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气泡灌溉的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2325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微纳米气泡灌溉的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用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微纳米气泡灌溉的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温室大棚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原因,冬季无法在天然环境中进行蔬菜种植生产,因此最常见的蔬菜种植方式就是利用温室大棚进行种植蔬菜。北方冬季无雨,因此在进行大棚种植时,必须对大棚内的蔬菜进行浇水灌溉,但由于近年来水质下降,地下水容易受到污染,直接用地下水对蔬菜进行灌溉,容易使蔬菜根部腐烂,从而降低产量。

作物根系生长要求适宜的水、肥、气、热环境。其中水是作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水也是灌溉的载体,将作物根系生长需要肥、气、热补充到作物根部附近,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传统的地面灌溉不能满足作物需要的适宜的水、肥、气、热环境,虽然滴灌可以实时适量灌溉,但很难控制灌溉水中的溶解氧时间,大多数作物根系是进行有氧呼吸,需要通过有氧呼吸来为根的养分和水分的吸收、矿物质的运移提供能量。通过提高植物根系层土壤灌溉水中的氧气含量,使作物生长效果显著、增产明显;并且还减少了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一种净化水源,储氧时间长,调节植被所需养份的微纳米气泡灌溉的温室大棚被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净化水源,增加水质营养,合理调节植被所需养份,高效促进植被生长的微纳米气泡灌溉的温室大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包括棚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12)内设有水池(4)、供气装置(1)、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水盐离子分离装置(3)和滴灌带管道(9),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上设有进水管(10)和出水管(11),该进水管(10)和出水管(11)的另一端设在水池(4)内,所述进水管(10)上设有过滤器(6),所述出水管(11)上设有微气泡发生器(5),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与供气装置(1)之间管道连接,所述水盐离子分离装置(3)进水口与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连接,出水口与滴灌带管道(9)相连接。

实际使用时,供气装置(1)向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提供气体,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将水池(4)的水通过进水管(10)向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供水,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进行水气混合作用后通过出水管(11)放水,并在微气泡发生器(5)处产生微气泡,如此循环两次,最终将水池中的微气泡水通过进水管(10)进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经过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第三次反应后进行曝气释放产生微纳米气泡,并将微纳米气泡通过管道输入水盐离子分离装置(3),水盐离子分离装置(3)通过出水口输送到滴灌带管道(8)对温室大棚的植被灌溉。

进一步的,所述水池(4)内设有若干隔板(7),所述水池(4)的两侧壁上设有若干卡槽(9),所述隔板(7)与卡槽(9)卡合,所述两块相邻的隔板(7)在两侧壁上相对设置。

实际使用中,水池(4)内设有隔板(7)可以减缓循环水的流动速度,同时相邻的隔板(7)在水池两侧壁上相对放置,不但对水源进行沉淀而且使微纳米气泡水在循环过程中均匀分布,所述的隔板(7)数量可随意调节,这样可即以控制循环水的流动速度,又可以根据反应设备的大小来调节反应区域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气泡发生器(5)至少设有一个,微气泡发生器(5)的数量决定了温室大棚的灌溉周期长短,微气泡发生器(5)越多,循环周期越短,灌溉时间就越短,反之则灌溉时间较长。

进一步的,所述供气装置(1)所提供气体为氧气和/或臭氧。

进一步的,所述水池(4)的进水口(13)与相邻棚体出水口连接,所述水池(4)的出水口(14)与另一相邻棚体的进水口连接,使微气泡水在大棚之间循环使用不易浪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净化水源,避免污水灌溉,根据植物不同阶段所需养分平衡调节、营养灌溉,促进植物的科学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是供气装置,2是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3是水盐离子分离装置,4是水池,5是微气泡发生器,6是过滤器,7是隔板,8是滴灌带管道,9是卡槽,10是进水管,11是出水管,12是棚体,13是进水口,14是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和2,本实用新型包括棚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12内设有供气装置1,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和水盐离子分离装置3,其中棚体12底部设有水池4,所述水池4与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之间设有进水管10和出水管11,所述进水管10上设有过滤器6,所述出水管11上设有微气泡发生器5,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与供气装置1之间管道连接,所述水盐离子分离装置3进水口与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连接,出水口与滴灌带管道9相连接。

实际使用时,供气装置1向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提供气体,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将水池4的水通过进水管10向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供水,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进行水气混合作用后通过出水管11放水,并在微气泡发生器5处产生微气泡,如此循环两次,最终将水池中的微气泡水通过进水管10进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经过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第三次反应后进行曝气释放产生微纳米气泡,并将微纳米气泡通过管道输入水盐离子分离装置3,水盐离子分离装置3通过出水口输送到滴灌带管道8进行对温室大棚的植被的的灌溉。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供气装置1可以外接多种气源,提供混合曝气模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