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14177阅读:1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特种水产品生态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宽体金线蛭是我国名贵中药材,人工养殖利润空间大。在当前,宽体金线蛭人工养殖模式主要为池塘网箱和水泥池养殖二种。在长江中下游养殖区,水蛭养殖户在每年4月份前后肥水养螺,5月底前后蛭苗下塘养殖,同年9月份开始排水捕捞水蛭。生产中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宽体金线蛭不耐高温,养殖水位较浅,每年8月份高温期养殖水体水温偏高,宽体金线蛭生长缓慢甚至大批死亡;二是养殖水体水草难控,特别是网箱养殖为了固定箱底利用泥土压箱,养殖中后期野生水草疯长,水草晴天光合作用强烈,水体ph等理化因子变化快,对水蛭应激大;三是残饵多,底质难控制,宽体金线蛭在人工养殖水体中主要捕食活螺丝,吮吸其内脏、血液等组织,螺丝厣附近肌肉结实,宽体金线蛭不能吸食完全,残留螺丝肉在养殖水体中腐烂败坏水质,导致宽体金线蛭养殖后期水体底质发黑、恶臭,水质恶化,宽体金线蛭疾病暴发。专利申请号为“201610871649x”,专利名称为“梯田水蛭稻虾混合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生态养殖系统,通过在稻虾养殖田旁设置水蛭养殖田,水蛭和龙虾进食后的残留物和排泄物通过换水方式进入到稻田内,给水稻提供有机肥料,同时水蛭进食后的动物残留物还给龙虾提供饲料,龙虾对各种昆虫的捕杀防止稻谷的病虫灾害,避免农药的使用,节省稻田种植成本,但是在该生态养殖系统水蛭和水稻种养殖在不同田块中,没有发挥水稻抑制杂草生长和在高温期遮阴降温作用,同时水稻净化水蛭养殖水质效果有限,蛭稻生态效应不能充分发挥,水蛭养殖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不能充分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水蛭生长环境,实现稻蛭生态健康养殖的生态种养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养殖准备,池塘网箱养殖或者水泥池养殖,

其中,池塘网箱养殖:选择一整理好的池塘,制作好网箱,用木桩或竹桩将网箱固定在池塘中,将盛满泥土的水稻栽种盆均匀分布在箱底,并在网箱内四周均匀分布小土堆或大红瓦片压住箱底,消毒进水后,在网箱内施肥引藻种培水,并在小土堆或者大红瓦片上栽种沉水性植物,投放成螺,

水泥池养殖:选择一水泥池,清理好水泥池,将盛满泥土的水稻栽种盆均匀分布在池底,消毒进水后,向水泥池内施肥引藻种培水,并在四周栽种沉水性植物,投放成螺;

步骤2,水稻种植和蛭苗放养:将秧苗移栽到水稻栽种盆中,投放宽体金线蛭苗或发育成熟蛭茧;

步骤3,饲养管理,

饲料投喂:向水体中定期补充活螺丝,逐渐增大螺丝规格,养殖中后期均匀投放中重量为0.5g-2.5g/颗的大号螺丝到养殖水体中,

水位调节:逐渐提高水位,高温期控制水深80-110cm,养殖后期水深控制在50-80cm,

疾病防治:养殖前期每20天用em菌或乳酸菌调水一次,中后期每10天-15天调水一次,并根据水质情况适当换水,当发现有宽体金线蛭死亡时用二氧化氯全池消毒;

其它:养殖前期若发现有青苔生长及时用防控青苔药物控制青苔,养殖中后期防止水鸟侵害水蛭等;

步骤4,收获:排放池水,捕捉宽体金线蛭,水稻成熟后开始收割水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的池塘的一边角设有排水口;水泥池为一南北走向水泥池,水泥池四周向内侧设计成“﹃”形,水泥池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排水口,进水口水平位置高于排水口,水泥池底设有纳米增氧管;网箱的网目为80目,网箱上沿设置“『”防逃檐,在网箱长边靠近中间处安装一个进水管;小土堆或大红瓦片直接分布的间隔为1.0-2.0m,小土堆的直径为40-100cm,水稻栽种盆直径为30-50cm、高10-20cm,盆之间间隔为0.5-1.5m;消毒7天后进水,进水高度为30-40cm,沉水性植物为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肥水20-30天后投放成螺,每平方累计投螺0.5-1kg,养殖期间7-10天追肥一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所述秧苗采用4月中旬旱田育秧或盘栽育秧,移植到水稻栽种盆中的栽种期为5月中旬至6月初,每盆栽种3或4穴,每穴2-5株,栽种3穴时呈“∵”形,栽种4穴“∷”形,栽种时水位不高于盆口10cm,其中秧苗选取株型高大、茎杆粗壮、抗倒伏、适宜深水位种植高杆水稻品种,

将所述宽体金线蛭苗投放入网箱中,或将发育成熟蛭茧平铺到养殖水体浮板上并盖上3cm潮湿泥土和水草,浮板宽30-60cm,每平方米养殖面积投放蛭苗150-350条;若为蛭茧,按35条/茧计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4中宽体金线蛭的捕捉开始时间为9月初,水稻收割期为10月底至11月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沉水性植物、水稻和水蛭之间互利共生关系,改善水蛭生长环境,实现稻蛭生态健康养殖,提高养殖经济、生态效益。

2、本发明将水稻栽种盆放入水蛭养殖水体中,水稻不断吸收水体有机质和残饵,水稻快速生长占据水体空间,抑制养殖杂草和青苔生长,遮挡阳光降低水温,为水蛭提供附着物,促进水蛭生长,本发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一种宽体金线蛭与水稻池塘网箱生态种养技术。

(1)池塘养殖网箱准备

池塘面积约3300㎡,长方形,长约75m,宽约45m,东西走向,池塘深1.5m,在池塘西北角设置排水口1个。池塘中布置养殖长35m、宽6m养殖网箱共9个,网箱南北走向,网箱高1.2m,网目为80目,网箱上沿设置防逃檐,用木桩固定网箱在池塘中,每个网箱靠近中部安装进水管一个。3月15号清理网箱,在网箱四周间隔1.5m堆小土堆一个,在网箱中间摆放盛满泥土塑料水稻栽种盆3排,盆间间隔1m,每个盆泥土中间放经烘干鸡粪约80g,每个网箱水稻栽种盆96个。4月1号用漂白粉全池消毒一次,4月8号进水至30cm并肥水,在网箱四周小土堆交替栽种伊乐藻和轮叶黑藻,一周后再补肥水膏一次,4月11号-15号投放田螺,平均每平方米网箱面积投放累计成螺0.8kg。

(2)水稻和蛭苗种养

蛭苗:5月15号前后每个网箱浮板上平放经挑选发育成熟蛭茧1.1kg(每kg蛭茧约970个)并盖上潮湿泥土和活水草,浮板宽50cm、长100cm,定期向浮板上浇水,待大量蛭苗出茧后将浮板上蛭茧倒到网箱水体中。

水稻:水稻为江苏省农科院粮作物选育南梗46,4月下旬旱田育秧,6月初移栽到水稻栽种盆中,每盆栽种3穴,在盆中呈“∵”形栽种,每穴3-4株,栽种时水位不高于盆口10cm。

(3)饲养管理

6月底开始补活田螺,以后根据箱内田螺数量7-10天补充一次。5-8月份逐渐提升水位至100cm,9月份水位控制在60-80cm。每5-10天向箱内适量加注新水一次。6月份和7月份约20天左右用em菌调水一次,8月份每10天-15天用em菌或乳菌调水一次。

(4)收获

10月初排水捕捉宽体金线蛭;水蛭收集结束后加水50cm,10月底收割水稻。

养殖结果:9个网箱共捕捉获宽体金线蛭2147.4kg,平均产量429.5kg/667㎡(以池塘面积计),出售宽体金线蛭约31.35万元。收获水稻146kg。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一种宽体金线蛭与水稻水泥池生态种养技术。

(1)水泥池准备

水泥池共8个,南北走向,池宽5m,长20m,深1.1m,池四周向内侧设计成“﹃”形防止宽体金线蛭逃走。进排水口在水泥池二端,池底由进水口向排水口一侧倾斜,进排水口用80目筛绢网包裹。3月底清池,将直径36cm左右、高12cm左右塑料盆盛满泥土平放到池底,每盆泥土中施经干燥处理鸽子粪为基肥,每个水泥池摆放2排,共34个,盆之间间隔1m;用漂白粉对水泥池消毒一次,7天后进水30cm左右;在水泥池四周距池壁60cm左右间隔栽种伊乐藻和轮叶黑藻,伊乐藻和轮叶黑藻用大红瓦片压根栽种,间隔1.5m左右;4月中旬开始陆续向网箱内投放成螺,每平方水泥池累计投螺约1kg,池底安装纳米增氧管。

(2)水稻和蛭苗种养

蛭苗:5月中旬投放宽体金线蛭苗,每平方米水泥池面积平均投放蛭苗250条,蛭苗投放前先喷洒低浓度维c等抗应激药物。

水稻:水稻为江苏省农科院粮作物选育南梗46,4月下旬旱田育秧,6月初移栽到水稻栽种盆中,每盆栽种4穴,秧苗在盆中呈“∷”形栽种,每穴2-3株,栽种时水位不高于盆口10cm。

(3)饲养管理

6月中旬开始补活田螺,以后根据箱内田螺数量7-10天补充一次。5-8月份逐渐提升水位至90cm,9月份水位控制在50-80cm。每2-5天向池内适量加注新水一次。6月份和7月份约20天左右用em菌调水一次,8月份每10天-15天用em菌或乳菌调水一次。养殖中后每晚增氧2-5小时。

(4)收获

9月底排水捕捉宽体金线蛭;水蛭收集结束后加水50cm,10月底收割水稻。

养殖结果:8个水泥池共捕捉获宽体金线蛭1244kg,平均产量1.56kg/㎡,出售宽体金线蛭约18.2万元。水稻38kg。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一种宽体金线蛭与水稻池塘网箱生态种养技术。

池塘面积约20000㎡,设置长42m、宽6m养殖网箱45个,网箱高1.2m,网目为80目,网箱上沿设置防逃檐,用木桩固定网箱在池塘中,网箱南北走向。3月中旬安装网箱,在网箱四周间隔1.5m堆小土堆一个,在网箱中间摆放盛满泥土水稻栽种盆3排,盆间间隔1m,每个盆泥土中间放经烘干处理鸡粪约80g。4月初用漂白粉全池消毒一次,一周后进水至30cm并肥水和栽种伊乐藻和轮叶黑藻,一周后再补肥水膏一次,4月中旬开始投放田螺,平均每平方米网箱面积投放累计成螺0.8kg。

(2)水稻和蛭苗种养

蛭苗:5月中旬每个网箱浮板上平放经挑选发育成熟蛭茧2.0kg(每kg蛭茧约970个)并盖上潮湿泥土和活水草,浮板宽50cm、长100cm,定期向浮板上浇水,待大量蛭苗出茧后将将浮板上蛭茧移到网箱水体中。

水稻:水稻为江苏省农科院粮作物选育南梗5055,5月中旬旱田育秧,6月初移栽到水稻栽种盆中,每盆分开栽种4穴,秧苗在盆中呈“∷”形栽种,每穴2-3株,栽种时水位不高于盆口10cm。

(3)饲养管理

6月中旬开始补活田螺,以后根据箱内田螺数量7-10天补充一次。5-8月份逐渐提升水位至100cm,9月份水位控制在50-80cm。每3-5天向箱内适量加注新水一次。6月份和7月份约20天左右用em菌调水一次,8月份每10天-15天用em菌或乳菌调水一次。

(4)收获

9月底排水捕捉宽体金线蛭;水蛭收集结束后加水50cm,10月底收割水稻。

养殖结果:45个网箱共捕捉获宽体金线蛭19765kg,水稻603kg。出售宽体金线蛭约288.6万元,养殖水蛭平均获利3.9万元/667㎡。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沉水性植物、水稻和水蛭之间互利共生关系,改善水蛭生长环境,实现稻蛭生态健康养殖,提高了养殖经济、生态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