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清水池塘中养殖滤食性鱼类的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89144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清水池塘中养殖滤食性鱼类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滤食性鱼类是利用其鳃鲃滤食水中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细菌凝聚体等小型颗粒食物的一类鱼的总称,鲢、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鲢主要滤食浮游植物,鳙主要滤食浮游动物,也滤食有机碎屑、细菌凝聚体及大型浮游植物群体等。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都是采用肥水养鱼的办法,也就是直接向池塘中施用无机肥、有机肥以培养浮游生物作为鱼的饵料,这种养殖方式虽然成本底,但由于水太肥,水呼吸耗氧量高,水质很容易恶化甚至于泛池,并且所养出的鱼往往带有泥腥味,品质较差,价格低廉。近年来也有采用生物有机肥或商品饲料喂养的,但成本相对较高,并且水依然较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鱼的需求越来越大,某些天然水域养出的鳙鱼的价格是普通鳙鱼价格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微滤机是一种截留细小悬浮物的微孔筛网过滤器,其结构精巧,占地面积小,并且在过滤的同时,可以通过转鼓的转动和反冲水的作用力,使微孔筛网得到及时的清洁,可持续过滤,具有能耗低、效率高、操作及维护简便等特点,在循环水养殖中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清水池塘中养殖滤食性鱼类的系统及方法,克服了肥水养鱼的弊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清水池塘中养殖滤食性鱼类的系统,包括浮游生物培养池、浮游生物采集装置和滤食性鱼类养殖池,所述浮游生物培养池的一角通过过滤网隔离形成浮游生物采集区,所述浮游生物采集区经浮游生物采集装置与滤食性鱼类养殖池连通。

进一步,所述浮游生物采集装置包括微滤机、水泵、阀门和管道。

进一步,微滤机的筛网孔径为60~80目。

进一步,所述过滤网为孔径为0.5~0.8厘米的塑料网片。

进一步,所述浮游生物培养池面积为滤食性鱼类养殖池面积的10~20%。

一种在清水池塘中养殖滤食性鱼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浮游生物培养池中用农家肥培养浮游生物;

(2)在滤食性鱼类养殖池中投放滤食性鱼类的鱼种;

(3)用微滤机从浮游生物培养池中过滤出浮游动物投入滤食性鱼类养殖池中,每日2~3次;

(4)浮游生物培养池和滤食性鱼类养殖池的日常管理,浮游生物培养池中每隔2~3天追施经过发酵的农家肥,滤食性鱼类养殖池1周至半个月一次加注新水。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浮游生物为枝角类。

进一步,还包括在步骤(1)前对浮游生物培养池和滤食性鱼类养殖池进行清塘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将浮游生物的培养和滤食性鱼类的养殖分开,用微滤机把浮游动物从培养池中过滤出来投放到养鱼池中,解决了滤食性鱼类养殖中饵料与水质之间的矛盾问题,并且投放到养鱼池中的枝角类本身就具有净化水的功能,这样养出来的鱼生活环境好,吃的是用农家肥培养出来的鲜活饵料,长得快,品质高,完全可以达到有机食品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在清水池塘中养殖滤食性鱼类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浮游生物培养池、2-浮游生物采集装置、3-滤食性鱼类养殖池、4-浮游生物采集区、5-水泵、6-反冲洗水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在清水池塘中养殖滤食性鱼类的系统,包括浮游生物培养池1、浮游生物采集装置2和滤食性鱼类养殖池3。浮游生物培养池1为长方形,面积为滤食性鱼类养殖池3的10~20%,深度为1.5米左右。浮游生物培养池1的一角设有浮游生物采集区4,所述浮游生物采集区4可以用孔径为0.5~0.8厘米的塑料网片和一定强度的立柱围成,所述塑料网片的作用是让浮游生物自由通过而杂物不能通过。

浮游生物采集装置2包括微滤机、水泵、阀门和管道,所述微滤机的筛网孔径为60~80目,主要用于采集浮游生物培养池中所培养的浮游动物,水泵的进水口连接微滤机转鼓下面的集水池,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浮游生物培养池1,出水口位置设在浮游生物采集区4的对面。浮游生物培养池1一般修建在滤食性鱼类养殖池的附近,其水位比滤食性鱼类养殖池高1~2米,以便浮游生物培养区内的水可以直接流入微滤机,经微滤机的筛网过滤后,滤液进入集水池,并通过水泵抽回浮游生物培养池1中循环利用;微滤机分离出来的浮游生物可以随反冲洗水流进入滤食性鱼类养殖池中作为鱼的饵料,反冲洗水的水源一般为渔场蓄水池中的清水,反冲洗水量一般为过滤水量的1~3%。滤食性鱼类养殖池3的面积和水深可以根据所养殖的滤食性鱼类的品种和生产规模等实际情况确定。

先按传统的方法用生石灰或其他消毒剂将浮游生物培养池和滤食性鱼类养殖池清塘,然后注入清水,浮游生物培养池的水位一般为0.5~0.8米,高温季节可以加到1.2~1.5米左右,滤食性鱼类养殖池的水位根据养殖品种确定。接下来按传统的方法用农家肥(靑肥、粪肥)在浮游生物培养池中培养浮游动物,在正常情况下,10天左右浮游动物的数量可以达到高峰;滤食性鱼类养殖池在清塘、注水后一个星期左右可以投放鱼种,鱼种投放2~3天后,用微滤机从浮游生物培养池中过滤浮游动物投入养鱼池,每日2~3次。浮游生物培养池和滤食性鱼类养殖池的日常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由于市场上鳙的价格比鲢的价格高得多,所以在滤食性鱼类养殖池中可以单养鳙,或套养不超过10%的底层鱼类。

(1)基本设施

①浮游生物培养池面积1.5亩,深度为1.5米,淤泥厚15厘米左右。浮游生物采集区设在靠近食性鱼类养殖池的一角,面积约3平方米,用孔径为0.6厘米的塑料平网围成,每隔0.5米左右用长度为2米的竹竿固定,竹竿插入底泥中约20~30厘米。

②滤食性鱼类养殖池面积约10亩,深度2米。

③微滤机为水产微滤机,滚筒电机功率140w,反冲洗水泵功率500w,过滤流量为60立方米/小时,筛网孔径为80目。

(2)浮游生物培养池的清塘、注水、施肥

①清塘:2月底注水0.15米左右,用生石灰10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清塘。

②注水、施肥:清塘一个星期左右,注水至0.5米深,施入经过发酵腐熟的牛粪750千克、鸡粪75千克,10天左右池水呈棕褐色,浮游动物的数量就可以达到高峰,可以采收利用。

(3)滤食性鱼类养殖池的清塘、注水和鱼种的投放

①清塘:2月底注水0.15米左右,用生石灰60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清塘。

②注水:清塘一周后,注水至约0.8米水深,以后逐渐增加水深。

③投放鱼种:注水一周左右,向池塘中投放规格为320克/尾的鳙鱼6000尾,套养大规格鲤鱼种300尾。

(4)滤食性鱼类的喂养

鱼种投放2~3天后,用微滤机从浮游生物培养池中过滤浮游动物(主要是枝角类)投喂,每天投喂2次,投喂时间分别设在上午10点和下午4左右。

(5)浮游生物培养池的日常管理

根据水质的肥度,每隔2~3天追施经过发酵腐熟的牛粪250千克、鸡粪25千克左右。适时加注新水,高温季节可以将水加注到最高水位,当水色偏黑时可以换掉20%左右的老水,换出的老水有机质比较丰富,可以用于栽种莲藕或茭白。

(6)鳙鱼池的日常管理:

主要是投喂和水质管理,夏秋季节要特别注意加注新水,一般1周至半个月一次,使水质保持清新,早上溶氧较低时以及晴天中午注意开动增氧机。由于饵料充足,水质清新,鳙鱼当年就可以长到2~2.5千克/尾左右,产量可以达到1300千克/亩左右。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