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食用菌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027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食用菌栽培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折叠式食用菌栽培架。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且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菌类总称。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

这也催生了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在工厂化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的产出比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因此现在的蘑菇栽培种植架越来越高,层数越来越多,这样虽然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出率,但是在闲置时,高耸的栽培架非常占用地方,拆除又非常的费时费力,而且再用时又要重新的组装,而且有的还是焊接的,没有办法安全拆除,因此设计一个用时有心面积达,闲置时占地面积小的栽培架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闲置时压缩存放,栽培时拉伸使用,平时占地少能够堆放,使用时单位面积产出高的折叠式食用菌栽培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式食用菌栽培架,包括支撑臂、折叠杆、连接转轴、横梁、防缩筒、防缩杆;其特征在于支撑臂两端部均开设有贯通相对侧面的U形凹槽,所述支撑臂的U形凹槽壁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一对相对的连接孔,所述支撑臂的U形凹槽端部沿U形凹槽两侧开口方向还固定连接有圆筒形的防缩筒;所述支撑臂的U形凹槽内通过横穿连接孔的连接轴与折叠杆端部相连,支撑臂的U形凹槽连接有两个折叠杆,所述折叠杆包括与支撑臂的U形凹槽壁上部连接孔相连的下部杆和与支撑臂的U形凹槽壁下部连接孔相连的上部杆,所述上部杆与下部杆通过连接转轴相连。

栽培架每层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支撑臂,两根所述支撑臂通过与支撑臂上表面平齐且平行等间距设置的横梁相连;栽培架的相邻层通过支撑臂的U形凹槽壁上的连接孔与折叠杆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杆的上部杆和所述折叠杆的下部杆等长,上部杆、下部杆与支撑臂的U形凹槽相连的端部厚度为折叠杆其它位置厚度的两倍。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杆处于折叠状态时,上部杆、下部杆折叠在支撑臂的U形凹槽内,上层支撑臂的下表面与下层支撑臂的上表面紧密接触,每层支撑臂的U形凹槽端部防缩筒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所述折叠杆处于伸直状态时,折叠杆至折叠杆处于伸直状态,折叠杆的上部杆、下部杆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处于顶死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原理清晰,闲置时压缩存放,栽培时拉伸使用,平时占地少能够堆放,使用时单位面积产出高,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杆处于伸直状态时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缩筒与防缩杆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杆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层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支撑臂,2、折叠杆,3、连接转轴,4、横梁,5、防缩筒,6、防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附图1-4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式食用菌栽培架,包括支撑臂1、折叠杆2、连接转轴3、横梁4、防缩筒5、防缩杆6;其特征在于支撑臂1两端部均开设有贯通相对侧面的U形凹槽,所述支撑臂1的U形凹槽壁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一对相对的连接孔,所述支撑臂1的U形凹槽端部沿U形凹槽两侧开口方向还固定连接有圆筒形的防缩筒5;所述支撑臂1的U形凹槽内通过横穿连接孔的连接轴与折叠杆2端部相连,每个所述支撑臂1的U形凹槽连接有两个折叠杆2,所述折叠杆2包括与支撑臂1的U形凹槽壁上部连接孔相连的下部杆和与支撑臂1的U形凹槽壁下部连接孔相连的上部杆,所述上部杆与下部杆等长且通过连接转轴3相连,上部杆、下部杆与支撑臂1的U形凹槽相连的端部厚度为折叠杆2其它位置厚度的两倍。

栽培架每层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支撑臂1,两根所述支撑臂1通过与支撑臂1上表面平齐且平行等间距设置的横梁4相连;栽培架的相邻层通过支撑臂1的U形凹槽壁上的连接孔与折叠杆2相连而相连。

在闲置时,所述折叠杆2处于折叠状态,上部杆、下部杆折叠在支撑臂1的U形凹槽内,上层支撑臂1的下表面与下层支撑臂1的上表面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此时的高度只是支撑臂1叠加的高度,高度矮,能够堆放,节约存储空间,降低存储成本;此时栽培架各层支撑臂1的U形凹槽端部防缩筒5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使用时,首先在防缩筒5内插设一根与防缩筒5中心孔直径相匹配的铁质防缩杆6,然后拉伸折叠杆2至折叠杆2处于伸直状态,折叠杆2的上部杆、下部杆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处于顶死状态,防缩杆6能够增加整体强度,防止折叠杆2发生倾斜进而发生折叠的情况;栽培架各层均为水平状态,层与层之间有一个折叠杆2的高度差,这个高度差能够盛放下用于培养食用菌的菌棒,便于生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原理清晰,闲置时压缩存放,栽培时拉伸使用,平时占地少能够堆放,使用时单位面积产出高,非常实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