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虫剂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梨木虱、介壳虫、蚜虫、白粉虱是农业生产上常见的害虫,他们具有繁殖周期短、繁殖量大、世代重叠明显等特征,易于产生抗药性。市场上有很多针对性杀虫剂,但是由于连年大量使用,上述害虫对于普通的药剂已经产生很强的抗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虫剂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其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杀虫剂增效组合物,有效成分包括氟啶虫酰胺和阿维菌素b2a组成,氟啶虫酰胺和阿维菌素b2a的质量比是1:10~10:1。
优选的,所述氟啶虫酰胺和阿维菌素b2a的质量比是1:5~5:1。
优选的,所述氟啶虫酰胺和阿维菌素b2a的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6%~70%。
本发明应用于防治农业生产上梨木虱、介壳虫、蚜虫、白粉虱领域。
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本发明可以配制的剂型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水乳剂。
当本发明为悬浮剂时,其助剂为分散剂、增稠剂、防腐剂、消泡剂以及去离子水;所述的分散剂可以选用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增稠剂为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中一种或多种;防腐剂为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中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多种。
当本发明为水分散粒剂时,其助剂为分散剂、崩解剂、粘结剂以及填料;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tersperse2700、t36、gy-d06等)、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所述崩解剂为硫酸铵、硫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淀粉及其衍生物、膨润土中一种或多种;所述粘结剂为淀粉、葡萄糖、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一种或多种。
当本发明为可湿性粉剂时,其助剂为分散剂、润湿剂以及填料;所述的分散剂为聚羧酸盐类(tersperse2700、t36、gy-d06等)、木质素磺酸盐类(ufoxane3a、borrespersena、borresperseca-sa等)、萘和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类(nno、mf、morwetd-425、tamolnn、tersperse2020等)、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eo-po嵌段聚醚类、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sopa),中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润湿剂为硫酸盐类(k-12)、磺酸盐类abs-na、bx、terwet1004等)、复合润湿剂(morwetefw)中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填料为硅藻土、高岭土、轻钙、滑石粉、白炭黑、凹凸棒土、陶土、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玉米淀粉、硫酸钠、多聚磷酸钠等一种或多种。
当本发明为可微乳剂时,其助剂为乳化剂、防冻剂以及去离子水;所述的乳化剂为by(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系列乳化剂(by-110、by-125、by-140)、农乳700#(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60#(通用名: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农乳1601#(通用名: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外观为白色无味固体粉末,熔点157.5℃,蒸气(20℃)2.55x10-6pa,溶解度(g/l,20℃):水5.2、丙酮157.1、甲醇89.0,对热稳定。生物活性本剂对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有效,并具有良好的渗透作用。它可从根部向茎部、叶部渗透,但由叶部向茎、根部渗透作用相对较弱。该药剂通过阻碍害虫吮吸作用而致效。害虫摄入药剂后很快停止吮吸,最后饥饿而死。据电子的昆虫吮吸行为(emⅲ)解析,本剂可使蚜虫等吮吸性害虫的口针组织无法插入植物组织而致效。
阿维菌素是一种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具触杀,胃毒作用,且有很强渗透力。阿维菌素是由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杀虫天然产物,其中同系物的一大组分b1及其衍生物已实现商品化,但同时也衍生了农药耐药性问题,农户使用量大,农作物害虫的抗药性更强,因此阿维菌素b1的单剂农药产品的防效能力越来越低。阿维菌素的同系物另一大组分b2a对某些节肢动物和非消化道线虫的毒力活性高于b1,特别对玉米食根线虫、黄粉甲,b2a毒力是b1的3~5倍。目前国内外阿维菌素b2a至今还未产业化应用。
阿维菌素b2a,英文名:avermectinb2a,化学名称:阿维菌素b2a:(13r,23s)-22,23-二氢-5-0-二甲基-23-羟基阿维菌素a1a。cas登录号:65195-57-5(b2a)。分子量:891.1(b2a)。分子式:c48h74o15(b2a)。外观:白色或浅黄色粉末或结晶;熔点:155℃~160℃;溶解性:微溶于水,15℃以上,在甲苯、甲醇、乙醇、dmf、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中溶解度极高;稳定性:在ph值5~7的水溶液(25℃)中稳定性好;对强酸强碱敏感。阿维菌素b2a以激活烟酰乙酰胆碱受体为作用位点,导致害虫麻痹等作用。阿维菌素b2a结构式为
本发明经过大量试验发现将氟啶虫酰胺和阿维菌素b2a混配使用对农业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特点,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降低使用成本,有效解决木虱、粉虱、介壳虫、蚜虫等抗性害虫防治难的问题。
本发明组分合理,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杀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对农业生产上的梨木虱、介壳虫、蚜虫、白粉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梨木虱,我们以氟啶虫酰胺与阿维菌素b2a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
试验对象:梨木虱(psyllachinensisyangetli)属同翅目木虱科。
试验方法:采用药膜法并加以改进。选择形状完整、生长良好、长势均一的无虫梨叶,洗去表面的灰尘,阴干备用。将氟啶虫酰胺和阿维菌素b2a单剂及不同比例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具体配比见表1(在预备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梨木虱死亡率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取干净梨叶分别在各浓度药液中浸渍10秒,阴干后放在直径9cm的培养皿内备用,并用湿润脱脂棉包裹着叶柄处保湿,同时在培养皿底部放置含有适量水份的吸水纸,以保持培养皿内部湿度。然后用零号毛笔挑取大小一致、行动活泼的3龄若虫到上述处理过的叶片上,每叶20—30头,盖上培养皿盖,重复3次,另设清水对照,放入12h/12h光照培养箱(温度为25℃,湿度为60%)内培养,48小时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通过死亡率的机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lc50值,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试虫的活性。
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表1氟啶虫酰胺与阿维菌素b2a组合对梨木虱的室内毒力测定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啶虫酰胺与阿维菌素b2a以重量比为1:10~10:1混用对梨木虱有较好的毒力,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尤以重量比为1:5~5:1增效最为显著。
为了防治农作物上的介壳虫、蚜虫、白粉虱,以氟啶虫酰胺与阿维菌素b2a进行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试验采用康氏粉蚧、苹果黄蚜、白粉虱为测试对象,具体方法为:康氏粉蚧(pseudococcuscomstockikuwana),属同翅目粉蚧科。苹果黄蚜(aphispomidegeer),又名绣线菊蚜,属同翅目,蚜科。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又名小白蛾子,属同翅目粉虱科。将原药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6-2006》。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在预备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试虫死亡率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试虫为采自田间的康氏粉蚧、苹果黄蚜、白粉虱,在实验室挑选均匀一致的若虫,放入带有叶片的培养皿内,每皿40头虫子,每处理4个培养皿,重复3次,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次喷一个皿,每皿喷药液3ml,然后将处理过的培养皿放入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72小时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通过死亡率的机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lc50值,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试虫的活性。
表2氟啶虫酰胺与阿维菌素b2a组合对康氏粉蚧的室内毒力测定
表3氟啶虫酰胺与阿维菌素b2a组合对苹果黄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表4氟啶虫酰胺与阿维菌素b2a组合对白粉虱的室内毒力测定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啶虫酰胺与阿维菌素b2a以重量比为1:10~10:1混用对康氏粉蚧、苹果黄蚜、白粉虱有较好的毒力,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尤以重量比为1:5~5:1增效最为显著。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制剂实施例1
称取20%氟啶虫酰胺、10%阿维菌素b2a、3%木质素磺酸盐、1%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0.3%黄原胶、5%丙二醇、0.5%苯甲酸、0.5%有机硅消泡剂(商品名:af-1501,广东方中)、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30%氟啶虫酰胺·阿维菌素b2a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2
称取30%氟啶虫酰胺、3%阿维菌素b2a、4%萘基萘磺酸盐、2%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0.2%聚乙烯醇、5%乙二醇、0.5%苯甲酸钠、0.5%有机硅消泡剂(商品名:af-1501,广东方中)、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33%氟啶虫酰胺·阿维菌素b2a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3
称取20%氟啶虫酰胺、50%阿维菌素b2a、2%tersperse2700(聚羧酸盐,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2%木质素磺酸钠、1%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1%k-12(十二烷基硫酸钠)、1%pva(分子量2000)、2%聚乙烯吡咯烷酮、高岭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70%氟啶虫酰胺·阿维菌素b2a水分散粒剂。
制剂实施例4
称取20%氟啶虫酰胺、20%阿维菌素b2a、4%gy-d06(聚羧酸盐)、3%扩散剂nno(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2%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2%k-12(十二烷基硫酸钠)、5%硅藻土、8%膨润土、凹凸棒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40%氟啶虫酰胺·阿维菌素b2a水分散粒剂。
制剂实施例5
称取5%氟啶虫酰胺、50%阿维菌素b2a、6%木质素磺酸钙(ufoxane3a)、3%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tamolnn)、1%十二烷基硫酸钠、5%白炭黑、高岭土加足至100%的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工艺步骤制备得55%氟啶虫酰胺·阿维菌素b2a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6
称取10%氟啶虫酰胺、20%阿维菌素b2a、6%木质素磺酸钙、4%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morwetd-425)、1.5%十二烷基硫酸钠、12%白炭黑、轻钙加足至100%的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工艺步骤制备得30%氟啶虫酰胺·阿维菌素b2a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7
称取30%氟啶虫酰胺、10%阿维菌素b2a、20%n-甲基吡咯烷酮搅拌完全溶剂,然后依次加入4%斯盘-60#、3%吐温-60#、4%农乳2201#、3%农乳700#搅5%丙二醇拌均匀后,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制得40%氟啶虫酰胺·阿维菌素b2a微乳剂。
制剂实施例8
称取1%氟啶虫酰胺、5%阿维菌素b2a、5%环己酮搅拌完全溶剂,然后依次加入3%农乳2201#、10%by-110、尿素拌均匀后,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制得6%氟啶虫酰胺·阿维菌素b2a微乳剂。
生物实施例:防治梨木虱田间试验
发明人于2015年5月在河北赵县进行了制剂实施例1(30%氟啶虫酰胺·阿维菌素b2a悬浮剂)防治梨木虱田间药效试验,验证了该药剂对梨木虱的防治效果、有效剂量及对梨树的安全性。试验设在赵县范庄镇,试验梨树5年生鸭梨,梨园管理水平中等,树势生长一般,梨木虱发生偏重。试验药剂及剂量详见表3,另设空白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每小区5棵树,共24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采用手动喷雾器均匀喷施,全株叶片正背面均匀喷至药液欲滴为度。分别于药前、药后7天、14天、30天各进行一次残留虫数调查。每小区调查2棵树,每株按5个方位固定5个短枝,每枝随机调查10片叶上的活动虫数,记录梨木虱活虫数,并计算防效。同时观察试验药剂对梨树叶片、嫩梢、幼果有无药害产生。
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1-(对照区药前虫数×处理区药后虫数)/(对照区药后虫数×处理区药前虫数)]×100
试验结果表明,30%氟啶虫酰胺·阿维菌素b2a悬浮剂稀释4000倍、5000倍、6000倍,对梨木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7、14天的防效均在89.2%以上,表现出优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明显优于2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3000倍、10%阿维菌素b2a悬浮剂1000倍的防治效果(表5)。建议30%氟啶虫酰胺·阿维菌素b2a悬浮剂防治梨木虱稀释4000—6000倍为宜。
表5防治梨木虱田间药效试验
安全性调查,试验期间观察,所有供试药剂对梨树叶片、嫩梢、幼果生长安全,无药害现象发生。
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虫酰胺与阿维菌素b2a混配后,明显提高了对梨木虱的防治效果,增效作用明显,表现出优异的速效性和持效期,降低了用药量,节约了用药成本,对梨树生长安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组合物是采用两种活性成分复配方案,其活性和杀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