。经过试用表明:它能在竹林种植区域内方便地组装构成高度为4—8m、宽度为5—10m的宽幅诱捕布帘对有害昆虫(如:竹象虫)进行高效诱捕作业。本发明具有结构简捷、生产制造成本低、组装使用方便快捷、有效诱捕空间范围大、引诱能力强、捕捉有害昆虫效率高的突出优点。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时,也可在升降横杆上平行悬挂两个相隔一定间距的宽幅诱捕布帘,对进一步提高对有害昆虫的捕捉效率具有一定作用。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的技术特征:

所述的拉链为开口式拉链,在网帘的上边缘、右边缘固定连接安装开口式拉链的带销布片,在网帘的下边缘、左边缘固定连接安装有与带销布片相适配的带座布片。本发明有目的地优化选择使用或分开的开口式拉链,特别方便于将一组网帘沿横向、纵向依次拼接组装构成宽幅诱捕布帘的操作,它是将开口式拉链的带销布片、带座布片分别连接安装于网帘的上下、左右相对的对边位置,在横向、纵向方向上可任意增减一组网帘的数量,即可拼接组装构成所需长度、宽度尺寸的宽幅诱捕布帘,能很好地适应林区安装场地的要求。

在左立柱、右立柱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槽,在升降横杆两端由销轴固定安装定位座,定位座的导向柱滑配于左立柱、右立柱的导向槽内。这种结构设计对升降横杆具有很好的导向定位作用,能防止宽幅诱捕布帘在升降过程中发生扭曲、飘移现象。

在左立柱、右立柱的底部连接安装有下拉杆,宽幅诱捕布帘的底端由一组挂钩张拉于下拉杆。这种在立柱底部加装下拉杆的结构设计能改善宽幅诱捕布帘的张展性能,它对进一步提高捕捉效率也有一定作用。

在左立柱、右立柱上设置有一组下拉张网调节孔。这种结构设计可方便于调节下拉杆的安装位置,对进一步改善宽幅诱捕布帘的张展性能、提高捕捉效率也有一定的作用。

在顶杆上固定安装有一组横担,在横担的两端挂装LED引诱灯,在右立柱上固定安装有电源箱,在电源箱内配装有可充式锂电池,在电源箱上设置光控开关,所述的光控开关串装于可充式锂电池与LED引诱灯之间的控制线路中。本发明有目的地优化选择可充式锂电池作电源,在夜间,由光控开关自动开启对LED引诱灯供电进行诱捕作业, LED灯珠的发光颜色可参考当地林产区内主要有害昆虫(如:竹象虫)对光色亮度和频率的喜好程度来决定,即可利用有害昆虫“趋光性”的生理特性,将大量有害昆虫引诱至宽幅诱捕布帘并被束缚于网帘上,这是由于有害昆虫自身具有“逆向运动迷失” 的生理特性,它足上的倒刺只要接触到网帘就会将网帘越抓越紧,它会抓牢网帘被自行束缚困住于网帘上难以自行逃出。在白昼日照时段,光控开关会自动控制切断控制线路节约能源。本发明采用可充式锂电池作电源进行诱捕作业方式,在安装使用上不受市电限制、具有适用区域广泛、锂电池供电稳定且可充电长期使用、LED引诱灯耗电少节能能源、工作寿命长、对林区无污染、安全性能高的突出优点。

所述的LED引诱灯悬挂于宽幅诱捕布帘前后两侧,控制LED引诱灯与宽幅诱捕布帘的距离为20—50cm。经试验表明:这种控制与宽幅诱捕布帘灯距的优化位置设计,可进一步增强对有害昆虫的引诱能力,提高对有害昆虫的捕捉效率也有一定作用。

在横担上挂装有吸浸引诱剂的药芯,所述的药芯悬挂于宽幅诱捕布帘的前后两侧位置。这种挂装增挂吸浸引诱剂药芯的方式,也能有效增强对有害昆虫的引诱能力,对提高捕捉效率也有一定的作用。

所述的一组网帘是孔径为1.0—2.5cm的聚乙烯线透空网布。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主要有害昆虫在不同季节生长的个体大小特征,有目的地适时选择使用挂装孔径为1.0cm、或孔径为1.5cm、或孔径为2.0cm、或孔径为2.5cm等规格的网帘,它对增强诱捕效能有一定作用。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首创了一种利用可充式锂电池供电作业的宽幅高效诱捕有害昆虫装置,它是用一组拉链将一组单元网帘拼接构成具有很大引诱空间范围的宽幅诱捕布帘。可根据林区特定位置环境条件,可灵活地在横向或者纵向方向任意增加或者减少拼接一组网帘的数量组装成所需长度、宽度尺寸的宽幅诱捕布帘;将宽幅诱捕布帘张展悬挂于升降横杆上,在立柱、顶杆上安装绕线轮、一组定滑轮、拉绳和升降横杆构成宽幅诱捕布帘升降机构,即可有效地扩展对有害昆虫的诱捕空间范围,可极大地增强对有害昆虫的引诱能力进而提高捕捉效率。经过试用表明:本发明确实具有结构简捷、生产成本低、组装操作方便快捷、安装使用不受市电限制、运行安全无污染、诱捕空间范围大、引诱能力强、捕捉效率高的突出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也作摘要附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展示在宽幅诱捕布帘的前后两侧悬挂LED引诱灯、药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网帘单元的结构图,展示在网帘的四周边缘固定连接安装开口式拉链的带销布片、带座布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A视图,展示在左立柱内侧设置导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B—B视图,展示安装于升降横杆端部的定位座的导向柱滑配于立柱的导向槽内形成升降横杆导向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用光电开关控制LED引诱灯进行诱捕作业的电路图。

附图中的标记说明:

1为一组定滑轮,2为左立柱,3为一组网帘,4为一组拉链,5为拉绳,6为绕线轮,7为手柄 ,8为下拉张网调节孔,9为挂钩,10为下拉杆,11为可充式锂电池,12为光控开关,13为电源箱,14为右立柱,15为定位座,16为升降横杆,17为螺钉,18为横担,19为顶杆,20为LED引诱灯,21为药芯,22为拉链插销,23为拉链插座,24为带座布片,25为带销布片,26为导向槽,27为销轴,28为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宽幅高效诱捕有害昆虫装置,它主要由左立柱2、右立柱14、顶杆19、绕线轮6、一组定滑轮1、拉绳5、升降横杆16、电源箱13和宽幅诱捕布帘构成。所述的顶杆19固定连接安装于左立柱2、右立柱14顶端构成“门型框架结构”,所述的绕线轮6安装于左立柱2下部,一组定滑轮1配装于顶杆19上,所述的拉绳5导装于一组定滑轮1上,将拉绳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绕线轮6,拉绳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升降横杆16两端形成“横杆水平升降机构”。所述宽幅诱捕布帘的顶端用一组挂钩9悬挂于升降横杆16上,在左立柱2、右立柱14底部连接安装有下拉杆10,将宽幅诱捕布帘的底端用一组挂钩9张拉于下拉杆10,在左立柱2、右立柱14上还设置有一组可调节下拉杆10位置的下拉张网调节孔8,这对进一步改善宽幅诱捕布帘的张展性能、提高捕捉效能有一定作用。在左立柱2、右立柱14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槽26,在升降横杆16的两端由销轴27固定安装定有定位座15,定位座15的导向柱28滑配于左立柱2、右立柱14的导向槽26内,它对升降横杆16在升降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导向定位作用,能使升降横杆16在升降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位置状态,可有效防止宽幅诱捕布帘发生扭曲、飘移现象。所述的宽幅诱捕布帘是由一组拉链4分别沿横向、纵向依次连接一组网帘3拼接组装构成,所述的拉链4是采用可分开的带销布片25、带座布片24组成的开口式拉链。在实际制作时,可根据该林区主要有害昆虫在不同季节生长的个体大小特征,对一组网帘3的材料可优化选择使用孔径规格为1.5cm、或者孔径为2.0cm或者孔径为2.5cm的聚乙烯线透空网布来制作:将选定的聚乙烯线透空网布裁剪成长度为100 cm、高度为80cm的规格尺寸。在裁剪的每个网帘3的上边缘、右边缘固定连接安装开口式拉链的带销布片25,在每个网帘3的下边缘、左边缘固定连接安装有与带销布片25相适配的带座布片24即可制成供拼接组装用的单元网帘3。它是按如下方式将一组单元网帘3现场拼接组装成宽幅诱捕布帘进行诱捕作业的:在竹林种植区内选择有害昆虫(如:竹象虫)危害高发地段位置,平整安装地面。在平整地面上固定安装左立柱2、右立柱14并在左立柱2、右立柱14顶端连接安装顶杆19组成“门型框架结构”。将拉绳5导装于一组定滑轮1上,将拉绳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绕线轮6,再将拉绳5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升降横杆16的两侧即可形成“横杆水平升降机构”。将一组单元网帘3右边缘带销布片25上的拉链插销22依次插入相邻侧网帘3左边缘带座布片24上的拉链插座23内,拉紧一组拉链4即可拼接组装成一排布帘,将拼接组装的第一排布帘(即顶排布帘)顶端用一组挂钩9悬挂于升降横杆16上,握住手柄7转动绕线轮6向上提起升降横杆16,将升降横杆16每次提升80cm高度(即一个网帘3高度)位置时,就将一组单元网帘3上边缘带销布片25上的拉链插销22依次插入上一排网帘3下边缘带座布片24上的拉链插座23内;将右边缘带销布片25上的拉链插销22依次插入相邻侧网帘3左边缘带座布片24上的拉链插座23内,逐个拉紧一组拉链4,即可完成一排布帘的拼接组装操作。再按相同的方式逐排进行拼接操作直至使所拼接组装的宽幅诱捕布帘上升至预定的高度位置,即可完成现场拼接组装宽幅诱捕布帘的操作。例如:每一排布帘采用八个长度为100 cm、高度为80cm的单元网帘3沿横向拼接组装构成,再沿纵向拼接组装五排,即可拼接组装构成宽度为8m、高度为4m的宽幅诱捕布帘对有害昆虫进行诱捕作业。在顶杆19上用螺钉17固定安装一组横担18,控制一组横担18的间隔距离为150cm,在横担18上挂装吸浸有引诱剂的药芯21,在横担18的两端挂装LED引诱灯20,也可将药芯21与LED引诱灯20按交错方式悬挂于宽幅诱捕布帘的前后两侧位置,控制LED引诱灯20与宽幅诱捕布帘的距离为40cm。在右立柱14上固定安装有电源箱13,在电源箱13内配装可充式锂电池11,在电源箱13箱体上设置有光控开关12,将光控开关12串联连装于可充式锂电池11与LED引诱灯20之间的控制线路中。经试用表明:这种悬挂药芯21、LED引诱灯20的优化位置设计,可进一步增强对有害昆虫(如:竹象虫)的引诱能力,它对提高捕捉效率具有明显的技术效果。在白昼日照时段,光控开关12会自动切断控制线路关闭LED引诱灯20节约能源。在夜间时,光控开关12会自动开启对LED引诱灯20供电进行引诱作业,即可利用有害昆虫(如:竹象虫)具有“趋光性”和“逆向运动迷失”的生理特性,将大量有害昆虫引诱至宽幅诱捕布帘处被束缚于由聚乙烯线透空网布材料制作的一组网帘3上,这是由于有害昆虫(如:竹象虫)足上倒刺一接触到网帘3就会将其越抓越紧并自行束缚困住于一组网帘3上而难以自行逃出。

可按照如下方式定期进行摘虫操作,反向转动绕线轮6将升降横杆16每次降低80cm高度(即一个网帘3高度)位置时,就暂停下降,由人工对束缚于一排布帘上的有害昆虫进行摘虫操作,然后,再逐次降低80cm高度(即一个网帘3高度)位置,即可方便地逐排摘取被诱捕束缚困住于该排单元网帘3上的有害昆虫。将摘取的有害昆虫集中回收用作生产食品、饲料、制药和化肥的基本原料,可增加林农的经济收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