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秀珍菇生长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6281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促进秀珍菇生长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秀珍菇,学名环柄香菇,秀珍菇因外形悦目、鲜嫩清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获食客好评。秀珍菇的营养价值相当于牛奶。鲜菇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较多,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秀珍菇的抗腐生能力强,容易栽培,但目前的培养料普遍存在产量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促进秀珍菇生长的培养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促进秀珍菇生长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玉米芯25-30份、玉米秸秆20-25份、板栗皮15-20份、棉籽壳15-20份、花生皮10-15份、麦壳5-10份、麸皮5-10份、豆饼5-8份、玉米面3-5份、石灰3-5份、磷酸氢二钾1-2份、尿素1-1.5份、甲基对硫磷0.2-0.3份、萘乙酸钠0.1-0.3份。

上述促进秀珍菇生长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玉米芯、玉米秸秆、板栗皮、棉籽壳、花生皮破碎后,加入麦壳混合;

(2)将麸皮、豆饼、玉米面、石灰、磷酸氢二钾、尿素混合;

(3)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料混合,加入混合料重量30-40%的水,将混合料堆成上宽1-1.2m,下宽1.3-1.6m,高0.8-1.2m的梯形堆,在料堆侧面0.5-0.9m高度处,每隔0.5m斜向下打一个直径15cm的圆孔,盖上草席;

(4)当料堆温度达到35-40℃时,维持16h,进行翻堆,翻堆时,将甲基对硫磷溶于水中喷洒到培养基上,再按步骤(3)的方法堆料;

(5)当料堆温度达到55-60℃时,维持20h,进行翻堆,翻堆时,将萘乙酸钠加入到培养基中混合,再按步骤(3)的方法堆料;

(6)当料堆温度达到35-40℃时,维持24h,拆料堆,即得。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甲基对硫磷溶于水的浓度为1-1.5wt%。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促进秀珍菇生长的培养基,能够充分满足秀珍菇生长过程中对碳源和氮源的需求,能够促进秀珍菇的生长,在其他管理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该培养基培能够提高产量1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促进秀珍菇生长的培养基,由如下原料组成:玉米芯250kg、玉米秸秆250kg、板栗皮150kg、棉籽壳200kg、花生100kg、麦壳100kg、麸皮50kg、豆饼80kg、玉米面30kg、石灰50kg、磷酸氢二钾10kg、尿素15kg、甲基对硫磷2kg、萘乙酸钠3kg。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玉米芯、玉米秸秆、板栗皮、棉籽壳、花生皮破碎后,加入麦壳混合;

(2)将麸皮、豆饼、玉米面、石灰、磷酸氢二钾、尿素混合;

(3)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料混合,加入385.5kg水,将混合料堆成上宽1-1.2m,下宽1.3-1.6m,高0.8-1.2m的梯形堆,在料堆侧面0.5-0.9m高度处,每隔0.5m斜向下打一个直径15cm的圆孔,盖上草席;

(4)当料堆温度达到35-40℃时,维持16h,进行翻堆,翻堆时,将甲基对硫磷溶于198kg水中喷洒到培养基上,再按步骤(3)的方法堆料;

(5)当料堆温度达到55-60℃时,维持20h,进行翻堆,翻堆时,将萘乙酸钠加入到培养基中混合,再按步骤(3)的方法堆料;

(6)当料堆温度达到35-40℃时,维持24h,拆料堆,即得。

实施例2

一种促进秀珍菇生长的培养基,由如下原料组成:玉米芯300kg、玉米秸秆200kg、板栗皮200kg、棉籽壳150kg、花生皮150kg、麦壳50kg、麸皮100kg、豆饼50kg、玉米面50kg、石灰30kg、磷酸氢二钾20kg、尿素10kg、甲基对硫磷3kg、萘乙酸钠1kg。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玉米芯、玉米秸秆、板栗皮、棉籽壳、花生皮破碎后,加入麦壳混合;

(2)将麸皮、豆饼、玉米面、石灰、磷酸氢二钾、尿素混合;

(3)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料混合,加入524kg水,将混合料堆成上宽1-1.2m,下宽1.3-1.6m,高0.8-1.2m的梯形堆,在料堆侧面0.5-0.9m高度处,每隔0.5m斜向下打一个直径15cm的圆孔,盖上草席;

(4)当料堆温度达到35-40℃时,维持16h,进行翻堆,翻堆时,将甲基对硫磷溶于197kg水中喷洒到培养基上,再按步骤(3)的方法堆料;

(5)当料堆温度达到55-60℃时,维持20h,进行翻堆,翻堆时,将萘乙酸钠加入到培养基中混合,再按步骤(3)的方法堆料;

(6)当料堆温度达到35-40℃时,维持24h,拆料堆,即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