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棒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0288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菌棒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菌棒模具。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且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菌类总称。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

食用菌生产的载体通常是菌棒,在菌棒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一个容器供其成型,现在大多使用塑料袋盛装 ;这种方式制作的菌棒完全为实心的,提供的养料有限,淘汰快成本高; 而且现有模具生产的菌棒都是放置在支撑架上,和支撑架平面接触的一面没有办法生产食用菌,生产量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制作生长面积大、使用周期长的菌棒的菌棒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菌棒模具,包括支座和成形部分,所述支座包括支撑腿、底板托以及底板托底部平面中心开设的中心孔,所述成形部分包括:模筒、底板、中心管以及底板中心开设的卡口;其特征在于支座下部为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呈外八状,支撑腿上部设置有平底碗状底板托,所述底板托底部平面中心开设有中心孔;所述模筒为对称的两部分,所述模筒对称的两部分通过转动连接件相连,所述模筒一端敞口另一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中心开设有卡口;所述中心管大小与卡口和底板托底部平面中心开设的中心孔相匹配,所述中心管中心开设有中心料腔,中心管的管壁上开设有与中心料腔相通的施肥孔。

进一步地,模筒直径大小和平底碗状底板托的内径相匹配,所述模筒设置有底板的一端与支座的底板托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管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重复使用,而且在菌棒成形后中心管留在菌棒内,中心管从菌棒内余出的部分支撑在种植架上,菌棒不与种植架接触,菌棒一周都能生长食用菌;中心管敞口的一端与外界肥料供应管道相连,生产制作的菌棒能够根据需要实时施肥,提高食用菌生长面积,大大提升产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筒和中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菌棒和中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中心管,2、卡口,3、底板,4、模筒,5、中间料腔,6、菌棒,7、中心孔,8、底板托,9、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首先”、“然后”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附图1、附图2和附图3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菌棒模具,包括支座和成形部分,所述支座包括支撑腿9、底板托8以及底板托8底部平面中心开设的中心孔7,所述成形部分包括:模筒4、底板3、中心管1以及底板3中心开设的卡口2;其特征在于支座下部为支撑腿9,所述支撑腿9呈外八状,支撑腿9上部设置有平底碗状底板托8,所述底板托8底部平面中心开设有中心孔7;所述模筒4为对称的两部分,所述模筒4对称的两部分通过转动连接件相连,所述模筒4一端敞口另一端设置有底板3,所述底板3中心开设有卡口2,模筒4直径大小和平底碗状底板托8的内径相匹配,所述模筒4设置有底板3的一端与相配合;所述中心管1大小与卡口2和底板托8底部平面中心开设的中心孔7相匹配,所述中心管1中心开设有中心料腔,中心管1的管壁上开设有与中心料腔相通的施肥孔。

在使用时,首先将中心管1放置于模筒4其中一部分的底板3中心开设的卡口2上,所有施肥孔都位于模筒4内,然后将模筒4的两部分合并,然后将模筒4设置有底板3的一端放置到支座的底板托8内,中心管1从底板托8底部平面中心开设的中心孔7穿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重复使用,而且在菌棒6成形后中心管1留在菌棒6内,中心管1从菌棒6内余出的部分支撑在种植架上,菌棒6不与种植架接触,菌棒6一周都能生长食用菌,中心管1敞口的一端与外界肥料供应管道相连,生产制作的菌棒6能够根据需要实时施肥,提高食用菌生长面积,大大提升产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