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除草剂复配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含苯唑草酮与炔草酯的除草组合物,该除草组合物以苯唑草酮和炔草酯为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除草效果好,对作物安全,低残留等特点。
背景技术:
小麦田杂草发生普遍,种类繁多,目前危害较为严重的有禾本科杂草:节节麦、雀麦、野燕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多花黑麦草、早熟禾、菵草、硬草等;阔叶杂草: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田旋花、麦家公、灰菜等。杂草与小麦争夺水分、肥料、空间、阳光等,一旦发生都会导致小麦减产,严重爆发时,甚至绝收,危害非常严重。最近几年由于机械化跨区域作业,导致杂草种子传播更加迅速,小麦田草害也是越来越严重。
苯唑草酮由巴斯夫公司研发,属于苯甲酯吡唑酮类除草剂,作用机理是抑制对羟基苯甲酸酯双氢化酶。苗后茎叶处理后,通过根和幼苗、叶吸收,在植物中传导到分生组织,抑制对羟基苯甲酸酯双氢化酶,抑制质体醌和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叶绿体合成及功能紊乱,导致发芽的敏感杂草白化,生长受到抑制,组织坏死,14天左右植株死亡,可以防除大部分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如牛筋草、马唐、青麻、野苋和苍耳等。目前登记的作物主要是玉米田,鲜有应用于小麦田的报道。
炔草酯是芳氧苯氧丙酸酯类的茎叶处理小麦苗后除草剂,主要防除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其特点是毒性小、用量少、药效高、代谢能力强和受天气影响小。是乙酰辅敏A羟化酶抑制剂,导致植物脂肪合成减少,最终导致植株死亡。在土壤中很快降解为游离酸苯基和吡啶,对环境污染小。能防治小麦田看麦娘、野燕麦、雀麦、黑麦草、普通早熟禾和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对阔叶防效差。
最近今年,小麦田除草剂用药水平越来越高,杂草的抗性越来越强,单独依靠单剂的使用,要达到较好的防治的效果,必须加大用药量。用药量的增加不仅增加用药成本,增加环境压力,而且增加了小麦药害的风险。
科学研究表明,通过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品种复配配方的筛选,具有扩大杀草谱,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等多种优点。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杂草防效,筛选出苯唑草酮和炔草酯的复配组合物,对于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表现出非常好的防效,而关于两者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目前尚无人报道过,苯唑草酮也是首次应用到小麦田除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补充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低毒、低成本、不易产生抗性的增效除草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用于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综合治理的除草组合物。
所述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苯唑草酮和炔草酯。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还可包含其它活性成分,主要是其它种类的除草剂和/或安全剂。
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得各个活性成分的用量降低或者相同用量下的药效增强,其中苯唑草酮和炔草酯的重量比为1:15-10:3,优选为1:1-1:5最优选为1:2。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使用,例如百分含量可以为1-90%,优选为10-50%,更优选为20-30%。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可以与农药制剂加工中常规的辅助成分按照常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以下剂型: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颗粒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小麦苗后除草剂,能一次性有效防除多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可以在全国小麦种植区使用。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量随农作物、杂草、天气情况而小有变化,可以通过使用合适的剂量来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的除草组合物中有效成分包含两种不同的作用机理,将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复配使用,可以有效的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有效成分之间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显著提高防除效果,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和对环境的风险,符合农药和环保相关的政策;此外,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安全性高,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在推荐剂量下,对小麦非常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一、制剂实施例
1、实施例1.20%苯唑草酮·炔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1:1)
苯唑草酮 10%
炔草酯 10%
解毒喹 3%
白炭黑 2%
丙二醇 5%
氢化蓖麻油环氧乙烷缩合物 7%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10%
油酸甲酯 余量
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油分散剂、增稠剂、乳化剂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30min,加入苯唑草酮和炔草酯,继续剪切混匀30min,然后进入卧式砂磨机中研磨,使制剂粒径全部在10微米以下,制得有效成分含量为20%苯唑草酮·炔草酯的可分散油悬浮剂。
2、实施例2:20%苯唑草酮·炔草酯可湿性粉剂(1:3)
苯唑草酮 5%
炔草酯 15%
解毒喹 4%
木质素磺酸钙 2%
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5%
十二烷基硫酸钠 6%
白炭黑 8%
硅藻土 余量
所述可湿性粉剂的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苯唑草酮和炔草酯以及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均匀搅拌,经超微气流粉碎后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有效成分含量为20%的苯唑草酮·炔草酯可湿性粉剂。
3、实施例3:24%苯唑草酮·炔草酯水分散粒剂(2:10)
苯唑草酮 4%
炔草酯 20%
解毒喹 5%
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2%
十二烷基硫酸钠 5%
丁烯二酸与苯乙烯共聚物 1%
硫酸铵 6%
硅藻土 余量
所述水分散粒剂的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苯唑草酮、炔草酯和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以及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进入挤压造粒机造粒,沸腾干燥机中干燥,筛分后经取样分析,制得有效成分为24%的苯唑草酮·炔草酯水分散粒剂。
4、实施例4:30%苯唑草酮·炔草酯悬浮剂(1: 2)
苯唑草酮 10%
炔草酯 20%
解毒喹 5%
木质素磺酸盐 8%
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 4%
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 5%
EO-PO嵌段聚醚 0.7%
环氧大豆油 0.8%
甘油 3%
去离子水 余量
所述悬乳剂的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苯唑草酮、炔草酯继续剪切混匀,然后进入卧式砂磨机中研磨,使制剂粒径全部在5微米以下,制得有效成分含量为30%的苯唑草酮·炔草酯悬乳剂。
二、室内活性测定
1、应用实施例1:苯唑草酮和炔草酯及其混配组合物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生物活性测定报告
实验目的:在实验室温室盆栽条件下测定苯唑草酮和炔草酯及其不同混配组合物对禾本科杂草看麦娘15天后的防除效果,并评价了其联合作用,为混配药剂的剂型开发和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供试靶标: 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 Sobol.)。
评价方法:根据Colby法评价除草剂联合作用方式,其公式为:E0=X+Y-XY/100
X、Y分别为苯唑草酮和炔草酯在剂量为a或b时对杂草的防效;E0为苯唑草酮和炔草酯在剂量为a+b时的预期值,当除草剂组合物的观察值大于根据Colby 法的预期值时,即认为苯唑草酮和炔草酯的复配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苯唑草酮和炔草酯混用后较各自单用相比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看麦娘有非常好的防效,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2、应用实施例2:苯唑草酮和炔草酯及其混配组合物对小麦田阔叶杂草的生物活性测定报告
实验目的:在实验室温室盆栽条件下测定苯唑草酮和炔草酯及其不同混配组合物对小麦田阔叶杂草荠菜15天后的防除效果,并评价了其联合作用,为混配药剂的剂型开发和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供试靶标: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L.) Medic.)。
评价方法:根据Colby法评价除草剂联合作用方式,其公式为:E0=X+Y-XY/100
X、Y分别为苯唑草酮和炔草酯在剂量为a或b时对杂草的防效;E0为苯唑草酮和炔草酯在剂量为a+b时的预期值,当除草剂组合物的观察值大于根据Colby 法的预期值时,即认为苯唑草酮和炔草酯的复配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苯唑草酮和炔草酯混用后较各自单用相比对小麦田阔叶杂草荠菜有非常好的防效,特别是炔草酯单机对荠菜几乎没有防效,复配后显著的增加了对荠菜的防效,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三、田间药效试验
3.1对小麦田看麦娘的药效试验
本次试验设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道口铺,棕壤,pH6.8,中等肥力,水浇条件良好;喷药时期为2016年10月30日,多云,气温5-16℃;小麦品种为济麦22,喷药时小麦处在3叶期,杂草处在2-3叶期;田间主要杂草种类为看麦娘(覆盖度占整个杂草群落85%)。小区面积67平方米,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分别于药后15天观察记录目测防效、30天调查鲜重防效。试验结果见表3。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苯唑草酮与炔草酯混配后,对小麦田看麦娘防除效果很好,相同制剂用量的组合物的防效显著高于单剂的防效,最高组合物的防效达到98.26%,对小麦安全无影响,最终测产结果表明增产达到26.59%,由此可见,苯唑草酮与炔草酯的复配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3.2对小麦田荠菜的药效试验
本次试验设在山东省济南市,褐土,pH7.2,一般肥力,水浇条件良好;喷药时期为2017年11月10日,阴天多云,气温3-16℃;小麦品种为济麦22,喷药时小麦处在3-4叶期,杂草处在2-3叶期;田间主要杂草种类为荠菜(覆盖度占整个杂草群落85%)。小区面积67平方米,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分别于药后15天观察记录目测防效、30天调查鲜重防效。试验结果见表4。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苯唑草酮与炔草酯混配后,对小麦田荠菜防除效果好,复配后的防效最高达到97.67%,且增产作用明显,增产达25.35%,在用药范围内,都未发现对小麦有药害产生,由此可见,苯唑草酮与炔草酯的复配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3.3对小麦田看麦娘和荠菜复发地块的药效试验
本次试验设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褐土,pH7.6,有机质含量1.3,一般肥力,水浇条件良好;喷药时期为2017年11月16日,阴天多云,气温4-15℃;小麦品种为衡观35,喷药时小麦处在3-4叶期,杂草处在2-3叶期;田间主要杂草种类为看麦娘和荠菜(覆盖度占整个杂草群落96%,其中看麦娘占60%)。小区面积67平方米,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分别于药后15天观察记录目测防效、30天调查鲜重防效。试验结果见表5。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苯唑草酮与炔草酯混配后,对小麦田看麦娘和荠菜防除效果都很好,复配后的防效最高达到98.14%,且增产作用明显,增产可达26.41%,在用药范围内,未发现对小麦有药害产生,由此可见,苯唑草酮与炔草酯的复配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上述实施例仅为了说明发明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改进和变更,这些改进和变更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