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菇的工厂化袋式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23737阅读:12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菇的工厂化袋式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平菇是我国栽培分布最广泛的一种食用菌。目前我国平菇生产主要以袋栽大田自然季节生产为主,工厂化生产工艺基本没有或较少。平菇生产周期短,十分适合工厂化栽培,这种栽培方式可以使平菇产品每天供应市场,产品质量和安全也比较有保证,是今后平菇生产发展的方向。很多关键技术参数考虑到商业利益,很少公布与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平菇袋式工艺工厂化生产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生产模式、菌袋规格、制袋工艺、菌丝培养环境条件、催蕾环境条件、出菇环境条件等参数,与目前袋栽大田自然季节生产相差较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平菇工厂化生产刚刚起步,常规农法栽培技术中有关的培养料配方、配制工艺、菌袋制作、菌丝培养、催蕾工艺、出菇管理等均不适合平菇工厂化栽培,且生物学效率低,出菇整齐度差。常规农法栽培的存在的平菇鲜品不能每天供应,产品质量不一致,产品安全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菇的工厂化袋式栽培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菇的工厂化袋式栽培方法,所述平菇的工厂化袋式栽培方法经菌种生产、培养料配制、菌袋制作和菌丝培养、催蕾、出菇管理、采收、第二茬菇管理;

具体包括:

菌种培养基配制:母种培养基配制,原种和栽培种均采用麦粒培养基配制;

培养料配制:以玉米芯为主料,棉籽壳,麸皮,玉米面,碳酸钙,石灰,及料水进行配制;

菌袋制作和菌丝培养:按照袋栽工艺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

催蕾处理:控制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给予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持续7~15天,菌袋内出现米粒状原基;

出菇期管理:控制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给予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持续7~10天;

采收:子实体长至菌盖5厘米左右,采收;

第二茬菇管理:第一茬菇采收后,控制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给予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持续10~12天,第二茬菇原基出现,持续7~10天,子实体长至菌盖,及时采收。

进一步,所述菌种培养基配制,具体包括:

母种培养基由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进行配制,ph自然;

原种和栽培种均采用麦粒培养基,具体为:优质小麦98公斤,蔗糖1公斤,碳酸钙1公斤。

进一步,培养料配制,具体包括:以玉米芯为主料,玉米芯300kg,棉籽壳100kg,麸皮90kg,玉米面40kg,碳酸钙5kg,石灰5kg,其中,料水的重量比为1:2.2。

进一步,菌袋制作和菌丝培养,具体为:按照袋栽工艺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

塑料袋规格为18~22cm×38cm×0.05cm,每袋装干料0.7kg~0.8kg,套环封口,套环直径4.5cm~6.5cm。培养室内温度22℃~26℃,7d前培养初期温度为24℃~26℃,7d以后中后期温度为22℃~25℃;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0%,黑暗条件下避光培养30天。

进一步,催蕾处理,具体为:温度控制在16℃~20℃,空气相对湿度85%~95%,给予100lx~5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6%,持续7~15天,菌袋内即出现米粒状原基。

进一步,出菇期管理,具体为:

去掉套环的封盖。温度控制在15℃~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给予100lx~3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6%,持续7~10天。

进一步,采收步骤中子实体长至菌盖5厘米,及时采收。

进一步,第二茬菇管理,具体包括:

第一茬菇采收后,温度在15℃~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给予100lx~3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6%,持续10~12天,第二茬菇原基出现,持续7~10天,子实体长至菌盖5厘米,及时采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平菇的工厂化袋式栽培方法的栽培系统。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使用本发明的平菇的工厂化袋式栽培方法,不仅使平菇可以实现每天工厂化生产,同时使平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出2茬菇,同时使得生物学效率大大提高,其中头茬菇生物学效率达70%~80%,第二茬菇生物学效率达50%-60%。出菇整齐度较好,达到8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菇的工厂化袋式栽培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目前,平菇工厂化生产刚刚起步,常规农法栽培技术中有关的培养料配方、配制工艺、菌袋制作、菌丝培养、催蕾工艺、出菇管理等均不适合平菇工厂化栽培,且生物学效率低,出菇整齐度差。常规农法栽培的存在的平菇鲜品不能每天供应,产品质量不一致,产品安全性有待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菇的工厂化袋式栽培方法,包括:菌种生产、培养料配制、菌袋制作和菌丝培养、原基诱导、出菇管理,

具体包括:

s101:菌种生产中所采用的菌种培养基配方为: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用浸出汁),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ph自然。原种和栽培种均采用麦粒培养基,配方为:优质小麦98公斤,蔗糖1公斤,碳酸钙1公斤。

s102:培养料配制中采用的培养料配方为:以玉米芯为主料,玉米芯300kg,棉籽壳100kg,麸皮90kg,玉米面40kg,碳酸钙5kg,石灰5kg,其中,料水的重量比为1:2.2。

s103:菌袋制作和菌丝培养具体为:按照袋栽工艺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塑料袋规格为18~22cm×38cm×0.05cm,每袋装干料0.7kg~0.8kg,套环封口,套环直径4.5cm~6.5cm。培养室内温度22℃~26℃,培养初期(7d前)温度为24℃~26℃,中后期(7d以后)温度为22℃~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黑暗条件下避光培养30天。

s104:催蕾处理具体为:温度控制在16℃~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给予100lx~5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6%,持续7~15天,菌袋内即出现米粒状原基。

s105:出菇期管理:去掉套环的封盖。温度控制在15℃~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给予100lx~3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6%,持续7~10天。

s106:采收:子实体长至菌盖5厘米左右,及时采收。

s107:第二茬菇管理:第一茬菇采收后,温度控制在15℃~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给予100lx~3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6%,持续10~12天,第二茬菇原基出现,持续7~10天,子实体长至菌盖5厘米左右,及时采收。

使用本发明的平菇的工厂化袋式栽培方法,使得生物学效率大大提高,头茬菇生物学效率达70%~80%,第二茬菇生物学效率达50%-60%。出菇整齐度较好,达到80%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菇的工厂化袋式栽培方法,包括:菌种生产、培养料配制、菌袋制作和菌丝培养、原基诱导、出菇管理,

具体包括:

菌种生产中所采用的菌种培养基配方为: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用浸出汁),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ph自然。原种和栽培种均采用麦粒培养基,配方为:优质小麦98公斤,蔗糖1公斤,碳酸钙1公斤。

培养料配制中采用的培养料配方为:以玉米芯为主料,玉米芯300kg,棉籽壳100kg,麸皮90kg,玉米面40kg,碳酸钙5kg,石灰5kg,其中,料水的重量比为1:2.2。

菌袋制作和菌丝培养具体为:按照袋栽工艺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塑料袋规格为18cm×38cm×0.05cm,每袋装干料0.7kg~0.8kg,套环封口,套环直径4.5cm。培养室内温度22℃~26℃,7d前培养初期温度为24℃~26℃,7d以后中后期温度为22℃~25℃;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0%,黑暗条件下避光培养30天。

催蕾处理具体为:温度控制在16℃~20℃,空气相对湿度85%~95%,给予100lx~5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6%,持续7~15天,菌袋内即出现米粒状原基。

出菇期管理:去掉套环的封盖。温度控制在15℃~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给予100lx~3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6%,持续7~10天。

采收:子实体长至菌盖5厘米左右,及时采收。

第二茬菇管理:第一茬菇采收后,温度在15℃~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给予100lx~3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6%,持续10~12天,第二茬菇原基出现,持续7~10天,子实体长至菌盖5厘米,及时采收。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菇的工厂化袋式栽培方法,包括:菌种生产、培养料配制、菌袋制作和菌丝培养、原基诱导、出菇管理,

具体包括:

菌种生产中所采用的菌种培养基配方为: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用浸出汁),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ph自然。原种和栽培种均采用麦粒培养基,配方为:优质小麦98公斤,蔗糖1公斤,碳酸钙1公斤。

培养料配制中采用的培养料配方为:以玉米芯为主料,玉米芯300kg,棉籽壳100kg,麸皮90kg,玉米面40kg,碳酸钙5kg,石灰5kg,其中,料水的重量比为1:2.2。

菌袋制作和菌丝培养具体为:按照袋栽工艺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塑料袋规格为20cm×38cm×0.05cm,每袋装干料0.7kg~0.8kg,套环封口,套环直径5.5cm。培养室内温度22℃~26℃,7d前培养初期温度为24℃~26℃,7d以后中后期温度为22℃~25℃;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0%,黑暗条件下避光培养30天。

催蕾处理具体为:温度控制在16℃~20℃,空气相对湿度85%~95%,给予100lx~5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6%,持续7~15天,菌袋内即出现米粒状原基。

出菇期管理:去掉套环的封盖。温度控制在15℃~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给予100lx~3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6%,持续7~10天。

采收:子实体长至菌盖5厘米左右,及时采收。

第二茬菇管理:第一茬菇采收后,温度在15℃~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给予100lx~3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6%,持续10~12天,第二茬菇原基出现,持续7~10天,子实体长至菌盖5厘米,及时采收。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菇的工厂化袋式栽培方法,包括:菌种生产、培养料配制、菌袋制作和菌丝培养、原基诱导、出菇管理,

具体包括:

菌种生产中所采用的菌种培养基配方为: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用浸出汁),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ph自然。原种和栽培种均采用麦粒培养基,配方为:优质小麦98公斤,蔗糖1公斤,碳酸钙1公斤。

培养料配制中采用的培养料配方为:以玉米芯为主料,玉米芯300kg,棉籽壳100kg,麸皮90kg,玉米面40kg,碳酸钙5kg,石灰5kg,其中,料水的重量比为1:2.2。

菌袋制作和菌丝培养具体为:按照袋栽工艺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塑料袋规格为22cm×38cm×0.05cm,每袋装干料0.7kg~0.8kg,套环封口,套环直径6.5cm。培养室内温度22℃~26℃,7d前培养初期温度为24℃~26℃,7d以后中后期温度为22℃~25℃;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0%,黑暗条件下避光培养30天。

催蕾处理具体为:温度控制在16℃~20℃,空气相对湿度85%~95%,给予100lx~5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6%,持续7~15天,菌袋内即出现米粒状原基。

出菇期管理:去掉套环的封盖。温度控制在15℃~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给予100lx~3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6%,持续7~10天。

采收:子实体长至菌盖5厘米左右,及时采收。

第二茬菇管理:第一茬菇采收后,温度在15℃~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给予100lx~3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6%,持续10~12天,第二茬菇原基出现,持续7~10天,子实体长至菌盖5厘米,及时采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