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式伸缩脱棉采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4280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自走式伸缩脱棉采棉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收获机械领域,涉及一种自走式伸缩脱棉采棉机。



背景技术:

国内棉花种植,为保证单亩产量,保障种植户的收入,普遍采用一行两株的模式。目前国外的种植主要以单行单株种植模式,其采棉机比较实用于这种单行单株的种植模式采收。在我国引进国外采棉机后,国外的采棉机也做了相应的适应性改进设计,但对于我国的一行两株的种植模式,其株距最大只能控制在行株距10cm以下,否则其采棉机无法进行工作,将导致进口采棉机卡死或起火。为满足国外采棉机对机采棉农艺要求,种植户在棉花种植时只能将株距控制在10cm以内,对种植户而言,这种密植的方式,其单位亩产量和棉花品质均降低,导致农户的种植收益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走式伸缩脱棉采棉机,能扩大棉花的种植行株距,加大棉花种植的行株距,既能能保证棉花的产量,提高棉花的品质,又能提高种植户的收益,提高采摘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自走式伸缩脱棉采棉机,包括并列设置的若干采摘头、负压吸棉管道、杂质处理系统、正压送棉管道、储棉箱和操作控制系统,采摘头通过负压吸棉管道与杂质处理系统连接,杂质处理系统通过正压送棉管道连接储棉箱。

进一步,所述采摘头通过调整机构设置在车架上,通过定位限位销定位,可调整采摘头的位置和角度。

进一步,所述储棉箱设置为内、外两层,内层连接有棉箱举升液压系统,可通过举升内层来扩大棉箱的容积。

进一步,所述采摘头包括传送带、摘锭、扶禾绞笼、扶禾器、刀盘及过滤篦子,摘锭设置在传送带上,随着传送带在采摘头内转动,扶禾器设置在采摘头前端下方的两侧;所述扶禾绞笼包括环形阵列分布的若干绞笼杆、绞笼架和绞笼轴,所述绞笼杆设置在绞笼架上通过绞笼轴带动旋转;所述过滤篦子固定在采摘头上方,穿插在摘锭之间;所述刀盘包括刀盘轴和并列设置在刀盘轴上的刀片,所述刀片穿插在摘锭和过滤篦子之间,通过刀盘轴带动旋转。

进一步,所述摘锭的端部通过轴承与传送带连接,可以伸缩并且围绕自身转动。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采摘头上的地面地势仿形系统,所述地面地势仿形系统包括仿形头基础件、仿形触板、顶杆、摆动架、角度传感器、电气控制系统和仿形举升油缸,所述仿形触板的一端与仿形头基础件铰接,悬置在仿形头基础件的下端,中部铰接在顶杆的下端,顶杆的上端通过预压缓冲弹簧连接摆动架的自由端,摆动架的另一端连接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将自身的角度变化范围值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传递给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气系统分析处理,将处理结果输出给仿形举升油缸。

进一步,述摆动架的自由端与连接仿形头基础件通过预拉弹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并列的采摘头,采摘头采摘区采用宽幅面设置,可以适应大间距的棉花的采摘,有效地提高棉花的产量。

2、通过在采摘头上,设置调整机构和地面地势仿形系统,可有效增加采摘头的灵活度,并且使采摘头适应地面的地势,有效提高棉花的采摘可靠性和杂质清除的效率。

3、设置内外两层的储棉箱,提升内层可以增加储棉空间。

4、本实用新型的采摘头,具有可伸缩和自转的摘锭,配合各个除杂部件,具有有良好的除杂效果,可以提升棉花的采摘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摘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地面地势仿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走式伸缩脱棉采棉机,包括并列设置的若干采摘头1、负压吸棉管道2、杂质处理系统3、正压送棉管道4、储棉箱5和操作控制系统6,采摘头1处的棉花经负压吸棉管道2进入杂质处理系统3,进行杂质清理后,通过正压送棉管道4吹送至储棉箱5内。储棉箱设置为内、外两层,储棉箱连接有棉箱举升液压系统7,内层501被棉箱举升液压系统7举升,扩大了棉箱的容积。扩大棉箱的容积也可以是对外层提升,可以在不用加长采摘车的同时,在高度方向上增加棉箱的容积。采摘头1通过调整机构10和定位限位销8与车架连接,可调整采摘头1在车架上的位置和角度。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采摘头1包括传送带、摘锭102、扶禾绞笼104、扶禾器103、刀盘106及过滤篦子105,摘锭102设置在传送带上,随着传送带在采摘头1内转动,扶禾器103设置在采摘头1前端下方的两侧;所述扶禾绞笼104包括环形阵列分布的若干绞笼杆1041、绞笼架1042和绞笼轴1043,所述绞笼杆1041设置在绞笼架1042上通过绞笼轴1043带动旋转;所述过滤篦子105固定在采摘头1上方,穿插在摘锭102之间;所述刀盘106包括刀盘轴和并列设置在刀盘轴上的刀片,所述刀片穿插在摘锭102和过滤篦子105之间,通过刀盘轴带动旋转。摘锭102的端部通过轴承与传送带连接,可以伸缩并且围绕自身转动。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采摘头上的地面地势仿形系统9,所述地面地势仿形系统9包括仿形头基础件901、仿形触板902、顶杆903、摆动架904、角度传感器905、电气控制系统和仿形举升油缸,所述仿形触板902的一端与仿形头基础件901铰接,悬置在仿形头基础件901的下端,中部铰接在顶杆903的下端,顶杆903的上端通过预压缓冲弹簧连接摆动架904的自由端,摆动架904的另一端连接角度传感器905,角度传感器905将自身的角度变化范围值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传递给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气系统分析处理,将处理结果输出给仿形举升油缸。摆动架904的自由端与连接仿形头基础件通过预拉弹簧906连接。

采摘头1对棉花进行收获,利用采摘头1上的摘锭102自转,经过扶禾绞笼104,可以将棉株扶正使其紧靠采头摘锭102,使其接触充分,同时利用旋转的扶禾绞笼104将堆积的棉花、棉桃、棉枝等搅散,加速杂质往下落的速度,从而避免堆积。摘锭102上的牙碰到棉花后,将棉花从棉桃中抽出,缠绕着棉花的摘锭102随着采摘头的公转自下而上运动,利用过滤篦子105将棉桃、棉杆等大杂从摘锭102中进行分离,同时,为避免棉杆在过滤篦子105的上方形成堆积。此时,旋转的刀盘106将棉杆等杂质高速挑飞,防止堆积,旋转至脱棉及吸棉区时,摘锭102向下缩回,棉花被脱棉套107往外推,从而将棉花从摘锭102上脱开。此时,在输棉风机的作用下,负压吸棉管道2靠采摘头端管内为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采头脱棉区的棉花进入负压吸棉管道2,经负压吸棉管道2进入杂质处理系统3,棉花在杂质处理系统3内通过杂质清理后,进入正压送棉管道4,在输棉风机作用下,正压送棉管道4内棉花被吹送到储棉箱5内。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