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防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6921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害虫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烟叶种植过程中,会受到蚜虫危害,目前常通过喷洒农药进行防治,这种方式会污染烟叶和土壤,并且若长期使用某一种农药,蚜虫也会产生抗体,防治效果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安全、环保、可靠的蚜虫防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蚜虫防治装置,装置设有用于放置水盆的底层托架,所述底层托架固定在立柱上,所述立柱底端设有支脚,所述立柱顶端设有遮阳板,所述立柱外设有将水盆与外界隔绝的纱网。

所述底层托架和遮阳板之间的立柱上固定有中层托架,所述中层托架上设有昆虫诱捕器。

所述纱网固定在底层托架和中层托架之间,所述纱网上设有拉链。

所述水盆内放置育有繁蜂烟苗的聚乙烯漂浮盘。

所述遮阳板为向内凹陷的结构,所述遮阳板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固定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将积水引至水盆。

所述立柱上设有用于固定诱虫板的固定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环保,并且防虫效果好,能够有效避免烟叶受到蚜虫干扰,能够有效降低农药投入成本,有助于提高烟叶产量。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蚜虫防治装置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支脚;2、底层托架;3、立柱;4、中层托架;5、遮阳板;6、引流管;7、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蚜虫防治装置设有两层托架,两层托架固定在立柱3上,立柱3至少设有三根,每根长1.2米左右,两层托架固定在竖直的立柱3之间,托架之间的距离为50cm左右。

位于底部的托架为底层托架2,底层托架2用于放置水盆,水盆内放置育有繁蜂烟苗的聚乙烯漂浮盘,立柱3外设有将水盆与外界隔绝的纱网。纱网用60目的防虫网罩,将水盆罩住,网罩留有一拉链口。待网罩内蚜茧蜂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将拉链拉开,释放出蚜茧蜂,防治蚜虫,优选将纱网固定在底层托架2和中层托架4之间。

底层托架2和遮阳板5之间的立柱3上固定有中层托架4,中层托架4上设有昆虫诱捕器,内置幼芯,达到诱杀害虫的目的。此外,立柱3上设有用于固定诱虫板的固定圈7。将蚜茧蜂放蜂装置与其它生防装置进行组合,实现一种装置多种用途,降低劳动强度和投入成本。

立柱3顶部设有遮阳板5,遮阳板5用于防太阳晒、防雨水,遮阳板5为向内凹陷的结构,形成一个集雨槽,可对雨水进行收集,遮阳板5底部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上固定有引流管6,引流管6将积水引至水盆,对集雨槽的水进行导流,可实现对繁蜂植物自动补水,减少劳动量。

立柱3底端设有支脚1,至少设置有3个支脚1。支脚1起支撑作用,插入土壤中,此外,还可以在每个支脚1上焊接定位环,通过在定位环内插入大销钉,将整个装置钉入土壤,能够保证恶劣环境下装置不会倾倒。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