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液体肥料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097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农作物液体肥料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肥料,又称流体肥料,俗称液肥,是以一种或一种以上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的液体产品,一般均以N、P、K三大营养元素或者其中一种之一为主题,还常常包括许多微量营养元素。液体肥料发展至今,已经有200年的历史了。品种很多,大致可分为液体氮肥和液体复混肥两大类,它们均可添加中量营养元素(Ca、Mg、S)和微量元素(Zn、B、Ca、Fe、Mn、Mo)以及除草剂、杀虫剂、植物激素等,综合效果明显,对作物增产效果显著。施肥,当土壤里不能提供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时,对作物进行人为的营养元素的补充的行为称为施肥。增加土壤养分无论施用有机肥料或无机肥料都能增加土壤养分。无机肥料大多易于溶解,施用后除部分为土壤吸收保蓄外,作物可以立即吸收。而有机肥料,除少量养分可供作物直接吸收外,大多数须经微生物分解,作物方能利用。目前施肥装置施肥时,肥料不能深施入土地,施肥效果差,浪费了肥料,增大了种植成本,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施肥时,肥料能深施入土地,施肥效果好,降低种植成本的农作物施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施肥不能使肥料深施入土地,施肥效果差,浪费肥料,增大了种植成本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肥时,肥料能深施入土地,施肥效果好,降低种植成本的农作物施肥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农作物液体肥料装置,包括有推车、支架Ⅰ、摆动座Ⅰ、气缸Ⅰ、连接杆、支架Ⅱ、摆动座Ⅱ、气缸Ⅱ、水平活塞、肥料箱、下料管、阀门Ⅰ、摆动杆、水平缸、软管Ⅰ、竖直缸、软管Ⅱ、钻头、阀门Ⅱ和下料槽,推车上设置有支架Ⅰ,支架Ⅰ的上方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摆动座Ⅰ、支架Ⅱ和肥料箱,肥料箱下端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中设置有阀门Ⅰ,支架Ⅱ左侧底部安装有摆动座Ⅱ,支架Ⅱ上方中部安装有气缸Ⅱ,气缸Ⅱ右侧安装有水平缸,水平缸内设置有水平活塞,水平缸和气缸Ⅱ连接,水平缸上方与下料管接通,水平缸右侧连接有软管Ⅰ,软管Ⅰ下端连接有竖直缸,竖直缸下方连接有软管Ⅱ,软管Ⅱ上设置有阀门Ⅱ,摆动座Ⅰ上连接有气缸Ⅰ,气缸Ⅰ下方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转动式连接有摆动杆,摆动杆中部转动式地与摆动座Ⅱ连接,摆动杆右端垂直安装有钻头,钻头内设置有下料槽,下料槽和软管Ⅱ接通。工作原理:当要施肥时,推车推到要施肥的地方,初始时,阀门Ⅰ和阀门Ⅱ闭合,肥料箱装上液体肥料,阀门Ⅰ打开,液体肥料流入水平缸内,水平缸内装满液体肥料后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控制气缸Ⅰ缩回,进而带动摆动杆绕着摆动Ⅱ座向左下方摆动,从而实现钻头向下钻入施肥的土地里,然后控制气缸Ⅱ伸长,推动水平活塞压缩水平缸内的液体肥料,使液体肥料通过软管Ⅰ流入竖直缸后再流入软管Ⅱ,液体肥料顺着下料槽流进土地,完成施肥。施肥完毕后控制气缸Ⅰ伸出,摆动杆复位,钻头向上运动离开土地里,最后关闭阀门Ⅱ即可。(3)有益效果本新型施肥时能使液体肥料深施入土地,肥料效果好,节约了液体肥料, 降低了种植成本。附图说明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推车,2-支架Ⅰ,3-摆动座Ⅰ,4-气缸Ⅰ,5-连接杆,6-支架Ⅱ,7-摆动座Ⅱ,8-气缸Ⅱ,9-水平活塞,10-肥料箱,11-下料管,12-阀门Ⅰ,13-摆动杆,14-水平缸,15-软管Ⅰ,16-竖直缸,17-软管Ⅱ,18-钻头,19-阀门Ⅱ,20-下料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农作物液体肥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推车1、支架Ⅰ2、摆动座Ⅰ3、气缸Ⅰ4、连接杆5、支架Ⅱ6、摆动座Ⅱ7、气缸Ⅱ8、水平活塞9、肥料箱10、下料管11、阀门Ⅰ12、摆动杆13、水平缸14、软管Ⅰ15、竖直缸16、软管Ⅱ17、钻头18、阀门Ⅱ19和下料槽20,推车1上设置有支架Ⅰ2,支架Ⅰ2的上方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摆动座Ⅰ3、支架Ⅱ6和肥料箱10,肥料箱10下端连接有下料管11,下料管11中设置有阀门Ⅰ12,支架Ⅱ6左侧底部安装有摆动座Ⅱ7,支架Ⅱ6上方中部安装有气缸Ⅱ8,气缸Ⅱ8右侧安装有水平缸14,水平缸14内设置有水平活塞9,水平缸14和气缸Ⅱ8连接,水平缸14上方与下料管11接通,水平缸14右侧连接有软管Ⅰ15,软管Ⅰ15下端连接有竖直缸16,竖直缸16下方连接有软管Ⅱ17,软管Ⅱ17上设置有阀门Ⅱ19,摆动座Ⅰ3上连接有气缸Ⅰ4,气缸Ⅰ4下方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上转动式连接有摆动杆13,摆动杆13中部转动式地与摆动座Ⅱ7连接,摆动杆13右端垂直安装有钻头18,钻头18内设置有下料槽20,下料槽20和软管Ⅱ17接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