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稻工厂化育秧专用保温控温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水稻育秧的快速发展,工厂化育秧成为水稻育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健壮的穴盘秧苗成为关键。目前北方单季稻、南方早稻在育秧时,外界环境温度低,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控水控温补光。传统育秧过程中,对于保温控温都无法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稻秧苗的生长。
在工厂化育秧领域,目前传统方法是用燃烧原煤加热,保持育苗室中的幼苗不被冻伤。但用原煤加热存在温度不均衡、需要人工加添原煤、污染严重的问题,而且当人工加添原煤不及时,极易发生冻害,尤其是在夜晚。本实用新型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稻工厂化育秧专用保温控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稻工厂化育秧专用保温控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电源控制器和若干根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层水平基质槽,相邻两层所述水平基质槽的间距相等,每层所述水平基质槽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保温灯,所述保温灯通过电源线与所述电源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相邻所述保温灯的间距为30-4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灯为日光灯、高压汞灯或弧氙气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单个所述保温灯的总功率为40-50W。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单个所述保温灯的光强控制在3000-3500Lx。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水稻工厂化育秧专用保温控温装置,该设备能有效促进水稻秧苗根系发育,防止其徒长,且能显著增加秧苗茎粗、干鲜重及叶面积,光合作用强度,能更好的进行控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包括一种水稻工厂化育秧专用保温控温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电源控制器5和若干根斜支撑杆2,斜支撑杆2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层水平基质槽3,相邻两层水平基质槽3的间距相等,每层水平基质槽3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保温灯6,保温灯6通过电源线4与电源控制器5连接。相邻保温灯6的间距为30-40cm。保温灯6为日光灯、高压汞灯或弧氙气灯。单个保温灯6的总功率为40-50W。单个保温灯6的光强控制在3000-3500Lx。
使用时,将水稻种子放置在水平基质槽3内,通过电源控制器5对保温灯6进行通电,使单个保温灯6的总功率控制在40-50W,光照强度控制在3000-3500Lx内,方便对水稻进行育苗,促进水稻秧苗根系发育,防止其徒长,且能显著增加秧苗茎粗、干鲜重及叶面积。
该种水稻工厂化育秧专用保温控温装置,该设备能有效促进水稻秧苗根系发育,防止其徒长,且能显著增加秧苗茎粗、干鲜重及叶面积,光合作用强度,能更好的进行控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