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棚种植的灵芝发酵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1156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灵芝种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大棚种植的灵芝发酵培养基。



背景技术:

灵芝(学名:Ganoderma Lucidum Karst),又称灵芝草、仙草,别称赤芝、红芝、木灵芝、菌灵芝、万年蕈、灵芝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为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灵芝作为拥有数千年药用历史的中国传统珍贵药材,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虚劳咳喘。灵芝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经过科研机构数十年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灵芝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控制血压,辅助肿瘤放化疗,保肝护肝,促进睡眠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灵芝多糖是灵芝药用功能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主要存在于灵芝细胞壁内壁,大部分为β-葡聚糖,其单糖组成除含有大量葡萄糖外,还含有少量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鼠李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等,它们大多以(1-3)、(1-4)和(1-6)等糖苷键连接,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增强免疫力、清除人体自由基、保护心血管、抗辐射、保护肝脏、抗肿瘤等作用。三萜类也是灵芝的有效成分之一,灵芝所含三萜类不下百余种,其中以四环三萜类为主,灵芝的苦味与所含三萜类有关,对人体肝癌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也能抑制组织胺的释放,具有保肝和抗过敏等作用。由于自然生长的灵芝少,且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及其它杂质,而灵芝多糖含量不高(通常为2-5%),不便于直接作为保健食品或药品原料,因此,许多科学工作者开展灵芝的人工培养及栽培技术研究。目前,灵芝的人工代(瓶)料栽培、发酵生产等技术相继取得成功,其中,发酵生产对设备要求 高,投资大,不利于广泛推广应用;人工栽培灵芝在我国由来已久,从椴木栽培到代料栽培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灵芝大范围人工栽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棚种植的灵芝发酵培养基,营养结构科学,培养基培育灵芝发菌速度快、栽培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配置简单,适合食用灵芝生长,相比现有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栽培出来的灵芝具有更加好的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本发明的用于大棚种植的灵芝发酵培养基,所述培养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20-30份稻壳、15-25份皂角树木屑、15-25份菠菜叶粉、10-15份马铃薯、10-20份玉米粉、5-10份牛肉浸膏、10-20份竹叶粉、1-5份维生素、2-8份硫酸铵、1-6份石膏、1-3份尿素、2-10份山药粉、2-10份夏枯草、1-5份柠檬酸铁、2-10份蚕蛹粉、1-5份甘草、1-6份牛粪;

进一步,所述培养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25份稻壳、18份皂角树木屑、20份菠菜叶粉、12份马铃薯、15份玉米粉、7份牛肉浸膏、15份竹叶粉、3份维生素、5份硫酸铵、5份石膏、2份尿素、6份山药粉、8份夏枯草、3份柠檬酸铁、6份蚕蛹粉、3份甘草、3份牛粪;

进一步,所述维生素为维生素维生素B12、维生素D、β-胡萝卜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用于大棚种植的灵芝发酵培养基,培养基营养结构科学,培养基培育灵芝发菌速度快、栽培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配置简单,适合食用灵芝生长,相比现有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栽培出来的灵芝具有更加好的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用于大棚种植的灵芝发酵培养基,所述培养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25份稻壳、18份皂角树木屑、20份菠菜叶粉、12份马铃薯、15份玉米粉、7份牛肉浸膏、15份竹叶粉、3份维生素D、5份硫酸铵、5份石膏、2份尿素、6份山药粉、8份夏枯草、3份柠檬酸铁、6份蚕蛹粉、3份甘草、3份牛粪。

实施例二

用于大棚种植的灵芝发酵培养基,所述培养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20份稻壳、15份皂角树木屑、15份菠菜叶粉、10份马铃薯、10份玉米粉、5份牛肉浸膏、10份竹叶粉、1份维生素、2份硫酸铵、1份石膏、1份尿素、2份山药粉、2份夏枯草、1份柠檬酸铁、2份蚕蛹粉、1份甘草、1份牛粪。

实施例三

用于大棚种植的灵芝发酵培养基,所述培养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30份稻壳、25份皂角树木屑、25份菠菜叶粉、15份马铃薯、20份玉米粉、10份牛肉浸膏、20份竹叶粉、5份β-胡萝卜素、8份硫酸铵、6份石膏、3份尿素、10份山药粉、10份夏枯草、5份柠檬酸铁、10份蚕蛹粉、5份甘草、6份牛粪。

实施例四

所述培养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20份稻壳、25份皂角树木屑、15-25份菠菜叶粉、10份马铃薯、20份玉米粉、5份牛肉浸膏、20份竹叶粉、1份维生素、8份硫酸铵、1份石膏、3份尿素、2份山药粉、10份夏枯草、1份柠檬酸铁、10份蚕蛹粉、1份甘草、6份牛粪。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 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