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工具,尤其是一种油锯上的新型高效地钻头。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城市、园区的绿化面积,园艺工人往往会移植相应的树木,在移植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钻孔,常规的钻孔方式都是采用人工操作的,工作效率会很底下,因此,很多地方会采用地钻来代替人工,地钻可以真正实现全自动操作过程,让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 解放出来,但是目前的地钻通常都是将连接杆上与地钻头连接,然后通过动力源驱动地钻头转动,这样子虽然钻地的效率会比人工的快,但是还是不能讲工作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使用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牢固、使用方便、增加工作效率的油锯上的新型高效地钻头。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油锯上的新型高效地钻头,包括支架、连接杆、地钻头、电机,所述电机放置在支架上,支架两端对称设有扶手,扶手上设有护套,电机底部通过安装座连接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环绕设有螺旋片,螺旋片底部通过螺母固定设有地钻头,地钻头两侧设有刀片,刀片安装在螺旋片底部,刀片四周呈倾斜状设置,且每个刀片一侧设有若干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片上设有纹路,在钻地的时候,通过纹路可以有效的将泥块进行压碎,便于输送。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一端设有防震套,防震套安装在安装座上,可以起到一个防震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片上设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杆上,可以对连接杆起到支撑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地钻头为可拆卸结构,在使用完成后,可以对地钻头进行更换,便于清洗。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油锯上的新型高效地钻头,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支架1、连接杆2、地钻头3、电机4、扶手5、护套6、安装座7、螺旋片8、螺母9、刀片10、凹槽11、纹路12、防震套13、支撑杆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油锯上的新型高效地钻头,包括支架1、连接杆2、地钻头3、电机4,所述电机4放置在支架1上,支架1两端对称设有扶手5,扶手5上设有护套6,电机4底部通过安装座7连接设有连接杆2,连接杆2上环绕设有螺旋片8,螺旋片8底部通过螺母9固定设有地钻头3,地钻头3两侧设有刀片10,刀片10安装在螺旋片8底部,刀片10四周呈倾斜状设置,且每个刀片10一侧设有若干凹槽11,所述螺旋片8上设有纹路12,所述连接杆2一端设有防震套13,防震套13安装在安装座7上,所述螺旋片8上设有若干支撑杆14,支撑杆14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杆2上,所述地钻头3为可拆卸结构。
实际工作时,两个人站在支架1的两端,扶在扶手5上将地钻放置到需要进行打钻的平地上,启动电机4,使电机4驱动连接杆2转动,在连接杆2的底部设有地钻头3,通过地钻头3可以进行钻孔,因为连接杆2是不停的在转动的,因此,安装在连接杆2上的螺旋片8也会进行不断的旋转,地钻头3钻出来的泥土等东西会随着螺旋片8的旋转向上输送,在最底部的两片螺旋片8上设有刀片10,两个刀片10均设有壁厚,且每个刀片10的一侧均设有凹槽11,这样可以配合地钻头3进行更加有效的钻地,在两个刀片10中间的螺旋片8上设有纹路12,这样在对钻出来的泥土可以起到一个碾压的作用,便于更加有效的进行输送,在连接杆2底部靠近地钻头3处设有两根支撑杆14,通过支撑杆14可以对连接杆2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有效的增加工作效率,使用方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