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底吸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2683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池底吸污器。



背景技术:

水产行业在水泥池育苗或养殖商品鱼时,随着饵料投喂和鱼苗自身代谢物的增加,会导致池底污物的积累甚至会导致池底细菌的滋生,影响苗池的水质,如果不及时清除这些污物,将会影响鱼苗的生长,甚至会爆发鱼苗疾病,因此池底除污是鱼类育苗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吸污是利用水位差虹吸的原理来吸污,主要有吸污软管、吸污头柄与吸污头组成,吸污能力小,且吸污头管子必须保持与池底一定的角度,吸污才有效果,效率低,给实际的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简单合理,吸污效果好的池底吸污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池底吸污器,包括吸污箱、连接管、吸污泵、第一吸污管、第二吸污管、吸污头、吸污手柄和吸盘;所述吸污箱通过连接管与吸污泵相连;所述吸污泵上连接有相连设置的第一吸污管和第二吸污管;所述第二吸污管的前端设有可转动的吸污头;所述吸污头上设有吸污手柄,用于控制吸污头进行转动;所述吸污头上还设有若干各个吸盘。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污管和第二吸污管的材质均采用PVC软管。

优选的,所述吸盘为真空吸盘。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污管上设有第一转接管;所述第二吸污管上设有第二转接管;所述第一转接管和第二转接管之间为螺纹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池底吸污器,其设计简单合理,吸污方便且吸污能力强,实际操作方便省力,较好的满足了实际操作中的需求,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吸污箱;2、连接管;3、吸污泵;4、第一吸污管;5、第二吸污管;6、吸污头;7、吸污手柄;8、吸盘;9、第一转接管;10、第二转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池底吸污器,包括吸污箱1、连接管2、吸污泵3、第一吸污管4、第二吸污管5、吸污头6、吸污手柄7和吸盘8;所述吸污箱1通过连接管2与吸污泵3相连;所述吸污泵3上连接有相连设置的第一吸污管4和第二吸污管5;所述第二吸污管5的前端设有可转动的吸污头6;所述吸污头6上设有吸污手柄7,用于控制吸污头6进行转动;所述吸污头6上还设有若干各个吸盘8;所述第一吸污管4和第二吸污管5的材质均采用PVC软管;所述吸盘8为真空吸盘;所述第一吸污管4上设有第一转接管9;所述第二吸污管5上设有第二转接管10;所述第一转接管9和第二转接管10之间为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的使用中,首先将吸污头对准池底,然后利用吸污泵将池底的污物吸收到吸污箱,再对污物进行集中处理,由于增加了吸污泵,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吸污能力大大提高,吸污头中的吸污口可以通过吸污手柄调整角度,使的吸污口一直贴紧池底,人工操作手柄的自由活动,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吸污的效率;并且在吸污头上还设有多个吸盘,这样当吸污头对准池底时,能使得其位置固定,更好的对污物进行吸收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池底吸污器,其设计简单合理,吸污方便且吸污能力强,实际操作方便省力,较好的满足了实际操作中的需求,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