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40277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掉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肿瘤在中医学上相当于“癥瘕积聚”。肿瘤按其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在病理学上又称为癌,因而癌属于肿瘤范畴。其由于分泌不成熟、生长较快,浸润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可发生转移,因而对机体的影响严重。在我国当前的肿瘤治疗有两种方式,即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三种方法均不同程度的延长了肿瘤病人的生存时间,但是均具有副作用大、治疗不彻底的弊端,且多人体正常组织的伤害也是非常明显的,大大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中医治疗癌肿有其独特的疗效,是中医的特长。癌肿的中医治疗原则为,一是宣通气机,使郁热透发;二是疏导积滞,通利经脉,以畅流达邪;三是解毒治癌,以断致癌之源。

自然界的植物中广泛存在着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成分,喜树碱、长春新碱和紫杉醇等的先后被发现,标志着天然抗癌药物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我国中药资源丰富,从传统的药用资源中寻找抗肿瘤药物是完全可行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料简单,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制作成本低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黄芪8~10份、党参4~5份、桑黄2~4份、沙棘10~15份、白英2~4份、金银花1~2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黄芪8.5份、党参4份、桑黄4份、沙棘13份、白英2.8份、金银花1.4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黄芪8份、党参4份、桑黄2份、沙棘10份、白英2份、金银花1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黄芪10份、党参5份、桑黄4份、沙棘15份、白英4份、金银花2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方法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中药制剂。

更优选地,所述中药制剂的药用剂型为汤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或丸剂。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制备颗粒剂:

s1:分别称取如下原料:黄芪8~10份、党参4~5份、桑黄2~4份、沙棘10~15份、白英2~4份、金银花1~2份,将各原料混合并粉碎至100目,得到混合粉末,备用;

s2:向混合粉末中加入5~6重量倍的水煎煮2~4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并对合并后的提取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6的稠膏;

s3:向降至室温的稠膏中加入糊精和蔗糖,糊精的添加量为稠膏质量的5~7%,蔗糖的添加量为稠膏质量的0.4~0.6%,混合均匀,由颗粒机制成中药颗粒,将中药颗粒于50~55℃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即得颗粒状的所述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该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肿瘤疾病包括食道癌、胃癌、肠癌和宫颈癌。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以黄芪、党参、桑黄、沙棘、白英和金银花为主要原料,黄芪配合党参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使脾内浆细胞增生,促进抗体合成,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沙棘具有抗疲劳和增强机体活力及抗癌等特殊药理性能,具有保护和加速修复胃黏膜、增加肠道双歧杆菌的药性,有降减血浆胆固醇、减少血管壁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桑黄能有效控制癌细胞繁殖和再生,减轻化疗和放疗对人体细胞的伤害;白英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抗癌等功能;金银花不仅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还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对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各成分相互作用发挥协同的作用,辩证施治,通过扶正固本的方法,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系统的作用,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刺激骨髓造血系统,达到抗肿瘤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成本低廉,疗效可靠,在治疗早期的胃肠道肿瘤效果显著,能够抑制和减小肿瘤,以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命;而对于中晚期的肿瘤配合手术、放疗、化疗同时使用,特别是放化疗期间和之后,能够快速促进手术病人身体的恢复,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其自身抗病修复能力,抑制肿瘤细胞的再生,进而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效果好、作用全面且没有明显毒副作用的抗肿瘤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发明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发明。

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分分析:

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功能主治: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党参:党参含多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维生素b1、b2,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有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等作用;能使家兔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对化疗、放疗所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能扩张周围血管而降低血压,又可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沙棘果和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沙棘油中含有206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其中有46种生物活性物质,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a、黄酮等,具有抗疲劳和增强机体活力及抗癌等特殊药理性能,具有保护和加速修复胃黏膜、增加肠道双歧杆菌的药性,有降减血浆胆固醇、减少血管壁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能防治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症,并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桑黄:能提高人类身体的免疫力,消灭人体内的癌细胞,也能控制癌细胞繁殖和再生,对抗癌有很大的好处。桑黄还能减轻化疗和放疗对人体机体的伤害,对减轻癌症患者痛苦也有一定的帮助。

白英: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抗癌等功能,主治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子宫糜烂、肾炎水肿等症,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尤其对子宫颈癌、肺癌、声带癌等有一定疗效。

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金银花不仅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还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对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基于上述组分的功效,本发明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黄芪8~10份、党参4~5份、桑黄2~4份、沙棘10~15份、白英2~4份、金银花1~2份。

同时,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s1:分别称取如下原料:黄芪8~10份、党参4~5份、桑黄2~4份、沙棘10~15份、白英2~4份、金银花1~2份,将各原料混合并粉碎至100目,得到混合粉末,备用;

s2:向混合粉末中加入5~6重量倍的水煎煮2~4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并对合并后的提取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6的稠膏;

s3:向降至室温的稠膏中加入糊精和蔗糖,糊精的添加量为稠膏质量的5~7%,蔗糖的添加量为稠膏质量的0.4~0.6%,混合均匀,由颗粒机制成中药颗粒,将中药颗粒于50~55℃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即得所述中药组合物。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举例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黄芪8.5份、党参4份、桑黄4份、沙棘13份、白英2.8份、金银花1.4份。

本实施例以上述中药组合物原料制备汤剂,具体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并粉碎至100目,得到混合粉末,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制成汤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黄芪8份、党参4份、桑黄2份、沙棘10份、白英2份、金银花1份。

本实施例以上述中药组合物原料制备片剂,具体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并粉碎至100目,得到混合粉末,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制成片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黄芪10份、党参5份、桑黄4份、沙棘15份、白英4份、金银花2份。

本实施例以上述中药组合物原料制备颗粒剂,具体方法是:根据上述比例分别称取各原料,将各原料混合并粉碎至100目,得到混合粉末;向混合粉末中加入6重量倍的水煎煮4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并对合并后的提取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6的稠膏;向降至室温的稠膏中加入糊精和蔗糖,糊精的添加量为稠膏质量的7%,蔗糖的添加量为稠膏质量的0.6%,混合均匀,由颗粒机制成中药颗粒,将中药颗粒于50~55℃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即得颗粒状的中药制剂。

为了验证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组合物的治疗效果,以下以实施例1-3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为例,进行动物实验,并提供一些典型病例,以进一步说明该中药组合物的疗效:

1、动物急性毒理实验:

以实施例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为例,用昆明系小鼠做急性毒理实验,结果显示,用1倍、10倍、30倍剂量的实施例1配方的生药成分分别灌饲小鼠一个月,三个剂量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未出现死亡情况;解剖动物组织观察,高、中、低三个剂量的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动物组织形态没有明显差异。

2、动物长期毒理实验

用sd系大鼠和长期毒理实验最大用药量35.4倍和10倍剂量的实施例2的药物1配方的生药成分饲喂sd系大鼠,分别灌饲小鼠三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未出现死亡情况;解剖动物组织观察,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动物组织形态没有明显差异。

3、临床试验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4月进行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52例,年龄32~66岁,平均50岁;胃癌15例,食道癌8例,大肠癌21例,宫颈癌4例,胰腺癌4例。服用实施例1提供配方的汤剂,一天一剂,具体水煎服,合并煎液约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饭后服用,以28天为一疗程。

(1)临床疗效

将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肿瘤面积减小(pr)、稳定(sd)、进展(pd)4个等级,其中病灶完全消失且时间超过4周为cr;治疗后病灶最大长径及最大垂直径相乘后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减少程度超过50%,其他病灶无变化,无新病灶出现时间超过4周为pr;病灶最大长径及最大垂直径相乘后缩小程度不足50%,增大程度不足25%,无新病灶出现时间超过4周为sd;病灶最大长径及最大垂直径相乘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大且程度在25%以上或有新病灶出现为pd,总有效=cr+pr。

(2)免疫功能变化

分别于治疗前后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3ml,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包括cd4+、cd8+、cd4+/cd8+)。

(3)生活质量

根据治疗前后卡氏评分(kps)变化情况将生活质量分为提高、下降、稳定3个级别,其中治疗后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增加程度不低于10分为提高;治疗后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减少程度不低于10分为下降,治疗后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在提高与降低之间为稳定。

采用spss17.0数据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临床试验结果:

(1)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后统计临床疗效,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服用本药后好转率为80.52%,显效率为63.7%。结果证实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对肿瘤,特别是消化道肿瘤治疗效果明显。

(2)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cd4+、cd8+、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试验结果见表1;

表1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

(3)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结果证实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效果,大部分患者肿瘤软化萎缩,腹水消失,淋巴结缩小,食欲增加,身体恢复如前。

5、典型病例:

1、王某,男性,53岁

患者病情主诉:上腹部肿块,质硬,有结节,伴有压痛,经过x线钡餐检查显示癌性充盈缺损及粘膜僵硬等变化;胃液检查:胃液减少,胃酸度降低,胃液中可能查到癌细胞;确诊为胃癌,病人食欲不振、消瘦。

药物治疗: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汤剂,一天一剂,具体水煎服,合并煎液约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饭后服用,以28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结果:用药4个疗程显效,复查上腹ct,肿瘤缩小70%,继续用药4个疗程不适症状消失,随访3年未复发。

2、赵某,男,44岁

患者病情主诉:直肠癌,腹部疼痛,进食困难,大便极为困难,消瘦、无力,经检查,乙状直肠横位为病灶部分,大小4.8cm×3.9cm,检测探头难以通过。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病灶部分直肠,重新对接缝合,后期化疗4次。

药物治疗:在术后化疗过程中服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一天一剂,具体水煎服,合并煎液约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饭后服用,以28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结果:连续服用30天以后,病人精神状态转好,疼痛减轻,身体恢复快,减轻了化疗对身体的伤害,化疗期间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连续服用4个疗程后,身体基本恢复,3年后复查结肠镜,原病灶部位恢复正常,没有发现肿瘤细胞。

3、徐某,女,55岁

患者病情主诉:诊断为胃癌,肿块15mm×14mm,进食困难。

药物治疗: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汤剂,一天一剂,具体水煎服,合并煎液约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饭后服用,以28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结果:连续服用5个疗程,复查上腹ct,肿瘤缩小60%,继续服用4个疗程后,病情稳定,肿瘤虽未消除,但基本得到控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其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