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苗浇灌系统的轨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3498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育苗浇灌系统的轨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苗浇灌系统的轨道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棚蔬菜养殖等领域,通常需要将种子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成幼苗,再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现有技术中,种子通常在育苗托盘内发育成幼苗,育苗托盘成标准化制作,在盘体上设有多个成阵列状排列的生长位置,在育苗托盘的各生长位置上均注入培养基质,在培养基质的中心埋入种子。之后多个育苗托盘放置在不锈钢网材质的平台上,定时进行浇灌。传统情况下,上述浇灌基本上由人工完成,即工人手持喷水管,边移动边进行喷淋浇灌。上述浇灌方式存在浇灌不均匀、费时费力等缺陷。因此开发一种辅助浇灌系统显得尤为必要,而为了对整个育苗车间进行全覆盖的浇灌,结构合理的轨道装置是必须设置的机构,直接决定了浇灌的便捷性以及操作的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对育苗车间实现全覆盖的育苗浇灌系统的轨道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育苗浇灌系统的轨道装置包括由第一吊架吊挂固定的、分位于各浇灌区域上方的多组外导轨,还包括由第二吊架吊挂固定的、位于浇灌区域边缘的一组横移导轨,横移导轨的高度大于外导轨的高度且横移导轨与外导轨垂直;在横移导轨上架设有相对的两条顶部横梁,顶部横梁的两端均带有滚轮且滚轮沿横移导轨滚动移动;在两个顶部横梁之间架设固定有两个连接杆构成顶部框架;在两个连接杆各自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吊架,在位于同侧的第三吊架上固接有一组内导轨,内导轨与外导轨两者互相平行、宽度相等且所在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育苗用浇灌系统,通过设置分位于各浇灌区域上方的多组外导轨,为喷淋装置提供了沿各浇灌区域覆盖移动的轨道,通过设置位于浇灌区域边缘的一组横移导轨且横移导轨与外导轨垂直,为喷淋装置提供了选择进入哪个浇灌区域的公用轨道,通过设置内导轨且内导轨与外导轨两者互相平行、宽度相等且所在高度相同,令内导轨与外导轨能够横向对接连接,令喷淋装置选择进入当前需要浇灌的区域,整个轨道装置为喷淋装置提供了快速变换和移动定位的轨道,不仅能够对整个育苗车间实现快速浇灌,而且提升了浇灌的均匀性,有利于幼苗长势的均衡。

优选地:所述外导轨与内导轨均为空心管材质。

优选地:在内导轨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电机,在内导轨内部设有由电机驱动的丝杠,在丝杠的前端安装有丝母;内导轨与外导轨对正后,丝母伸出作为对接插头将内导轨与外导轨对接连接。

优选地:连接杆采用十字卡扣与顶部横梁固定连接;安装在同一连接杆两端的第三吊架的中部之间架设安装有加强连杆。

优选地:在两个顶部横梁各自端部的下方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顶部横梁及第三吊架部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内导轨及电机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吊架;2、外导轨;3、第二吊架;4、限位挡块;5、第三吊架;6、顶部横梁;7、内导轨;8、滚轮;9、横移导轨;10、电机;11、连接杆;12、加强连杆;13、丝杠;14、丝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装置包括由第一吊架1吊挂固定的、分位于各浇灌区域上方的多组外导轨2,还包括由第二吊架3吊挂固定的、位于浇灌区域边缘的一组横移导轨9,横移导轨9的高度大于外导轨2的高度且横移导轨9与外导轨2垂直。

在横移导轨9上架设有相对的两条顶部横梁6,顶部横梁6的两端均带有滚轮8且滚轮8沿横移导轨9滚动移动;在两个顶部横梁6之间架设固定有两个连接杆11构成顶部框架。本实施例中,在两个顶部横梁6各自端部的下方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挡块4,限位挡块4对顶部横梁6的横向位置进行限定,有效防止移动时的错位。

在两个连接杆11各自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吊架5,在位于同侧的第三吊架5上固接有一组内导轨7,内导轨7与外导轨2两者互相平行、宽度相等且所在高度相同。内导轨7与外导轨2两者的结构形式令两者能够水平对接连接,形成完整的导轨。本实施例中,外导轨2与内导轨7均为空心管材质,在内导轨7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0,在内导轨7内部设有由电机10驱动的丝杠13,在丝杠13的前端安装有丝母14;内导轨7与外导轨2对正后,电机10通过丝杠13控制丝母14伸出作为对接插头将内导轨7与外导轨2对接连接。如此对接连接之后,内导轨7与外导轨2对接稳固,不会发生错位松动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1采用十字卡扣与顶部横梁6固定连接;安装在同一连接杆11两端的第三吊架5的中部之间架设安装有加强连杆12。

如图中所示,第一吊架1、第二吊架3和第三吊架5为以下结构:包括竖直的吊挂杆体以及位于吊挂杆体下端的、“C”形形状的吊钩,吊钩向外侧突出,这样滚轮能够顺利地通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