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牛牛蹄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6137阅读:1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奶牛牛蹄保护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奶牛养殖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奶牛牛蹄保护套。



背景技术:

蹄病作为与乳房炎、生殖系统疾病并列的奶牛最常发生的疾病之一,影响奶牛的正常活动,特别在多雨季节,严重的牧场可见40%的牛只患有不同程度的蹄病,患蹄病的奶牛由于运动受阻、疼痛而经常卧床造成进食量减少,严重影响产奶量。由于蹄部有病无法爬跨和接受爬跨,使发情、排卵、受孕都受到影响。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发展奶牛业,达到牛群健康、高产、长寿的目的,必须对严重危害奶牛生产的蹄病进行综合防治。修蹄能有效的防治奶牛蹄病,保护奶牛健康,对于奶牛腐蹄病、蹄叶炎、蹄皮炎、趾间赘生、蹄糜烂和蹄底创伤等,除采取必要的修蹄确保蹄恢复正常解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修蹄后治疗成功的关键是保持患蹄干燥清洁,确保包扎绷带维持较长时间。而对蹄病牛只进行修蹄时所缠绕的包扎绷带,往往在牛只行走的过程中就脱落了,或者被舍内的粪污等污染,所以一般的蹄病治疗周期均较长。因此,技术人员需要研究设计一种能够辅助治疗蹄病的器械,进而防止包扎绷带脱落及降低绷带的污染程度,缩短治疗周期。因此,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一共一种奶牛牛蹄保护套,用于解决目前因修蹄后没有辅助保护工具而导致蹄病治疗周期较长的问题,而且能极大缓解患蹄病奶牛行走过程中的痛苦。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奶牛牛蹄保护套,包括:套带、套帮和套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帮位于套底上方且固定连接,所述套帮上半部分均匀设有网孔,所述套帮上边和下边设有套带,所述套帮下半部分内部设有网孔状软塑料与套帮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套底底面设有PVC防滑底。

进一步的,所述网孔状软塑料的厚度为3-6㎜。

进一步的,所述套带为扁平状软带且具有弹性。

进一步的,所述套底上底边呈2-5°倾斜角,所述套底中间设有一层人造橡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人造橡胶层内部均匀设有颗粒状人造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套底套帮均为复合聚乙烯醇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奶牛牛蹄保护套,在套帮内部设有网孔状软塑料,可将药物涂抹于网孔状软塑料,通过奶牛行走起到上药的作用,避免了纱布在奶牛行走过程中因摩擦而脱落,待蹄病康复后只需拿水冲刷套帮内部即可清洗干净,使用简单方便;套底使用复合聚乙烯醇材质和颗粒状人造橡胶,既具有耐用性,又能减小患蹄病奶牛行走时的痛苦,间接提高奶牛产奶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奶牛牛蹄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奶牛牛蹄保护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套带,2.网孔,3.套帮,4.套底,5.人造橡胶层,6.PVC防滑底,7.网孔状软塑料,8.颗粒状人造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

技术实现要素:
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在图1、图2中,1.套带,2.网孔,3.套帮,4.套底,5.人造橡胶层,6.PVC防滑底,7.网孔状软塑料,8.颗粒状人造橡胶。

一种奶牛牛蹄保护套,包括:套带1、套帮3和套底4,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帮3位于套底4上方且固定连接,所述套帮3上半部分均匀设有网孔2,所述套帮3上边和下边设有套带1,所述套帮3下半部分内部设有网孔状软塑料7与套帮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套底4底面设有PVC防滑底6。

所述网孔状软塑料7的厚度为4㎜;所述套带1为扁平状软带且具有弹性;所述套底4上底边呈3°倾斜角,所述套底4中间设有一层人造橡胶层5;所述人造橡胶层5内部均匀设有颗粒状人造橡胶8;所述套底4套帮3均为复合聚乙烯醇材质。

在使用时,将药物涂抹于网孔软塑料7上,再将保护套套装在奶牛牛蹄上,并系好套带1,因为网孔软塑料7软度适中,奶牛在行走时通过奶牛自身重量对网孔软塑料7进行挤压,将药物涂抹于牛蹄,避免了纱布在奶牛行走过程中因摩擦而脱落,待蹄病康复后只需拿水冲刷套帮内部即可清洗干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