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针菇菌渣栽培草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菇作为世界四大栽培食用菌之一,享有“素中之荤”的称号。因其味道鲜美、肉质肥嫩、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草菇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量以其干重计算可达30%,是国际上公认的优质蛋白来源。草菇是一种高温型食用菌,主要以废棉和稻草作为栽培原料。但由于栽培原料紧缺,这些原料价格持续上涨,草菇的种植成本持续走高,经济效益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地域限制,稻草的收购十分困难,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草菇行业的发展。因此,寻找一种新型草菇栽培模式对于推进草菇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作为食用菌大省之一,2014年食用菌年产量可达231.6万吨,每年将产生大量的食用菌菌糠。现阶段,对食用菌菌糠的利用局限于以燃料燃烧,大部分菌糠被堆制丢弃,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对周边农业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甚至成为生产下茬食用菌的污染源之一。工厂化栽培金针菇时,为提升菇房的利用率,只采收头茬金针菇,因此菌包中还存在很多未被利用的营养成分。但草菇生长过程中需氧量和培养温度较高,仅以金针菇菌糠作为栽培料,透气效果差,保温效果差,走菌速度慢。蛭石是一种天然、无毒、高温膨胀的矿物质,经过高温焙烧其体积可迅速膨胀6-20倍,具有保温隔热、储水、透气等多重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菌糠特别是金针菇菌糠栽培草菇的方法,以降低草菇的生产成本,同时解决金针菇菌糠的资源循环利用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针菇菌糠栽培草菇的方法,包括培养料组分的确定、拌料、灭菌、接种、发菌和出菇管理。
所述的培养基配方配比如下:金针菇菌糠40-60%,蛭石30-50%,麦麸6-10%,石灰2-3%,配比之和为100%。
拌料:蛭石、麦麸与金针菇菌糠按比例充分混合,生石灰溶解于水中加入,充分拌匀,调节物料含水量至60-62%,调节ph7.5-8.0之间静置2~3h使培养料充分吸收水分,将料分装在80cm×60cm栽培筐内。
灭菌:将制作好的栽培料筐放入高压灭菌锅中,121℃灭菌150-180min。
接种:待栽培料温度降至36-40℃时,将草菇菌种按菌种与栽培料质量比例为1:30播撒至栽培料筐中,并用铲子翻料使菌种与栽培料混匀,同时起到疏松栽培料的效果,之后盖上编织袋;
发菌:每日喷水1-2次,使编织袋保持湿润,促进发菌,放在30℃培养,2~3天菌丝即长满栽培料。
出菇管理:待菌丝长满栽培料,喷出菇水,打开灯光,促进原基形成,早晚各打水一次,适当降低温度至10-20℃,观察统计菌丝生长,原基形成,出菇朵数情况。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以金针菇菌渣和蛭石按一定配比取代原有稻草、棉籽壳培养基,降低了草菇栽培的原料成本,缩短草菇接种后的发菌时间;
金针菇菌糠不容易保温,但蛭石片经过高温焙烧其体积可迅速膨胀6-20倍,具有很强的保温隔热性能。两者配合栽培草菇,拌料,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观察记录草菇生长快慢菌丝浓密程度,出菇情况,结果显示蛭石和金针菇菌糠料混合栽培草菇菌丝生长旺盛,原基形成快,子实体形成多,说明蛭石和金针菇菌糠混合栽培料能适合草菇生长,有效提高经济效益,本发明培养基配方简单,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循环利用,适合推广及应用。
采用金针菇菌渣进行栽培,由于金针菇在生长过程中对于培养料中营养成分进行降解,转化成草菇这种草腐菌可以直接利用的营养物质,因此在利用金针菇菌渣栽培草菇时,采用熟料栽培方法,拌料后经灭菌即可进行接种栽培,该法较传统草菇发酵料栽培方法而言,简化了制料工艺,缩短了栽培周期。
采用栽培筐进行栽培,便于进行堆放,极大的提升了菇房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拌料播种。
图210天后草菇生长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草菇栽培所需的金针菇菌糠、蛭石、麦麸等原料,物料质量分别为金针菇菌糠60%,蛭石30%,麦麸8%,生石灰2%。
拌料:蛭石、麦麸与金针菇菌糠按比例充分混合,生石灰溶解于水中加入,充分拌匀,调节ph8.0之间静置3h使培养料充分吸收水分,调节物料含水量至62%,将料分装在80cm×60cm栽培筐内。
灭菌:将制作好的栽培料筐放入高压灭菌锅中,0.16mpa压力范围内,121℃保持180min。
接种:待栽培料温度降至37℃时,将草菇菌种按菌种与栽培料质量比例为1:30播撒至栽培料筐中,并用铲子翻料使菌种与栽培料混匀,同时起到疏松栽培料的效果,之后盖上编织袋;
发菌:每日喷水2次,使编织袋保持湿润,促进发菌,放在30℃培养,3d菌丝即长满栽培料。
出菇管理:待菌丝长满栽培料,喷出菇水,打开灯光,促进原基形成,早晚各打水一次,适当降低温度至15℃,在草菇包被未破之前采收,每天采收4次。出菇率达96%。
实施例2
一种金针菇菌糠栽培草菇的方法,包括培养料组分的确定、拌料、灭菌、接种、发菌和出菇管理。
所述的培养基配方配比如下:金针菇菌糠50%,蛭石40%,麦麸7%,石灰3%,配比之和为100%。
拌料:蛭石、麦麸与金针菇菌糠按比例充分混合,生石灰溶解于水中加入,充分拌匀,调节物料含水量至60%,调节ph7.5之间静置2h使培养料充分吸收水分,将料分装在80cm×60cm栽培筐内。
灭菌:将制作好的栽培料筐放入高压灭菌锅中,121℃灭菌150min。
接种:待栽培料温度降至36℃时,将草菇菌种按菌种与栽培料质量比例为1:30播撒至栽培料筐中,并用铲子翻料使菌种与栽培料混匀,同时起到疏松栽培料的效果,之后盖上编织袋;
发菌:每日喷水2次,使编织袋保持湿润,促进发菌,放在30℃培养,2天菌丝即长满栽培料。
出菇管理:待菌丝长满栽培料,喷出菇水,打开灯光,促进原基形成,早晚各打水一次,适当降低温度至10℃,观察统计菌丝生长,原基形成,出菇朵数情况。出菇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