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粒滚筒及包含这种脱离滚筒的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1204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粒滚筒及包含这种脱离滚筒的脱粒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粒滚筒及包含这种脱离滚筒的脱粒机,属于农用机械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收割机是一体化收割农作物的机械。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并将谷粒集中到储藏仓,然后再通过传送带将粮食输送到运输车上。也可以用人工收割,将稻、麦等作物的禾杆铺放在田间,然后再用谷物收获机械进行捡拾脱粒。收获稻、麦等谷类作物子粒和秸秆的作物。其中,脱粒滚筒式收获机械的重要部件,与分离筛一起,起着将子粒与茎秆分离的作用。

但目前的脱粒滚筒存在脱粒、分离性能低,谷物破碎率高等问题,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脱粒、分离性能高,谷物破碎率低的脱粒滚筒。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粒滚筒及包含这种脱离滚筒的脱粒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粒滚筒,包括滚筒侧壁、滚筒上盖板、滚筒底板及滚轴,其中:

所述滚筒侧壁外部一端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纹杆块,另一端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大钉齿;

所述纹杆块与大钉齿沿滚筒侧壁呈螺旋线排列;

所述螺旋线与滚筒侧壁两端的夹角为45°-50°。

优选的,沿所述脱粒滚筒内的轴向方向设有4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纹杆块及大钉齿通过螺钉固定在滚筒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滚筒侧壁上盖板一端设有4个均匀分布的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大齿钉在滚筒侧壁上形成的外径大于所述纹杆块在滚筒侧壁上所形成的外径。

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脱粒滚筒的脱粒机,其中,所述大钉齿与脱粒机内壁之间形成15-20mm的空间,该空间为导流槽。

优选的,所述脱粒机还包括分离筛,所述分离筛与大钉齿的距离为 15-20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纹杆块、大钉齿排列形成的螺旋线与滚筒侧壁两端呈45°-50°角,因此,增加了作物的脱粒面积,螺旋式排列可以使喂入的作物在纹杆块、大齿钉和导流槽的反复冲击和揉搓下,使作物不发生堆积,增强脱粒效果。大钉齿与导流槽、分离筛的距离在15-20mm时,能够更好的将精粮和杂余分开。纹杆块与大钉齿的结合,增强了脱粒机的脱粒、分离性能,降低了谷物的破碎率。每个纹杆块及大钉齿都是独立固定的,便于维修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图;

图3为包含本实用新型的脱粒机的径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滚筒侧壁1,滚筒上盖板2,滚筒底板3,滚轴4,纹杆块5,大钉齿6,支撑板7,出料口8,导流槽9。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及图1、图2、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图;图3为包含本实用新型的脱粒机的径向剖视图。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脱粒滚筒,包括滚筒侧壁1、滚筒上盖板2、滚筒底板3及滚轴4,其中:

所述滚筒侧壁1外部一端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纹杆块5,另一端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大钉齿6;

所述纹杆块5与大钉齿6沿滚筒侧壁1呈螺旋线排列;

所述螺旋线与滚筒侧壁1两端的夹角为45°-50°。

沿所述脱粒滚筒内的滚轴4方向设有4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板7。

所述纹杆块5及大钉齿6通过螺钉固定在滚筒侧壁1上。

所述滚筒侧壁上盖板一端设有4个均匀分布的出料口8。

如图3所示,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脱粒滚筒的脱粒机的径向剖视图,其中,所述大钉齿6与脱粒机内壁之间形成15-20mm的空间,该空间为导流槽9。

所述的脱粒机,还包括分离筛(图中未显示),所述分离筛与大钉齿 6的距离为15-20mm。

纹杆块5、大钉齿6排列形成的螺旋线与滚筒侧壁1两端呈45°-50°角,因此,增加了作物的脱粒面积,螺旋式排列可以使喂入的作物在纹杆块5、大钉齿6和导流槽9的反复冲击和揉搓下,使作物不发生堆积,增强脱粒效果。大钉齿6与导流槽9、分离筛的距离在15-20mm时,能够更好的将精粮和杂余分开。纹杆块5与大钉齿6的结合,增强了脱粒机的脱粒、分离性能,降低了谷物的破碎率。每个纹杆块5及大钉齿6都是独立固定的,便于维修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内容揭露如上,然而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