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灵巧微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39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地灵巧微耕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耕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山地灵巧微耕机。



背景技术:

微耕机主要用于农村、山地、水田、旱地、园艺设施、等土地的耕耘作业,因其具有切土和碎土功能等特点,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虽然目前市场上微耕机解决了狭小地块的机械化作业问题,但市场上的微耕机工作时存在以下诸多问题:1、大多数微耕机动力系统通过皮带和链条传动,皮带碰到水易打滑,耕作困难,导致耕作效率低,皮带磨损快,动力消耗大;变速箱和旋耕刀以链条传动,易磨损,使用寿命较短。2、耕作时操作不够灵活,不能360度原地自由转弯调头或任意倒退,耕作斜坡土地时,上下坡不方便,不能跨沟爬坎,耕作时死角多、功能少等缺陷;3、传统微耕机的旋耕刀虽能实现正反转,但行走和旋耕为同一轴,转向不灵活导致功能有限和安全系数低,倒退时容易发生伤人事故;4、传统微耕机要实现旋耕功能,必须要有阻力棒的作用。在操作过程中,若阻力棒未有效插进土里,旋耕效果差且难以控制行进速度;若阻力棒插进土里耕作时转向不灵,人力难以控制其力度和方向,安全可靠性低,极易引起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山地灵巧本微耕机,结构简单轻巧、具有传动效率高、耕作质量好的特点,而且具有多个离合系统,操作灵活轻巧方便,安全可靠,能够360度原地自由转弯调头或任意倒退。还能轻易爬坎、跨沟、开沟、锄草,适用于水田、旱地、30度左右斜坡地、低矮树冠,不但上下坡方便,还能上下台阶。旋耕刀能够实现正反转、开单双沟距可调节等多种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地灵巧微耕机,包括扶手杆、动力机、齿轮箱、行走轮、连接杆和旋耕机构,齿轮箱通过轮轴架设于行走轮上,旋耕机构通过连接杆连接于齿轮箱的前端,扶手杆连接于齿轮箱的后端,动力机通过支架设置于齿轮箱上,齿轮箱内轴承架设有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动力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伸入于齿轮箱内的蜗杆,第一传动轴上套设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蜗轮通过第一离合机构与第一传动轴离合配合,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第一双齿轮,第二传动轴上设有与第一双齿轮啮合的第二双齿轮,第二双齿轮通过第二离合机构与第二传动轴离合配合,第二传动轴上固定设置有小齿轮,齿轮箱内还设有与该小齿轮啮合的大齿轮,轮轴通过差速器穿设于大齿轮上;第一传动轴上还设有第一伞齿轮,连接杆内通过轴承架设有传动杆,传动杆的第一端设有与第一伞齿轮啮合的第二伞齿轮,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旋耕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旋耕机构包括旋耕轴和设置于旋耕轴上的旋耕刀,传动杆的第二端设有第三伞齿轮,旋耕轴上设有与第三伞齿轮啮合的第四伞齿轮;旋耕轴上设有连接座,连接杆与旋耕机构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套,连接套与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 旋耕刀在旋耕轴上的安装位置可调节。

进一步的, 旋耕轴套设有圆筒。

进一步的,第一离合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杆、第一拨叉和第一离合器,第一导向杆设置于齿轮箱内,第一离合器活动套设于第一传动轴上并与第一传动轴键连接,第一拨叉在第一离合线的控制下沿第一导向杆横向滑移以驱动第一离合器与蜗轮离合配合。

进一步的,第二离合机构包括第二导向杆、第二拨叉和第二离合器,第二导向杆设置于齿轮箱内,第二离合器活动套设于第二传动轴上并与第二传动轴键连接,第二拨叉在第二离合线的控制下沿第二导向杆横向滑移以驱动第二离合器与第二双齿轮离合配合。

进一步的,第一双齿轮通过拨动机构可横向滑移地设置于第一传动轴上,所述拨动机构包括第三导向杆和第三拨叉,第三导向杆设置于齿轮箱内,第三拨叉在换挡杆的控制下沿第三导向杆横向滑移以驱动第一双齿轮沿第一传动轴横向滑移,实现快慢换档。

进一步的, 扶手杆两端分别设有控制第一离合机构和第二离合机构的离合器锁紧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山地灵巧微耕机,动力系统采用涡轮涡杆减速,通过伞齿轮传动,使得变速箱小巧灵活,传动效率高,能够传递大功率,而且齿轮磨损较慢,使用寿命长;通过设置差速器,使得耕作时操作灵活,能够360度原地自由转弯调头或任意倒退,机身斜卧设置,耕作斜坡土地时,上下坡方便,通过设置第一离合机构和第二离合机构,能够手动灵活控制旋耕机构和行走轮的启停,安全可靠性高,通过改变第四伞齿轮和第三伞齿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改变旋耕刀的转动方向,使得旋耕刀能够实现正反转,通过改变旋耕刀在旋耕轴上的位置和适量,可实现开单沟和双沟的功能,且双沟行距大小可调,功能更加齐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2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耕机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锁紧装置示意图。

图中:1.扶手杆;2.动力机;3.齿轮箱;4.行走轮;5.连接杆;6.蜗杆;7.第一离合机构;8.第一双齿轮;9.旋耕机构;10.第一传动轴;11.蜗轮;12.支架;13.第一伞齿轮;14.第二传动轴;15.第二双齿轮;16.小齿轮;17.大齿轮;18.轮轴;19.差速器;20.轴承架;21.传动杆;22.第二伞齿轮;23.旋耕轴;24.旋耕刀;25.第三伞齿轮;26.第四伞齿轮;27.连接座;28.连接套;29. 第一导向杆;30.第一拨叉;31.第一离合器;32. 第二导向杆;33.第二拨叉;34.第二离合器;35.第三导向杆;36.第三拨叉;37. 离合器锁紧装置;38.圆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的一种山地灵巧微耕机,包括扶手杆1、动力机2、齿轮箱3、行走轮4、连接杆5和旋耕机构9,齿轮箱3通过轮轴18架设于行走轮4上,行走轮4对称设于轮轴18两端,旋耕机构9通过连接杆5连接于齿轮箱3的前端,扶手杆1连接于齿轮箱3的后端,动力机2通过支架12设置于齿轮箱3上,齿轮箱3内轴承架20设有第一传动轴10和第二传动轴14,动力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伸入于齿轮箱3内的蜗杆6,第一传动轴10上套设有与蜗杆6啮合的蜗轮11,蜗轮11通过第一离合机构7与第一传动轴10离合配合,第一离合机构7包括第一导向杆29、第一拨叉30和第一离合器31,第一导向杆29设置于齿轮箱3内,第一离合器31活动套设于第一传动轴10上并与第一传动轴10键连接,第一拨叉30在第一离合线的控制下沿第一导向杆29横向滑移以驱动第一离合器31与蜗轮11离合配合,第一离合线连接于扶手杆1上,控制方便。

第一传动轴10上设有第一双齿轮8,第二传动轴14上设有与第一双齿轮8啮合的第二双齿轮15,第二双齿轮15通过第二离合机构与第二传动轴14离合配合,第二离合机构包括第二导向杆32、第二拨叉33和第二离合器34,第二导向杆32设置于齿轮箱3内,第二离合器34活动套设于第二传动轴14上并与第二传动轴14键连接,第二拨叉33在第二离合线的控制下沿第二导向杆32横向滑移以驱动第二离合器34与第二双齿轮15离合配合,第二离合线连接于扶手杆1上,控制方便。

第二传动轴14上固定设置有小齿轮16,齿轮箱3内还设有与该小齿轮16啮合的大齿轮17,所述轮轴18通过差速器19穿设于大齿轮17上;第一传动轴10上还设有第一伞齿轮13,连接杆5内通过轴承架20设有传动杆21,传动杆21的第一端设有与第一伞齿轮13啮合的第二伞齿轮22,传动杆21的另一端与旋耕机构9传动连接。

旋耕机构9包括旋耕轴23和设置于旋耕轴23上的旋耕刀24,传动杆21的第二端设有第三伞齿轮25,旋耕轴23上设有与第三伞齿轮25啮合的第四伞齿轮26;旋耕轴23上设有连接座27,连接杆5与旋耕机构9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套28,连接套28与连接座2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微耕机,通过动力机2输出动力带动蜗杆6转动,蜗杆6带动与之啮合的蜗轮11转动从而使第一传动轴10转动,第一传动轴10通过第一伞齿轮13和第二伞齿轮22啮合带动传动杆21转动,传动杆21通过第三伞齿轮25和第四伞齿轮26啮合旋耕轴23转动,旋耕轴23驱动旋耕刀24转动实现工作,本实用新型的微耕机动力系统通过伞齿轮传动,使得传动效率高,能够传递大功率,而且齿轮磨损较慢,使用寿命长。机身斜卧设置,耕作斜坡土地时, 可调节旋耕刀24角度,行走轮4再驱动旋耕机前进,使得上下坡方便,便于耕作斜坡土地,还能轻易爬坎、跨沟、开沟、锄草,适用于水田、旱地、30度左右斜坡地、低矮树冠,。

第一传动轴10通过第一双齿轮8和第二双齿轮15啮合带动第二传动轴14转动,第二传动轴14通过小齿轮16与大齿轮17啮合带动轮轴18转动,轮轴18驱动行走轮4转动实现微耕机的行走。

进一步的,通过第一离合线控制第一拨叉30沿第一导向杆29横向滑移以驱动第一离合器31与蜗轮11离合配合,可实现手动控制旋耕机构9的动力,还可以在行走轮4转动时,快速切断旋耕机构9的动力,不但安全可靠性高而且还能节省动力。

通过第二离合线的控制第二拨叉33沿第二导向杆32横向滑移以驱动第二离合器34与第二双齿轮15离合配合,可实现手动控制行走轮4的动力,还可以在旋耕刀24转动时,快速切断行走轮4的动力,不但安全可靠性高而且还能节省动力。

轮轴18通过差速器19穿设于大齿轮17上,当微耕机需要转动时,通过差速器19使两个行走轮4的速度不同,从而可以实现微耕机360度原地自由转弯调头或任意倒退。

当微耕机的旋耕刀24需要反转时,将螺栓松开使连接套28与连接座27分离,再将旋耕轴23旋转180度改变第三伞齿轮25和第四伞齿轮26的相对位置,当第三伞齿轮25转动时,可以带动第四伞齿轮26反转,从而实现了旋耕刀24的翻转,功能更加齐全。

进一步的,第一双齿轮8通过拨动机构可横向滑移地设置于第一传动轴10上,所述拨动机构包括第三导向杆35和第三拨叉36,第三导向杆35设置于齿轮箱3内,第三拨叉36在换挡杆的控制下沿第三导向杆35横向滑移以驱动第一双齿轮8沿第一传动轴10横向滑移,通过驱动第一双齿轮8沿第一传动轴10横向滑移,从而改变第一双齿轮8和第二双齿轮15之间的啮合齿数,进而改变第二传动轴14的转速,,实现快慢换档,使得微耕机换挡调速方便,提高了耕作效率。

进一步的,旋耕刀24在旋耕轴23上的安装位置可调节,通过调节旋耕刀24的位置,从而调节土地沟槽之间的距离,旋耕刀24在旋耕轴23上的安装数量亦可调节,通过调节旋耕刀24的数量,进而调节土地开沟数量, 实现开单沟和双沟的功能,且双沟行距大小可调,功能更加齐全,旋耕轴23套设有圆筒38,旋耕机构9在工作时,圆筒38可有效防止土地上的杂草缠绕到旋耕轴23上,避免旋耕机构9停止工作。

进一步的,扶手杆1两端分别设有控制第一离合机构7和第二离合机构的离合器锁紧装置37, 当微耕机不需要工作或遇到紧急情况时,触碰左手端的离合器锁紧装置37以将第一离合机构7松扣,使得微耕机的旋耕机构9和行走轮4都停止工作,发动机还正常运转,实现了安全耕作,当微耕机需要以较慢速度工作时, 触碰右手端的离合器锁紧装置37以将第二离合机构松扣,使得微耕机的行走轮4停止工作,旋耕机构9转动带动行走轮4前进,实现慢速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