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氟苯醚酰胺和氟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1212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病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活性成分至少包括氟苯醚酰胺和氟嘧菌酯。



背景技术:

黄瓜霜霉病是由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古巴假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是专性寄生菌,此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主要为害叶片,由基部向上部叶发展。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容易并发角斑病,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类似黄萎病。霜霉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如谷子白发病),或以菌丝体潜伏在茎、芽(如葡萄霜霉病)或种子内越冬(如白菜霜霉病),成为次年病害的初侵染源,生长季由孢子囊进行再侵染。在中国南方温湿条件适宜的地区可周年进行侵染。霜霉菌主要靠气流或雨水传播,有的也可以靠介体昆虫或人为传播。

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机理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在作用于线粒体呼吸的较多杀菌剂中,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作用的部位与其它不同,因此对甾醇抑制剂、苯基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氟嘧菌酯应用时期广,无论在真菌侵染早期如孢子萌发、芽管生长以及侵入叶部,还是在菌丝生长期都能提供非常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但对孢子萌发和初期侵染最有效。因具有的优异的内吸活性,它能被快速吸收,并能在叶部均匀地向顶部传递,故具有根好的耐雨水冲刷能力。但由于其使用成本太高,目前国内应用较少。

氟苯醚酰胺(开发代号y13149)为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对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水稻纹枯病、白粉病等具有高效杀菌活性,具有内吸传导性,并具有耐雨水冲淋、用量低的特点,防效明显高于同类产品噻呋酰胺,该杀菌剂与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同时尤其其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能够防治多种作物上的多种病害,因此成为时下的研究热点,氟苯醚酰胺结构式如下:

无论是氟嘧菌酯还是氟苯醚酰胺,单独使用容易导致抗药性的产生。合理的化学杀菌剂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杀菌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适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减少残留、延缓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积极特点。有鉴于此,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发现将氟苯醚酰胺和氟嘧菌酯进行复配对多种农作物病害尤其是黄瓜霜霉病的防治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经过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目前,尚未发现有关于氟嘧菌酯和氟苯醚酰胺进行复配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防治效果好、成本低、持效期长、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应用,所述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多种农作物如禾谷类作物、马铃薯、茄果类的霜霉病、疫病、白粉病、纹枯病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杀菌组合物,它的活性成分包括氟苯醚酰胺和氟嘧菌酯。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组合物中除去氟苯醚酰胺和氟嘧菌酯外,还可含有其它农用活性成分。

进一步的,所述其它农用活性成分可以为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组合物中氟苯醚酰胺和氟嘧菌酯的重量比为1:30-30:1。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组合物中氟苯醚酰胺和氟嘧菌酯的重量比优选为1:10-10:1。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组合物中除活性成分外,还可含有其它有助于活性成分发挥作用的农用辅助成分。

进一步的,所述农用辅助成分包括助剂和载体。

进一步的,所述助剂至少包括一种表面活性剂,还可视制剂和使用的要求不同添加分散剂、润湿剂、稳定剂、防腐剂、增稠剂、抗冻剂、崩解剂、消泡剂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活性成分所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85%,优选为12-60%。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中任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通过将活性成分复配使用,可以扩大农药制剂的防治谱,可以用于防治多种病害;

2、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复配不是简单加和,而是对多种作物病害的防治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以减少农药活性成分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3、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活性成分作用机理互不相同,两者共同使用可以增加作用位点,能够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从而提高农药活性成分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适当改进、替换功效相同的组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一、室内活性测定

1、试验对象:黄瓜霜霉病病菌;

2、试验方法:将感病黄瓜品种长春密刺栽培在育苗钵中,置于室温中培养,植株长到三至4叶期后,采集相同叶龄的叶片,用于黄瓜霜霉病病菌的培养及测定。

黄瓜霜霉病病菌的培养及孢子悬浮液的配制:黄瓜霜霉病病菌采用活体植株法在20℃、12h光暗交替的条件下培养,每30d转代培养1次。接种时用无菌水洗脱发病叶片上的分生孢子,配制成孢子浓度为1×106个/ml的悬浮液。

供试菌株敏感性测定采用叶碟保湿法进行毒力测定。先将采集的叶片制成直径为1.5cm的叶盘,随机混匀,分别置于配置好的系列浓度药液中浸泡1h,每个浓度50个叶盘,试验以不加药剂的处理为空白对照,浸泡结束后,叶子正面朝上摆放于相同药液浓度润湿的吸水纸上,把叶盘上的药液吸干,将配置好的孢子悬浮液接种于叶盘中烟,室温放置5min后,置于20℃、12h光暗交替的条件下培养,10d后测量叶盘上的发病面积,计算病情指数和放置效果。根据病斑面积划分病级:

0级:无病;

1级:孢子堆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孢子堆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

5级:孢子堆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

7级:孢子堆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50%;

9级:孢子堆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药效计算方法为:

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抑制中浓度ec50,再依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由表1可以看出,氟苯醚酰胺和氟嘧菌酯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当两者复配比例为1:10-10:1时,共毒系数均在160以上,协同增效作用相对更好。

二、制剂实施例

1、实施例1:22.4%氟苯醚酰胺·氟嘧菌酯悬浮剂(1:1)

氟苯醚酰胺11.2%

氟嘧菌酯11.2%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4%

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3.6%

二丁基萘磺酸盐2%

海藻酸钠2%

有机硅2%

丙二醇3%

溴硝醇0.5%

去离子水余量

2、实施例2:24.6%氟苯醚酰胺·氟嘧菌酯悬浮剂(100:23)

氟苯醚酰胺20%

氟嘧菌酯4.6%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4%

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3.6%

分散剂mf-52%

海藻酸钠2%

有机硅2%

丙二醇3%

溴硝醇0.5%

去离子水余量

3、实施例3:44%氟苯醚酰胺·氟嘧菌酯可湿性粉剂(10:1)

氟苯醚酰胺40%

氟嘧菌酯4%

十二烷基硫酸钠4%

分散剂nno3%

白炭黑15%

膨润土余量

4、实施例4:36%氟苯醚酰胺·氟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5)

氟苯醚酰胺6%

氟嘧菌酯30%

木质素磺酸钠4%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5%

拉开粉bx3%

硫酸铵3%

阿拉伯胶2%

硅藻土余量

三、田间药效试验

1、试验对象:黄瓜霜霉病

2、试验方法:试验地设置在山东青州市东夏镇某地,以实施例1-4所述的为试验药剂,以40%氟苯醚酰胺可湿性粉剂和40%氟嘧菌酯悬浮剂为对照药剂。调查与统计方法: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最后一次施药后7天、15天再调查试验结果,共调查2次。每小区随机取四点,每点调查2株的全部叶片,每片叶按照病斑占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记录。分级方法: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4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0%以上。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片数×9)]×100

防治效果(%)=[1-(对照施药前病情指数×处理施药后病情指数)/(对照施药后病情指数×处理施药前病情指数]×100。

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氟苯醚酰胺和氟嘧菌酯两者复配后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对照单剂,两者复配后,不仅速效性好,而且持效期长,表明两者复配后能够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可以减少用药次数。另外,在用药范围内未发现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对黄瓜作物有药害产生,表明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对作物安全性好,可以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