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莲雾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莲雾果实颜色丰富艳丽,有红色、绿色和白色,果肉清香脆嫩可口,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钾等矿物质。但现在从台湾引种莲雾,如“黑珍珠”、“黑钻石”等,这些品种存在果实品质差、裂果、着色不良、风味淡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莲雾的栽培方法,其果实中腔小或无,海绵质少,肉质爽脆,多汁,清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莲雾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土壤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微带碱性的黏质土壤,有机质丰富的缓坡地、平地或水田为宜;
步骤二、对莲雾树进行整形修剪,树形采用圆头形,苗木定植当年或次年,选留向四周均匀分布的 3 ~ 4 个新梢培养成主枝,最低的主枝着生部位离地面 20 ~ 30cm; 主枝长至 40 cm 左右时摘心,选留不同方位的枝梢 2 个培育成副主枝,副主枝长至30 cm 左右时摘心,促发分枝数次后就形成了较理想的圆头形树冠;
步骤三、对莲雾树的花果进行管理;
步骤四、对莲雾树进行肥水管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三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31:催花:正造果生产时,主要通过环割与控梢措施来促使花芽分化和花期集中,环割于2月底至3 月初在树体主干离地面 10 ~ 25 cm 处环割 1 圈,宽 1cm,深达形成层, 但不能完全破坏形成层;控梢措施按春季修剪方法进行,修剪后用尿素∶ 硼砂∶ 磷酸二氢钾为 1 ∶ 2 ∶ 2 的比例兑水1000倍配成叶面肥,全树喷施 2 次,间隔时间为 7 d,以促进花芽的形成;
步骤32: 拉长花序轴:可在花蕾直径 0. 4 cm 时喷施 48% 赤霉素100 000 倍液,促进果柄拉长,以提高果品质量和增加好果率;
步骤33:疏留花穗:当花蕾直径约 0. 8 cm 时疏花穗,3 ~ 5 年生幼年树留 40 ~ 80 穗/株,6年生以上的成年树留 100 ~ 120 穗/株,每穗留花 5 ~ 7 朵,穗间距 15 ~ 20 cm;
步骤34:疏果套袋:在果实直径 2. 5 ~ 3. 0 cm时疏果,每穗留果 3 ~ 4 个,袋,并扎紧袋口;
步骤35:果实采收:当果实全果呈现紫红色、果顶萼孔展开标志果实成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一还包括定植穴长 × 宽 × 深为 1. 0 m ×1. 0 m ×0. 8 m,每穴施基肥为钙镁磷肥 2 kg、石灰 1 ~2 kg、腐熟的禽畜粪肥 7. 5 ~10 kg、饼肥 2 ~3 kg。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平地果园行株距 5 m ×5m 或 6 m × 5 m,山地果园行株距 5 m × 5 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4 套袋前先喷施60% 百泰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800倍液杀菌,后选用带观察窗的白色单层莲雾专用纸袋套袋,套袋时袋口先用水稍浸湿后再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5采收时,选择晴天上午露水干后至 11: 00 或 16: 00 以后采收,用采果剪整穗带袋采摘,盛装物的底部或边层垫上柔软的衬垫物,以防止果实产生机械伤,采后小心运至包装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本发明的栽培方法栽培出来的莲雾,其果实中腔小或无,海绵质少,肉质爽脆,多汁,清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莲雾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土壤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微带碱性的黏质土壤,有机质丰富的缓坡地、平地或水田为宜;
步骤二、对莲雾树进行整形修剪,树形采用圆头形,苗木定植当年或次年,选留向四周均匀分布的 3 ~ 4 个新梢培养成主枝,最低的主枝着生部位离地面 20 ~ 30cm; 主枝长至 40 cm 左右时摘心,选留不同方位的枝梢 2 个培育成副主枝,副主枝长至30 cm 左右时摘心,促发分枝数次后就形成了较理想的圆头形树冠;
步骤三、对莲雾树的花果进行管理;
步骤四、对莲雾树进行肥水管理。
所述步骤三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31:催花:正造果生产时,主要通过环割与控梢措施来促使花芽分化和花期集中,环割于2月底至3 月初在树体主干离地面 10 ~ 25 cm 处环割 1 圈,宽 1cm,深达形成层, 但不能完全破坏形成层;控梢措施按春季修剪方法进行,修剪后用尿素∶ 硼砂∶ 磷酸二氢钾为 1 ∶ 2 ∶ 2 的比例兑水1000倍配成叶面肥,全树喷施 2 次,间隔时间为 7 d,以促进花芽的形成;
步骤32: 拉长花序轴:可在花蕾直径 0. 4 cm 时喷施 48% 赤霉素100 000 倍液,促进果柄拉长,以提高果品质量和增加好果率;
步骤33:疏留花穗:当花蕾直径约 0. 8 cm 时疏花穗,3 ~ 5 年生幼年树留 40 ~ 80 穗/株,6年生以上的成年树留 100 ~ 120 穗/株,每穗留花 5 ~ 7 朵,穗间距 15 ~ 20 cm;
步骤34:疏果套袋:在果实直径 2. 5 ~ 3. 0 cm时疏果,每穗留果 3 ~ 4 个,袋,并扎紧袋口;
步骤35:果实采收:当果实全果呈现紫红色、果顶萼孔展开标志果实成熟。
所述步骤一还包括定植穴长 × 宽 × 深为 1. 0 m ×1. 0 m ×0. 8 m,每穴施基肥为钙镁磷肥 2 kg、石灰 1 ~2 kg、腐熟的禽畜粪肥 7. 5 ~10 kg、饼肥 2 ~3 kg。
平地果园行株距 5 m ×5m 或 6 m × 5 m,山地果园行株距 5 m × 5 m。
所述步骤34 套袋前先喷施60% 百泰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800倍液杀菌,后选用带观察窗的白色单层莲雾专用纸袋套袋,套袋时袋口先用水稍浸湿后再套。
所述步骤35采收时,选择晴天上午露水干后至 11: 00 或 16: 00 以后采收,用采果剪整穗带袋采摘,盛装物的底部或边层垫上柔软的衬垫物,以防止果实产生机械伤,采后小心运至包装场。
莲雾聚伞形花序的花序主轴和支轴一般较短粗,花蕾密集,坐果率高,但易造成果实发育畸形和不便于果穗套袋,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