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2607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麦收割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麦收割机。



背景技术:

在小麦成熟的季节需要对小麦进行收割处理,传统的操作通常是人工进行收割处理,不仅处理速度较慢,浪费大量时间,而且在收割时很可能会有遗漏,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人工收割以渐渐由机械收割所取代,但现在的收割机,仅仅是对小麦进行脱粒收割,而且麦茬往往会留在田地里,等待后续处理,会增加很多的工作量,而且收割后的小麦秸秆往往没有的到十分有效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小麦收割机,以使薄膜能在播完种子的同时快速且平整的覆盖在种植的农作物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小麦收割机,包括机体、连接杆和运升器,所述机体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切割器,所述机体上依次设有集料腔、粉碎腔、肥料腔和水腔,所述粉碎腔顶部设有脱粒机构,所述切割器通过所述运升器与所述脱粒机够连接,所述集料腔内部设有电动机,所述集料腔底部设有导茬板,所述集料腔与所述粉碎腔连接处设有导料口,所述脱粒机构一侧设有出粒口,所述脱粒机构与所述粉碎腔连接处设有漏料口,所述粉碎腔内部设有破碎辊,所述粉碎腔底部设有灭茬轮和出料口,所述肥料腔底部设有施肥铲,所述施肥铲上设有施肥管,所述水腔底部设有洒水头。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底部设有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肥料腔内部设有搅拌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茬板前端设有梳齿板;

进一步的,所述灭茬轮数量为两个,且分列于所述出料口的两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小麦收割机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小麦收割机,脱粒腔可将小麦颗粒与小麦秸秆充分分开,小麦秸秆与小麦秸秆分离后被充分粉碎,并进行还田处理,灭茬轮的设置可将小麦的根部充分粉碎,并与土壤成分混合,肥料腔和水腔的设置可为土壤增加水分和肥力,为后续农作物的种植提供便利条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小麦收割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小麦收割机的梳齿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小麦收割机的化肥腔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体,2-切割器,3-连接杆,4-集料腔,5-脱粒机构,6-粉碎腔,7-肥料强,8-水腔,9-滚轮,10-运升器,11-导茬板,12-灭茬轮,13-出料口,14-施肥铲,15-施肥管,16-洒水头,17-出粒口,18-电动机,19-导料口,20-漏料口,21-破碎辊,22-梳齿板,23-搅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小麦收割机,包括机体1、连接杆3和运升器10,所述机体1通过所述连接杆3连接切割器2,所述机体1底部设有滚轮9,所述机体1上依次设有集料腔4、粉碎腔6、肥料腔7和水腔8,所述粉碎腔6顶部设有脱粒机构5,所述切割器2通过所述运升器10与所述脱粒机够5连接,所述集料腔4内部设有电动机18,所述集料腔4底部设有导茬板11,所述导茬板11前端设有梳齿板22,可将遗落在地面的小麦秸秆引入集料腔4进行统一处理,所述集料腔4与所述粉碎腔6连接处设有导料口19,所述脱粒机构5一侧设有出粒口17,所述脱粒机构5可将小麦秸秆与小麦颗粒分开,分离后的小麦颗粒由出粒口17导出,所述脱粒机构5与所述粉碎腔6连接处设有漏料口20,剥离小麦颗粒的小麦秸秆由漏料口20进入粉碎腔6进行处理,所述粉碎腔6内部设有破碎辊21,所述粉碎腔6底部设有灭茬轮12和出料口13,所述灭茬轮12数量为两个,且分列于所述出料口13的两侧,所述肥料腔7底部设有施肥铲14,所述施肥铲14上设有施肥管15,所述肥料腔7内部设有搅拌装置23,可保证肥料不会出现堵塞在肥料管15处的情况,所述水腔8底部设有洒水头16,电动机18可带动装置内各个器械的运转。

工作过程:切割器2对成熟的小麦进行切割,切割后的小麦沿运升器10进入脱粒机构5进行小麦秸秆与小麦颗粒分离的操作,分离开的小麦颗粒由出粒口17导出,小麦秸秆沿漏料口20落入粉碎腔6,残余在地里的小麦秸秆由导茬板11进入集料腔4,并通过导料口19进入粉碎腔6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的小麦秸秆由出料口13落入农田里,出料口13前方设置的灭茬轮12将地里的小麦根茬绞碎,并遗留在地里,出料口13后方设置的灭茬轮12将之前绞碎的小麦根茬和落下的绞碎后的小麦秸秆进一步绞碎,同时与泥土成分混合在一起,施肥铲14深入地下,同时肥料由施肥管15田地里,增加土壤的肥力,水腔8内的水沿洒水头16喷洒到田地里,为土壤增加水分,便于以后农作物的种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