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261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态养殖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
背景技术
:泥鳅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在国内外市场上需求量较大,价格较好,人工养殖利润高,见效快,养殖前景看好。国内泥鳅的养殖面积为1500万~2000万平方米,主要集中于江苏、河南、湖北、山东、安徽和四川等地,养殖模式主要是池塘围网有土养殖,目前有采用稻田养泥鳅,但存在泥鳅生长速度慢,产量低,饲料利用率极低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泥鳅养殖业与水稻种植业结合的健康发展。因此,亟需一种提高泥鳅的产量,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的稻田生态养殖泥鳅的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通过将泥鳅套养在稻田中,能够形成自然环境的循环,促进水稻质量增加,又能够为泥鳅提供原生态的生活环境,得到天然、安全、营养的鱼肉;在养殖池的底部铺设碎石、沙子等层状结构,能够很好的起到保水、蓄水的作用,避免稻田中水源的大量流失,节约水资源,同时碎石和沙子等能起到净化水质的效果,为泥鳅提供更佳的生活环境。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沼泽地改造为稻田,除去稻田四周的杂草,按300~500g/亩的量向稻田中洒生石灰,稻田暴晒5~9天,然后在稻田的田埂内侧的1~1.5m处挖掘外环沟,在位于所述外环沟内部的稻田区域挖掘十字形的内连沟,所述内连沟的端部与所述外环沟连通,形成相通的养殖沟,所述养殖沟的底表面与稻田表皮的距离均为40~60cm,宽度均为15~20cm;对所述养殖沟进行前处理,形成泥鳅的生活场地;步骤二、将蓄禽粪肥按180~220kg/亩的量施入稻田的表皮,用塑料膜将蓄禽粪肥覆盖,密封发酵8~12天,然后将发酵后的蓄禽粪肥与稻田表皮往下10~15cm的淤泥充分混合;向稻田中灌水,在稻田中插入茎杆坚硬、抗倒伏、抗病害、耐肥力在深水中生长及产量高的水稻品种的秧苗,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中不栽种秧苗;步骤三、待秧苗返青后,将泥鳅苗放入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中,每亩稻田放养1.0~1.4万尾泥鳅,每尾重量为3~5g,保持稻田水位在60~70cm,控制稻田水水质透明度为25~30cm,水的ph值为7~7.5;每天早上7点、下午2点和晚上10点,向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中投入多个投饵装置,对泥鳅进行投入饵料喂养;当气温低于28℃时,每20~30天换一次水;当气温高于28℃时,每5~7天换一次水,每次更换的水量为稻田中水量的55~60%,每隔4~5天通过充氧机对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的水进行充氧。优选的是,所述的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所述投饵装置包括投饵箱、多个出料管、竖直设置的筒体、竖直设置的挤压杆、水平设置的横杆以及位于所述挤压杆和所述横杆之间的竖直设置的压缩弹簧,所述投饵箱为中空的球体结构,所述投饵箱的曲面上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圆心连线过所述投饵箱的球心,所述投饵箱的曲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任一所述第二通孔不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接触;一个所述出料管对应一个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出料管位于所述投饵箱内部的长度为1~3cm,位于所述投饵箱外部的长度为1~3cm;所述出料管与所述投饵箱接触部位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容纳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筒体的两端外边缘均与所述投饵箱的曲面固定连接,所述筒体与所述投饵箱的曲面形成容纳饵料的空间,所述筒体为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所述挤压杆为柱状结构,所述挤压杆的直径沿其轴线方向从上往下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挤压杆的轴线与所述筒体的轴线重合;所述压缩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挤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端与水平设置的所述横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投饵箱的两侧分别通过绳体与所述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设置为:当所述容纳饵料的空间中充满饵料,且任一所述第二通孔的位于所述投饵箱外部的一端的端口有饵料时,所述压缩弹簧处于被压缩的极限位置;随着饵料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向外输出,所述压缩弹簧在弹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挤压杆向下移动并挤压筒体朝着靠近所述投饵箱的曲面方向移动,挤压出所述容纳饵料的空间中的空气,从而将饵料不断的输送至所述第二通孔的位于所述投饵箱外部的一端的端口。优选的是,所述的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所述养殖沟的前处理具体为:在所述养殖沟的底部铺设6~10cm厚的粒径为2~4cm的碎石,向碎石的缝隙中加入粒径为5~6mm的沙子,沙子与碎石的重量比为1:4;在所述碎石的表面铺设一层0.3~0.8cm厚的明胶,在明胶表面铺设4~6cm厚的第一混凝土层,在所述养殖沟的侧壁铺设4~6cm厚的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下部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侧壁密封固定连接,然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表面平铺一层厚度为10~30cm的土壤肥沃的淤泥;所述混凝土包括重量比为1:0.5:2:0.4:0.5:0.2:0.2的水泥、沙子、石子、水、高岭土、中药渣和果皮渣。优选的是,所述的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任一所述出料管的位于所述投饵箱外部的一端的端口涂抹有诱食剂,所述诱食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0~15份的甜菜碱、2~3份的核苷酸、10~15份的柠檬酸、3~5份的香荚兰、1~4份的孜然芹、2~6份的薄荷、3~6份的山楂和20~30份的绿茶水。优选的是,所述的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所述中药渣包括重量份数为26~30份的商陆渣、3~9份的山枝渣、9~18份的紫花地丁渣、5~14份的当归渣、4~10份的蛇床子渣,30~40份的大麦渣、10~12份的板栗渣、5~8份的决明子渣和5~8份的延胡索渣。优选的是,所述的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所述果皮渣由重量比为0.8:1.1:1.5:1.4:2:1.2的芒果皮、橙子皮、牛油果皮、火龙果皮、苹果皮和榴莲内皮混合形成。优选的是,所述的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所述淤泥层之间铺设有一层塑料膜。优选的是,所述的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所述饵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青饲料10~20份、肉糜10~15份、豆粕20~40份、低等海洋生物发酵物15~20份、虾皮粉10~15份、维生素c5~6份、维生素d2~3份和维生素e1~2份;所述饵料的含水量为45~55%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将泥鳅套养在稻田中,能够形成自然环境的循环,促进水稻质量增加,又能够为泥鳅提供原生态的生活环境,得到天然、安全、营养的鱼肉;在养殖池的底部铺设碎石、沙子等层状结构,能够很好的起到保水、蓄水的作用,避免稻田中水源的大量流失,节约水资源,同时碎石和沙子等能起到净化水质的效果,为泥鳅提供更佳的生活环境;混凝土中添加有中药渣和水果渣,在水中长期浸泡中药渣中的有效成分慢慢释放,能够为泥鳅的成长提供多种必须的微量元素和有益物质,增加泥鳅的抗病能力,提高泥鳅的免疫力,降低泥鳅的患病率,提高泥鳅的产量,水果渣的香气能够改善养殖池的水质;2、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投饵装置,将出料管向容纳饵料的空间中填满泥鳅饵料,保证出料管的位于投饵箱外部的一端的端口有饵料,然后将投饵箱通过绳体固定于横杆两端,使得挤压杆的下端位于筒体内部,此时压缩弹簧位于压缩的极限位置,通过将横杆系于田埂,保证投饵箱的最底部距离养殖的淤泥表面1~3cm处,泥鳅在出料管端口的诱食剂的吸引下自行移动至投饵箱周围,食用出料管端口的饵料,当出料管端口的饵料减少时,筒体在压缩弹簧自身弹力恢复的作用力下,朝着靠近投饵箱曲面的方向移动,使得容纳饵料的空间受到挤压,饵料源源不断的输送至出料管的端口,投喂完成后,从养殖池中取出投饵装置,将投饵箱卸下来,并清理出投饵箱的容纳饵料的空间中的剩余饵料,待下次投喂饵料的使用。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投饵装置在充满饵料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投饵装置输出部分饵料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沼泽地改造为稻田,除去稻田四周的杂草,按300g/亩的量向稻田中洒生石灰,稻田暴晒5天,然后在稻田的田埂内侧的1m处挖掘外环沟,在位于所述外环沟内部的稻田区域挖掘十字形的内连沟,所述内连沟的端部与所述外环沟连通,形成相通的养殖沟,所述养殖沟的底表面与稻田表皮的距离均为40cm,宽度均为15cm;对所述养殖沟进行前处理,形成泥鳅的生活场地;其中,所述养殖沟的前处理具体为:在所述养殖沟的底部铺设6cm厚的粒径为2cm的碎石,向碎石的缝隙中加入粒径为5mm的沙子,沙子与碎石的重量比为1:4;在所述碎石的表面铺设一层0.3cm厚的明胶,在明胶表面铺设4cm厚的第一混凝土层,在所述养殖沟的侧壁铺设4cm厚的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下部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侧壁密封固定连接,然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表面平铺一层厚度为10cm的土壤肥沃的淤泥;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所述淤泥层之间铺设有一层塑料膜;所述混凝土包括重量比为1:0.5:2:0.4:0.5:0.2:0.2的水泥、沙子、石子、水、高岭土、中药渣和果皮渣;其中,所述中药渣包括重量份数为26份的商陆渣、3份的山枝渣、9份的紫花地丁渣、5份的当归渣、4份的蛇床子渣,30份的大麦渣、10份的板栗渣、5份的决明子渣和5份的延胡索渣;其中,所述果皮渣由重量比为0.8:1.1:1.5:1.4:2:1.2的芒果皮、橙子皮、牛油果皮、火龙果皮、苹果皮和榴莲内皮混合形成。步骤二、将蓄禽粪肥按180kg/亩的量施入稻田的表皮,用塑料膜将蓄禽粪肥覆盖,密封发酵8天,然后将发酵后的蓄禽粪肥与稻田表皮往下10cm的淤泥充分混合;向稻田中灌水,在稻田中插入茎杆坚硬、抗倒伏、抗病害、耐肥力在深水中生长及产量高的水稻品种的秧苗,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中不栽种秧苗;步骤三、待秧苗返青后,将泥鳅苗放入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中,每亩稻田放养1.0万尾泥鳅,每尾重量为3g,保持稻田水位在60cm,控制稻田水水质透明度为25cm,水的ph值为7;每天早上7点、下午2点和晚上10点,向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中投入多个投饵装置,对泥鳅进行投入饵料喂养;当气温低于28℃时,每20天换一次水;当气温高于28℃时,每5天换一次水,每次更换的水量为稻田中水量的55%,每隔4天通过充氧机对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的水进行充氧;所述饵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青饲料10份、肉糜10份、豆粕20份、低等海洋生物发酵物15份、虾皮粉10份、维生素c5份、维生素d2份和维生素e1份;所述饵料的含水量为45%所述投饵装置包括投饵箱1、多个出料管3、竖直设置的筒体2、竖直设置的挤压杆4、水平设置的横杆6以及位于所述挤压杆4和所述横杆6之间的竖直设置的压缩弹簧5,所述投饵箱1为中空的球体结构,所述投饵箱1的曲面上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圆心连线过所述投饵箱1的球心,所述投饵箱1的曲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任一所述第二通孔不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接触;一个所述出料管3对应一个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出料管3位于所述投饵箱1内部的长度为1cm,位于所述投饵箱1外部的长度为1cm;所述出料管3与所述投饵箱1接触部位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筒体2的两端分别容纳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筒体2的两端外边缘均与所述投饵箱1的曲面固定连接,所述筒体2与所述投饵箱1的曲面形成容纳饵料的空间,所述筒体2为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所述挤压杆4为柱状结构,所述挤压杆4的直径沿其轴线方向从上往下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挤压杆4的轴线与所述筒体2的轴线重合;所述压缩弹簧5的下端与所述挤压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端与水平设置的所述横杆6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投饵箱1的两侧分别通过绳体7与所述横杆6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5的设置为:当所述容纳饵料的空间中充满饵料,且任一所述第二通孔的位于所述投饵箱1外部的一端的端口有饵料时,所述压缩弹簧5处于被压缩的极限位置;随着饵料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向外输出,所述压缩弹簧5在弹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挤压杆4向下移动并挤压筒体2朝着靠近所述投饵箱1的曲面方向移动,挤压出所述容纳饵料的空间中的空气,从而将饵料不断的输送至所述第二通孔的位于所述投饵箱1外部的一端的端口;任一所述出料管3的位于所述投饵箱1外部的一端的端口涂抹有诱食剂,所述诱食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0份的甜菜碱、2份的核苷酸、10份的柠檬酸、3份的香荚兰、1份的孜然芹、2份的薄荷、3份的山楂和20份的绿茶水。<实施例2>一种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沼泽地改造为稻田,除去稻田四周的杂草,按500g/亩的量向稻田中洒生石灰,稻田暴晒9天,然后在稻田的田埂内侧的1.5m处挖掘外环沟,在位于所述外环沟内部的稻田区域挖掘十字形的内连沟,所述内连沟的端部与所述外环沟连通,形成相通的养殖沟,所述养殖沟的底表面与稻田表皮的距离均为60cm,宽度均为20cm;对所述养殖沟进行前处理,形成泥鳅的生活场地;其中,所述养殖沟的前处理具体为:在所述养殖沟的底部铺设10cm厚的粒径为4cm的碎石,向碎石的缝隙中加入粒径为6mm的沙子,沙子与碎石的重量比为1:4;在所述碎石的表面铺设一层0.8cm厚的明胶,在明胶表面铺设6cm厚的第一混凝土层,在所述养殖沟的侧壁铺设6cm厚的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下部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侧壁密封固定连接,然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表面平铺一层厚度为30cm的土壤肥沃的淤泥;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所述淤泥层之间铺设有一层塑料膜;所述混凝土包括重量比为1:0.5:2:0.4:0.5:0.2:0.2的水泥、沙子、石子、水、高岭土、中药渣和果皮渣;其中,所述中药渣包括重量份数为30份的商陆渣、9份的山枝渣、18份的紫花地丁渣、14份的当归渣、10份的蛇床子渣,40份的大麦渣、12份的板栗渣、8份的决明子渣和8份的延胡索渣;其中,所述果皮渣由重量比为0.8:1.1:1.5:1.4:2:1.2的芒果皮、橙子皮、牛油果皮、火龙果皮、苹果皮和榴莲内皮混合形成。步骤二、将蓄禽粪肥按220kg/亩的量施入稻田的表皮,用塑料膜将蓄禽粪肥覆盖,密封发酵12天,然后将发酵后的蓄禽粪肥与稻田表皮往下15cm的淤泥充分混合;向稻田中灌水,在稻田中插入茎杆坚硬、抗倒伏、抗病害、耐肥力在深水中生长及产量高的水稻品种的秧苗,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中不栽种秧苗;步骤三、待秧苗返青后,将泥鳅苗放入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中,每亩稻田放养1.4万尾泥鳅,每尾重量为5g,保持稻田水位在70cm,控制稻田水水质透明度为30cm,水的ph值为7.5;每天早上7点、下午2点和晚上10点,向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中投入多个投饵装置,对泥鳅进行投入饵料喂养;当气温低于28℃时,每30天换一次水;当气温高于28℃时,每7天换一次水,每次更换的水量为稻田中水量的60%,每隔5天通过充氧机对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的水进行充氧;所述饵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青饲料20份、肉糜15份、豆粕40份、低等海洋生物发酵物20份、虾皮粉15份、维生素c6份、维生素d3份和维生素e2份;所述饵料的含水量为55%;所述投饵装置包括投饵箱1、多个出料管3、竖直设置的筒体2、竖直设置的挤压杆4、水平设置的横杆6以及位于所述挤压杆4和所述横杆6之间的竖直设置的压缩弹簧5,所述投饵箱1为中空的球体结构,所述投饵箱1的曲面上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圆心连线过所述投饵箱1的球心,所述投饵箱1的曲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任一所述第二通孔不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接触;一个所述出料管3对应一个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出料管3位于所述投饵箱1内部的长度为3cm,位于所述投饵箱1外部的长度为3cm;所述出料管3与所述投饵箱1接触部位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筒体2的两端分别容纳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筒体2的两端外边缘均与所述投饵箱1的曲面固定连接,所述筒体2与所述投饵箱1的曲面形成容纳饵料的空间,所述筒体2为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所述挤压杆4为柱状结构,所述挤压杆4的直径沿其轴线方向从上往下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挤压杆4的轴线与所述筒体2的轴线重合;所述压缩弹簧5的下端与所述挤压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端与水平设置的所述横杆6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投饵箱1的两侧分别通过绳体7与所述横杆6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5的设置为:当所述容纳饵料的空间中充满饵料,且任一所述第二通孔的位于所述投饵箱1外部的一端的端口有饵料时,所述压缩弹簧5处于被压缩的极限位置;随着饵料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向外输出,所述压缩弹簧5在弹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挤压杆4向下移动并挤压筒体2朝着靠近所述投饵箱1的曲面方向移动,挤压出所述容纳饵料的空间中的空气,从而将饵料不断的输送至所述第二通孔的位于所述投饵箱1外部的一端的端口;任一所述出料管3的位于所述投饵箱1外部的一端的端口涂抹有诱食剂,所述诱食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5份的甜菜碱、3份的核苷酸、15份的柠檬酸、5份的香荚兰、4份的孜然芹、6份的薄荷、6份的山楂和30份的绿茶水。<实施例3>一种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沼泽地改造为稻田,除去稻田四周的杂草,按400g/亩的量向稻田中洒生石灰,稻田暴晒7天,然后在稻田的田埂内侧的1.3m处挖掘外环沟,在位于所述外环沟内部的稻田区域挖掘十字形的内连沟,所述内连沟的端部与所述外环沟连通,形成相通的养殖沟,所述养殖沟的底表面与稻田表皮的距离均为50cm,宽度均为18cm;对所述养殖沟进行前处理,形成泥鳅的生活场地;其中,所述养殖沟的前处理具体为:在所述养殖沟的底部铺设8cm厚的粒径为2~4cm的碎石,向碎石的缝隙中加入粒径为5.5mm的沙子,沙子与碎石的重量比为1:4;在所述碎石的表面铺设一层0.6cm厚的明胶,在明胶表面铺设5cm厚的第一混凝土层,在所述养殖沟的侧壁铺设5cm厚的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下部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侧壁密封固定连接,然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表面平铺一层厚度为20cm的土壤肥沃的淤泥;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所述淤泥层之间铺设有一层塑料膜;所述混凝土包括重量比为1:0.5:2:0.4:0.5:0.2:0.2的水泥、沙子、石子、水、高岭土、中药渣和果皮渣;其中,所述中药渣包括重量份数为28份的商陆渣、6份的山枝渣、14份的紫花地丁渣、10份的当归渣、7份的蛇床子渣,35份的大麦渣、11份的板栗渣、7份的决明子渣和7份的延胡索渣;其中,所述果皮渣由重量比为0.8:1.1:1.5:1.4:2:1.2的芒果皮、橙子皮、牛油果皮、火龙果皮、苹果皮和榴莲内皮混合形成。步骤二、将蓄禽粪肥按200kg/亩的量施入稻田的表皮,用塑料膜将蓄禽粪肥覆盖,密封发酵10天,然后将发酵后的蓄禽粪肥与稻田表皮往下13cm的淤泥充分混合;向稻田中灌水,在稻田中插入茎杆坚硬、抗倒伏、抗病害、耐肥力在深水中生长及产量高的水稻品种的秧苗,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中不栽种秧苗;步骤三、待秧苗返青后,将泥鳅苗放入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中,每亩稻田放养1.2万尾泥鳅,每尾重量为4g,保持稻田水位在65cm,控制稻田水水质透明度为28cm,水的ph值为7.3;每天早上7点、下午2点和晚上10点,向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中投入多个投饵装置,对泥鳅进行投入饵料喂养;当气温低于28℃时,每25天换一次水;当气温高于28℃时,每6天换一次水,每次更换的水量为稻田中水量的58%,每隔4.5天通过充氧机对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的水进行充氧;所述饵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青饲料15份、肉糜13份、豆粕30份、低等海洋生物发酵物18份、虾皮粉13份、维生素c5.5份、维生素d2.5份和维生素e1.5份;所述饵料的含水量为50%;所述投饵装置包括投饵箱1、多个出料管3、竖直设置的筒体2、竖直设置的挤压杆4、水平设置的横杆6以及位于所述挤压杆4和所述横杆6之间的竖直设置的压缩弹簧5,所述投饵箱1为中空的球体结构,所述投饵箱1的曲面上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圆心连线过所述投饵箱1的球心,所述投饵箱1的曲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任一所述第二通孔不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接触;一个所述出料管3对应一个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出料管3位于所述投饵箱1内部的长度为2cm,位于所述投饵箱1外部的长度为2cm;所述出料管3与所述投饵箱1接触部位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筒体2的两端分别容纳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筒体2的两端外边缘均与所述投饵箱1的曲面固定连接,所述筒体2与所述投饵箱1的曲面形成容纳饵料的空间,所述筒体2为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所述挤压杆4为柱状结构,所述挤压杆4的直径沿其轴线方向从上往下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挤压杆4的轴线与所述筒体2的轴线重合;所述压缩弹簧5的下端与所述挤压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端与水平设置的所述横杆6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投饵箱1的两侧分别通过绳体7与所述横杆6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5的设置为:当所述容纳饵料的空间中充满饵料,且任一所述第二通孔的位于所述投饵箱1外部的一端的端口有饵料时,所述压缩弹簧5处于被压缩的极限位置;随着饵料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向外输出,所述压缩弹簧5在弹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挤压杆4向下移动并挤压筒体2朝着靠近所述投饵箱1的曲面方向移动,挤压出所述容纳饵料的空间中的空气,从而将饵料不断的输送至所述第二通孔的位于所述投饵箱1外部的一端的端口;任一所述出料管3的位于所述投饵箱1外部的一端的端口涂抹有诱食剂,所述诱食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3份的甜菜碱、2.5份的核苷酸、13份的柠檬酸、4份的香荚兰、3份的孜然芹、4份的薄荷、5份的山楂和25份的绿茶水。<实施例4>一种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在于,养殖沟的底表面与稻田表皮的距离为35cm,养殖沟的前处理具体为:直接在养殖沟的底部铺设塑料膜然后在塑料膜上铺设厚度为20cm的土壤肥沃的淤泥;其余条件和参数同实施例3。<实施例5>一种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在于,步骤三中投喂饵料时,不采用投饵装置,而是直接向养殖池中洒饵料;其余条件和参数同实施例3。<试验例>采用实施例3~5提供的养殖方法,取采用常规的稻田套养泥鳅的养殖方法为对比例,半年后统计以上四种养殖方法的泥鳅生产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表1泥鳅生产情况组别成活率/%平均尾重量/g平均尾增重/g实施例3996046实施例4975644实施例5955039对比例723629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3~5提供的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得到的泥鳅个头大,产量高,得病率低,成活率高,尤其是通过在养殖池底部铺设碎石、沙子等层状结构以及利用本发明实施例3设计的投饵装置进行投喂,得到的泥鳅成活率高达99%,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