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芨种植培养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3887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芨种植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白芨种植培养室。



背景技术:

白芨是多年生草本球根(块根)植物,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其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白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此外,白芨还在保健食品、纺织印染、特种涂料和日用化工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商业利用价值。随着白芨食品的开发利用和印染业、美容业的需求,白芨用量日趋增多,野生资源已濒临枯竭,因此,人们开始采取人工繁育的方式对白芨进行种植。

由于白芨的种子自然萌发率极低,因此,人们大多都会先将其在培养室内育苗,当幼苗成长至一定高度或一定阶段时,再将其移植到大棚内。传统的培养室虽然结构简单,但功能单一,无法保证幼苗的土壤水分、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且人工参与的工作较多,难以减轻种植人员的劳动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白芨种植培养室,其能够自动控制幼苗生长的土壤水分、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从而减少人工参与量,减轻种植人员的劳动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白芨种植培养室,包括弧形骨架、竖向骨架、储水箱、万向轮、控制器、照明灯、横杆、喷雾喷头、光线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加热装置、保温侧板、保温底板以及位于储水箱内的抽水泵,万向轮装在储水箱底部,竖向骨架装在储水箱顶部边沿处,弧形骨架装在竖向骨架顶部,弧形骨架和竖向骨架外部罩有透明塑料薄膜,照明灯、横杆、喷雾喷头、光线传感器、保温侧板和保温底板均位于透明塑料薄膜所围内腔中,照明灯有若干个且均装在竖向骨架上部,控制器位于透明塑料薄膜所围内腔外部并装在竖向骨架上,横杆装在两侧的竖向骨架之间,喷雾喷头有若干个,并且等间距均匀安装在横杆上,保温底板装在储水箱顶部敞口处,保温底板上开设有若干漏水孔,保温侧板装在保温底板顶部,保温侧板与保温底板共同围成用于种植白芨的种植腔,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均埋于种植腔内的土壤中,光线传感器通过支架装在土壤顶部表面上,抽水泵通过管道与若干喷雾喷头连接相通,照明灯、光线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加热装置和抽水泵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白芨种植培养室,其中,透明塑料薄膜所围内腔上部设置有遮阳网,遮阳网位于照明灯上方,遮阳网装在滑杆上,滑杆上连接有拉绳,拉绳一端伸出透明塑料薄膜内腔,露在外部,滑杆的两端与滑座可滑动连接,滑座装在竖向骨架上。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白芨种植培养室具有以下优点:当种植白芨种子后,光线传感器会实时检测周围环境光线亮度,而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则实时检测土壤的干湿度和温度。当光线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开启照明灯来补充光线的亮度;当土壤缺水时,控制器则开启抽水泵对土壤进行灌溉;当土壤温度较低时,控制器接通加热装置的电源对土壤进行加热。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控制培养室内白芨生长的土壤水分、光照及温度等环境条件,确保了白芨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光照条件下生根、发芽。本实用新型这种自动控制白芨生长环境的方式,确保了白芨种子从生根、发芽到幼苗成长都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从而减少了人工的参与量,减轻了种植人员的劳动负担。

保温侧板和保温底板的设置主要起到保持土壤中温度的作用,以防止土壤温度过快散发。漏水孔的设置可在灌溉时将多余的水分排出,避免幼苗根部长时间受水浸泡而腐烂。底部安装的万向轮,可方便种植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推动,使得培育白芨更为便捷。

通过透明塑料薄膜可将阳光照射的温度保存在培养室内,黑色遮阳网具有吸热作用,同时遮挡了阳光对白芨幼苗的直接照射,营造了白芨幼苗喜爱的环境。当外界阳光较弱时,可通过拉动拉绳将遮阳网折叠,以便于白芨幼苗的光合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白芨种植培养室的侧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白芨种植培养室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一种白芨种植培养室包括弧形骨架3、竖向骨架10、储水箱14、万向轮15、控制器9、照明灯8、横杆19、喷雾喷头18、光线传感器20、土壤温湿度传感器21、加热装置17、保温侧板12、保温底板13以及位于储水箱14内的抽水泵16。万向轮15有四个,并且均装在储水箱14底部,底部安装的万向轮15,可方便种植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推动,这使得培育白芨时更为便捷。所述竖向骨架10装在储水箱14顶部边沿处,弧形骨架3装在竖向骨架10顶部,弧形骨架3和竖向骨架10外部罩有透明塑料薄膜,所述照明灯8、横杆19、喷雾喷头18、光线传感器20、保温侧板12和保温底板13均位于透明塑料薄膜所围内腔中。所述照明灯8有若干个且均装在竖向骨架10上部,所述控制器9位于透明塑料薄膜所围内腔外部并装在竖向骨架10上,所述横杆19装在两侧的竖向骨架10之间,所述喷雾喷头18有若干个,并且等间距均匀安装在横杆19上,所述保温底板13装在储水箱14顶部敞口处,保温底板13上开设有若干漏水孔,漏水孔的设置可在灌溉时将多余的水分排出,避免幼苗根部长时间受水浸泡而腐烂。所述保温侧板12装在保温底板13顶部,保温侧板12与保温底板13共同围成用于种植白芨的种植腔11,若干喷雾喷头18位于种植腔11上方,保温侧板12和保温底板13的设置主要起到保持土壤中温度的作用,以防止土壤温度过快散发。所述土壤温湿度传感器21和加热装置17均埋于种植腔11内的土壤中,所述光线传感器20通过支架装在土壤顶部表面上,光线传感器20距离土壤表面20cm,所述抽水泵16通过管道与若干喷雾喷头18连接相通,所述照明灯8、光线传感器20、土壤温湿度传感器21、加热装置17和抽水泵16均与控制器9电连接。

所述透明塑料薄膜所围内腔上部设置有遮阳网5,遮阳网5位于照明灯8上方,所述遮阳网5装在滑杆4上,滑杆4上连接有拉绳6,所述拉绳6的另一端伸出透明塑料薄膜内腔,露在外部,滑杆4的两端与滑座7可滑动连接,滑座7装在竖向骨架10上。通过透明塑料薄膜可将阳光照射的温度保存在培养室内,黑色遮阳网5具有吸热作用,同时遮挡了阳光对白芨幼苗的直接照射,营造了白芨幼苗喜爱的环境。当外界阳光较弱时,可通过拉动拉绳6将遮阳网5折叠,以便于白芨幼苗的光合作用。

当种植白芨种子后,光线传感器20会实时检测周围环境光线亮度,而土壤温湿度传感器21则实时检测土壤的干湿度和温度。当光线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9开启照明灯8来补充光线的亮度;当土壤缺水时,控制器9则开启抽水泵16对土壤进行灌溉;当土壤温度较低时,控制器9接通加热装置17的电源对土壤进行加热。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控制培养室内白芨生长的土壤水分、光照及温度等环境条件,确保了白芨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光照条件下生根、发芽。本实用新型这种自动控制白芨生长环境的方式,确保了白芨种子从生根、发芽到幼苗成长都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从而减少了人工的参与量,减轻了种植人员的劳动负担。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控制器9、遮阳网5、照明灯8、喷雾喷头18、光线传感器20、土壤温湿度传感器21、加热装置17、保温侧板12、保温底板13、抽水泵16以及万向轮15均为市售产品,故其具体结构不在此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