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生态砖及用该水泥生态砖砌成的生态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0278阅读:7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生态砖及用该水泥生态砖砌成的生态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泥生态砖及用该水泥生态砖砌成的生态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和对绿化的重视,生态墙作为一种既美观又具有绿化功能的墙体而被广泛使用。授权公告号为CN 202500255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砖墙及由该生态砖墙扣接形成的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墙砖为多面体,并且,所述生态墙砖的内部为空腔,在所述生态墙砖的各个侧面分别开设有一个以上种植孔;所述种植孔与所述空腔连通。现有的生态砖仅用开孔洞的方式种植植物,可种植的植物范围窄,建成生态墙后植物所需的养分难以二次添加,内部的土壤也无法更换,造成植物生长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砖及用该生态砖砌成的生态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泥生态砖,包括水泥砖体,所述的水泥砖体内设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砖体上至少设有一个种植槽,所述的种植槽上设有泄水口,所述的泄水口设于种植槽底部,所述的种植槽倾斜设置于水泥砖体侧面并与空腔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承板,所述的支承板设于空腔内。

一种生态砖墙,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泥生态砖所堆叠砌成。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自动浇灌装置,所述的自动浇灌装置设于最顶层的水泥生态砖上。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泥生态砖及用该水泥生态砖砌成的生态墙,由水泥一体浇灌,制作快成本低,能达到立体绿化的目的,并且种植植物可选品种多,可实现自动浇灌,减少人工成本,能对水泥砖体内的土壤进行加肥或更换,保证植物生长旺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泥生态砖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实施例一水泥生态砖砌成的生态墙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实施例一水泥生态砖砌成的生态墙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泥生态砖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实施例二水泥生态砖砌成的生态墙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所示,一种水泥生态砖,包括水泥砖体1、支承板2、种植槽3,所述的水泥砖体1内设有空腔11,所述的支承板2设于空腔11内,所述的种植槽3底部设有泄水口31,所述的种植槽3倾斜设置于水泥砖体1侧面并与空腔11连通。

参照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生态墙,采用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水泥生态砖堆砌而成,其中,水泥砖体1之间通过水泥连接,且水泥砖体1上的种植槽3开口方位一致,适合需要单面生态种植的墙体使用,在生态墙顶部上还设有一自动浇灌装4置,将土壤通过种植槽3装入空腔11内,然后在种植槽内播散种子或种植植物,通过生态墙顶部的自动浇灌装置4浇水,多余的水通过泄水口31顺流至下面的生态砖种植槽3内。

植物生长一段时间后,空腔11内土壤的养分消耗殆尽,此时,可通过种植槽31向水泥生态砖内的土壤添加肥料或者更换生态砖内的土壤。

实施例二:

参照图4所示,一种水泥生态砖,包括水泥砖体1、支承板2a。种植槽3a,所述的水泥砖体1内设有空腔11,所述的支承板2a为十字结构设于空腔11中心,所述的种植槽3a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水泥砖体1两侧,所述的种植槽3a底部设有泄水口31a,所述的种植槽3a倾斜设置于水泥砖体1侧面并与空腔11连通。

参照图5所示,一种生态墙,采用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水泥生态砖堆砌而成,其中,水泥砖体1之间通过水泥连接,水泥砖体1上的种植槽3a设于墙体两侧,适合需要两侧生态种植的墙体使用,在生态墙顶部还设有一自动浇灌装置4,将土壤通过种植槽3a装入空腔内,然后在种植槽3a内播散种子或种植植物,通过生态墙顶部的自动浇灌装置4浇水,多余的水通过泄水口31顺流至下面的生态砖种植槽3a内。

植物生长一段时间后,空腔11内土壤的养分消耗殆尽,此时,可通过种植槽3a向水泥生态砖内的土壤添加肥料或者更换生态砖内的土壤。

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上述一种生态砖及用该生态砖砌成的生态墙,由水泥一体浇灌,制作快成本低,能达到立体绿化的目的,并且种植植物可选品种多,可实现自动浇灌,减少人工成本,能对砖体内的土壤进行加肥或更换,保证植物生长旺盛。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