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油用牡丹幼苗侧枝发育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7845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油用牡丹幼苗侧枝发育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花卉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导油用牡丹侧枝发育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芍药科(Paeoniaeeae)芍药属(Paeonia L.)牡丹组(Sect.Moutan DC.)多年生落叶小灌木,为我国特有的木本植物资源。牡丹起源于中国,因其花色艳丽、花姿绰约、花型丰富、花香浓郁、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之美誉。牡丹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中国是其栽培中心和遗传多样性中心。长期以来,牡丹主要以观赏和药用为主。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对食用油的需求量逐年升高,国内食用油供应明显不足,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食用油总量的60%依赖于进口,已经超过了国际食用油安全预警线。我国的油料作物主要为草本植物,且土地资源有限,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长空间甚小。牡丹籽油作为一种新型的木本植物油,经过权威机构检测,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以上,其中α-亚麻酸高达42%,多项指标均超过被世界公认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且其具有改善心血管、调压降脂、消炎、抗氧化、调节免疫力等多项医疗保健功能。2011年3月牡丹籽油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这标志着油用牡丹正式成为我国的一种木本油料植物。201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部署加快以油茶、核桃、油用牡丹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强调大力增加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供给,切实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提出到2020年,建成800个木本油料重点县,木本油料树种种植面积从现有的1.2亿亩发展到2亿亩,产出木本食用油150万吨左右。

油用牡丹是指我国丰富的牡丹资源中,结实能力强、能够用来生产种子、加工食用牡丹籽油的牡丹类型,在原卫生部的批复文件中,明确凤丹白和紫斑两个品种可以用于加工牡丹籽油。其中的凤丹白也叫凤丹,耐旱耐贫瘠、适种范围广,是目前油用牡丹的主推品种。作为理想的油用牡丹品种,不仅要具备适种范围广、抗性强、含油率高且油品质好等特点,还需要具有幼树快速成型和稳定持续的高产特性。由于凤丹牡丹直立性较强,这就需要及时选留主枝,促发侧枝,形成适度开张且较为牢固的丰产树形。但是油用牡丹在自然生长的过程中,由于顶端优势过强,萌芽抽枝率低,如果不经过人为调控处理,容易形成独干株型,发枝数量少,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幼树快速成形和早期丰产稳产的要求。枝量和生长量是油用牡丹丰产的基础,牡丹自然生长的株型给加快建成合理的树体结构和早果丰产带来一定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牡丹籽油产业的发展。

中国专利申请CN105815104A公开了一种提高油用牡丹移栽发枝率的四步法,该方法包括:(1)油用牡丹移栽苗清洗杀菌;(2)油用牡丹移栽苗修根剪根;(3)油用牡丹移栽苗断根面及肉质根部分裹泥浆;(4)油用牡丹移栽苗平茬等四个步骤。该发明通过油用牡丹移栽时根部的清洗、消毒、泥浆包裹等手段将细菌等微生物与根部隔离,避免根部感染,提高了油用牡丹的成活率,同时通过两次平茬,提高了油用牡丹的发枝率。然而该方法操作繁琐、时间耗费多,同时采用的平茬技术虽然可以促进侧芽抽枝生长,但以牺牲主枝为代价,延迟了结籽期,且产生的分枝数量有限,操作相对复杂,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油用牡丹自然生长的过程中因顶端优势过强,容易形成独干株型,萌芽抽枝率低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促进油用牡丹幼苗侧枝发育的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并不懈探索,最终获得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促进油用牡丹幼苗侧枝发育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油用牡丹小苗冬季休眠期,采用喷雾器将浓度为600~2000mg.L-1 6-BA溶液对油用牡丹植株根颈部进行喷雾处理2~5次,前后两次之间间隔时间为7~14天(优选喷雾处理3次,前后两次之间间隔时间为10天)。

进一步优选地,如上所述的促进油用牡丹幼苗侧枝发育的方法,其中每次喷施6-BA溶液均选择在晴朗天气的上午进行,并且植株根颈部必须均匀喷到,直至根颈基部有液滴流下。

进一步优选地,如上所述的促进油用牡丹幼苗侧枝发育的方法,其中的冬季休眠期为1月上旬。

进一步优选地,如上所述的促进油用牡丹幼苗侧枝发育的方法,其中的的油用牡丹小苗为油用牡丹一年生实生苗。

再进一步优选地,如上所述的促进油用牡丹幼苗侧枝发育的方法,其中的油用牡丹品种为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植物凤丹P.ostii T.Hong et J.X.zhang或紫斑Paeonia rockii。

在本发明的一个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的促进油用牡丹幼苗侧枝发育的方法,其中在油用牡丹小苗处于冬季休眠期的1月上旬,采用喷雾器将浓度为2000mg.L-16-BA溶液对油用牡丹植株根颈部进行喷雾处理,每10d喷雾处理一次,共喷施3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在油用牡丹幼苗期对苗木株型进行定向培育,不以牺牲主枝为代价,提高了幼树的萌枝量,促进幼树定向、定位发枝,促进树体平衡,加速幼树成形,有利于油用牡丹提早进入丰产期;

(2)采用6-BA溶液处理油用牡丹幼苗出发侧枝,其效果远远高于使用赤霉素(GA3)溶液以及6-BA+GA3联用,其芽发生数是GA3溶液处理的2.34倍,是6-BA+GA3联用的2.16倍,是对照的4.78倍;其成枝量是GA3溶液处理的6.52倍,是6-BA+GA3联用的2.68倍;其新梢生长量是GA3溶液处理的1.24倍,是6-BA+GA3联用的1.14倍,是对照的3.01倍。6-BA在促进油用牡丹幼苗侧枝发育方面表现出较大的潜力和优势。

(3)采用6-BA溶液处理幼苗促发侧枝,比传统平茬技术省时省力、简便易行,能有效促进油用牡丹幼苗萌芽抽枝,易于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人工成本较低,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4)该方法实用效果显著,不仅能显著促进油用牡丹幼苗萌芽抽枝,芽发生数和侧枝成枝量分别是传统平茬方法的1.84倍和2.12倍,还可以增加茎粗、促进新梢生长,有利于加快油用牡丹幼树成形。

总之,本发明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腺嘌呤(6-BA)促进油用牡丹的萌芽和抽梢,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可促进油用牡丹幼树提高萌芽率,增加枝量,进行幼树定向、定位发枝,增加各级分枝、使树体平衡,加速幼树成形。该方法简便易行、耗时短、能有效促进油用牡丹幼苗萌芽抽枝,可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对油用牡丹幼苗芽发生数量的影响图;

图2为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对油用牡丹幼苗平均每株成枝数量的影响图;

图3为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对油用牡丹幼苗平均地径的影响图;

图4为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对油用牡丹幼苗新梢生长量的影响图;

图5为不同处理方法对油用牡丹侧枝发育的影响图;

图6为6-BA处理对不同苗龄油用牡丹成枝量的影响图;

图7为不同处理方法对油用牡丹芽发生数的影响图;

图8为不同处理方法对油用牡丹成枝量的影响图;

图9为不同处理方法对油用牡丹地径生长的影响图;

图10为不同处理方法对油用牡丹新梢生长量的影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方法的实施过程和有益效果,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做的显而易见的改变也包含在本发明范围之内。

实施例1不同种类和浓度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油用牡丹侧枝发育的影响

以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中的主推品种凤丹为试验材料,选择其1年生实生苗(均没有侧枝),试验开展前移栽于黑色塑料营养钵(规格为底径*高=10cm*20cm),整齐摆放于武汉市农科院林果所油用牡丹容器育苗床上。试验开始时,选择生长健壮一致、无病害的凤丹1年生实生苗,用小型喷雾器分别对植株的根颈部喷施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溶液,至根颈基部有液滴流下,平均每株喷施量为10mL,试验设置6-BA、GA3和6-BA、GA3联用3种生长调节剂处理,共设20个浓度处理:A0去离子水(ck)、A1 100mg/L 6-BA、A2 300mg/L 6-BA、A3600mg/L 6-BA、A4 900mg/L 6-BA、A5 1000mg/L 6-BA、A6 2000mg/L 6-BA、A7 3000mg/L 6-BA、B1 100mg/L GA3、B2 300mg/L GA3、B3 600mg/L GA3、B4 900mg/L GA3、B5 1000mg/L GA3、B62000mg/L GA3、B7 3000mg/L GA3、C1 200mg/L 6-BA+400mg/L GA3、C2 300mg/L 6-BA+500mg/L GA3、C3mg/L 6-BA400+200mg/L GA3、C4 500mg/L 6-BA+300mg/L GA3、C5 400mg/L 6-BA+400mg/L GA3。每个处理30株小苗,3次重复。分别于2015年1月8日、2015年1月18日和2015年1月28日共喷施3次。其余管理按照正常油用牡丹的日常管理进行即可。处理后每隔20天观察统计油用牡丹芽的发生情况,至2016年8月中旬结束。统计指标有芽发生的数量、处理后第二年春天芽萌发成枝的数量以及植株高度等。植株高度测定采用直尺测量,测量方法为从根茎结合部到植株最顶端的长度。试验结果见表1、表2和表3。

表1不同浓度6-BA对1年生油用牡丹芽发生、成枝量和生长的影响

注:字母表示在p﹤0.05条件下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不同字母代表差异性显著,下同。

表2不同浓度GA3对1年生油用牡丹芽发生、成枝量和生长的影响

表3不同浓度6-BA和GA3联合使用对1年生油用牡丹芽发生、成枝量和生长的影响

截止到2016年6月,统计6-BA溶液处理、GA3溶液处理、6-BA和GA3联合使用处理和对照的油用牡丹1年生实生苗芽数量、萌发成的枝数、地径以及新梢生长量,试验结果见表1、表2、表3、图1、图2、图3和图4。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1年生油用牡丹实生苗在不同浓度6-BA溶液的作用下,芽发生的数量、成枝数量、地径和新梢生长量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且随着6-BA溶液浓度的增加,不论是在芽的发生数、成枝数量、地径还是新梢生长量,都表现出上升趋势;当浓度达到2000mg·L-1时,达到峰值;随后当6-BA的浓度继续增加的3000mg·L-1时,芽的发生数、成枝数量、地径和新梢生长量,呈现出下降趋势,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浓度2000mg·L-1的6-BA溶液处理油用牡丹1年生实生苗的根颈部位,效果最好,其芽的发生数可达到平均每株6.33个,成枝数量平均每株3.00个,地径0.32cm,新梢生长量达到29.08cm。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1年生油用牡丹实生苗在不同浓度GA3溶液的作用下,芽发生的数量、成枝数量、地径和新梢生长量均表现出明显差异;且随着GA3溶液浓度的升高,芽的发生数、成枝数量、地径和新梢生长量,都表现出上升趋势;当浓度达到900mg·L-1时,达到峰值;随后当GA3溶液的浓度继续增加,芽的发生数、成枝数量、地径和新梢生长量,呈现出下降趋势,除地径外,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浓度900mg·L-1的GA3溶液处理油用牡丹1年生实生苗的根颈部位,效果较好,其芽的发生数可达到平均每株1.67个,成枝数量平均每株0.86个,地径0.25cm,新梢生长量达到23.09cm。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1年生油用牡丹实生苗在不同浓度6-BA和GA3溶液联合使用的作用下,芽发生的数量、成枝数量、地径和新梢生长量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且随着6-BA用量的增加和GA3用量的减少,芽的发生数、成枝数量、地径和新梢生长量,都表现出上升趋势;当6-BA浓度达到500mg·L-1和GA3浓度减少到300mg·L-1时,达到峰值。所有处理均与对照存在差异显著性,且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由此可见,500mg/L6-BA+300mg/L GA3溶液处理油用牡丹1年生实生苗的根颈部位,效果较好,其芽的发生数可达到平均每株2.93个,成枝数量平均每株1.12个,地径0.26cm,新梢生长量达到25.59cm。

同时从表1、表2和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不管是6-BA溶液、GA3溶液还是6-BA和GA3溶液联合使用均可有效促进1年生油用牡丹幼苗的芽发生的数量、成枝数量和新梢生长量,均与对照差异显著,有利于其侧枝发育,但对地径的生长促进效果差异不明显。

实施例2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处理油用牡丹幼苗侧枝发育效果的比较

以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中的主推品种凤丹为试验材料,选择其1年生实生苗(均没有侧枝),试验开展前移栽于黑色塑料营养钵(规格为底径*高=10cm*20cm),整齐摆放于武汉市农科院林果所油用牡丹容器育苗床上。试验开始时,选择生长健壮一致、无病害的凤丹1年生实生苗,用小型喷雾器分别对植株的根颈部喷施一定浓度(依据实施例1各处理的最佳浓度)的生长调节剂溶液,至根颈基部有液滴流下,平均每株喷施量为10mL,试验设置①2000mg/L 6-BA、②900mg/L GA3、③500mg/L 6-BA+300mg/L GA3和CK(清水处理)4种处理,。每个处理30株小苗,3次重复。分别于2015年1月8日、2015年1月18日和2015年1月28日共喷施3次。其余管理按照正常油用牡丹的日常管理进行即可。处理后每隔20天观察统计油用牡丹芽的发生情况,至2016年8月中旬结束。统计指标有芽发生的数量、处理后第二年春天芽萌发成枝的数量以及植株高度等。植株高度测定采用直尺测量,测量方法为从根茎结合部到植株最顶端的长度。试验结果见表4、图1、图2、图3和图4。

表4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对油用牡丹幼苗芽发生、成枝量和生长的影响比较

从表4、图1、图2、图3和图4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处理①-③的油用牡丹芽发生数、成枝数量、地径和新梢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各处理间在促进油用牡丹幼苗芽发生数、成枝数量、地径和新梢生长量方面差异显著,但不难看出处理①即采用2000mg/L 6-BA溶液处理效果显著优于处理②和处理③。处理①除了地径与处理②、处理③差异不显著外,芽发生数量、成枝数量和新梢生长量均显著优于处理②和处理③,芽发生数量是处理②的2.34倍,是处理③的2.16倍,是对照的4.78倍;成枝数量是处理②的6.52倍,是处理③的2.68倍;新梢生长量是处理②的1.24倍,是处理③的1.14倍,是对照的3.01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处理①即采用2000mg/L 6-BA溶液处理油用牡丹幼苗根颈部将有利于促进油用牡丹的侧枝发育。

实施例3 6-BA处理不同规格油用牡丹幼苗侧枝发育效果的比较

试验设置1年生和2年生两种不同树龄油用牡丹苗木,在1月上旬晴朗天气的上午10点,分别对两种规格苗木的根颈部位均匀喷施2000mg·L-1的6-BA溶液,直至根颈部有液滴留下,每株喷施10ml,对照喷施去离子水,每个浓度处理设置每个规格苗木30株,3次重复,每隔10d喷施1次,共计3次。其余管理按照正常油用牡丹的日常管理进行即可。处理后每隔20天观察统计油用牡丹芽的发生情况,至2016年8月中旬结束。统计指标有芽发生的数量、处理后第二年春天芽萌发成枝的数量等。试验结果见表5、图5和图6。

表5 6-BA处理不同规格油用牡丹苗木对芽发生及成枝量的影响比较

由表5、图5和图6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规格油用牡丹苗木在基部喷施2000mg.L-1的6-BA溶液后其芽发生数和成枝数量差异极显著,1年生油用牡丹实生苗在喷施试验优化的最佳浓度6-BA溶液后芽的发生数和成枝数量显著高2年生苗,芽发生数时2年生苗的2.3倍,成枝数量是2年生苗的4倍,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同时喷施2000mg.L-1的6-BA溶液的1年生苗和2年生苗其芽发生数和成枝量显著高于相同规格未喷施6-BA溶液的苗木,可见喷施6-BA溶液有利于油用牡丹侧枝发生,且应选择1年生实生苗处理为最佳。

实施例4 6-BA处理与常规平茬处理对油用牡丹侧枝发育的影响比较

试验选择其1年生油用牡丹实生苗(均没有侧枝),试验开展前移栽于黑色塑料营养钵(规格为底径*高=10cm*20cm),整齐摆放于武汉市农科院林果所油用牡丹容器育苗床上。试验开始时,选择生长健壮一致、无病害的1年生实生苗,试验设置根颈部喷施2000mg·L-1的6-BA溶液、基部平茬、对照(自然生长)3个处理,喷施2000mg·L-1的6-BA溶液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每个试验处理设置苗木30株,3次重复。于当年6月测定不同处理芽发生数、成枝量、地径和新梢生长量。试验结果见表6、图7、图8、图9和图10。

表6不同处理方法对油用牡丹侧枝发育的影响比较

由表6、图7、图8、图9和图10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处理方法对1年生油用牡丹实生苗芽发生数量、成枝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处理1对1年生油用牡丹根颈部喷施2000mg·L-1的6-BA溶液其芽发生数和成枝数量显著高于处理2基部平茬,处理3自然生长未做处理的对照芽发生数和成枝数量最少,效果最差,处理1的芽发生数是处理2的1.84倍、处理3的4.49倍,成枝数量是处理2的2.12倍、处理3的61倍;不同处理方法对1年生的油用牡丹实生苗影响不大,处理1略高于处理2和处理3;不同处理方法对1年生油用牡丹实生苗的新梢生长量影响差异显著,其中处理1与处理2和处理3表现出显著差异,新梢生长量分别是处理2和处理3的1.63和1.60倍,处理2和处理3的新梢生长量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对油用牡丹1年生实生苗喷施2000mg·L-1的6-BA溶液有利于促进其侧枝发育,效果显著优于基部平茬,为将来油用牡丹苗木株型培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参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