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6381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种植床。



背景技术: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之一,总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种植面积大、分布广泛。水稻的育苗工作十分重要,现有的育苗基本上是田地中选出一块区域作为育苗用地,由于育苗过程的技术要求较高、因而无论在育苗用地的选择、育苗过程中的施肥浇水都有严格的要求。目前这种育苗方式存在以下弊端,第一用地选择达不到育苗的高要求且离居住地相对较远,不方便管理,其次采用传统的施肥浇水的方式、浪费大量的水和人工成本。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不符合节水农业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水稻种植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稻种植床,是由槽体、基土层、覆土层和种粒构成,其所述的槽体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槽体内壁覆有防渗膜,槽体内防渗膜上部依次设有储水层、基土层、保水剂层和覆土层,所述的种粒置于保水剂层上通过覆土层覆盖,基土层内设有有机营养料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有机营养料层的厚度为0.3-0.6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保水剂层的厚度为0.1~0.18c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稻种植床,结构设计合理,在保水剂层的保护下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的使用,在其生产过程中有效地保持了水分,使得种植成活率提高,节约了原材料、能源和人力,简化了劳动程序,改善了劳动条件、便于管理且可突破原有种植季节的限制,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我国水资源的缺乏问题带来巨大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稻种植床,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稻种植床,是由槽体1、基土层2、覆土层3和种粒4构成,其所述的槽体1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槽体1内壁覆有防渗膜5,槽体1内防渗膜5上部依次设有储水层6、基土层2、保水剂层7和覆土层3,所述的种粒4置于保水剂层7上通过覆土层3覆盖,基土层2内设有有机营养料层8。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稻种植床,是由槽体1、基土层2、覆土层3和种粒4构成,其所述的槽体1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槽体1内壁覆有防渗膜5,槽体1内防渗膜5上部依次设有储水层6、基土层2、保水剂层7和覆土层3,所述的种粒4置于保水剂层7上通过覆土层3覆盖,基土层2内设有有机营养料层8。有机营养料层8的厚度为0.3-0.6cm。保水剂层7的厚度为0.1~0.18cm。

基土层2为含有水分的疏松土质构成,厚度为5~30厘米;有机营养料层8是由肥料、杀虫剂构成,其厚度为1~10厘米,使用后在其生长过程中不必再施肥、施农药,根据情况、适当浇灌,禾苗即可茁壮生长;种粒4在保水剂层7的表面均匀排布;覆土层3是由均匀的土质构成,厚度为1.0~1.5厘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