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3702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维生素c能够促进胺原蛋白的合成,使伤口迅速愈合,具有预防感染及阻止癌症的发生,增强免疫力,防治坏血病,保护细胞膜,增进人体对铁吸收的功能,治疗贫血。维生素c还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提高机体应激能力。充足的维生素c可使大脑功能灵活、敏锐,提高儿童的智商。维生素c还是极有效的抗氧化剂,保护细胞不被自由基破坏,能够抑制胆固醇被氧化,有效预防心脏病。

近年来,维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水果作为维生素c的一个重要来源也越来越受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进步,对果品品质的要求愈来愈高。果品生产业正经历着从数量效益向注重提高品质的质量效益方向转化。维生素c作为果品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样的水果,维生素c含量高,越来越受市场欢迎,维生素c的含量的高低已经成为果农水果种植水平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

目前水果种植中主要用来提高果品品质、提高维生素含量的方法主要为增施有机肥、延长光照和加大昼夜温差。增施有机肥效果不是特别稳定,且劳动强度大,有机肥腐熟不充分,还会对果树造成极大的伤害。延长光照和加大昼夜温差都极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实施起来成本非常高,且效果也不稳定,特别是对果品维生素c含量的提高不是特别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所述组合物及制剂能够提高果品品质,显著提高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效率高,人工成本低,应用范围广。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由质量比为1:(0.005-50)的氯化血红素和三十烷醇组成。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由质量比为1:(0.5-1)的氯化血红素和三十烷醇组成。

本申请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上述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的制剂,所述制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氯化血红素0.1-20%,三十烷醇0.1-10%,填料50-97.8%,助剂1-20%,所述助剂包括乳化剂、增效剂。

优选的,所述填料为至少一种选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硝酸钾、三聚磷酸钾、磷酸氢二铵、硫酸钾、无水硫酸镁、一水硫酸锌、聚天冬氨酸钙、白炭黑、高岭土、硅藻土、轻质碳酸钙。

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至少一种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环氧乙烷加成物、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及其衍生物、多元醇脂肪酸酯及其环氧乙烷加成物、甘油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脂肪酸酯、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溴代双二十八烷基铵、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

优选的,所述增效剂为至少一种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噻酮、有机硅、增效醚、增效砜、氮酮、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钠、碳酸烷基酯、氯化脂肪、烷基萘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优选的,所述制剂的剂型为乳粉剂,所述制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氯化血红素0.2-10%,三十烷醇0.1-5%,乳化剂0.2-5%,增效剂1-5%,填料75-98.5%。

优选的,所述制剂的剂型为粉剂,所述制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氯化血红素1-20%,三十烷醇0.5-10%,乳化剂1-10%,增效剂1-5%,填料55-96.5%。

优选的,所述制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所述制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氯化血红素1-10%,三十烷醇0.5-5%,乳化剂1-10%,增效剂1-5%,填料70-96.5%。

以上的制剂按照农药通用的加工工艺加工成相应的剂型。

例如,按重量百分比将三十烷醇0.1-10%制备成乳粉,再与氯化血红素0.1-20%混匀得到制剂。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计量好的乳化剂投入配制釜中,开启夹套蒸汽加热;b、按重量百分比将三十烷醇缓慢投入配制釜中,待釜内溶液温度升至80-90℃后,保温搅拌1小时,至有效成分完全熔融乳化,再将乳化好的三十烷醇放入冷却槽中冷却;c、再将计量好的氯化血红素、填料及冷却好的三十烷醇乳剂投入到混合机中进行混合,然后进行破碎、粉碎及再混合即得。

本申请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上述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在提高水果维生素c含量上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水果为任意一种选自葡萄、苹果、枇杷、柑橘、樱桃、芒果、荔枝、猕猴桃、桃。

更为优选的,所述水果为任意一种选自葡萄、苹果、樱桃。

在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氯化血红素是天然血红素的体外纯化形式,一般都是从动物血液中分离,提纯出来的。医药上血红素铁是纯天然的生物补铁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无体内铁蓄积中毒及胃肠刺激等不良反应等优点。氯化血红素(hemin,c34h32clfen4o4,分子量为651.94)是常用的能释放co气体的人工供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也往往伴随着co生成的现象,其中产生的最高浓度为6000ppm,初步推测与光合作用、光呼吸作用及呼吸代谢作用有关,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具有调控作用,氯化血红素的靶酶是血红素加氢酶,血红素加氢酶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耐性等,其与生长素、aba及水杨酸等信号传导素有关。

三十烷醇外观为白色鳞片状结晶体,熔点范围85.5-86.5℃,不溶于水,难溶于冷甲醇、乙醇、丙酮,易溶于乙醚、氯仿、四氯化碳。产品性能稳定,在常温可以长期安全保存。三十烷醇可经由植物的茎、叶吸收,然后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干物质的积累、改善细胞膜的透性、增加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光合强度、增强淀粉酶、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具有促进生根、发芽、开花、茎叶生长和早熟作用,具有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等多种生理功能。在作物生长前期使用,可提高发芽率、改善秧苗素质,增加有效分蘖。在生长中、后期使用,可增加花蕾数、座果率及子粒重。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三十烷醇能促进着色,增加水果卖相,也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提高作物抗旱、抗寒能力;氯化血红素的靶酶是血红素加氢酶,血红素加氢酶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耐性等,本申请技术方案将氯化血红素和三十烷醇组合,通过一定的配比,形成组合物,通过氯化血红素和三十烷醇的协同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果品的品质,提高维生素c的含量。本申请所述的组合物或制剂在水果膨大、转色期均可施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光合作用、促进果实品质提高,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提高,其效果明显,施用安全方便。实验发现,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具有协同增效效应,在保证果品产量的同时,可以有效的促进果品品质的提高,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的提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作用方式特别,作用效果稳定;该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或制剂被作物吸收利用后,植株自身叶片的光合速率提高,提高总酚、花青素类物质等含量的增加,从而促进维生素类物质的合成。

(2)施用安全方便,省工省时;该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或制剂,兑水后直接喷施,施用浓度范围较宽,能在水果生长的整个生育期进行喷施,效率高,人工成本低。

(3)功能多样;该组合物或制剂在提高果品品质的同时还能增加作物抗逆性,降低环境胁迫带来的损失。

(4)吸收利用率高,环境友好;有效成分兑水稀释后,以极细的微粒均匀分散在水中,加上增效剂的作用,使有效成分极易被作物吸收利用。该制剂还能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药液利用率。

(5)应用范围广;目前市面上还没有通用的提高果品品质,尤其是提高维生素c含量的药剂。该组合物或制剂能应用到多种果树上,如葡萄、苹果、枇杷、柑橘、樱桃、芒果、荔枝、桃等果树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制剂(乳粉剂),由以下组分制得:

所述制剂按照农药通用的加工工艺加工成相应的剂型。

实施例2

本申请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制剂(乳粉剂),由以下组分制得:

所述制剂按照农药通用的加工工艺加工成相应的剂型。

实施例3

本申请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制剂(乳粉剂),由以下组分制得:

所述制剂按照农药通用的加工工艺加工成相应的剂型。

实施例4

本申请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粉剂),由以下组分制得:

所述制剂按照农药通用的加工工艺加工成相应的剂型。

实施例5

本申请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粉剂),由以下组分制得:

所述制剂按照农药通用的加工工艺加工成相应的剂型。

实施例6

本申请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制剂(可湿性粉剂),由以下组分制得:

所述制剂按照农药通用的加工工艺加工成相应的剂型。

实施例7

室内盆栽试验

1、实验作物:巨峰葡萄

2、试验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2061.2-2011》植物生长调节剂第2部分:促进植株生长试验茎叶喷雾。利用不同比例、不同含量的组合物及单剂处理作物,通过测算作物后期与空白对照区的维生素c含量(mg/100g)葡萄产品品质指标来衡量混配的合理性。按表1中质量比的氯化血红素(a)、三十烷醇(b)均匀混合,气流粉碎机粉碎即为该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3、效果评价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增长率e=(试验数据-清水对照)/清水对照*100%

抑制率e=(清水对照-试验数据)/清水对照*100%

理论值e0:e0=x+y-x*y/100(gowing公式)

其中:x为用量为p时a单剂的增长率或抑制率;y为用量为q时b单剂的增长率或抑制率;e0为用量为p+q时a+b理论增长率或抑制率;e为各处理的实际增长率或抑制率;

当e-e0>10%时,说明组合物产生增效作用。

当e-e0<-10%时,说明组合物产生拮抗作用。

当e-e0介于±10%之间时,说明组合物产生加成作用。

实验结果见表1。

表1组合物及单剂对室内盆栽巨峰葡萄维生素c含量影响

通过室内盆栽巨峰葡萄试验发现,使用氯化血红素、三十烷醇对巨峰葡萄维生素c含量的增加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由表中数据可见氯化血红素、三十烷醇实验设计比例对巨峰葡萄维生素c含的增加均有协同增效作用,尤其在氯化血红素:三十烷醇为1:(0.5~1)时,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实施例8

田间药效实验

1、实验对象:巨峰葡萄

2、实验目的:调节植物生长、增加葡萄维生素c含量;

3、试验地点:简阳市平泉镇;

4、施用方法、施药时期和用量:按照表中的组合物比例配制相应的样品,然后进行全株均匀喷雾,重点喷果穗;根据葡萄的生长特性,在葡萄膨大期和转色期各喷一次药,以喷施等量药液(有效成分喷施浓度0.02g/l,每亩用水量30千克)为基础,设16个处理,4次重复,共64个小区。每个小区葡萄至少在16株以上。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尽量保持每个小区的原始条件一致。分别在果实膨大期、转色期进行喷施,共计喷施药液2次。

5、数据调查:通过测算作物后期与空白对照区的维生素c含量(mg/100g)、单株产量指标来衡量混配的合理性。

表2组合物及单剂对大田巨峰葡萄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表3组合物及单剂对大田巨峰葡萄产量的影响

通过大田巨峰葡萄试验发现,使用氯化血红素、三十烷醇对巨峰葡萄维生素c含量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由表中数据可见氯化血红素、三十烷醇实验设计比例对巨峰葡萄的维生素c含量提高均有协同效用,尤其在氯化血红素:三十烷醇为1:(0.5-1)时,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对葡萄产量也有积极的影响。

实施例9

田间药效实验

1、实验对象:红富士苹果

2、实验目的:调节植物生长、提高苹果维生素c含量;

3、试验地点:山东省栖霞市蛇窝泊镇;

4、施用方法、施药时期和用量:按照表的组合物比例配制相应的样品,然后进行全株均匀喷雾;根据苹果的生长特性,在苹果膨大期和转色期各喷一次药,以喷施等量药液(有效成分喷施浓度0.02g/l,每亩用水量30千克)为基础,设16个处理,4次重复,共64个小区。每个小区苹果至少在10株以上。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尽量保持每个小区的原始条件一致。分别在果实膨大期、转色期进行喷施,共计喷施药液2次。

5、数据调查:通过测算作物后期与空白对照区的维生素c含量(mg/100g)、单株产量指标来衡量混配的合理性。

表4组合物及单剂对大田红富士苹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表5组合物及制剂对大田红富士苹果产量的影响

通过大田红富士苹果试验发现,使用氯化血红素、三十烷醇对富士苹果维生素c含量的增加有明显促进作用,由表中数据可见氯化血红素、三十烷醇实验设计比例对富士苹果维生素c含量提高及产量增加均有协同作用,尤其在氯化血红素:三十烷醇为1:(0.5-1)时,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实施例10

田间药效实验

1、实验对象:樱桃(大鹰嘴品种)

2、实验目的:调节植物生长、提高樱桃维生素c含量;

3、试验地点:安徽省太和县;

4、施用方法、施药时期和用量:按照表中的组合物比例配制相应的样品,然后进行全株均匀喷雾;根据樱桃的生长特性,在膨大期和转色期各喷一次药,以喷施等量药液(有效成分喷施浓度0.02g/l,每亩用水量30千克)为基础,设16个处理,4次重复,共64个小区。每个小区樱桃至少在10株以上。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尽量保持每个小区的原始条件一致。分别在果实膨大期、转色期进行喷施,共计喷施药液2次。

5、数据调查:通过测算作物后期与空白对照区的维生素c含量(mg/100g)、单株产量指标来衡量混配的合理性。

表6组合物及单剂对大田大鹰嘴樱桃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表7组合物及单剂对大田大鹰嘴产量的影响

通过大田樱桃试验发现,使用氯化血红素、三十烷醇对樱桃维生素c含量的增加有明显促进作用,由表中数据可见氯化血红素、三十烷醇实验设计比例对樱桃维生素c含量提高及产量增加均有协同作用,尤其在氯化血红素:三十烷醇为1:(0.5-1)时,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