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专用双层控温钢架菇棚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8410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秀珍菇专用双层控温钢架菇棚构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生产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秀珍菇的专用双层控温钢架菇棚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秀珍菇棚架大都为简易的竹架大棚,这些简易竹架大棚的构造是由简易竹架棚和架设在竹架棚内部的菇架(又称床架)组成,存在如下缺点:

1、竹架棚为单层的墙壁构造,在竹架棚的墙壁上开纱窗(有时还另在棚顶开设天窗)用于通风透气,不仅控温调温操作难度大,且隔热密封保湿性能差亦不够好,例如在进行调温保湿操作时,仅只能是通过人工开关纱窗和/或天窗措施用于通风降温;

2、使用现有构造的秀珍菇竹架(构)菇棚,为了实现对秀珍菇菌包(栽培袋)进行的温差刺激步骤,皆需要将所有的秀珍菇菌包搬运到冰库进行降温后再搬回大棚内,来回搬运菌包容易破损,还需要耗费大量人工劳力,人工劳力成本高。另,有的竹架菇棚通过改造也可以把制冷冰机直接推到菇棚内冷包,虽然不必来回搬运菌包,但现有竹架棚中的内部菇架缺乏密封设施,密封隔热性差,耗电量大,实现降温冷包的温差刺激操作效果极差(春夏初秋季节也仍然欠佳),还因为竹架棚内部的菇架(即床架)结构布局不合理,造成降温冷包的温差刺激操作不方便;

3、现有技术的秀珍菇竹架大棚(又称竹构栽培房),架设在竹架棚内部的菇架(即床架),其空间结构布局及构造组成(布设摆放)欠佳或不够合理科学,不仅影响了日常调温保湿的调控管理和对温差刺激步骤的操控管理,也极大影响菌包容置量的进一步提高。

4、简易竹架大棚中用作构建竹架棚和床架(又称菇架)的竹立柱皆是直接插接在地面,牢固性差,极易损坏,日常维护费用高,秀珍菇又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夏天进行生产的一种食用菌,遇到南方地区常有的台风和雷暴雨天气时,容易受损甚至倒塌,使用时间寿命短(一般只能勉强使用六、七年左右),竹架棚还有致命缺点是容易着火,有时菇农不小心把烟头扔到棚内,有可能会把干燥易燃的竹棚烧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调温保湿又能通风,管理方便,从而能够降低人力成本,而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又能得以提高的一种秀珍菇专用双层控温钢架菇棚构造。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这种秀珍菇专用双层控温钢架菇棚构造,其结构特征为:包括作为外层的外支架棚和作为里层的内层架棚(又称菇架棚),外支架棚包括棚架,棚顶和棚架外表面覆盖物,外支架棚和位于里层的内层架棚为两个各自独立的密封棚架,且内层架棚包覆于外支架棚内,外支架棚的棚顶上具有通风口,内层架棚包括层架棚顶、层架和层架棚外表面覆盖物,在外支架棚内和内层架棚内均设置有降温保湿装置;所述外支架棚的棚顶为双层结构,即具有棚顶一和棚顶二,棚顶一和棚顶二均为中间高,两侧低的斜面顶棚构造,棚顶二位于棚顶一的上方中部,并平行于棚顶一,在棚顶一和棚顶二之间形成的空隙即为通风口(如制成可开关的通风口);所述内层架棚中的每排层架(即菇架)由若干(起立柱作用的)支撑杆和横杆组成,支撑杆(即菇架立柱)和横杆皆为金属制管材制成,支撑杆垂直于地面,横杆水平固定于支撑杆上,上、下层横杆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地面;所述的降温保湿装置位于外支架棚棚顶和内层架棚棚顶下方的外喷淋系统和内喷淋系统所组成,其分布方式为沿棚顶纵向与横向每隔1.0-1.5米设置一个雾化状小水滴喷淋头分别组成内外喷淋系统(即构成降温保湿装置),这样,在外界温度过高时(一般为超过32℃时),通过喷淋水雾,以起到降温和保湿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抽取深井中的较低温冷水进行喷淋,从而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

本发明的结构可以具体为:

棚顶一和棚顶二之间形成的空隙的间距为40-50cm,这样,本双层钢架菇棚通过该通风通气的构造,能够充分进行通风,保持菇棚内的温度与湿度;其中所述的棚顶一可以具体为一种带泡沫彩钢瓦。使用带泡沫彩钢瓦板,不但更加坚固耐用,不易损坏,而且具有保温的作用,在夏季高温季节可降低温度3度左右,有利避免夏季高温对秀珍菇产量的影响。

所述外支架棚的棚架为金属制管材组成的立柱和支架,多层覆盖物覆盖于棚架的顶部和侧面(多层覆盖物为多层遮阳网),在外支架棚中作为立柱的金属制管材的直径为100-110mm,所述作为立柱的金属制管材为镀锌管立柱或不锈钢管立柱。

这样,本双层钢架菇棚的外支架棚的棚架和内层架棚皆采用金属制的立柱和管材支架,也使得该双层钢架菇棚整体坚固耐用,不易损坏,在外支架棚的顶部和侧面覆盖多层可活动移开的遮阳网一直到地面,起遮阳遮光和遮挡菇蚊蝇等作用。

本发明所述内层架棚(又称菇架棚)的高度设计为2.0-2.5米(使菇架棚的高度适中),所述内层架棚中的层架(又称菇架)横向分布于棚架两侧,在内层架棚中部形成有一条(宽度为2.0-2.5米的)过道。这样,将层架横向分布于棚架两侧,中间预留(2.0-2.5米宽的)过道,便于搬运菌包及各种管理操作,特别是在对菌包出菇进行的温差刺激步骤中,只需要通过中间过道将移动冰机推到菇架棚内的走道上,就能够方便实现对菌包进行有效的温差刺激步骤。

所述层架(即菇架)的起立柱作用的每根支撑杆是垂直固定于地面,且每两个支撑杆之间相距100-150cm,所述水平固定于支撑杆上的上、下层横杆的间距为70-90cm(如80cm)。在所述每排层架的最底层下方地面皆设有高度为30公分左右的长方体水泥基座,起立柱作用的每根支撑杆皆固定插接在长方体水泥基座上,且离地面最近的横杆与地面长方体水泥基座的距离也设为70-90cm(如80cm);所述支撑杆的直径为80mm左右,水平固定于支撑杆上的横杆的直径为40mm左右;还在每排层架中间都有相距0.9-1.1米宽的过道,以方便采菇管理和增加菌包的通风透气等作用。

这样,由支撑杆和横杆组成层架(又称菇架),食用菌包就放置在横杆上(最下层,即底层的食用菌包可直接放置在高度为30公分左右的长方体水泥基上)。

所述内层架棚的外表面亦具有覆盖物覆盖于内层架棚的顶部和外侧部,顶部包括两层覆盖物,外侧部覆盖物为能关闭或打开的活动式结构。所述内层架棚顶部的两层覆盖物是指:采用黑薄膜覆盖在内层架棚的顶部,并在顶部薄膜上再覆盖一层毛毯,起保温保湿作用。在内层架棚的外侧部为活动式的黑薄膜,即为上部固定下部可活动打开的薄膜,可根据需要打开关闭活动薄膜,以调节菇棚内的温湿度。

以下是一种利用秀珍菇专用双层控温钢架菇棚的调温刺激出菇栽培法,其方法步骤包括:一是备料(包括原料准备和菌种制作等);二是原料处理;三是选择场地建造钢架菇棚(菇房),并对菇棚作消毒处理;四是将堆积发酵处理后的培养料装入栽培袋中,并将装有培养料的栽培袋(即菌包)进行常规灭菌处理;五是接种和将接好栽培种的栽培袋(即菌包)放置于层架上进行培养,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六是在需要时进行温差刺激(致冷降温刺激)管理步骤;七是采收成品菇,其特征在于:

A.在进行所述的选择场地建造钢架菇棚步骤时,所述的建造钢架菇棚是指建造本发明的这种秀珍菇专用双层控温隔热钢架菇棚,该专用双层控温隔热钢架菇棚具有:作为外层的外支架棚和作为里层的内层架棚(又称菇架棚),所述外支架棚包括棚架,棚顶和棚架外表面覆盖物,外支架棚和位于里层的内层架棚为两个各自独立的密封棚架,且内层架棚包覆于外支架棚内,外支架棚的棚顶上具有通风口,内层架棚包括层架棚顶、层架和层架棚外表面覆盖物,在外支架棚内和内层架棚内均设置有降温保湿装置;所述外支架棚的棚顶为双层结构,即具有棚顶一和棚顶二,棚顶一和棚顶二均为中间高,两侧低的斜面顶棚构造,棚顶二位于棚顶一的上方中部,并平行于棚顶一,在棚顶一和棚顶二之间形成的空隙即为通风口;所述内层架棚中的每排层架(即菇架)由若干起立柱作用的支撑杆和横杆组成,支撑杆(即菇架立柱)和横杆亦皆为金属制管材制成,支撑杆垂直于地面,横杆水平固定于支撑杆上,上、下层横杆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地面;所述的降温保湿装置位于外支架棚棚顶和内层架棚棚顶下方的外喷淋系统和内喷淋系统所组成,其分布方式为沿棚顶纵向与横向每隔1-1.5米设置一个雾化状小水滴喷淋头分别组成内外喷淋系统(即构成降温保湿装置);

B.在进行所述的将接好栽培种的栽培袋(即菌包)放置于层架上进行培养并进行日常管理时,当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开启外支架棚和内层架棚内的降温保湿装置,即开启外喷淋系统和内喷淋系统对菇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喷淋调控时间:在天气正常情况下,由于一般一茬菇采摘从开始到结束需要24小时左右,从凌晨3-4点开始抽采些将要开伞的菇(即8分左右成熟的菇),到早晨6时到下午6时,是出菇量最多的时间(气温高时,菇长的速度非常快),需要水量也特别多,所以这一期间内外喷淋系统是一直开的,内外喷淋系统是根据观察菇生长缺水状况,按需要进行不确定的间隔时间的喷淋,是通过抽取20-30米深井中的较低温冷水进行喷淋,这样水温低,降温效果好;

C.所述的进行温差刺激管理步骤是指,由于秀珍菇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在夏天或日平均气温超过25℃的栽培季节,在栽培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在内层架棚内对菌包进行的温差刺激,即将现有技术的移动冰机用小推车推到内层架棚内的中间过道上对菌包进行致冷降温的温差刺激(又称冷包刺激),该温差刺激持续时间一般从傍晚5时到第二天早晨5时,共12小时左右时间,温差刺激时的降温温度应该让内层架棚内部菌包温度降到5-8℃,温差应达到10-15℃,在进行温差刺激步骤时,还可以开启位于外支架棚棚顶下方的外喷淋系统进行喷淋降温(以起到辅助降温作用)。

这样,外支架棚和内层架棚均为两个各自独立的密封体,从而具有方便调温的作用,外支架棚的通风口使得本双层钢架菇棚整体能够通过通风口进行通风,而外支架棚和内层架棚内的调温保湿装置(即内外喷淋系统)又能够对整个菇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随时控制,菇架棚的高度适中,因此,本双层钢架菇棚能够方便的控制棚内温度和湿度(即能够实现菇棚内部整体小气候环境的方便调控);另,采用可移动制冷冰机装置(为简易改装的现有技术)进入菇棚直接进行温差刺激操作(可结合开启外喷淋系统进行操作),实现了在现场能够对秀珍菇菌包进行降温冷包的温差刺激步骤,不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对食用菌菌包搬运降温,从而降低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人力成本,而因搬运造成的菌包的破坏也为零,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又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双层钢架菇棚既能调温保湿又能隔热通风,能够在现场对秀珍菇菌包进行降温冷包的温差刺激步骤,更加易于进行各种管理操作,从而大大降低人力成本,采用本双层钢架菇棚栽培的秀珍菇产量和品质都能得以提高,同时本双层钢架菇棚也坚固耐用,不易损坏,成本造价及日常维护费用低,是一种牢固耐用,生产成本低,食用菌产品品质好的秀珍菇专用双层钢架菇棚。关于本申请进一步具体的有益效果,即与现有技术的秀珍菇简易竹架大棚对比,本申请主要有如下优势:

1)、在单位体积的容量上:占地一亩的本秀珍菇双层钢架菇棚可放置秀珍菇菌包(菌袋)6万包(一般每排层架可放菌包16-17层,900包左右),而现有技术的秀珍菇竹架棚只能放置菌袋5万包,相比一亩地可增加容量一万袋菌包;

2)、在同等菌包的成品菇产量上:经过对比,本双层钢架菇棚空气好,相比污染率低2%、本双层钢架菇棚的一袋干料2斤重(湿料3斤)的菌包可长出0.75斤左右鲜菇,而竹架大棚只长出0.6斤左右鲜菇,平均一袋可多长0.15斤(产量增幅25%左右),一亩地可多生产鲜菇1500斤,按每斤鲜菇5元计算,一亩钢架菇棚可增收7500元(产值亦增加25%左右),若某菇农建造10亩钢架菇棚,即可增收75000元,达到较高经济效益;

3)、在品质上:采用本双层钢架菇棚产出的秀珍菇,菇盖厚大,菇盖颜色灰,商品价值高,平均每斤比简易竹架菇棚贵0.2元左右,顾客更愿意购买,深受消费者喜爱;

4)、在劳动量上:本双层钢架菇棚比简易竹架大棚大大节约了劳动力。一是在传统的竹架棚,促进秀珍菇菌包出菇的温差刺激步骤是通过人力把秀珍菇菌包搬到固定冰库,通过冰库降温后,再把菌包搬回到菇棚的架子上,这样共长七茬菇,来回搬七次,不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来回搬动中,很多菌袋已断开造成破损严重(简易竹架大棚的菌包损耗率会达到30%),而本双层钢架菇棚能在现场实现对菌包进行的温差刺激步骤并达到促进出菇目的,如原来两亩简易竹架大棚10万袋需要工人6个,现在两亩钢架大棚12万袋需要工人4个,按一个工人一天人工费150元计,可节约工人2个,两亩面积钢架大棚每天可节约人工费用300元,一个月节约9000元。另钢架大棚的菌包损耗率大概为2%(而简易竹架大棚的菌包损耗率会达到30%);

5)、在工作环境和牢固性方面:钢架大棚空气好,工作舒适,卫生安全;钢架棚能有效防火防台风,简易竹架棚较容易着火;简易竹架棚牢固性差,南方沿海夏天多台风天气,遇到强台风容易受损甚至倒塌(2006年“龙王”台风曾经把福建省罗源县所有简易竹架棚清洗空),而钢架大棚是直径为110厘米的镀锌管立柱(立柱是采用有膨胀螺丝钉固定在地面预埋的水泥柱上,简易竹架棚的竹柱子是直接插接、或插埋在地面上),起到非常牢固的抗强台风效果;

6)、在使用年限和成本上:1、钢架大棚每亩造价是12万左右,使用年限是20年,简易竹架棚每亩造价虽然只是6万元,但是每年需要修补材料费和人工费1万元,使用年限是8年,8年共要13万元,20年至少30几万元,成本大大超过钢架大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侧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支架棚,11--棚架,12--棚顶,13--棚架外表面覆盖物,14--棚顶一,15--棚顶二,2--内层架棚(又称菇架棚),21--层架棚顶,22--层架(又称菇架),23--内层架棚外表面覆盖物,24--支撑杆,25--横杆,26--长方体水泥基座,3--通风口,4--降温保湿装置(即由外喷淋系统和内喷淋系统组成的喷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秀珍菇专用双层控温钢架菇棚构造,包括作为外层的外支架棚1和作为里层的内层架棚2,外支架棚1包括棚架11,棚顶12和棚架外表面覆盖物13,外支架棚1和位于里层的内层架棚2为两个各自独立的密封棚架,且内层架棚2包覆于外支架棚1内,外支架棚1的棚顶11上具有通风口3,内层架棚2包括层架棚顶21、层架22和层架棚外表面覆盖物23,在外支架棚1内和内层架棚内均设置有降温保湿装置4。外支架棚的棚顶11为双层结构,具有棚顶一14和棚顶二15,棚顶一14和棚顶二15均为中间高,两侧低的斜面顶棚构造,棚顶二15位于棚顶一14的上方中部,并平行于棚顶一14,在棚顶一14和棚顶二15之间形成的空隙即为通风口3,该空隙的间距为40cm左右,棚顶一14具体为一种带泡沫彩钢瓦。外支架棚的棚架11为镀锌管组成的立柱和支架,作为立柱的直径为100-110mm(立柱是采用膨胀螺丝钉固定在地面预埋的水泥柱上),多层覆盖物覆盖于棚架的顶部和侧面,多层覆盖物为多层遮阳网。所述内层架棚(即菇架棚)的高度设计为2.0-2.5米(使菇架棚的高度适中),所述内层架棚2中的层架22横向分布于棚架两侧,在内层架棚2中部形成有一条2.0-2.5米宽的过道。所述内层架棚内的每排层架22由若干支撑杆24和横杆25组成,支撑杆24和横杆25皆为金属制管材制成的,支撑杆垂直于地面,横杆水平固定于支撑杆上,上、下层横杆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地面。起立柱作用的每根支撑杆是垂直固定于地面,且每两个支撑杆之间相距100-150cm,所述水平固定于支撑杆上的上、下层横杆的间距为80cm(离地面最近的横杆与地面长方体水泥基座的距离亦为80cm)。每排层架的靠地面的底层下方皆设有高度为30公分左右的长方体水泥基座26,起立柱作用的每根支撑杆24插接在长方体水泥基座26上。起立柱作用的支撑杆24的直径为80mm左右,水平固定(如焊接)于支撑杆上的横杆25的直径为40mm左右。每(两)排层架中间都有相距0.9-1.1米宽的过道,以方便采菇管理和增加菌包的通风透气等作用。

内层架棚2的外表面覆盖物23覆盖于内层架棚2的顶部和外侧部,顶部的包括两层覆盖物,外侧部覆盖物为能关闭或打开的活动式结构(附图略);所述内层架棚顶部的两层覆盖物是指:采用黑薄膜覆盖在内层架棚的顶部,并在顶部薄膜上再覆盖一层毛毯,在内层架棚的外侧部为活动式的黑薄膜,即为上部固定下部可活动打开的薄膜,可根据需要打开关闭活动薄膜,以调节菇棚内的温湿度(附图略)。所述的降温保湿装置4位于外支架棚棚顶和内层架棚棚顶下方的外喷淋系统和内喷淋系统所组成,其分布方式为沿棚顶纵向与横向每隔1-1.5米设置一个雾化状小水滴喷淋头分别组成内外喷淋系统(即降温保湿装置4)。

本发明的栽培方法:一是备料(包括原料准备和菌种制作等);二是原料处理;三是选择场地建造钢架菇棚,并对菇棚作消毒处理;四是将堆积发酵处理后的培养料装入栽培袋中,并将栽培袋中的培养料进行灭菌处理;五是将接好栽培种的栽培袋放置于层架上进行培养和日常管理;六是在需要时进行温差刺激(致冷降温刺激)管理步骤;七是采收成品菇;

在进行选择场地建造钢架菇棚步骤时,所述的建造钢架菇棚是指建造本发明的这种秀珍菇专用双层控温隔热钢架菇棚(或菇房),该专用双层控温隔热钢架菇棚具有:作为外层的外支架棚和作为里层的内层架棚(又称菇架棚),所述外支架棚包括棚架,棚顶和棚架外表面覆盖物,外支架棚和位于里层的内层架棚为两个各自独立的密封棚架,且内层架棚包覆于外支架棚内,外支架棚的棚顶上具有通风口,内层架棚包括层架棚顶、层架和层架棚外表面覆盖物,在外支架棚内和内层架棚内均设置有降温保湿装置;

将接好栽培种的栽培袋放置于层架上进行培养时,当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开启外支架棚和内层架棚内的降温保湿装置对菇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喷淋调控时间:在天气正常情况下,由于一般一茬菇采摘从开始到结束需要24小时左右,从凌晨3-4点开始抽采些将要开伞的菇(即8分左右成熟的菇),到早晨6时到下午6时,是出菇量最多的时间,特别是这个时间段的中间,气温高时,菇长的速度非常快,需要水量也特别多,所以这一期间内外喷淋系统是一直开的;

所述温差刺激步骤是指,在夏天或日平均气温超过25℃的栽培季节,在栽培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在内层架棚内对菌包进行的温差刺激(致冷降温刺激),即将现有技术的移动冰机用小推车推到内层架棚内的中间过道上对菌包进行致冷降温的温差刺激,该温差刺激持续时间一般从傍晚5时到第二天早晨5时,共12小时左右时间,降温温度:应该让内层架棚内部菌包温度降到5-8℃,温差应达到10-15℃,在进行温差刺激步骤时,还可以开启位于外支架棚棚顶下方的外喷淋系统进行喷淋降温(起到辅助降温作用)。

本发明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