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播种机用震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800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属于一种马铃薯播种机用震动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梯田、丘陵山地等小地块马铃薯播种和收获作业,至今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人工种植,人工割秧、镐头刨薯、人工捡拾的阶段,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规模生产。

我国对马铃薯播种和收获机械的研制起步晚,发展较缓慢,主要研制配套四轮拖拉机的小型马铃薯挖掘机,通用性差,不适合梯田、丘陵山地等小地块作业。现有的马铃薯播种机在防漏种、防重种方面始终是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播种机用震动装置,结构简单,震动轮对送种链条起到震动作用,对固定在送种链条上的种勺进行震动,使种箱内的种块经过有规律的震动后每个种勺都盛入一个种块,多余的将被震动排除,彻底解决了漏种及重种的不规范与低质量的现象,深受用户喜爱,适于大面积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马铃薯播种机用震动装置,与播种机相对应,所述播种机上设置有动力装置和播种装置;所述播种机上设置有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装置包括传动连接播种机上动力装置的动力轴,动力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震动转轴,震动转轴伸入到播种机内部的端部设置有震动轮,震动轮与播种装置相对应。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播种装置包括设置在播种机内的上转轴和下转轴,上转轴通过传动带连接播种机的动力装置;所述上转轴和下转轴之间设置有送种链条,送种链条上设置有种勺,所述震动轮设置在送种链条的下方实现间歇性震动送种链条。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震动轮为圆形偏心的震动轮。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转轴与播种机的动力装置之间设置有对应传动带的涨紧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震动轮对送种链条起到震动作用,对固定在送种链条上的种勺进行震动,使种箱内的种块经过有规律的震动后每个种勺都盛入一个种块,多余的将被震动排除,彻底解决了漏种及重种的不规范与低质量的现象,深受用户喜爱,适于大面积推广。

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马铃薯播种机用震动装置,与播种机1相对应,所述播种机1上设置有动力装置和播种装置;所述播种机上设置有播种装置。上述技术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所述震动装置包括传动连接播种机1上动力装置的动力轴2,动力轴2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震动转轴8,震动转轴8伸入到播种机内部的端部设置有震动轮9,震动轮9与播种装置相对应。

所述播种装置包括设置在播种机内的上转轴5和下转轴10,上转轴5通过传动带3连接播种机的动力装置,还有一种选择是传动带连接在动力轴2上。所述上转轴5和下转轴10之间设置有送种链条7,送种链条7上设置有种勺6,所述震动轮9设置在送种链条7的下方实现间歇性震动送种链条。

根据需要,所述震动轮9为圆形偏心震动轮。所述上转轴与播种机的动力装置之间设置有对应传动带的涨紧轮4。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震动轮对送种链条起到震动作用,对固定在送种链条上的种勺进行震动,使种箱内的种块经过有规律的震动后每个种勺都盛入一个种块,多余的将被震动排除,彻底解决了漏种及重种的不规范与低质量的现象,深受用户喜爱,适于大面积推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