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芽菜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2589阅读:8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谷芽菜的栽培方法,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谷芽为小米的成熟果实经发芽而得,其谷子种子上生长有1~6mm的白色初生根。现有技术中谷芽多用作药用,将生出初生根的谷芽干燥、磨粉食用,具有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的功效。

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谷芽菜的栽培方法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谷芽多作为药用而不作为蔬菜食用,现有技术培育的谷芽为带有1~6mm的白色初生根的谷芽,并且不带有或带有不超过5mm的茎叶部分,区别于豆类粗而长的根须,谷芽的根须部分短且细幼,咀嚼时口感不佳,仅作为一种发芽的粮食用,难以作为菜品食用。其次,现有的粮食发芽食品的培育周期过长,不利于市场销售。再次,现有的豆类发芽食品多食用的是种子下胚轴部分,下胚轴部分是不含叶绿素的,并且除少数绿色子叶(如黑豆的绿色子叶)中含有微量绿色素外,豆类发芽食品多不含绿色,消费者食用后难以补充丰富的叶绿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谷芽菜的栽培方法,该谷芽菜的栽培方法的培育周期短,获得的谷芽菜茎叶部分能够达到70~110mm,并且含有较为丰富的叶绿素,食用口感好能够作为菜品食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谷芽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浸种:选取谷子种子,除杂清洗,放入质量百分比0.1~0.1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10~15分钟、漂洗干净;按照谷子种子与水1:3~5的质量比将谷子种子加10~25℃水浸泡5~7小时,浸泡过程中淘洗换水1~2次,获得浸胀谷种;

2)沥干:清洗浸胀谷种,22~27℃环境温度下沥干、萌发,待萌发至谷种初生根长至0.5~2mm时,获得萌发谷种;

3)播种:平铺一层5~7cm厚的基质,将萌发谷种均匀播撒在基质上,播种量为300~500g谷子种子/平方米,均匀喷水至基质湿透;

4)催芽:将萌发谷种遮光催芽,前3~5天基质温度10~19℃,每天喷水2~3次,每次喷水至基质湿透;然后保持基质温度19~23℃,每天喷水2~3次,每次喷水至基质湿透,待茎叶部分长度达8~10mm时,获得催芽谷苗;

5)见光绿化:将催芽谷苗光照培育,培育过程中基质温度19~28℃,每天喷水3~6次,直至催芽谷苗的茎叶部分长度达到70~110mm时,清洗去除基质,即得谷芽菜。

所述的基质为泥土、砂子按质量比2:1的混合物。

所述的基质为糠皮、秸秆,或糠皮和秸秆按质量比1~2:1的混合物。

所述的糠皮和秸秆为富硒小米的糠皮和秸秆。

步骤1)所述的所述的选取谷子种子的具体操作为:选择上一年产或当年产的、颗粒饱满的夏谷或春谷。

所述的谷子种子的品种为北园旱谷或蓼坞夏谷。

步骤5)的具体操作为:将催芽谷苗光照培育,培育过程中基质温度21~26℃,每天喷水3~6次,直至催芽谷苗的茎叶部分长度达到80~100mm时,清洗去除基质,即得谷芽菜。

步骤5)所述的每天喷水3~6次的具体操作为:当催芽谷苗的茎叶部分长度10~60mm时每日浇水每天喷水3~4次,每天喷水量为2~5升/平方米;当催芽谷苗茎叶部分长度生长至大于60mm时每日浇水每天喷水5~6次,每天喷水量为0.5~2升/平方米。

步骤5)所述的光照培育的具体操作为在自然光或人造光源条件下培育催芽谷苗,每日光照时间9~15小时。

申请人对于本发明配方的说明如下:

步骤1)的选种时采用上一年或当年生产的夏谷或春谷,上一年或当年生产的谷子保存时间短,种子的活性强,生长速度快,有助于缩短谷芽菜的栽培时间。进一步优选的,选用上一年或当年生产的夏谷种子。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高温季节栽培的夏谷种子,培育周期为11~13天,低温季节栽培的春谷种子,培育周期为17~19天,因此选用夏谷种子能够缩短培育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的供应量。对于谷子种子的品种可以有多重选择,优选为淄博市北园府食品有限公司出产的北园旱谷或蓼坞夏谷,此两种谷物品种生长快速,并且耐旱性能好,栽培时终止周期较短,并且耗水量相对较小,并且此两种谷物的种子本身富含硒元素。

步骤1)所述的除杂清洗的具体操作为:筛除特小粒和杂质,采用10~25℃的清水清洗谷子种子2~3次,清洗过程中去除虫蛀破粒、漂浮或半漂浮的瘪嫩种;采用10~25℃的清水清洗谷子种子2~3次能够使种身清爽,透气性增强、便于种子萌发。步骤1)中放入质量百分比0.1~0.1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10~15分钟,其作用是杀灭种子表面的细菌和微生物,防止谷子种子在后续栽培中发霉影响产量。如栽培过程中出现发霉,会导致整个盘状器皿(约1平方米)上的谷芽菜和基质被污染,而不可食用。步骤2)沥干温度保持在22~27℃,该温度为申请人经研究确认的最适宜谷子萌发的温度,待谷种萌发至0-1mm之后可直接播种。

步骤3)中的基质可以平铺在盘状器皿中,优选的盘状器皿为育苗盘,如大规模生产盘状器皿也可以为育苗池。在平铺基质前盘状器皿要进行清洗、消毒和干燥。步骤3)所述的基质使用前需过筛、灭菌,过筛能够避免基质结块影响均匀播种和吸水;由于本发明栽培方法的培育时间长、基质长期与水接触,灭菌能够避免因基质发霉污染谷芽菜所述灭菌采用微波灭菌或紫外线杀菌。优选的,基质采用富硒小米的糠皮和秸秆,富硒小米为在我国富硒区域栽种获得的小米,优选的富硒小米为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蓼坞村栽种获得的小米,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蓼坞村为中国天然富硒之乡,此处种植的小米富含硒元素,其种植小米所得糠皮和秸秆中同样富含硒元素,采用硒元素的糠皮和秸秆作为基质培育谷芽菜,既能够废物利用、减少秸秆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又能够提高谷芽菜中的硒含量,一举两得。步骤3)中300~500g谷子种子/平方米是申请人经研究发现的最佳栽种密度。播种量为300~500g谷子种子/平方米中的谷子种子的重量是以干燥的未萌发的谷子种子计量。

步骤4)催芽采用遮光催芽,可以采用在基质上方覆盖遮光物的方式遮蔽光照,遮光物以不透光为标准,遮光物材质无特别要求,如避光塑料薄膜、塑料罩、不透光的织物均可。步骤4)中催芽时喷水量以基质湿透为标准,基质湿透是指从基质上方喷水后基质底部湿透。 对于步骤4)所得催芽谷苗茎叶部分长度达8~10mm, 茎叶部分直立生长,因为没有见光茎叶部分为嫩黄色。

当步骤5)见光放绿时,催芽谷苗生长速度特别快,水分蒸发也特别快,必须及时补充它所需要的水分,以免豆苗干缩枯萎。当催芽谷苗的茎叶部分长度生长至10~60mm时可适当多浇水,因为此时生长需要的水份较多,每日浇水每天喷水3~4次,每天喷水量为2~5升/平方米。茎叶部分长度超过60mm以上后,由于播种量为300~500g谷子种子/平方米,催芽谷苗其发达的根须,已经盘根错节,根本没有空隙,已经能够保持足够的水分了,这时水大了,反而很容易出现根部窝水,导致烂根烂苗、影响产量,所以此时每日浇水每天喷水5~6次,每天喷水量为0.5~2升/平方米,喷淋到茎、叶上,始终保持其湿润即可。由于步骤3)每平方米的播种量,则在步骤5)时谷芽菜的根系形成吸水网,还具有便于储存运输和销售的优点,菜商将谷芽菜成块切割洗去基质后,放入保温箱中,定期喷水,通过根系的谷芽菜能够通过根系形成的吸水网吸水,这样谷芽菜具有较长时间的保鲜期,便于菜商储存运输和销售,有助于将谷芽菜远距离销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谷芽菜的栽培方法和方法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该谷芽菜的栽培方法培育周期短,获得的谷芽菜茎叶部分能够达到70~110mm,并且含有较为丰富的叶绿素,食用口感好能够作为菜品食用。首先,申请人通过步骤3)设计合理的播种量,步骤4)和步骤5)设计特定的基质温度和喷水次数,以缩短谷芽菜的培育周期,经试验,高温季节栽培的夏谷种子培育周期为11~13天,低温季节栽培的春谷种子培育周期为17~19天。培育周期短,能够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其次,申请人发现采用该栽培方法所得谷芽菜的茎叶部分长度能够达到70~110mm,该长度为谷芽菜最适宜食用的长度,口感鲜内、既便于咀嚼、又没有长纤维蔬菜(如芹菜菠菜)的塞牙感,并且70~110mm的谷芽菜无需切割,清洗后可直接炒制、食用方便。再次,申请人在研究发现:如步骤4)直接在光照条件下培育,茎叶部分过早接触阳光,积累过多的叶绿素,会导致茎叶部分的口感过于苦涩,影响消费者的食欲;因此申请人设计到步骤4)采用遮光培育,所得催芽谷苗的茎叶部分为嫩黄色,待步骤4)遮光长至茎叶部分长度达8~10mm时,进行步骤5)见光绿化,所得谷芽菜茎叶部分白绿兼备,即茎叶白色部分保持了嫩芽的鲜甜口感,绿色部分又具备绿色蔬菜的清爽口感。

2、该谷芽菜的栽培方法操作方便,谷芽菜中富含硒元素。首先,该谷芽菜的栽培方法根据所用的基质不同,既可以进行无土栽培,也可以进行有土栽培。当采用糠皮、秸秆,或糠皮和秸秆按质量比2:1的混合物作为基质时,还能够对谷子栽种后的废料进行再利用,减少糠皮和秸秆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并且申请人给出了优选的方案,优选富硒小米的糠皮和秸秆作为基质的原料,该基质有助于提高谷芽菜的硒含量,提高谷芽菜的保健功效。

3、该谷芽菜的栽培方法所获得的谷芽菜的口感上佳。首先,本发明的谷芽菜食用的是谷子初生的茎叶部分,其初生的茎叶部分富含纤维素、叶绿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咀嚼时具有茎叶类蔬菜的口感。其次,所得谷芽中富含叶绿素,并且口感获得了改善。申请人在栽培的过程中先采用步骤4)催苗,待茎叶部分长度达8~10mm时再采用步骤5)见光绿化,所得谷芽菜底部带有初生根,谷芽菜的茎叶部分上段叶尖为绿色下段茎部为白色,绿色在茎叶部分上的分布适宜,咀嚼时既具有绿色蔬菜的清爽口感又不至于过于苦涩。并且叶绿素具补铁、解毒、消炎、抗基因突变的功效,丰富了谷芽菜的营养价值。

4、该谷芽菜的栽培方法所获得的谷芽菜外形美观,能够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经步骤5)进行合理的见光绿化后,所得谷芽菜茎叶部分纤长,并且上绿下白,状如微型青葱,能够引起消费者的食欲和购买欲,并且该谷芽菜的栽培方法能够在寒冷季节进行室内栽培谷芽菜,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6是本发明的一种谷芽菜的栽培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实施例1为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1

1)选种浸种:选取当年产的夏谷作为谷子种子,谷子种子品种为蓼坞夏谷,除杂清洗,放入质量百分比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15分钟、漂洗干净;按照谷子种子与水1:3的质量比将谷子种子加10~25℃水浸泡6小时,浸泡过程中淘洗换水1次,获得浸胀谷种;

2)沥干:清洗浸胀谷种,22~27℃环境温度下沥干、萌发,待萌发至谷种初生根长至0.8~1mm时,获得萌发谷种;

3)播种:平铺一层6cm厚的基质,将萌发谷种均匀播撒在基质上,播种量为450g谷子种子/平方米,均匀喷水至基质湿透;基质采用富硒小米的糠皮和秸秆按质量比1:1的混合;

4)催芽:将萌发谷种遮光催芽,前4天基质温度10~19℃,每天喷水3次,每次喷水至基质湿透;然后保持基质温度19~23℃,每天喷水3次,每次喷水至基质湿透,待茎叶部分长度达8~10mm时,获得催芽谷苗;

5)见光绿化:将催芽谷苗自然光照射培育,每日光照时间13~14小时,培育过程中基质温度21~26℃,当催芽谷苗的茎叶部分长度10~60mm时每日浇水每天喷水3次,每天喷水量为3~5升/平方米;当催芽谷苗茎叶部分长度生长至大于60mm时每日浇水每天喷水5次,每天喷水量为1~2升/平方米,直至催芽谷苗的茎叶部分长度达到80~100mm时,清洗去除基质,即得谷芽菜。

实施例2

1)选种浸种:选取当年产的春谷作为谷子种子,谷子种子品种为北园旱谷,除杂清洗,放入质量百分比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10分钟、漂洗干净;按照谷子种子与水1:3的质量比将谷子种子加10~25℃水浸泡6小时,浸泡过程中淘洗换水2次,获得浸胀谷种;

2)沥干:清洗浸胀谷种,22~27℃环境温度下沥干、萌发,待萌发至谷种初生根长至0.8~1mm时,获得萌发谷种;

3)播种:平铺一层7cm厚的基质,将萌发谷种均匀播撒在基质上,播种量为450g谷子种子/平方米,均匀喷水至基质湿透;基质采用富硒小米的糠皮;

4)催芽:将萌发谷种遮光催芽,前3天基质温度10~19℃,每天喷水2次,每次喷水至基质湿透;然后保持基质温度19~23℃,每天喷水3次,每次喷水至基质湿透,待茎叶部分长度达8~10mm时,获得催芽谷苗;

5)见光绿化:将催芽谷苗自然光照射培育,每日光照时间10~11小时,培育过程中基质温度21~26℃,当催芽谷苗的茎叶部分长度10~60mm时每日浇水每天喷水4次,每天喷水量为4~4.5升/平方米;当催芽谷苗茎叶部分长度生长至大于60mm时每日浇水每天喷水5次,每天喷水量为0.5~1升/平方米,直至催芽谷苗的茎叶部分长度达到80~100mm时,清洗去除基质,即得谷芽菜。

实施例3

1)选种浸种:选取当年产的夏谷作为谷子种子,谷子种子品种为蓼坞夏谷,除杂清洗,放入质量百分比0.13%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10~15分钟、漂洗干净;按照谷子种子与水1: 5的质量比将谷子种子加10~25℃水浸泡6小时,浸泡过程中淘洗换水1次,获得浸胀谷种;

2)沥干:清洗浸胀谷种,22~27℃环境温度下沥干、萌发,待萌发至谷种初生根长至0.5~0.8mm时,获得萌发谷种;

3)播种:平铺一层7cm厚的基质,将萌发谷种均匀播撒在基质上,播种量为500g谷子种子/平方米,均匀喷水至基质湿透;基质采用富硒小米的秸秆;

4)催芽:将萌发谷种遮光催芽,前5天基质温度10~19℃,每天喷水3次,每次喷水至基质湿透;然后保持基质温度19~23℃,每天喷水2次,每次喷水至基质湿透,待茎叶部分长度达8~10mm时,获得催芽谷苗;

5)见光绿化:将催芽谷苗自然光照射培育,每日光照时间13~14小时,培育过程中基质温度21~26℃,当催芽谷苗的茎叶部分长度10~60mm时每日浇水每天喷水3次,每天喷水量为3~3.5升/平方米;当催芽谷苗茎叶部分长度生长至大于60mm时每日浇水每天喷水6次,每天喷水量为1~1.5升/平方米,直至催芽谷苗的茎叶部分长度达到80~100mm时,清洗去除基质,即得谷芽菜。

实施例4

1)选种浸种:选取上一年产的春谷作为谷子种子,谷子种子品种为晋谷29号,除杂清洗,放入质量百分比0.1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10分钟、漂洗干净;按照谷子种子与水1:4的质量比将谷子种子加10~25℃水浸泡5小时,浸泡过程中淘洗换水2次,获得浸胀谷种;

2)沥干:清洗浸胀谷种,22~27℃环境温度下沥干、萌发,待萌发至谷种初生根长至1~1.5mm时,获得萌发谷种;

3)播种:平铺一层5cm厚的基质,将萌发谷种均匀播撒在基质上,播种量为450g谷子种子/平方米,均匀喷水至基质湿透;基质采用燕麦的糠皮;

4)催芽:将萌发谷种遮光催芽,前3天基质温度10~19℃,每天喷水2次,每次喷水至基质湿透;然后保持基质温度19~23℃,每天喷水3次,每次喷水至基质湿透,待茎叶部分长度达8~10mm时,获得催芽谷苗;

5)见光绿化:将催芽谷苗自然光照射培育,每日光照时间9~10小时,培育过程中基质温度21~26℃,当催芽谷苗的茎叶部分长度10~60mm时每日浇水每天喷水3次,每天喷水量为3~3.5升/平方米;当催芽谷苗茎叶部分长度生长至大于60mm时每日浇水每天喷水6次,每天喷水量为1.5~2升/平方米,直至催芽谷苗的茎叶部分长度达到80~100mm时,清洗去除基质,即得谷芽菜。

实施例5

1)选种浸种:选取当年产的夏谷作为谷子种子,谷子种子品种为济谷12号,除杂清洗,放入质量百分比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10分钟、漂洗干净;按照谷子种子与水1:4的质量比将谷子种子加10~25℃水浸泡6小时,浸泡过程中淘洗换水1次,获得浸胀谷种;

2)沥干:清洗浸胀谷种,22~27℃环境温度下沥干、萌发,待萌发至谷种初生根长至1~1.5mm时,获得萌发谷种;

3)播种:平铺一层7cm厚的基质,将萌发谷种均匀播撒在基质上,播种量为500g谷子种子/平方米,均匀喷水至基质湿透;基质采用小麦的糠皮和秸秆按质量比1:1的混合;

4)催芽:将萌发谷种遮光催芽,前4天基质温度10~19℃,每天喷水3次,每次喷水至基质湿透;然后保持基质温度19~23℃,每天喷水3次,每次喷水至基质湿透,待茎叶部分长度达8~10mm时,获得催芽谷苗;

5)见光绿化:将催芽谷苗自然光照射培育,每日光照时间11~12小时,培育过程中基质温度21~26℃,当催芽谷苗的茎叶部分长度10~60mm时每日浇水每天喷水4次,每天喷水量为4.5~5升/平方米;当催芽谷苗茎叶部分长度生长至大于60mm时每日浇水每天喷水5次,每天喷水量为0.5~1升/平方米,直至催芽谷苗的茎叶部分长度达到80~100mm时,清洗去除基质,即得谷芽菜。

实施例6

1)选种浸种:选取上一年产的夏谷作为谷子种子,谷子种子品种为北园旱谷,除杂清洗,放入质量百分比0.1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15分钟、漂洗干净;按照谷子种子与水1:3的质量比将谷子种子加10~25℃水浸泡7小时,浸泡过程中淘洗换水2次,获得浸胀谷种;

2)沥干:清洗浸胀谷种,22~27℃环境温度下沥干、萌发,待萌发至谷种初生根长至1.5~2mm时,获得萌发谷种;

3)播种:平铺一层5cm厚的基质,将萌发谷种均匀播撒在基质上,播种量为300g谷子种子/平方米,均匀喷水至基质湿透;基质为泥土和砂子按质量比2:1的混合物;

4)催芽:将萌发谷种遮光催芽,前3天基质温度10~19℃,每天喷水2次,每次喷水至基质湿透;然后保持基质温度19~23℃,每天喷水3次,每次喷水至基质湿透,待茎叶部分长度达8~10mm时,获得催芽谷苗;

5)见光绿化:将催芽谷苗光照射培育,每日光照时间10~11小时,培育过程中基质温度19~28℃,每天喷水6次,每天喷水量为1~2升/平方米;直至催芽谷苗的茎叶部分长度达到70~110mm时,清洗去除基质,即得谷芽菜。

性能测试

一、栽培周期测试:栽培周期是指自步骤1)到步骤5)的总用时。采用实施例1~6的栽培方法栽培谷芽菜,每个实施例栽培重复六次,每个实施例每次栽培10个育苗盘的谷芽菜,统计每个实施例栽培周期的平均值,录入表1。

二、咀嚼口感测试:将生菠菜叶片部位的咀嚼口感定为1级,将生芹菜茎秆部位的咀嚼口感定为10级,经测试生黄豆芽下胚轴部分咀嚼口感为5级。随机选取年龄为15~35岁的10名测试人员(男女各5人),对实施例1~6重复六次栽培的生谷芽菜茎叶部分进行试吃,并将每个实施例10人四次试吃的测试结果取平均值录入下表。

表1 实施例1~6谷芽菜的栽培方法A性能测试结果

通过表1可看出:本发明所得谷芽菜的生产周期较短,在11~19天之间,能够便于快速满足市场的供货需求。10名测试人员通过目测观察,实施例1~6所得谷芽菜的茎叶部分下部为白色,上部为单片未舒展开的绿色叶片,上部的绿色自下而上不断变深,整个茎叶部分状如缩小了的青葱,含有较为丰富的叶绿素,并且在该长度下谷芽菜的咀嚼口感较好。并且,实施例1~6在以上栽培过程中,均未出现谷子种子霉变、基质霉变、谷芽菜烂根或谷芽菜卷叶的问题,证明发明的栽种方法能够较好提高谷芽菜的栽种成功率,避免因霉变、烂根、卷叶等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