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斛的组培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02412阅读:8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斛的组培育苗方法,涉及中药石斛的培育繁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斛(学名:dendrobiumnobilelindl),又名仙斛兰韵、不死草、还魂草、紫萦仙株、吊兰、林兰、禁生、金钗花等。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喻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

由于石斛自然培植力极低,传统的培植方法过于简单,培养生长速度缓慢,从而使石斛的培育繁殖较为紧迫。

石斛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已经逐步发展起来,但是由于采用了传统的培养基质,使用育苗的效率较低,培养周期过长,极大地增加了种植户的种植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石斛的组培育苗方法,该培育方法工艺设计合理,培育效率较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斛的组培育苗方法,步骤如下:

1)、外植体处理

取铁皮石斛当年生幼嫩茎段或茎尖,先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灰尘及污垢,然后用75%的酒精消毒10s,然后用质量百分浓度为0.2%的氯化汞消毒5min,最后用纯水冲洗一次;

2)、诱导培养

将消毒完毕的外植体置于诱导培养基a中进行培养20天;

诱导培养基a组成为:ms基本培养基、2.5mg/l的柠檬酸铁铵、0.75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5wt%的蔗糖、0.8wt%的琼脂和1mg/l的苯甲酸钠;

诱导培养的温室条件为:温度控制在25℃,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为1500lx;

3)、继代增殖

诱导结束后,将新长出的新芽切除,剩余部分接种于诱导培养基b中继代增殖20天,从而在切口处获得丛生芽;

诱导培养基b组成为:ms基本培养基、1.5mg/l的na2sio3·9h2o、0.70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4wt%的蔗糖、1wt%的琼脂和20mg/l的nano3;

4)、生根培养

将丛生芽置于成长培养基中进行培养10天使芽发育成长,然后在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30天;

成长培养基组成为:ms基本培养基、10mg/l的nah2po4、0.65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6wt%的蔗糖、1.2wt%的琼脂和0.5mg/l的柠檬酸钠;

生根培养基组成为:ms基本培养基、20mg/l的na2edta、0.8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3wt%的蔗糖、0.75wt%的琼脂和0.005mg/l的vb1;

5)、组培苗过渡基质培养

将生根后的组培苗用过渡基质进行过渡培养20天,需要将组培苗上的培养基清洗洁净;

过渡基质组成为:20wt%的草泥炭、10wt%的麦麸、10wt%的石膏粉和30wt%的农作物秸秆和30wt%的红土;

6)、生根移栽

将过渡培养的组培苗移栽至种植盘上形成植株,再安装传统方法培育成种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通过合理设计培育每个步骤的培养基组分,使得培育的成活率大大提升,较之传统培育方法或组培方法,均提高约80%以上。通过增设组培苗过渡基质培养步骤,可以显著提升生根移栽后种苗的维护成本,使生根率更高,移栽成活率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实施例内容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石斛的组培育苗方法,步骤如下:

1)、外植体处理

取铁皮石斛当年生幼嫩茎段或茎尖,先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灰尘及污垢,然后用75%的酒精消毒10s,然后用质量百分浓度为0.2%的氯化汞消毒5min,最后用纯水冲洗一次。

2)、诱导培养

将消毒完毕的外植体置于诱导培养基a中进行培养20天。

诱导培养基a组成为:ms基本培养基、2.5mg/l的柠檬酸铁铵、0.75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5wt%的蔗糖、0.8wt%的琼脂和1mg/l的苯甲酸钠。

诱导培养的温室条件为:温度控制在25℃,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为1500lx。

3)、继代增殖

诱导结束后,将新长出的新芽切除,剩余部分接种于诱导培养基b中继代增殖20天,从而在切口处获得丛生芽。

诱导培养基b组成为:ms基本培养基、1.5mg/l的na2sio3·9h2o、0.70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4wt%的蔗糖、1wt%的琼脂和20mg/l的nano3。

4)、生根培养

将丛生芽置于成长培养基中进行培养10天使芽发育成长,然后在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30天。

成长培养基组成为:ms基本培养基、10mg/l的nah2po4、0.65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6wt%的蔗糖、1.2wt%的琼脂和0.5mg/l的柠檬酸钠。

生根培养基组成为:ms基本培养基、20mg/l的na2edta、0.8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3wt%的蔗糖、0.75wt%的琼脂和0.005mg/l的vb1。

5)、组培苗过渡基质培养

将生根后的组培苗用过渡基质进行过渡培养20天,需要将组培苗上的培养基清洗洁净。

过渡基质组成为:20wt%的草泥炭、10wt%的麦麸、10wt%的石膏粉和30wt%的农作物秸秆和30wt%的红土。

6)、生根移栽

将过渡培养的组培苗移栽至种植盘上形成植株,再安装传统方法培育成种苗。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石斛的组培育苗方法,涉及中药石斛的培育繁殖技术领域。步骤如下:外植体处理、诱导培养、继代增殖、生根培养、组培苗过渡基质培养、生根移栽。本发明的石斛的组培育苗方法,通过合理设计培育每个步骤的培养基组分,使得培育的成活率大大提升,较之传统培育方法或组培方法,均提高约80%以上。通过增设组培苗过渡基质培养步骤,可以显著提升生根移栽后种苗的维护成本,使生根率更高,移栽成活率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汪国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中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2.05
技术公布日:2017.07.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