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仿生垂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7620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仿生垂钓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仿生垂钓系统,属于垂钓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鱼钩存在很大的问题,只能单独设置类似蚯蚓的诱饵或者单独的酒糟饵,而且不能针对大规模的鱼群垂钓。现有的鱼钩不能调节钩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的鱼类的咬嘴方式,撒窝子时饲料快速溶入水中难以持续完成长期引诱过程。而且在夜晚,风浪等恶劣条件下难以进行垂钓,存在许多问题。

专利公开号为204272981U公开了该实用新型涉及鱼钩,包括吊钩固定件,吊钩固定件上设有不少于三个的连接孔,其中一个连接孔与钓鱼线连接,剩余的连接孔均与鱼钩连接,鱼钩的钩体包括钩尖部和钩柄部一体形成,钩尖部的内侧设有倒刺,该倒刺的长度为1-5mm,钩柄部与钩尖部的连接处也设有倒刺,倒刺的长度为1-5mm,吊钩固定件内设有空心腹腔,空心腹腔的底部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上固定有绕线夹。这个专利主要集中在鱼钩的改造上,钩尖部和钩柄部一体形成,钩尖部的内侧设有倒刺,但是还是被动地要鱼咬钩,钩柄部与钩尖部的连接处也设有倒刺,实际上倒刺的作用很有限,太多倒刺反而使用时容易勾伤自己。空心腹腔的底部设有定位孔,实际上定位孔没有太多用途,鱼钩的位置一般不宜频繁变动。缺乏自动提示和长期引诱的功能。

专利公开号为103271007A公开了一种便于跟鱼线接连又系结可靠的鱼钩,该鱼钩包括钩尖、与钩尖连为一体的钩柄,所述钩柄顶部连接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外端连接有与钩柄并排的夹臂,所述夹臂的末端趋近于钩柄;所述夹臂的末端连接有向外伸展的短臂;所述短臂向下倾斜;所述短臂末端连接有反钩;所述夹臂的末端靠于钩柄上;所述钩尖上还有倒刺;所述夹臂与短臂呈扁平状;所述夹臂与短臂以及反钩由塑料制成。弯曲部外端连接有与钩柄并排的夹臂,这种类似三角海鱼钩的结构比较常见,但是由于结构比较特殊,加工困难,成本比较昂贵。而且由于并排的夹臂的存在,使得咬钩的鱼必须嘴特别大,才可以咬牢钩。例如鲫鱼与鲤鱼这些鱼的体积较小,鱼嘴很小,很难咬住。普通的饵料是酒糟与蚯蚓,很难进行挂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改良型的鱼钩只能增加被动地咬钩来勾住鱼,无法主动弹出勾住鱼嘴,且这些设备不具有自动上钩,上钩提示和长期引诱将会有很大等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仿生垂钓系统。该设备结构简单,为自动化程度高、高效、清洁、简便、成本低的可以进行自动化钓鱼的新型垂钓的设备。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仿生垂钓系统,包括从下到上依次为钓钩系统1、诱鱼系统2和报警系统3;所述钓钩系统1包括弹性绳4、勾爪5、旋转关节6、实心基座7、受力架8、鱼钩基座9、牵拉渔线10、顶针11、弹簧12、辅鱼钩13、主鱼钩14和仿生饵15;所述诱鱼系统2包括鱼漂16、小钩17、饵料舱18、细网格网笼19和粗网格网笼20;所述报警系统3包括子线21、滑道22、导电槽23、直流电线24、导电棒25、子线线匝26、电动发声器27、母线28、母线线匝29、电路电阻30、电池31、灯泡32、电路开关33、配重铁块34、恢复弹簧35、弹性线孔36、防水外壳37和泡沫外层38;

所述钓钩系统1中鱼钩基座9前端设有辅鱼钩13、主鱼钩14和仿生饵15,仿生饵15位于鱼钩基座9中心位置,主鱼钩14和两个辅鱼钩15呈均分360°等角布置,辅鱼钩13、主鱼钩14和仿生饵15穿过受力架8,受力架8内部铺有硅胶垫,受力架8后端部通过弹性绳连接到勾爪5,勾爪5通过旋转关节6连接到实心基座7上,勾爪5内部设有圆筒槽,圆筒槽中横置压缩的弹簧12,弹簧12与圆筒槽侧端的顶针11连接,顶针11通过牵拉渔线10与鱼钩基座9连接;

所述诱鱼系统2中钓钩系统1的鱼钩基座9与粗网格网笼20连接,粗网格网笼20顶部连接细网格网笼19,粗网格网笼20和细网格网笼19内部形成饵料舱18,细网格网笼19顶部设有鱼漂16,细网格网笼19表面间隔分布有小钩17;

所述报警系统3中防水外壳37外包裹泡沫外层38,防水外壳37内部底部设有配重铁块34,防水外壳37顶部通过母线线匝29连接母线28,子线21贯穿防水外壳37与诱鱼系统2中鱼漂16连接,防水外壳37底部与子线21贯穿处设有弹性线孔36,弹性线孔36通过子线21与子线线匝26连接,弹性线孔36处设有硅胶,子线线匝26安装在位于防水外壳37内部的导电棒25上,子线21与子线线匝26连接处设有恢复弹簧35,导电棒25两侧设有能使导电棒25滑动的滑道22,一侧滑道22底部通过直流电线24依次与电动发声器27、电池31、电路电阻30、灯泡32、电路开关33串联连接后连接另一侧滑道22底部。

所述防水外壳37为PVC塑料。

所述泡沫外层38采用EVA的泡沫材料。

该自动化钓鱼的新型垂钓的设备的使用方法为:

(1)调节鱼钩,使其能灵活运动,如图5、6、7和8所示,当鱼咬钩时,吮吸仿生饵时,将鱼钩的前沿含入唇部,在吸力作用下,受力架向前滑动,带动弹性绳牵拉钩爪,使得钩爪从实心基座的圆筒槽内滑动出,弹簧将会推动顶针,撞击到鱼钩基座,将辅鱼钩和主鱼钩从受力架内推出,鱼钩由收缩状态变为张开状态,将鱼嘴勾住,牵拉渔线绷紧,拉住弹出的鱼钩。

(2)布置饵料进行长期诱鱼,渔线串联在饵料舱的中部,细网格网笼放置易溶解的饵料,用于制造远距离的气味引诱,粗网格网笼放置一般的难溶解的饵料,用于保持饵料舱自身的气味。当填充满饵料时,诱鱼系统再浮力重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鱼漂露出水面三分之一。当系统升起时,由于原先诱鱼系统周围有大量鱼群,可以通过表面小钩将鱼勾住鱼的某一部分将鱼直接拉起。

检查报警系统是否正常工作,钓钩系统被鱼拉动时,拉力经过诱鱼系统作用于报警系统,拉动子线。该操作使得导电棒在滑道里面滑动,导电棒与导电槽接触时,使得原本打开的电路开始工作,灯泡点亮,发声器鸣叫,发挥预警功能,人开始利用捆绑有母线的鱼竿将整个系统连同鱼一起拉出水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用途广泛,除了常规的鱼塘,还适用于海边、湖边等复杂的环境,受到夜晚,海浪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小。

(2)整体串联在一根渔线上,比较稳固,弹力诱饵固定在前端,负责勾住鱼嘴,逃脱概率较低。诱鱼系统固定在中间部分,负责长期引诱,效果显著。尾部的报警器,提前预警。可以大大提高上钩概率,减少饵料损失,保护环境。

(3)本设计的动力源为人力,无污染,零排放,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在垂钓时既减少鱼群的非正常死亡,又减少饵料的投放,提高了饵料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总体示意图;

图2是钓钩系统示意图;

图3是诱鱼系统示意图;

图4是报警系统示意图;

图5是钓钩系统作用前的受力分析图;

图6是钓钩系统作用后的情况说明图;

图7是钓钩系统的前面部分俯视说明图;

图8是钓钩系统的中间部分俯视说明图。

图中:1-钓钩系统,2-诱鱼系统,3-报警系统,4-弹性绳,5-勾爪,6-旋转关节,7-实心基座,8-受力架,9-鱼钩基座,10-牵拉渔线,11-顶针,12-弹簧,13-辅鱼钩,14-主鱼钩,15-仿生饵,16-鱼漂,17-小钩,18-饵料舱,19-细网格网笼,20-粗网格网笼,21-子线,22-滑道,23-导电槽,24-直流电线,25-导电棒,26-子线线匝,27-电动发声器,28-母线,29-母线线匝,30-电路电阻,31-电池,32-灯泡,33-电路开关,34-配重铁块,35-恢复弹簧,36-弹性线孔,37-防水外壳,38-泡沫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4所示,该智能仿生垂钓系统,包括从下到上依次为钓钩系统1、诱鱼系统2和报警系统3;所述钓钩系统1包括弹性绳4、勾爪5、旋转关节6、实心基座7、受力架8、鱼钩基座9、牵拉渔线10、顶针11、弹簧12、辅鱼钩13、主鱼钩14和仿生饵15;所述诱鱼系统2包括鱼漂16、小钩17、饵料舱18、细网格网笼19和粗网格网笼20;所述报警系统3包括子线21、滑道22、导电槽23、直流电线24、导电棒25、子线线匝26、电动发声器27、母线28、母线线匝29、电路电阻30、电池31、灯泡32、电路开关33、配重铁块34、恢复弹簧35、弹性线孔36、防水外壳37和泡沫外层38;

所述钓钩系统1中鱼钩基座9前端设有辅鱼钩13、主鱼钩14和仿生饵15,仿生饵15位于鱼钩基座9中心位置,主鱼钩14和两个辅鱼钩15呈均分360°等角布置,辅鱼钩13、主鱼钩14和仿生饵15穿过受力架8,受力架8内部铺有硅胶垫,受力架8后端部通过弹性绳连接到勾爪5,勾爪5通过旋转关节6连接到实心基座7上,勾爪5内部设有圆筒槽,圆筒槽中横置压缩的弹簧12,弹簧12与圆筒槽侧端的顶针11连接,顶针11通过牵拉渔线10与鱼钩基座9连接;

所述诱鱼系统2中钓钩系统1的鱼钩基座9与粗网格网笼20连接,粗网格网笼20顶部连接细网格网笼19,粗网格网笼20和细网格网笼19内部形成饵料舱18,细网格网笼19顶部设有鱼漂16,细网格网笼19表面间隔分布有小钩17;

所述报警系统3中防水外壳37外包裹泡沫外层38,防水外壳37内部底部设有配重铁块34,防水外壳37顶部通过母线线匝29连接母线28,子线21贯穿防水外壳37与诱鱼系统2中鱼漂16连接,防水外壳37底部与子线21贯穿处设有弹性线孔36,弹性线孔36通过子线21与子线线匝26连接,弹性线孔36处设有硅胶,子线线匝26安装在位于防水外壳37内部的导电棒25上,子线21与子线线匝26连接处设有恢复弹簧35,导电棒25两侧设有能使导电棒25滑动的滑道22,一侧滑道22底部通过直流电线24依次与电动发声器27、电池31、电路电阻30、灯泡32、电路开关33串联连接后连接另一侧滑道22底部。

实施例2

如图1至4所示,该智能仿生垂钓系统,包括从下到上依次为钓钩系统1、诱鱼系统2和报警系统3;所述钓钩系统1包括弹性绳4、勾爪5、旋转关节6、实心基座7、受力架8、鱼钩基座9、牵拉渔线10、顶针11、弹簧12、辅鱼钩13、主鱼钩14和仿生饵15;所述诱鱼系统2包括鱼漂16、小钩17、饵料舱18、细网格网笼19和粗网格网笼20;所述报警系统3包括子线21、滑道22、导电槽23、直流电线24、导电棒25、子线线匝26、电动发声器27、母线28、母线线匝29、电路电阻30、电池31、灯泡32、电路开关33、配重铁块34、恢复弹簧35、弹性线孔36、防水外壳37和泡沫外层38;

所述钓钩系统1中鱼钩基座9前端设有辅鱼钩13、主鱼钩14和仿生饵15,仿生饵15位于鱼钩基座9中心位置,主鱼钩14和两个辅鱼钩15呈均分360°等角布置,辅鱼钩13、主鱼钩14和仿生饵15穿过受力架8,受力架8内部铺有硅胶垫,受力架8后端部通过弹性绳连接到勾爪5,勾爪5通过旋转关节6连接到实心基座7上,勾爪5内部设有圆筒槽,圆筒槽中横置压缩的弹簧12,弹簧12与圆筒槽侧端的顶针11连接,顶针11通过牵拉渔线10与鱼钩基座9连接;

所述诱鱼系统2中钓钩系统1的鱼钩基座9与粗网格网笼20连接,粗网格网笼20顶部连接细网格网笼19,粗网格网笼20和细网格网笼19内部形成饵料舱18,细网格网笼19顶部设有鱼漂16,细网格网笼19表面间隔分布有小钩17;

所述报警系统3中防水外壳37外包裹泡沫外层38,防水外壳37内部底部设有配重铁块34,防水外壳37顶部通过母线线匝29连接母线28,子线21贯穿防水外壳37与诱鱼系统2中鱼漂16连接,防水外壳37底部与子线21贯穿处设有弹性线孔36,弹性线孔36通过子线21与子线线匝26连接,弹性线孔36处设有硅胶,子线线匝26安装在位于防水外壳37内部的导电棒25上,子线21与子线线匝26连接处设有恢复弹簧35,导电棒25两侧设有能使导电棒25滑动的滑道22,一侧滑道22底部通过直流电线24依次与电动发声器27、电池31、电路电阻30、灯泡32、电路开关33串联连接后连接另一侧滑道22底部。

其中防水外壳37为PVC塑料;泡沫外层38采用EVA的泡沫材料。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