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南美白对虾抗应激能力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14341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提高南美白对虾抗应激能力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南美白对虾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南美白对虾抗应激能力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对虾,属节肢动物门,平均寿命至少可以超过32个月,成体最长可达24cm,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步足常呈白垩状,且肉质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适温范围广,可在18-32℃生长,适盐范围也广,可在盐度1-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虾种。我国厦门、北海、南宁和广州等地均有虾苗、虾无节幼体或亲虾供货。

但是将虾苗从室内育苗池移放到养成池时,由于饵料、环境的改变,导致虾苗的不适应而引起应激死亡,对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综合对环境调控以及对虾苗生理习性调控与养护,研发一种科学合理的能够提高南美白对虾抗应激能力,进而降低虾苗早期损耗的养殖方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南美白对虾抗应激能力的养殖方法,将物理去除和化学消灭有效结合,分别处理水体和污泥,提高杀毒效果以从根源减缓南美白对虾应激反应,同时沉淀物处理、水源交换不会造成大的水流波动,或者噪音,在保证白对虾生活环境的同时进一步的避免和减轻南美白对虾的应激反应。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提高南美白对虾抗应激能力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搭建养殖系统,所述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交换池、沉淀池、及缓冲池,其中,所述养殖池侧壁具有交换液出口,第一管道的一端与交换液出口连通,另一端与交换池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泵体,以将养殖池内水体泵入交换池,第二管道一端与所述交换池连通,另一端与养殖池顶端喷头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泵体,以将交换池内水体泵入养殖池,所述养殖池侧壁位于池底最低端一侧上端具有残渣出口,第三管道的一端与残渣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三泵体,以将养殖池内残渣泵入沉淀池,第四管道一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另一端与缓冲池连通,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四泵体,以将沉淀池上清液泵入缓冲池,第五管道一端与所述缓冲池连通,另一端与养殖池顶端喷头连通,所述第五管道上设有第五泵体,以将缓冲池内水体泵入养殖池;

步骤二,打开第一泵体,将养殖池内的水泵至交换池,向所述交换池内加入质量比为2:1的二氧化氯和漂白粉的混合物,搅拌使其溶解完全后,得杀毒水,其中,二氧化氯和漂白粉的混合物与交换池内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0-150mg/l;

清除养殖池池底上层1-2cm厚的污泥,挖土调节所述养殖池底面与水平面夹角为15-20°,在所述养殖池底面铺洒一层厚度为2-4mm生石灰,暴晒2-4天,至池底干裂后,清扫所述养殖池底面生石灰至裂缝,注入杀毒水至淹没养殖池底面最高处至少0.5-1cm,喷洒微生物调节剂,在所述养殖池内沿其宽度方向等间距倾斜安装多个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一倾斜板,所述第一倾斜板斜上方倾斜向上与其呈30-40°安装多个第二倾斜板,多个第二倾斜板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且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倾斜板底端的高度,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板不相接,注入杀毒水至杀毒水淹没所述第二倾斜板顶端,沿所述养殖池周向环设有滤网,注入杀毒水,滤网至养殖池底面最高处的距离至少为0.5-0.6m,所述滤网至养殖池内杀毒水顶面的距离为1.5-1.7m,其中,所述交换液出口位于所述滤网上端;

步骤三,每亩养殖池内配置1台增氧机,所述增氧机的增氧主管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板沿所述养殖池长度方向设置,垂直于所述增氧主管沿所述养殖池宽度方向设置多个增氧副管,所述增氧副管位于所述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下方,所述增氧副管上间距开设多个增氧孔;

步骤四,在放养南美白对虾前,进行肥水处理,调节水体温度为22-25℃,ph值为7.8-8.5,透明度为30-40cm,得养殖水,还包括,放养管道,所述放养管道穿过滤网将养殖池的外界环境与内部环境连通,通过放养管道每亩养殖池内投放600-800尾泥鳅,投放虾苗,虾苗的投放密度为6-8万尾每亩;

步骤五,在虾苗投入30天内,每天白天7:00-9:00,晚间19:00-21:00点,打开增氧机,进行增氧,每天白天9:00-11:00点、晚间21:00-23:00点进行水体交换,每隔3-5天,更换养殖池内总体积十分之三至十分之四的水体,在虾苗投入30-90天内,每天白天6:00-9:00,晚间18:00-21:00点,打开增氧机,进行增氧,每天白天9:00-12:00点、晚间21:00-24:00点进行水体交换,每隔2-3天,更换养殖池内十分之三至十分之四的水体,在虾苗投入90-120天内,每天白天6:00-10:00,晚间17:00-21:00点,打开增氧机,进行增氧,每天白天11:00-15:00点、晚间22:00-2:00点进行水体交换,每隔1-2天,更换养殖池内总体积十分之三至十分之四的水体;

其中,水体交换具体为:打开第一泵体,将养殖池内水体泵入交换池,20min后,打开第二泵体,将交换池内水体泵入养殖池,其中,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泵水速度相同,关闭第一泵体,直至第二泵体将交换池内水体完全泵入养殖池后,关闭第二泵体;

更换养殖池内总体积十分之三至十分之四的水体具体为:打开第三泵体,将养殖池内残渣泵入沉淀池,沉淀5-6h后,打开第四泵体,将沉淀池内上清液泵入缓冲池,向缓冲池内注入清水至缓冲池内水的总体积等于从所述养殖池内泵出的水体积,调节所述缓冲池内的水体为养殖水,打开第五泵体,将缓冲池内水体泵入养殖池。

优选的是,所述微生物调节剂为质量比为1:1.2:1:1.1:1的乳酸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及植物乳杆菌的混合物,每亩养殖池内投入3-5kg微生物调节剂。

优选的是,以所述第一倾斜板和所述第二倾斜板为主板,主板两侧面沿其长度方向上下间距设有多个副板,所述副板相对于所述主板倾斜向下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喷头包括沿所述养殖池顶面周向设置的环形管,所述环形管靠近所述养殖池内壁的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环形管位于所述出水口下方的侧壁沿朝向所述养殖池内壁的方向设置一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底端与所述养殖池内壁间的距离不大于0.5mm。

优选的是,所述出水口为沿所述环形管周向设置的条状、间距设置的通孔中的一种。

优选的是,步骤四中肥水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a、打开增氧机,持续增氧,在放养南美白对虾前1h,关闭增氧机;

b、打开第一泵体,将养殖池内水体泵入交换池,20min后,打开第二泵体,将交换池内水体泵入养殖池,其中,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泵水速度相同,在放养南美白对虾前1h,关闭第一泵体,直至第二泵体将交换池内水体完全泵入养殖池后,关闭第二泵体;

c、在放养南美白对虾前24h,每亩养殖池中泼洒有机酸解毒灵1000ml和黑土精500g,在放养南美白对虾前6h,每亩养殖池中泼洒维生素调节剂500g,所述维生素调节剂具体为:将质量比为1:1:2:1的山药、藕、冻豆腐、及豌豆混合蒸制60-70min,得蒸制混合物,将蒸制混合物置于打浆机中,加入蒸制混合物0.2倍质量的柠檬汁,打浆得浆液,加入浆液0.05倍质量的混合维生素,搅拌混合均匀即得维生素调节剂,所述混合维生素为质量比为1:1.1:1.3:1的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的混合物。

优选的是,所述滤网的网孔小于泥鳅和虾苗的粗度,以不使泥鳅和虾苗穿过,所述滤网底端与所述第二倾斜板顶端抵接。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南美白对虾属于底栖动物,对池塘污泥的处理是减缓南美白对虾应激的根源,由于有害物质多或者大部分位于养殖池底表,排干养殖池内水体后挖除顶层底泥能够去除大部分潜藏在顶层底泥内的有害生物,继而在养殖池底面铺洒生石灰,能够有效地杀灭潜在淤泥中的寄生虫、病毒、病菌等有害生物,同时能够改善池塘土壤酸碱度,在交换池内对养殖池内的水体进行杀毒,将物理去除和化学消灭有效结合,分别处理水体和污泥,提高杀毒效果的同时减轻了单一混合处理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效果不佳;

第二、微生物调节剂利用虾池中的氮、磷、碳和硫等营养物质作为其代谢生长物,减少了营养物质的过度积累,有利池底有益菌优势群的生长,降低了有害菌的数量,改善了底质的微环境和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第三、通过第一倾斜板、第二倾斜板的设置,有效地减缓增氧机增氧过程中对水流波动的影响,同时降低第三泵体将养殖池内残渣泵入沉淀池时对水流的波动、以及噪音污染,即在完成沉淀物处理、水源交换的过程中避免和降低南美白对虾的应激反应,同时滤网的设置将养殖池分隔为上层养殖空间和下层养殖空间,通过南美白对虾和泥鳅混养的方式,泥鳅少病易氧,对水质要求不高,而且其属于杂食性,可摄取水底腐殖质或者泥渣,减缓水底腐殖质或者泥渣对水体的污染,提高水体质量;

第四、根据养殖池内虾苗的生长时间,进行水体交换,增加水体含氧量,同时养殖池内进行光合作用的一般主要是表层水里的藻类,底层水体的藻类阳光照射不到极少进行光合作用,进行水体交换,将底层水体通过交换池通入顶层,是底层水体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将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富含饱和氧的顶层水体导入底层,供南美白对虾和泥鳅使用,一定时间内替换养殖池内部分水体,去除底部污泥和腐殖质。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第一倾斜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南美白对虾抗应激能力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搭建养殖系统,所述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1、交换池2、沉淀池15、及缓冲池17,其中,所述养殖池1侧壁具有交换液出口9,第一管道10的一端与交换液出口9连通,另一端与交换池2连通,所述第一管道10上设有第一泵体,以将养殖池1内水体泵入交换池2,第二管道11一端与所述交换池2连通,另一端与养殖池1顶端喷头12连通,所述第二管道11上设有第二泵体,以将交换池2内水体泵入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侧壁位于池底最低端一侧上端具有残渣出口13,第三管道14的一端与残渣出口13连通,另一端与沉淀池15连通,所述第三管道14上设有第三泵体,以将养殖池1内残渣泵入沉淀池15,第四管道16一端与所述沉淀池15连通,另一端与缓冲池17连通,所述第四管道16上设有第四泵体,以将沉淀池15上清液泵入缓冲池17,第五管道18一端与所述缓冲池17连通,另一端与养殖池1顶端喷头12连通,所述第五管道18上设有第五泵体,以将缓冲池17内水体泵入养殖池1;

步骤二,打开第一泵体,将养殖池1内的水泵至交换池2,向所述交换池2内加入质量比为2:1的二氧化氯和漂白粉的混合物,搅拌使其溶解完全后,得杀毒水,其中,二氧化氯和漂白粉的混合物与交换池2内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0mg/l;

清除养殖池1池底上层1-2cm厚的污泥,挖土调节所述养殖池1底面与水平面夹角为15-20°,在所述养殖池1底面铺洒一层厚度为2-4mm生石灰,暴晒3天,至池底干裂后,清扫所述养殖池1底面生石灰至裂缝,注入杀毒水至淹没养殖池1底面最高处至少0.5cm,喷洒微生物调节剂,在所述养殖池1内沿其宽度方向等间距倾斜安装多个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一倾斜板3,所述第一倾斜板3斜上方倾斜向上与其呈30-40°安装多个第二倾斜板4,多个第二倾斜板4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且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倾斜板3底端的高度,所述第一倾斜板3与所述第二倾斜板4不相接,注入杀毒水至杀毒水淹没所述第二倾斜板4顶端,沿所述养殖池1周向环设有滤网5,注入杀毒水,滤网5至养殖池1底面最高处的距离至少为0.5m,所述滤网5至养殖池1内杀毒水顶面的距离为1.5m,其中,所述交换液出口9位于所述滤网5上端,所述交换液出口9位于所述滤网5上端,主要用于将养殖池1位于滤网5上端的底层液体导出,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在侧壁打孔实现导出底层液体,也可以通过将第一管道10通入养殖池1内直到滤网5上端以将底层液体导出,所述残渣出口13的设置原理类似于所述交换液出口9的设置,即可以通过打孔实现,也可以通过将第三管道14导入养殖池1底端实现,步骤二中杀毒水总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通过排除一部分养殖池内排入交换池的水体,也可以通过额外的加入水体,具体根据养殖池内水体的多少以及后期养殖所需水体的多少来定;

步骤三,每亩养殖池1内配置1台增氧机6,所述增氧机6的增氧主管7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倾斜板3与所述第二倾斜板4沿所述养殖池1长度方向设置,垂直于所述增氧主管7沿所述养殖池1宽度方向设置多个增氧副管8,所述增氧副管8位于所述第一倾斜板3和第二倾斜板4下方,所述增氧副管8上间距开设多个增氧孔;

步骤四,在放养南美白对虾前,进行肥水处理,调节水体温度为22℃,ph值为7.8,透明度为38cm,得养殖水,还包括,放养管道,所述放养管道穿过滤网5将养殖池1的外界环境与内部环境连通,通过放养管道每亩养殖池1内投放600-800尾泥鳅,后投放虾苗,虾苗的投放密度为6-8万尾每亩;

步骤五,在虾苗投入30天内,每天白天7:00-9:00,晚间19:00-21:00点,打开增氧机6,进行增氧,每天白天9:00-11:00点、晚间21:00-23:00点进行水体交换,每隔3天,更换养殖池1内总体积十分之三的水体,在虾苗投入30-90天内,每天白天6:00-9:00,晚间18:00-21:00点,打开增氧机6,进行增氧,每天白天9:00-12:00点、晚间21:00-24:00点进行水体交换,每隔2天,更换养殖池1内十分之三的水体,在虾苗投入90-120天内,每天白天6:00-10:00,晚间17:00-21:00点,打开增氧机6,进行增氧,每天白天11:00-15:00点、晚间22:00-2:00点进行水体交换,每隔2天,更换养殖池1内总体积十分之四的水体;

其中,水体交换具体为:打开第一泵体,将养殖池1内水体泵入交换池2,20min后,打开第二泵体,将交换池2内水体泵入养殖池1,其中,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泵水速度相同,关闭第一泵体,直至第二泵体将交换池2内水体完全泵入养殖池1后,关闭第二泵体;

更换养殖池1内总体积十分之三至十分之四的水体具体为:打开第三泵体,将养殖池1内残渣泵入沉淀池15,沉淀5-6h后,打开第四泵体,将沉淀池15内上清液泵入缓冲池17,向缓冲池15内注入清水至缓冲池17内水的总体积等于从所述养殖池1内泵出的水体积,调节所述缓冲池17内的水体为养殖水,打开第五泵体,将缓冲池17内水体泵入养殖池1,其中,养殖池1内残渣为池底腐殖质、污泥、以及水体的混合物,调节所述缓冲池17内的水体为养殖水,具体为:按照体积等比例缩小投入质量比为2:1的二氧化氯和漂白粉的混合物,搅拌使其溶解完全,其中,二氧化氯和漂白粉的混合物与交换池2内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0-150mg/l之间,调节水体温度为22-25℃之间,ph值为7.8-8.5之间,透明度为30-40cm之间,即可。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南美白对虾抗应激能力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搭建养殖系统,所述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1、交换池2、沉淀池15、及缓冲池17,其中,所述养殖池1侧壁具有交换液出口9,第一管道10的一端与交换液出口9连通,另一端与交换池2连通,所述第一管道10上设有第一泵体,以将养殖池1内水体泵入交换池2,第二管道11一端与所述交换池2连通,另一端与养殖池1顶端喷头12连通,所述第二管道11上设有第二泵体,以将交换池2内水体泵入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侧壁位于池底最低端一侧上端具有残渣出口13,第三管道14的一端与残渣出口13连通,另一端与沉淀池15连通,所述第三管道14上设有第三泵体,以将养殖池1内残渣泵入沉淀池15,第四管道16一端与所述沉淀池15连通,另一端与缓冲池17连通,所述第四管道16上设有第四泵体,以将沉淀池15上清液泵入缓冲池17,第五管道18一端与所述缓冲池17连通,另一端与养殖池1顶端喷头12连通,所述第五管道18上设有第五泵体,以将缓冲池17内水体泵入养殖池1;

步骤二,打开第一泵体,将养殖池1内的水泵至交换池2,向所述交换池2内加入质量比为2:1的二氧化氯和漂白粉的混合物,搅拌使其溶解完全后,得杀毒水,其中,二氧化氯和漂白粉的混合物与交换池2内水的质量体积比为50mg/l;

清除养殖池1池底上层1-2cm厚的污泥,挖土调节所述养殖池1底面与水平面夹角为15°,在所述养殖池1底面铺洒一层厚度为2-4mm生石灰,暴晒4天,至池底干裂后,清扫所述养殖池1底面生石灰至裂缝,注入杀毒水至淹没养殖池1底面最高处至少0.5cm,喷洒微生物调节剂,在所述养殖池1内沿其宽度方向等间距倾斜安装多个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一倾斜板3,所述第一倾斜板3斜上方倾斜向上与其呈40°安装多个第二倾斜板4,多个第二倾斜板4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且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倾斜板3底端的高度,所述第一倾斜板3与所述第二倾斜板4不相接,注入杀毒水至杀毒水淹没所述第二倾斜板4顶端,沿所述养殖池1周向环设有滤网5,注入杀毒水,滤网5至养殖池1底面最高处的距离至少为0.5m,所述滤网5至养殖池1内杀毒水顶面的距离为1.5m,其中,所述交换液出口9位于所述滤网5上端,步骤二中杀毒水总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通过排除一部分养殖池内排入交换池的水体,也可以通过额外的加入水体,具体根据养殖池内水体的多少以及后期养殖所需水体的多少来定;

步骤三,每亩养殖池1内配置1台增氧机6,所述增氧机6的增氧主管7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倾斜板3与所述第二倾斜板4沿所述养殖池1长度方向设置,垂直于所述增氧主管7沿所述养殖池1宽度方向设置多个增氧副管8,所述增氧副管8位于所述第一倾斜板3和第二倾斜板4下方,所述增氧副管8上间距开设多个增氧孔;

步骤四,在放养南美白对虾前,进行肥水处理,调节水体温度为23℃,ph值为8.2,透明度为33cm,得养殖水,还包括,放养管道,所述放养管道穿过滤网5将养殖池1的外界环境与内部环境连通,通过放养管道每亩养殖池1内投放600尾泥鳅,投放虾苗,虾苗的投放密度为8万尾每亩;

步骤五,在虾苗投入30天内,每天白天7:00-9:00,晚间19:00-21:00点,打开增氧机6,进行增氧,每天白天9:00-11:00点、晚间21:00-23:00点进行水体交换,每隔3-5天,更换养殖池1内总体积十分之三至十分之四的水体,在虾苗投入30-90天内,每天白天6:00-9:00,晚间18:00-21:00点,打开增氧机6,进行增氧,每天白天9:00-12:00点、晚间21:00-24:00点进行水体交换,每隔2-3天,更换养殖池1内十分之三至十分之四的水体,在虾苗投入90-120天内,每天白天6:00-10:00,晚间17:00-21:00点,打开增氧机6,进行增氧,每天白天11:00-15:00点、晚间22:00-2:00点进行水体交换,每隔1-2天,更换养殖池1内总体积十分之三至十分之四的水体;

其中,水体交换具体为:打开第一泵体,将养殖池1内水体泵入交换池2,20min后,打开第二泵体,将交换池2内水体泵入养殖池1,其中,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泵水速度相同,关闭第一泵体,直至第二泵体将交换池2内水体完全泵入养殖池1后,关闭第二泵体;

更换养殖池1内总体积十分之三至十分之四的水体具体为:打开第三泵体,将养殖池1内残渣泵入沉淀池15,沉淀5-6h后,打开第四泵体,将沉淀池15内上清液泵入缓冲池17,向缓冲池15内注入清水至缓冲池17内水的总体积等于从所述养殖池1内泵出的水体积,调节所述缓冲池17内的水体为养殖水,打开第五泵体,将缓冲池17内水体泵入养殖池1,其中,养殖池1内残渣为池底腐殖质、污泥、以及水体的混合物,调节所述缓冲池17内的水体为养殖水,具体为:按照体积等比例缩小投入质量比为2:1的二氧化氯和漂白粉的混合物,搅拌使其溶解完全,其中,二氧化氯和漂白粉的混合物与交换池2内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0-150mg/l之间,调节水体温度为22-25℃之间,ph值为7.8-8.5之间,透明度为30-40cm之间,即可;

所述微生物调节剂为质量比为1:1.2:1:1.1:1的乳酸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及植物乳杆菌的混合物,每亩养殖池1内投入5kg微生物调节剂;

以所述第一倾斜板3和所述第二倾斜板4为主板19,主板19两侧面沿其长度方向上下间距设有多个副板20,所述副板20相对于所述主板19倾斜向下设置;

所述喷头12包括沿所述养殖池1顶面周向设置的环形管21,所述环形管21靠近所述养殖池1内壁的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环形管21位于所述出水口下方的侧壁沿朝向所述养殖池1内壁的方向设置一导流板22,所述导流板22底端与所述养殖池1内壁间的距离不大于0.5mm。

所述出水口为沿所述环形管21周向设置的条状;

步骤四中肥水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a、打开增氧机6,持续增氧,在放养南美白对虾前1h,关闭增氧机6;

b、打开第一泵体,将养殖池1内水体泵入交换池2,20min后,打开第二泵体,将交换池2内水体泵入养殖池1,其中,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泵水速度相同,在放养南美白对虾前1h,关闭第一泵体,直至第二泵体将交换池2内水体完全泵入养殖池1后,关闭第二泵体;

c、在放养南美白对虾前24h,每亩养殖池1中泼洒有机酸解毒灵1000ml和黑土精500g,在放养南美白对虾前6h,每亩养殖池1中泼洒维生素调节剂500g,所述维生素调节剂具体为:将质量比为1:1:2:1的山药、藕、冻豆腐、及豌豆混合蒸制60min,得蒸制混合物,将蒸制混合物置于打浆机中,加入蒸制混合物0.2倍质量的柠檬汁,打浆得浆液,加入浆液0.05倍质量的混合维生素,搅拌混合均匀即得维生素调节剂,所述混合维生素为质量比为1:1.1:1.3:1的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的混合物;

所述滤网5的网孔小于泥鳅和虾苗的粗度,以不使泥鳅和虾苗穿过,所述滤网5底端与所述第二倾斜板4顶端抵接。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南美白对虾抗应激能力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搭建养殖系统,所述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1、交换池2、沉淀池15、及缓冲池17,其中,所述养殖池1侧壁具有交换液出口9,第一管道10的一端与交换液出口9连通,另一端与交换池2连通,所述第一管道10上设有第一泵体,以将养殖池1内水体泵入交换池2,第二管道11一端与所述交换池2连通,另一端与养殖池1顶端喷头12连通,所述第二管道11上设有第二泵体,以将交换池2内水体泵入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侧壁位于池底最低端一侧上端具有残渣出口13,第三管道14的一端与残渣出口13连通,另一端与沉淀池15连通,所述第三管道14上设有第三泵体,以将养殖池1内残渣泵入沉淀池15,第四管道16一端与所述沉淀池15连通,另一端与缓冲池17连通,所述第四管道16上设有第四泵体,以将沉淀池15上清液泵入缓冲池17,第五管道18一端与所述缓冲池17连通,另一端与养殖池1顶端喷头12连通,所述第五管道18上设有第五泵体,以将缓冲池17内水体泵入养殖池1;

步骤二,打开第一泵体,将养殖池1内的水泵至交换池2,向所述交换池2内加入质量比为2:1的二氧化氯和漂白粉的混合物,搅拌使其溶解完全后,得杀毒水,其中,二氧化氯和漂白粉的混合物与交换池2内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0mg/l;

清除养殖池1池底上层1-2cm厚的污泥,挖土调节所述养殖池1底面与水平面夹角为20°,在所述养殖池1底面铺洒一层厚度为2-4mm生石灰,暴晒3天,至池底干裂后,清扫所述养殖池1底面生石灰至裂缝,注入杀毒水至淹没养殖池1底面最高处至少1cm,喷洒微生物调节剂,在所述养殖池1内沿其宽度方向等间距倾斜安装多个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一倾斜板3,所述第一倾斜板3斜上方倾斜向上与其呈30°安装多个第二倾斜板4,多个第二倾斜板4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且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倾斜板3底端的高度,所述第一倾斜板3与所述第二倾斜板4不相接,注入杀毒水至杀毒水淹没所述第二倾斜板4顶端,沿所述养殖池1周向环设有滤网5,注入杀毒水,滤网5至养殖池1底面最高处的距离至少为0.6m,所述滤网5至养殖池1内杀毒水顶面的距离为1.7m,其中,所述交换液出口9位于所述滤网5上端,步骤二中杀毒水总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通过排除一部分养殖池内排入交换池的水体,也可以通过额外的加入水体,具体根据养殖池内水体的多少以及后期养殖所需水体的多少来定;

步骤三,每亩养殖池1内配置1台增氧机6,所述增氧机6的增氧主管7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倾斜板3与所述第二倾斜板4沿所述养殖池1长度方向设置,垂直于所述增氧主管7沿所述养殖池1宽度方向设置多个增氧副管8,所述增氧副管8位于所述第一倾斜板3和第二倾斜板4下方,所述增氧副管8上间距开设多个增氧孔;

步骤四,在放养南美白对虾前,进行肥水处理,调节水体温度为25℃,ph值为7.9,透明度为36cm,得养殖水,还包括,放养管道,所述放养管道穿过滤网5将养殖池1的外界环境与内部环境连通,通过放养管道每亩养殖池1内投放700尾泥鳅,投放虾苗,虾苗的投放密度为6万尾每亩;

步骤五,在虾苗投入30天内,每天白天7:00-9:00,晚间19:00-21:00点,打开增氧机6,进行增氧,每天白天9:00-11:00点、晚间21:00-23:00点进行水体交换,每隔3天,更换养殖池1内总体积十分之三的水体,在虾苗投入30-90天内,每天白天6:00-9:00,晚间18:00-21:00点,打开增氧机6,进行增氧,每天白天9:00-12:00点、晚间21:00-24:00点进行水体交换,每隔3天,更换养殖池1内十分之四的水体,在虾苗投入90-120天内,每天白天6:00-10:00,晚间17:00-21:00点,打开增氧机6,进行增氧,每天白天11:00-15:00点、晚间22:00-2:00点进行水体交换,每隔2天,更换养殖池1内总体积十分之四的水体;

其中,水体交换具体为:打开第一泵体,将养殖池1内水体泵入交换池2,20min后,打开第二泵体,将交换池2内水体泵入养殖池1,其中,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泵水速度相同,关闭第一泵体,直至第二泵体将交换池2内水体完全泵入养殖池1后,关闭第二泵体;

更换养殖池1内总体积十分之三至十分之四的水体具体为:打开第三泵体,将养殖池1内残渣泵入沉淀池15,沉淀5-6h后,打开第四泵体,将沉淀池15内上清液泵入缓冲池17,向缓冲池15内注入清水至缓冲池17内水的总体积等于从所述养殖池1内泵出的水体积,调节所述缓冲池17内的水体为养殖水,打开第五泵体,将缓冲池17内水体泵入养殖池1,其中,养殖池1内残渣为池底腐殖质、污泥、以及水体的混合物,调节所述缓冲池17内的水体为养殖水,具体为:按照体积等比例缩小投入质量比为2:1的二氧化氯和漂白粉的混合物,搅拌使其溶解完全,其中,二氧化氯和漂白粉的混合物与交换池2内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0-150mg/l之间,调节水体温度为22-25℃之间,ph值为7.8-8.5之间,透明度为30-40cm之间,即可;

所述微生物调节剂为质量比为1:1.2:1:1.1:1的乳酸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及植物乳杆菌的混合物,每亩养殖池1内投入5kg微生物调节剂;

以所述第一倾斜板3和所述第二倾斜板4为主板19,主板19两侧面沿其长度方向上下间距设有多个副板20,所述副板20相对于所述主板19倾斜向下设置;

所述喷头12包括沿所述养殖池1顶面周向设置的环形管21,所述环形管21靠近所述养殖池1内壁的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环形管21位于所述出水口下方的侧壁沿朝向所述养殖池1内壁的方向设置一导流板22,所述导流板22底端与所述养殖池1内壁间的距离不大于0.5mm。

所述出水口为沿所述环形管21周向设置的条状;

步骤四中肥水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a、打开增氧机6,持续增氧,在放养南美白对虾前1h,关闭增氧机6;

b、打开第一泵体,将养殖池1内水体泵入交换池2,20min后,打开第二泵体,将交换池2内水体泵入养殖池1,其中,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泵水速度相同,在放养南美白对虾前1h,关闭第一泵体,直至第二泵体将交换池2内水体完全泵入养殖池1后,关闭第二泵体;

c、在放养南美白对虾前24h,每亩养殖池1中泼洒有机酸解毒灵1000ml和黑土精500g,在放养南美白对虾前6h,每亩养殖池1中泼洒维生素调节剂500g,所述维生素调节剂具体为:将质量比为1:1:2:1的山药、藕、冻豆腐、及豌豆混合蒸制70min,得蒸制混合物,将蒸制混合物置于打浆机中,加入蒸制混合物0.2倍质量的柠檬汁,打浆得浆液,加入浆液0.05倍质量的混合维生素,搅拌混合均匀即得维生素调节剂,所述混合维生素为质量比为1:1.1:1.3:1的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的混合物;

所述滤网5的网孔小于泥鳅和虾苗的粗度,以不使泥鳅和虾苗穿过,所述滤网5底端与所述第二倾斜板4顶端抵接。

<对比例1>

不将养殖池1内的水体泵至交换池2内,直接向水体内洒入等量的生石灰,等量二氧化氯和漂白粉的混合物处理。

<对比例2>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不设置第1倾斜板、第2倾斜板、滤网5,不进行泥鳅的养殖,养殖120天。

<对比例3>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不设置交换池2、沉淀池15、及缓冲池17,不进行水体交换和养殖池1内水体更换,养殖120天。

<对比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维生素调节剂不包括:山药、藕、冻豆腐、豌豆、及柠檬汁,仅为混合维生素,养殖120天。

<养殖结果检测>

1:选取几处检测对比例1中池底的污泥厚度,取平均值得池底污泥厚度远大于实施例3中污泥厚度,其中,污泥厚度的检测方式为取截面直径为10cm粗,重为60公斤的杆体,竖直放入养殖池1,检测杆体没入池体污泥的深度;

取对比例1中的水体、及池底污泥与实施例3中的水体及池底污泥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得出对比例1中的水体中的菌落总数远大于实施例3中的水体的菌落总数,及对比例1中的池底污泥中的菌落总数远大于实施例3中的池底污泥的菌落总数。

2:按照实施例3及对比例2-4的养殖方法,调节养殖密度均为6万尾/亩,养殖2000尾南美白对虾,统计实施例3和对比例2-4的南美白对虾分阶段生长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南美白对虾分阶段成活率参数表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