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0745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溉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温室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温室,可以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提供各种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达到预期的产量。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多数温室的设施比较简陋,温室灌溉仍然靠人工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劳动强度大,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温室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也极大地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温室灌溉系统,能够满足不同植物的灌溉需求,实现灌溉自动化,解决水资源不能合理利用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温室灌溉系统,包括储水箱和抽水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集水槽安装于温室外顶的边缘,所述的集水槽上设有孔洞,孔洞通过管道与储水箱连接,所述的储水箱另一端与抽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抽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可曲折管线连接,所述的可曲折管线的另一端与主喷管连接;温室内两端各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主喷管的支撑架,主喷管的一端安装有可使主喷管在支撑架上移动的驱动电机,另一端安装有可在支撑架上移动的转动轮,主喷管上设有多个喷淋头。

进一步,所述的温室灌溉系统还包括监控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监控器分别与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抽水泵和驱动电机通过电源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架设在温室内两端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的集水槽形状为V形。

进一步,所述的储水箱的一侧安装有补水管。

进一步,所述的补水管与储水箱内的连接端安装有浮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可有效的节省劳动力,并能节约水资源的浪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温室灌溉系统,包括储水箱1和抽水泵5,还包括一集水槽2安装于温室外顶的边缘,所述的集水槽2上设有孔洞3,孔洞3通过管道与储水箱1连接,所述的储水箱1另一端与抽水泵5的进水口连接,抽水泵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可曲折管线12连接,所述的可曲折管线12的另一端与主喷管6连接;温室内两端各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主喷管6的支撑架11,主喷管6的一端安装有可使主喷管6在支撑架11上移动的驱动电机4,另一端安装有可在支撑架11上移动的转动轮10,主喷管6上设有多个喷淋头13,还包括监控器9、土壤湿度传感器7和温度传感器8,其中监控器9分别与土壤湿度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8、抽水泵5和驱动电机4通过电源线相连,所述的支撑架11设在温室内两端的顶部,所述的集水槽2的形状为V形,所述的储水箱1的一侧安装有补水管14,所述的补水管14与储水箱1内的连接端安装有浮球15。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当雨水落到温室棚顶,水会流到集水槽2中,为了更多的收集雨水,把集水槽2设为V形,集水槽2中的孔洞3经过连接的管道流入储水箱1待用。监控器9分别与温度传感器8、土壤湿度传感器7、抽水泵5、驱动电机4连接,控制器9可预设温度值与土壤湿度值,当温室内温度和土壤湿度达到监控器9预设的值时,监控器9会控制抽水泵5抽取储水箱1内的水,水经过抽水泵5的出水口流入管道,再经过可曲折管线12流入主喷管6,后通过设在主喷管6的喷淋头13喷洒出水。监控器9控制主喷管6上的驱动电机4转动,与主喷管6另一端的转动轮10构成可移动装置,使主喷管6在支撑架11上来回移动。可曲折管线12随着主喷管6在支撑架11上的来回移动而弯曲、拉直。当土壤湿度达到预设值时抽水泵5、驱动电机4停止工作。

当没有雨水时,使用在储水箱1一侧安装的补水管14补水,储水箱1内与补水管14连接端安装一浮球15自动补水。

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可以有许多变化。因此,所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预见的改变,都应包括在本权利要求书所涵盖的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仅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