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
背景技术:
水直播机是一种常用的播种机械,现有的水直播机都是一体式结构,不能折叠,由于要考虑水直播机能正常在机车道路上通行,水直播机的工作长度较短,工作效率不高,播种量不可调节,不能实现穴播,功能单一,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背景技术
水直播机是一种常用的播种机械,现有的水直播机都是一体式结构,不能折叠,由于要考虑水直播机能正常在机车道路上通行,水直播机的工作长度较短,工作效率不高,播种量不可调节,不能实现穴播,功能单一,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穴播效果好的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的下端设置中间播种箱,在中间播种箱的
两侧上通过连接插销对称设置有左播种箱和右播种箱,在所述机架的上端两侧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穴播效果好的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的下端设置中间播种箱,在中间播种箱的
两侧上通过连接插销对称设置有左播种箱和右播种箱,在所述机架的上端两侧连接,从动传送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播种轴上;在所述中间播种箱与右播种箱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的机构包括:设置在中间播种箱上的锥形连接端,设置在右播种箱上与锥形连接端相互配合的连接腔,在锥形连接端上设置有连接孔,在右播种箱上设置有与连接腔相互连通的定位孔,插销的一端与连接孔、定位孔相互配合将中间播种箱和右播种箱固定在一起,插销的中部设置在插销壳体内,在插销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插销壳体的内侧相抵,弹簧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插销上的挡圈相抵,插销的另一端通过软轴与右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在所述中间播种箱与左播种箱之间也设置有同样结构的锁定机构;在所述活塞杆一端的右播种箱上设置有锁紧孔,在所述活塞杆另一端的右液压油缸上设置有固定孔,销钉与锁紧孔、固定孔相互配合将折叠起来的右播种箱固定在右液压油缸上;在所述活塞杆、左播种箱上也设置有同样的锁紧孔和固定孔;在所述动力地轮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齿,所述动力地轮的外形成鼓状;在所述动力地轮上设置有地轮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地轮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包括:一端与动力地轮相连接的连接套,连接套的上端固定在地轮支架上,在连接套内设置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上端连接有调节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上述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可以定量调节每亩穴数和每穴种子数,穴播株距合理,通风透光性好,代替手工穴播,可以省工、省时、减少繁重的弯腰劳动,提高穴播栽培的经济效益,使得水稻生长中后期通风透光性好,为繁种水稻的去杂起到很大的帮助,可折叠确保水直播机可以在机车道路上通行,安全性高,宽幅作业 ,可同时完成平田、播种、塌谷、开沟等复式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中中间播种箱与播种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中动力地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中地轮轴与播种轴之间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中弧形平田刮板与开沟犁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中中间播种箱播种轴与中间播种箱播种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中中间播种箱与右播种箱之间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中连接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中锥形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中间播种箱,3、连接插销,4、左播种箱,5、右播种箱,6、左液压油缸,7、右液压油缸,8、活塞杆,9、活塞杆,10、支架,11、支撑轮,12、地轮支架,13、动力地轮,14、弧形平田刮板,15、开沟犁体,16、拖沟器,17、塌谷软胶带,18、箱体,21、播种轮,22、播种槽,23、弧形挡板,24、弧形弹性铁皮,26、第一播种轴,261、第二播种轴,27、地轮轴,28、牙嵌式连接机构,29、弹簧,30、种量调节手轮,31、主动链轮,32、主动链条,33、主动传动链轮,34、传动轴,35、从动传动链轮,36、从动链条,37、从动传送链轮,38、锥形连接端,39、连接腔,40、连接孔,41、定位孔,42、插销,43、插销壳体,44、弹簧,45、挡圈,46、软轴,47、锁紧孔,48、固定孔,49、齿,50、连接套,51、调节螺杆,52、调节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包括:机架1,在所述机架1的下端设置中间播种箱2,在中间播种箱2的两侧上通过连接插销3对称设置有左播种箱4和右播种箱5,在所述机架1的上端两侧上对称设置有左液压油缸6和右液压油缸7,左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8与左播种箱4的上端相连接,右液压油缸7的活塞杆9与右播种箱5的上端相连接,在左播种箱4、右播种箱5的前端上通过支架10设置有一对支撑轮11,在所述机架1的后端上通过地轮支架12设置有一对动力地轮13;在所述中间播种箱2、左播种箱4和右播种箱5的下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弧形平田刮板14;在所述中间播种箱2下端的弧形平田刮板14上固定设置有一对开沟犁体15,所述开沟犁体15的设置位置与动力地轮13相互对应;在所述弧形平田刮板14的下端都均匀设置有若干拖沟器16,在所述中间播种箱2、左播种箱4和右播种箱5的后端都分别设置有与拖沟器16相互配合的塌谷软胶带17;所述中间播种箱2的结构包括:箱体18,设置在箱体18内的播种轮21,在播种轮21的表面上均匀设置有五个播种槽22,在播种轮21一侧的箱体18上端内侧设置有与播种轮21相互配合的弧形挡板23,在播种轮21的另一侧的箱体18下端内侧设置有播种轮21相互配合的弧形弹性铁皮24,播种轮21固定在第一播种轴26上,第一播种轴26通过传动装置与地轮轴27相连接,地轮轴27设置在所述的地轮支架12上,所述的左播种箱4、右播种箱5与中间播种箱2的结构相同,中间播种箱2内的第一播种轴26通过牙嵌式连接机构28和弹簧29分别与左播种箱4、右播种箱5内的第二播种轴261相连接,所述第二播种轴261与种量调节手轮30相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的结构包括:设置在地轮轴27上的主动链轮31,主动链轮31通过主动链条32与主动传动链轮33相互连接,主动传动链轮33设置在传动轴34的一端上,在传动轴34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从动传动链轮35,从动传动链轮35通过从动链条36与从动传送链轮37相连接,从动传送链轮37设置在所述第一播种轴26上;在所述中间播种箱2与右播种箱5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的机构包括:设置在中间播种箱2上的锥形连接端38,设置在右播种箱5上与锥形连接端38相互配合的连接腔39,在锥形连接端38上设置有连接孔40,在右播种箱5上设置有与连接腔39相互连通的定位孔41,插销42的一端与连接孔40、定位孔41相互配合将中间播种箱2和右播种箱5固定在一起,插销42的中部设置在插销壳体43内,在插销42上套设有弹簧44,弹簧44的一端与插销壳体43的内侧相抵,弹簧44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插销42上的挡圈45相抵,插销42的另一端通过软轴46与右液压油缸7的活塞杆9相连接;在所述中间播种箱2与左播种箱4之间也设置有同样结构的锁定机构;在所述活塞杆9一端的右播种箱5上设置有锁紧孔47,在所述活塞杆9另一端的右液压油缸7上设置有固定孔48,销钉与锁紧孔47、固定孔48相互配合将折叠起来的右播种箱5固定在右液压油缸7上;在所述活塞杆8、左播种箱4上也设置有同样的锁紧孔和固定孔;在所述动力地轮1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齿49,所述动力地轮13的外形成鼓状;在所述动力地轮13上设置有地轮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地轮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包括:一端与动力地轮13相连接的连接套50,连接套50的上端固定在地轮支架12上,在连接套50内设置有调节螺杆51,调节螺杆51的上端连接有调节手柄52。
使用时,由拖拉机带动宽幅折叠式多功能穴播机工作,由于水直播机的设计宽度较宽,在一般的机车道路上无法通行,田间转移也很困难,为了保证通行和转移方便,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将水直播机设计成可折叠的三个单体(中间播种箱2、左播种箱4和右播种箱5)并通过连接插销3和锁定机构将三个单体横向联接起来。将拖拉机的液压输出与水直播机的两个左液压油缸6和右液压油缸7相连接,通过左液压油缸6、右液压油缸7活塞杆的伸缩来完成
水直播机的折叠与展开。
如图1、图2所示,由拖拉机液压输出的高压油分别驱动左液压油缸6内的活塞杆8和右液压油缸7内的活塞杆9向内收至极限,将水直播机两侧的左播种箱4和右播种箱5折叠与地面成90°,水直播机进入运输状态,大大降低了水直播机的宽度;当左液压油缸6内的活塞杆8和右液压油缸7内的活塞杆9向外伸至极限,将水直播机两侧的左播种箱4和右播种箱5张开成水平状态,水直播机进入工作状态,宽幅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保证中间播种箱2、左播种箱4和右播种箱5在田间作业时一直保持水平状态,在所述中间播种箱2与左播种箱4和右播种箱5之间都分别设置有锁定机构。如图10、图11、图12所示,当右液压油缸7的活塞杆9伸至极限时,右播种箱5向中间播种箱2靠近,中间播种箱2上的锥形连接端38插入到右播种箱5上的连接腔39中,插销42在弹簧44的压力作用下插入连接孔40和定位孔41中,这样就将右播种箱5向中间播种箱2锁定在一起。当右液压油缸7的活塞杆9收缩时,活塞杆9通过软轴46拉动插销42,解除对右播种箱5和中间播种箱2的锁定。中间播种箱2与左播种箱4之间的锁定机构也是同样的工作原理。
为了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如图1、图13、图14所示,当右液压油缸7的活塞杆9收缩至极限时,右播种箱5上的锁紧孔47与右液压油缸7上的固定
孔48相互配合,通过销钉将折叠起来的右播种箱5固定在右液压油缸7上。
如图5、图6所示,拖拉机前进时带动动力地轮13转动,利用动力地轮13传递动力,地轮轴27上的主动链轮31随之转动,主动链轮31通过主动链条32带动主动传动链轮33转动,从而使传动轴34随之转动,设置在传动轴34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从动传动链轮35通过从动链条36带动从动传送链轮37转动,从而使中间播种箱2的第一播种轴26随之转动,第一播种轴26再通过牙嵌式连接机构28带动两侧左播种箱4、右播种箱5内的第二播种轴261随之转动。
如图3、图4所示,播种时,种子在重力作用下填满播种轮21上的播种槽22,弧形弹性铁皮24和播种轮21之间的间隙,播种轮21圆周上均匀分布有5个播种槽22,在播种轮21一侧上方有一弧形挡板23挡住种子,挡住越过播种槽22弧面上方多余的种子,使得种子落入播种轮21上的播种槽22和弧形弹性铁皮24的一侧,第一播种轴26转动时带动播种轮21旋转,当播种槽22向带有弧形弹性铁皮24方向转至与带有弧形弹性铁皮24接触线的下方时,此时播种槽22接近垂直状态,播种槽22内的种子自由落到地表上,即完成一穴种子的播种,播种机不断前进,第一播种轴26不停转动,使得播种槽22排出的种子间断排种,最终实现穴直播效果。
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以将排肥轮都安装在同一个箱体18内,这样就可以同时进行播种、排肥,满足不同稻种的播种和播肥要求。
如图1、图2、图5所示,当拖拉机带着水播种机在水田作业时,拖拉机的
轮胎在田间压出两条不成型的沟,开沟就是将两条不成型的沟变成梯形沟,并能保证一定的宽度和深度。由一对开沟犁体15对沟进行挤压,初步成行,再由两个动力地轮13二次挤压完全成形,这就形成了两条的梯形沟。如图5所示,在所述动力地轮13上设置有地轮高度调节装置,地轮高度调节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动力地轮的高度,从而改变梯形沟的深度。
如图2、图7、图8所示,平田主要是通过弧形平田刮板14对泥浆进行挤压,使淤泥左右滑移,将高出的部分移至低洼的地方,从而达到平田的作用,弧形平田刮板14对泥浆的阻力小、滑动性能好、挤压效果好。
如图1、图7、图8所示,在每个拖沟器16后面对应位置设置有塌谷软胶带17随机前行,利用塌谷软胶带17与田间湿润土壤之间的吸附力,在播种作业完成后进行塌谷,既达到播种后塌谷护芽、防雀害、防干旱回芽的目的,又可抵御一定的雨水冲刷,提高成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