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蚜虫的复配杀虫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8480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蚜虫的复配杀虫剂,尤其是涉及有效成分为植物源和吡虫啉的复配杀虫剂。



背景技术:

蚜虫是一种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害虫,长期以来,对蚜虫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环境友好的、具有选择性的新型复配杀蚜剂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

植物源提取液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体,在农作物害虫防治中具有对环境友好、毒性普遍较低、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应优先选用的农药品种。经现代研究表明,植物提取液被世界公认的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无残留的杀虫剂且没有抗药性,对多数植物害虫都具有驱杀效果,而对人畜和周围环境无任何污染。植物杀虫与化学杀虫相比,其有效成分来源、工业化生产途径、产品的杀虫防病机理和作用方式等诸多方面,有着许多本质的区别,植物杀虫剂更适合于扩大在未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策略中的应用比重。

吡虫啉,化学名称1-(6-氯吡啶-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是烟碱类的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产品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蓟马、白粉虱及马铃薯甲虫和麦秆蝇等。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及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低毒性、低残留、高效的新型农药亟待开发,以减少农药施用对周围环境介质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蚜虫的复配杀虫剂,具体涉及有效成分为植物源和吡虫啉的复配杀虫剂用于防治有油菜蚜虫、烟蚜、枸杞蚜等。本发明有效成分的用药量少,持效期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防治蚜虫的复配杀虫剂,所述复配杀虫剂用于防治油菜蚜虫、烟蚜、枸杞蚜,有效成分为植物源和吡虫啉,各原料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植物源5-10份、吡虫啉5-50份、溶剂30-40份、乳化剂2-10份。

上述的植物源为鱼藤酮、烟碱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上述的乳化剂为二苄基联苯基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上述的溶剂为按重量比例5~7:2~3:1:0.8~1.5的水、乙醇、正丁硫醇、辛基十二烷醇。

进一步的,一种用于防治蚜虫的复配杀虫剂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分数组成:

植物源6-10份、吡虫啉20-50份、溶剂35-40份、乳化剂6-10份。

进一步的,一种用于防治蚜虫的复配杀虫剂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分数组成:

植物源6-8份、吡虫啉30-50份、溶剂35-40份、乳化剂6-8份。

更进一步的,一种用于防治蚜虫的复配杀虫剂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分数组成:植物源8份、吡虫啉45份、溶剂40份、乳化剂7份。

本发明复配杀虫剂用于防治油菜蚜虫、烟蚜、枸杞蚜,蚜虫卵期或幼虫期施药;每年施药2次或3次;有效成分用药量为10克/公顷-15克/公顷,优选的,用药量为12克/公顷。

有益效果:

本发明复配杀虫剂不仅具有较高的防效,且降低了有效成分的用药量,减少了农药残留,缓解了由于农药的施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防治蚜虫的复配杀虫剂,各原料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植物源8份、吡虫啉45份、溶剂40份、乳化剂7份,植物源为鱼藤酮、烟碱,乳化剂为二苄基联苯基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溶剂为按重量比例5~7:2~3:1:0.8~1.5的水、乙醇、正丁硫醇、辛基十二烷醇。

实施例2

一种用于防治蚜虫的复配杀虫剂,各原料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植物源5份、吡虫啉45份、溶剂40份、乳化剂10份,植物源为鱼藤酮,乳化剂为二苄基联苯基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溶剂为按重量比例5~7:2~3:1:0.8~1.5的水、乙醇、正丁硫醇、辛基十二烷醇。

实施例3

一种用于防治蚜虫的复配杀虫剂,各原料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植物源10份、吡虫啉40份、溶剂45份、乳化剂5份,植物源为鱼藤酮,乳化剂为二苄基联苯基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溶剂为按重量比例5~7:2~3:1:0.8~1.5的水、乙醇、正丁硫醇、辛基十二烷醇。

实施例4

一种用于防治蚜虫的复配杀虫剂,各原料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植物源8份、吡虫啉42份、溶剂48份、乳化剂2份,植物源为烟碱,乳化剂为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溶剂为按重量比例5~7:2~3:1:0.8~1.5的水、乙醇、正丁硫醇、辛基十二烷醇。

实施例5

一种用于防治蚜虫的复配杀虫剂,各原料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植物源9份、吡虫啉45份、溶剂40份、乳化剂6份,植物源为烟碱,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溶剂为按重量比例5~7:2~3:1:0.8~1.5的水、乙醇、正丁硫醇、辛基十二烷醇。

以下通过试验说明上述组合物的防治效果。

试验作物为油菜,选取120株油菜,分为6组,其中五组为实验组,分别对应实施例1-5,第六组为对照组,每组两个平行试验。每隔一个月喷洒复配杀虫剂,对照组喷洒等量的清水。每三十天观察记录蚜虫数,记录并分析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6对害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辛基十二烷醇和正丁硫醇组合后能促进烟碱、吡虫啉的吸附和渗透,缩短杀虫效应时间。实施例2优于实施例1-6,实施例4优于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5。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