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谷元粉为培养基稳定栽培桑黄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23738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桑黄栽培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谷元粉为培养基稳定栽培桑黄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桑黄作为一种名贵中药,备受医疗界青睐。其具有优异的抗癌和护肝作用,能预防和改善糖尿病,降低血脂,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预防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对痛风、过敏等有良好疗效。按照寄生树种的不同,桑黄分为桑树桑黄、杨树桑黄、松树桑黄、黑桦树桑黄、白桦树桑黄、暴麻子树桑黄及漆树桑黄等。受生理状态的特殊性及复杂性的制约,桑黄子实体在自然界中的形成较为困难,因此野生桑黄数量非常稀少,人工栽培桑黄以获得药品来源,具有很大的必要性,近年来也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目前研究较多的桑黄人工栽培技术通常是段木栽培和袋料栽培两种,技术水平尚不够先进,同时都有其局限性。

yuan等将木段直接或扎成捆后置于料袋中,并在木段或木段捆的两个端面上铺盖葛根渣作为栽培基质,然后扎紧袋口,制得料包。待料包灭菌冷却后进行接种,通过培养可获得桑黄。发现利用葛根渣作为栽培基质可以促进桑黄菌丝的生长繁殖,使菌丝体更为粗壮,加速桑黄菌丝的萌发和定植,可使发菌时间缩短15d左右。同时有利于阻碍杂菌的侵入和感染,料包污染率降低达11.7%~17.9%,桑黄产量提高达15%以上。fu等采用桑枝截成小木段,配以桑木屑、麦麸、石膏,拌匀装袋,灭菌后接种桑黄菌种,培养25~35d后,可获得活化的桑黄菌种。然后采用桑木屑、麦麸、玉米面、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石膏、白糖配置桑黄栽培的培养基,装袋并灭菌后接入已活化的桑黄菌种。然后放入黑暗、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为60~75%、室温22~28°c的培养室。培养60~80d后可出桑黄。该发明的优势是菌丝长势快,可以快速发满培养袋,不易长杂菌,排袋快而简单,桑黄子实体出量大,子实体单体重,商品性好,而且出菇方式简单,适宜大规模生产。chen等为解决野生桑黄资源不足,袋料栽培存在的培养基营养供给不充分、子实体发育较小、易染杂菌的问题,发明了一种袋料栽培桑黄的新方法,其培养基由营养料与水混合后装袋制成,然后在温度110~135℃,压力0.05~0.25mpa下,灭菌30-180min,其中营养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1.8~1:2.5。此法培养出的桑黄子实体近似野生桑黄,质量稳定,具有药用价值,并可实现规模化栽培。wu等采用杂木屑56份、棉籽壳32份、鲜猪粪10份、白糖1份、生石灰1份(质量份数),以上营养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1.2,制备了桑黄栽培袋,高温灭菌后接入活化后的桑黄母种,培养20-25d菌丝长满袋,在菌袋中部割一个弧形小口,控制出菇温度在35℃,并保持空气湿润,继续培养25-30d,待子实体成熟后,即可采收。该技术得到的桑黄子实体产量高、质量好、黄酮含量高。

但是,上述培养基栽培桑黄,得到的桑黄大小的均匀性难以保证,桑黄质量稳定性不够好,难以达到药用原料的要求。因此,本发明旨在利用谷元粉为培养基稳定栽培桑黄,以求获得大小均一,质量稳定的桑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谷元粉为培养基稳定栽培桑黄的方法,可以解决传统方法菌种在培养基中的营养不均衡,得到的桑黄大小不一、质量不稳定的缺点,且板状的培养基易于切割、搬运移栽,特别适合于大规模稳定的栽培桑黄。

本发明涉及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谷元粉为培养基稳定栽培桑黄的方法,通过将谷元粉与酒糟混合熟化,成型制成具有微细多孔的板状,浸泡营养液,高温灭菌制得培养基,然后植入桑黄菌种,控制温度、相对湿度、ph值、含氧量及光照条件,培养制备出稳定的药用桑黄,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谷元粉与水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再加入适量酒糟,并混合均匀,置于熟化罐中,在一定温度及相对湿度下进行熟化,并压制成型,得到微细多孔的板状物;将微细多孔板浸泡营养液,并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得到高氨基酸含量且营养均衡的培养基;

(2)在步骤(1)所得的培养基中植入桑黄菌种,控制好温度、相对湿度及ph值,加强通风,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避免阳光直射,培养出菌丝体后进行复土,待其完全发育成熟后,即可采收,经挑拣及质量检验,得到可食用的稳定的桑黄产品。

优选的,步骤(1)所述谷元粉与水的质量比例为3:1~4:1;

优选的,步骤(1)所述酒糟的加入质量为谷元粉质量的20%~30%;

优选的,步骤(1)所述搅拌混合的搅拌速度为80~120r/min,搅拌时间为15~20min;

优选的,步骤(1)所述熟化过程的温度为90-100℃,相对湿度为70%~80%;

优选的,步骤(1)所述熟化过程的时间为18~20min;

优选的,所述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水67份、淀粉18份、葡萄糖12份、酵母粉1.2份、磷酸二氢钾1.2份、硫酸镁0.6份;

优选的,步骤(1)所述高压蒸汽灭菌的温度为121℃,压力为0.1mpa;

优选的,所述高压蒸汽灭菌的时间为30~40min;

优选的,步骤(2)所述温度控制为子实体生长时为18~26℃,菌丝生长时为24~28℃;

优选的,步骤(2)所述相对湿度控制为发菌期50%~60%,生长期及出黄时为90%~95%;

优选的,步骤(2)所述ph值控制为4~7。

鉴于桑黄优越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其在肿瘤及肝病治疗中的优异效果,大规模培育稳定可食用桑黄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传统的袋料培养和段木培养,难以保证菌种供给营养的均衡性,得到的桑黄大小不一,质量不稳定,严重影响其药用价值。本发明采用谷元粉制备稳定培养基,通过将谷元粉与酒糟混合熟化,成型制成具有微细多孔的板状,浸泡营养液,高温灭菌制得培养基,然后植入桑黄菌种,控制温度、相对湿度、ph值、含氧量及光照条件,培养制备出稳定的桑黄。谷元粉、酒糟及浸泡营养液的组成成分很重要,是保证整个发菌期及生长期各种营养元素充足且均衡供给的前提。在菌丝生长的不同阶段,适合的环境温度及湿度有所不同,应加以控制。桑黄喜温,整个培育过程的环境温度不宜过低,否则其生长缓慢。空气湿度太低,细胞易失水,妨碍营养物质的运输,湿度太高又容易引起杂菌孢子的萌发,因此相对湿度应在合理范围内。培养基应为弱酸性或弱碱性,酸性过强菌丝生长受损,难以形成菌蕾,碱性过强会造成菌丝稀疏,长势弱,易老化。co2对桑黄菌种的生长起抑制作用,故整个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及时补充氧气,以促进菌丝生长。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以散射光照为主,避免阳光直射,菌丝生长过程应尽量避免光照。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操作难度小,能规模稳定地培育出药用价值较大的桑黄。

一种利用谷元粉为培养基稳定栽培桑黄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和优异的效果在于:

1.本发明使用的谷元粉与酒糟熟化后的微孔为菌种提供丰富均衡的营养,再加上营养液提供的各种营养,可保证各阶段的营养均衡、生长均一,培育出的桑黄质量稳定。

2.本发明制得的培养基为板状,易于切割、搬运及移栽,特别适合于大规模稳定的栽培桑黄。

3.本发明的培育周期较短,生产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方法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

一种利用谷元粉为培养基稳定栽培桑黄的方法,其培养基制备及桑黄培育的具体过程如下:

将20kg谷元粉与7kg水以120r/min的速度搅拌混合15min,再加入5kg酒糟,并混合均匀,置于熟化罐中,在温度为90℃,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下进行熟化,时间18min,然后压制成型,得到微细多孔的板状物。将微细多孔板浸泡含水67kg、淀粉18kg、葡萄糖12kg、酵母粉1.2kg、磷酸二氢钾1.2kg、硫酸镁0.6kg的营养液,并在温度121℃、压力0.1mpa下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间40min,得到高氨基酸含量且营养均衡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植入桑黄菌种,控制子实体生长期温度为18℃左右,菌丝生长期温度为24℃左右,相对湿度控制为发菌期为60%,生长期及出黄时为95%,培养基的ph值控制为6左右。整个培养期间均应加强通风,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避免阳光直射,培养出菌丝体后进行复土,待其完全发育成熟后,即可采收,经挑拣及质量检验,得到稳定的药用桑黄产品。

经实际验证,实施例1培育出的桑黄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大小均匀,质量稳定,每亩出干桑黄220kg,可实现规模生产。

实施例2

一种利用谷元粉为培养基稳定栽培桑黄的方法,其培养基制备及桑黄培育的具体过程如下:

将20kg谷元粉与6kg水以90r/min的速度搅拌混合20min,再加入6kg酒糟,并混合均匀,置于熟化罐中,在温度为95℃,相对湿度为70%的条件下进行熟化,时间20min,然后压制成型,得到微细多孔的板状物。将微细多孔板浸泡含水67kg、淀粉18kg、葡萄糖12kg、酵母粉1.2kg、磷酸二氢钾1.2kg、硫酸镁0.6kg的营养液,并在温度121℃、压力0.1mpa下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间30min,得到高氨基酸含量且营养均衡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植入桑黄菌种,控制子实体生长期温度为20℃左右,菌丝生长期温度为26℃左右,相对湿度控制为发菌期为60%,生长期及出黄时为90%,培养基的ph值控制为5左右。整个培养期间均应加强通风,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避免阳光直射,培养出菌丝体后进行复土,待其完全发育成熟后,即可采收,经挑拣及质量检验,得到稳定的药用桑黄产品。

经实际验证,实施例1培育出的桑黄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大小均匀,质量稳定,每亩出干桑黄260kg,可实现规模生产。

实施例3

一种利用谷元粉为培养基稳定栽培桑黄的方法,其培养基制备及桑黄培育的具体过程如下:

将20kg谷元粉与5kg水以110r/min的速度搅拌混合20min,再加入5kg酒糟,并混合均匀,置于熟化罐中,在温度为100℃,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下进行熟化,时间18min,然后压制成型,得到微细多孔的板状物。将微细多孔板浸泡含水67kg、淀粉18kg、葡萄糖12kg、酵母粉1.2kg、磷酸二氢钾1.2kg、硫酸镁0.6kg的营养液,并在温度121℃、压力0.1mpa下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间35min,得到高氨基酸含量且营养均衡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植入桑黄菌种,控制子实体生长期温度为22℃左右,菌丝生长期温度为25℃左右,相对湿度控制为发菌期为60%,生长期及出黄时为95%,培养基的ph值控制为7左右。整个培养期间均应加强通风,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避免阳光直射,培养出菌丝体后进行复土,待其完全发育成熟后,即可采收,经挑拣及质量检验,得到稳定的药用桑黄产品。

经实际验证,实施例1培育出的桑黄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大小均匀,质量稳定,每亩出干桑黄235kg,可实现规模生产。

实施例4

一种利用谷元粉为培养基稳定栽培桑黄的方法,其培养基制备及桑黄培育的具体过程如下:

将20kg谷元粉与7kg水以80r/min的速度搅拌混合15min,再加入4kg酒糟,并混合均匀,置于熟化罐中,在温度为90℃,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进行熟化,时间20min,然后压制成型,得到微细多孔的板状物。将微细多孔板浸泡含水67kg、淀粉18kg、葡萄糖12kg、酵母粉1.2kg、磷酸二氢钾1.2kg、硫酸镁0.6kg的营养液,并在温度121℃、压力0.1mpa下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间30min,得到高氨基酸含量且营养均衡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植入桑黄菌种,控制子实体生长期温度为24℃左右,菌丝生长期温度为28℃左右,相对湿度控制为发菌期为55%,生长期及出黄时为95%,培养基的ph值控制为5左右。整个培养期间均应加强通风,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避免阳光直射,培养出菌丝体后进行复土,待其完全发育成熟后,即可采收,经挑拣及质量检验,得到稳定的药用桑黄产品。

经实际验证,实施例4培育出的桑黄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大小均匀,质量稳定,可实现规模生产。

实施例5

一种利用谷元粉为培养基稳定栽培桑黄的方法,其培养基制备及桑黄培育的具体过程如下:

将20kg谷元粉与6kg水以120r/min的速度搅拌混合20min,再加入6kg酒糟,并混合均匀,置于熟化罐中,在温度为95℃,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下进行熟化,时间20min,然后压制成型,得到微细多孔的板状物。将微细多孔板浸泡含水67kg、淀粉18kg、葡萄糖12kg、酵母粉1.2kg、磷酸二氢钾1.2kg、硫酸镁0.6kg的营养液,并在温度121℃、压力0.1mpa下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间40min,得到高氨基酸含量且营养均衡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植入桑黄菌种,控制子实体生长期温度为26℃左右,菌丝生长期温度为26℃左右,相对湿度控制为发菌期为60%,生长期及出黄时为95%,培养基的ph值控制为5左右。整个培养期间均应加强通风,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避免阳光直射,培养出菌丝体后进行复土,待其完全发育成熟后,即可采收,经挑拣及质量检验,得到稳定的药用桑黄产品。

经实际验证,实施例5培育出的桑黄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大小均匀,质量稳定,可实现规模生产。

实施例6

一种利用谷元粉为培养基稳定栽培桑黄的方法,其培养基制备及桑黄培育的具体过程如下:

将20kg谷元粉与5kg水以100r/min的速度搅拌混合15min,再加入4kg酒糟,并混合均匀,置于熟化罐中,在温度为90℃,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进行熟化,时间20min,然后压制成型,得到微细多孔的板状物。将微细多孔板浸泡含水67kg、淀粉18kg、葡萄糖12kg、酵母粉1.2kg、磷酸二氢钾1.2kg、硫酸镁0.6kg的营养液,并在温度121℃、压力0.1mpa下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间30min,得到高氨基酸含量且营养均衡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植入桑黄菌种,控制子实体生长期温度为22℃左右,菌丝生长期温度为28℃左右,相对湿度控制为发菌期为50%,生长期及出黄时为90%,培养基的ph值控制为6左右。整个培养期间均应加强通风,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避免阳光直射,培养出菌丝体后进行复土,待其完全发育成熟后,即可采收,经挑拣及质量检验,得到稳定的药用桑黄产品。

经实际验证,实施例6培育出的桑黄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大小均匀,质量稳定,可实现规模生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