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级传动棉花精量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799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级传动棉花精量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花播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级传动棉花精量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我国棉花覆膜播种机,基本上是外槽轮式条播,导致播种量大、需要人工间苗、定苗,用工多、生产成本增加,棉农收入低造成植棉面积下降。近几年应用勺轮式排种器大多数每穴2~4粒,仍需人工定苗。目前我国四连杆单体仿形棉花覆膜播种机的传动,均为三级传动,最后一级采用链条传动必须设置张紧部件,或用维点轮传动采用伸缩传动杆部件,该传动系统复杂,同时在不平地面上作业,单体仿形时链条长度不断变化,造成掉链子、传动不可靠、影响播种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级传动棉花精量播种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简化播种机传动系统、传动可靠、精确播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级传动棉花精量播种装置,包括:机架、镇压轮总成、指夹式排种器、开沟器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四连杆仿形机构;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镇压轮总成包括调节杆、镇压轮以及传动轮,所述调节杆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镇压轮和所述传动轮,另一端与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的活动端连接;所述传动轮与所述指夹式排种器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开沟器下端设置有开沟角,上端通过横向悬拉杆与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的活动端连接;所述指夹式排种器与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的横向悬拉杆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包括等长且平行设置的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和第四竖杆,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为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活动端,所述第三竖杆和第四竖杆为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固定端。

可选的,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通过第三竖杆与第四竖杆固定在所述机架的前横梁上,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的第一竖杆与第三竖杆、第二竖杆与第四竖杆各自分别通过两根弧形横杆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横向悬拉杆位于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内,所述横向悬拉杆一端与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的横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沟器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有同心圆弧槽的同心圆轨道板,所述同心圆轨道板的同心圆弧槽用于提供所述传动轮的运动轨道,所述同心圆轨道板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开沟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指夹式排种器下端排种口处安装有报警装置。

可选的,所述调节杆上设有调节手轮和调节丝杠,所述调节丝杠通过一连接杆与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连接,所述调节手轮位于所述调节丝杠的上端,所述调节丝杠与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开沟角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开沟器上,开沟角度为8-10°。

可选的,还包括种箱,所述种箱位于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上端,并与所述指夹式排种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级传动棉花精量播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一级传动棉花精量播种装置,应用四连杆仿形以同心圆理论实现一级传动,四连杆平行仿形时链条长度不变,使传动更为可靠;棉花排种器采用智能报警指夹式排种器,能实现棉花单粒精播,据大田生产试验单粒率为95%,双粒率2%~5%,籽粒无破碎现象,可增加作业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四连杆长杆设计为弧形,排种器设置在四连杆下方,缩短了该机构的纵向长度,使整机重心前移,有利于机组道路行驶时机组的稳定性好,机具作业时提升力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级传动棉花精量播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级传动棉花精量播种装置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为机架,2为指夹式排种器,3为开沟器,4为四连杆仿形机构,5为调节杆,6为镇压轮,7为传动轮,8为横向悬拉杆,9为开沟角,10为调节手轮,11为调节丝杠,12为连接杆,13为同心圆轨道板,14为种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级传动棉花精量播种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简化播种机传动系统、传动可靠、精确播种。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级传动棉花精量播种装置,包括:机架、镇压轮总成、指夹式排种器、开沟器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四连杆仿形机构;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镇压轮总成包括调节杆、镇压轮以及传动轮,所述调节杆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镇压轮和所述传动轮,另一端与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的活动端连接;所述传动轮与所述指夹式排种器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开沟器下端设置有开沟角,上端通过横向悬拉杆与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的活动端连接;所述指夹式排种器与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的横向悬拉杆固定连接。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级传动棉花精量播种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机架1、镇压轮总成、指夹式排种器2、开沟器3和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四连杆仿形机构4;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4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4包括等长且平行设置的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和第四竖杆,所述四个竖杆均为60×40×4矩形管,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为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活动端,所述第三竖杆和第四竖杆为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固定端,四连杆仿形机构4的固定端焊接一固定板,用两个U型卡子与机架1上横梁连接,所述镇压轮总成包括调节杆5、镇压轮6以及传动轮7,所述调节杆5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镇压轮6和所述传动轮7,另一端与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4的活动端连接;所述传动轮7与所述指夹式排种器2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开沟器3下端设置有开沟角9,所述开沟角9的角度为8-10°,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开沟器3上,上端通过横向悬拉杆8与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4的活动端连接;所述指夹式排种器2与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4的横向悬拉杆8固定连接。

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4通过第三竖杆与第四竖杆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前横梁上,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4的第一竖杆与第三竖杆、第二竖杆与第四竖杆各自分别通过两根弧形横杆活动连接,所述横向悬拉杆8位于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内,所述横向悬拉杆8一端与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的横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沟器3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有同心圆弧槽的同心圆轨道板13和种箱14,所述同心圆轨道板13的同心圆弧槽用于提供所述传动轮7的运动轨道,所述同心圆轨道板13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开沟器3连接;所述指夹式排种器2下端排种口处安装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为红外线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所述指夹式排种器2的排种情况;所述调节杆5上设有调节手轮10和调节丝杠11,所述调节丝杠11通过一连接杆12与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4连接,所述调节手轮10位于所述调节丝杠11的上端,所述调节丝杠11与所述调节杆5螺纹连接;所述种箱14位于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上端,并与所述指夹式排种器连通。

所述镇压轮总成包括镇压轮轮套管60×40×4矩形管、镇压轮轮柄50×30×3.5矩形管、两根轮叉50×30×3.5矩形管,两侧下端装有内六棱20×20×20型钢、304深沟球轴承与六棱长轴。

指夹式排种器2下端排种口装有智能报警器,所述智能报警器包括红外感应装置、控制装置和语音播报装置,当红外感应装置感应到指夹式排种器不排种时就会传输信号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连通语音播报装置,发出“××行不排种”语音警告。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级传动棉花精量播种装置,在弧形四连杆下方设置智能报警指夹式排种器,缩短了机具纵向重心位置,使机具道路行驶稳定性好,作业时机具提升力可靠,机组地头转弯半径小;同心圆一级传动地轮,该传动地轮也是仿形轮、镇压轮、播深调节轮,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用调节手轮转动调节丝杠调整播深,调整方便、可靠;创新采用智能报警指夹式排种器,增加了排种的可靠性,棉花播种实现了单粒、等穴距播种,经室内试验与今年大田生产试验单粒率为95%~98%,无空穴和籽粒破碎现象。一级链轮传动与指夹式排种器上的变速箱六个档位配合,据试验证实可分别实现有效亩株数为10512株/亩、8409株/亩、7008株/亩、6307株/亩、5606株/亩、4905株/亩的农艺要求,适应性好、适用范围广。由于该机实现单粒精播,无需人工间苗、定苗,节省了劳动用工,节省棉花良种,经济效益好。经今年大田生产试验苗全、苗壮深受棉农欢迎;根据棉花播深农艺要求播深1~2.5cm,若单粒穴播对播深一致性要求更高,如果超过3cm单粒顶土出苗就困难,即使出苗后也形成弱苗,因此,优化了尖角开沟角,确定为8-10°。经今年大田生产试验提高了出苗率,采用尖角开沟器在有秸秆、杂草的地面上入土通过性好。本实用新型整体机构设计新型、合理、先进、适应性、经济性好。单粒精播农机农艺融合好,操作方便、使用可靠,适应性强、效率高、经济,可实现棉花单粒穴播这一先进技术的推广。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