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病虫害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据统计,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已经超过3000万公顷,约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7%,总产量达1.3亿吨,占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同时,我国又是全世界最大的粮食消费国,60%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为此,粮食的保产、增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近年来,我国受气候变化、农业结构调整、栽培管理措施、病虫害抗药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各种病虫害如稻飞虱、卷叶螟和二化螟邓害虫常年保持重发态势,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呈上升趋势。现有技术中,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主要还是依靠化学防治,但是采用化学防治普遍存在乱施药、盲目施药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耕地的生态环境和粮食的质量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出现了杀虫灯、诱杀板等绿色防控产品。但是,现有的杀虫灯、诱杀板其结构单一,杀虫效果不理想,杀虫效率低,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差,不利于害虫的捕捉和收集。为此,申请号为201620174087.9的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新型稻田虫害防治装置,其包括水田杀虫机构,杀虫机构包括伸缩杆、太阳能接收板、储能控制箱、插地叉和横梁,横梁的下方都安装有捕虫装置和集虫装置,捕虫装置包括灯罩、诱虫灯、至少2层过滤电网和支架,集虫装置包括收虫袋、集虫漏斗、遮光罩和V型防逃架,诱虫灯经过遮光板后的投影面积大于集虫漏斗的下端出口面积。使用时,在诱虫盒内装有诱饵,把诱虫盒安装在伸缩杆的底部,然后将插地叉插放在水田里,当在白天的时候,储能控制箱就会打开太阳能接收板的连接电路进行发电,将吸收到的电能通过电路传送至储能控制箱;当晚上的时候,储能控制箱就会断开与太阳能接收板的连接,并接通诱虫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让接近诱虫灯的害虫被过滤电网电击后掉落入集虫装置内。
但是,该防治装置的灯罩直接与外部连通,害虫可自由进出该防治装置,因而使得该防治装置对害虫的捕杀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治害虫逃逸的太阳能病虫害防治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太阳能病虫害防治装置,包括安装立柱,所述安装立柱顶部连接有太阳能接收板,所述安装立柱上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下方安装有捕虫装置;所述捕虫装置包括灯罩外壳,所述灯罩外壳内设置有集虫漏斗,所述集虫漏斗将灯罩外壳的内腔分割成位于上方的诱捕区、位于下方的集虫区,所述诱捕区内设置有诱捕装置,所述灯罩外壳的侧壁上对应诱捕区的位置开设有进虫口,所述灯罩外壳外设置有喇叭状导向罩,所述喇叭状导向罩通过进虫口与诱捕区连通,所述喇叭状导向罩的口径沿虫飞入灯罩外壳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进虫口内还设置有用于防止已经进入灯罩外壳内的虫逃逸出的防逃逸罩,并在进虫口内壁与防逃逸罩的外壁之间形成可供虫飞进灯罩外壳的进虫通道;所述防逃逸罩的一端位于诱捕区内,所述防逃逸罩的另一端位于喇叭状导向罩内,所述防逃逸罩的口径沿虫飞出灯罩外壳的方向逐渐减小,且防逃逸罩的进口端的口径大于进虫口的口径。
其中,所述喇叭状导向罩内还设置有用于将虫吹入灯罩外壳内的风机。
其中,所述诱捕装置包括安装在灯罩外壳内的诱虫灯,所述诱虫灯上设置有至少2层过滤电网。
其中,所述集虫区的底部放置有用于虫灭活的药液。
其中,还设置有快换连接件,所述横梁通过快换连接件安装在安装立柱上。
其中,所述快换连接件包括锁紧塞和膨胀件,所述锁紧塞套设在横梁内并与横梁螺纹连接,所述膨胀件套设在横梁与安装立柱之间,且所述膨胀件的内壁为内圆锥面,所述横梁的端部为外圆锥面。
其中,所述膨胀件上沿膨胀件的周向均匀交错开设有左轴向槽、右轴向槽,所述左轴向槽开设于膨胀件的左端面上并沿膨胀件的轴向向右端面一侧凹陷,所述右轴向槽开设于膨胀件的右端面上并沿膨胀件的轴向向左端面一侧凹陷。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进虫口内还设置有防逃逸罩,防逃逸罩的一端位于诱捕区内,另一端位于喇叭状导向罩内,且在进虫口内壁与防逃逸罩的外壁之间形成可供虫飞进灯罩外壳的进虫通道,外部的害虫可通过进虫通道进入灯罩外壳内;但是由于防逃逸罩的口径沿虫飞出灯罩外壳的方向逐渐减小,且防逃逸罩的进口端的口径大于进虫口的口径,因而进入灯罩外壳内的害虫很难再从防逃逸罩的出口端或者进虫通道逃逸处,因而进入灯罩外壳内的害虫绝大部分将被捕虫装置捕获并最终进入集虫区内进行收集,极大地提高防治装置对害虫的捕捉效率,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中,在喇叭状导向罩内还设置有用于将虫吹入灯罩外壳内的风机,在风机的作用下在便于更多地害虫进入灯罩外壳,且同时增大害虫从灯罩外壳内逃逸出的难度,从而有效防止害虫的逃逸,提高该防治装置对害虫的捕捉效率,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更好。
3、本实用新型中,在集虫区的底部放置有用于虫灭活的药液,当害虫进入灯罩外壳并被诱捕装置捕获掉入集虫区内以后,在药液的作用下可将捕获的害虫灭活,有效避免集虫区内的害虫再度逃逸处。
4、本实用新型中,该横梁通过快换连接件安装在安装立柱上,因而通过快换连接件可提高横梁安装、拆卸的速度,使横梁的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快捷。该快换连接件中,锁紧塞与横梁螺纹连接,当转动锁紧塞时该横梁可沿横梁的轴向移动;由于膨胀件与横梁的接触面均为圆锥面,因而横梁轴向移动时将使膨胀件被撑开或收缩,从而可实现横梁固定连接在安装立柱上或者从安装立柱上拆卸下来,横梁的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快捷。此外,该膨胀件上设有左轴向槽、右轴向槽,且左轴向槽、右轴向槽分别开设在左端面、右端面上并向另一端面凹陷,因而可有效提高膨胀件的膨胀能力,该膨胀件更容易被膨胀,横梁的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捕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防逃逸罩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快换连接件在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膨胀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安装立柱、2-横梁、3-捕虫装置、4-太阳能接收板、5-快换连接件、31-集虫漏斗、32-喇叭状导向罩、33-灯罩外壳、34-内腔、35-诱虫灯、36-过滤电网、37-药液、38-风机、39-防逃逸罩、51-膨胀件、52-锁紧塞、511-左轴向槽、512-右轴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太阳能病虫害防治装置,其包括安装立柱1,该安装立柱1安装于田地里。在安装立柱1的顶部连接有太阳能接收板4,该太阳能接收板4可接收太阳光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太阳能接收板4转化成的电能可供该防治装置使用,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该安装立柱1上安装有横梁2,并在横梁2上安装有捕虫装置3,通过该捕虫装置3可对害虫进行诱捕。当然,在安装立柱1上可设置多组横梁2,多组横梁2根据使用需要自行设定就行了;此外,每一根横梁2上也可以设置多组捕虫装置3,这根据使用需要自行设定就行了。该捕虫装置3包括有灯罩外壳33,该灯罩外壳33内设有有集虫漏斗31,通过该集虫漏斗31将灯罩外壳33的内腔34分割成诱捕区和集虫区,该诱捕区位于集虫区的上方,且诱捕区通过集虫漏斗31与集虫区连通,诱捕区内的害虫可经由集虫漏斗31进入集虫区内。在诱捕区内设置有诱捕装置,在诱捕装置的作用下可诱导害虫进入灯罩外壳33内。在灯罩外壳33的侧壁上开设有进虫口,外部的害虫可经由灯罩外壳33上的进虫口进入灯罩外壳33内。该灯罩外壳33上的进虫口对应诱捕区设置,经由进虫口进入灯罩外壳33内的害虫将直接进入诱捕区内进行捕获。在灯罩外壳33外还设置有喇叭状导向罩32,该喇叭状导向罩32的小口径端与灯罩外壳33连接,即喇叭状导向罩32的口径沿虫飞入灯罩外壳33的方向逐渐减小,外大内小的结构使得害虫更加容易进入灯罩外壳33内。该喇叭状导向罩32的小口径端将进虫口包覆在内,使得喇叭状导向罩32通过进虫口与诱捕区连通。在进虫口内还设置有防逃逸罩39,该防逃逸罩39主要用于防止已经进入灯罩外壳33内的害虫从灯罩外壳33内逃逸出。该防逃逸罩39在于进虫口覆盖处的外径小于进虫口的内径,从而在进虫口内壁与防逃逸罩39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即用于供虫飞入灯罩外壳33内的进虫通道。该防逃逸罩39的两端均伸出进虫口,防逃逸罩39的一端伸入诱捕区内,该防逃逸罩39的另一端伸入喇叭状导向罩32内。该防逃逸罩39为锥形结构,防逃逸罩39的口径沿虫飞出灯罩外壳33的方向逐渐减小,且防逃逸罩39的进口端的口径大于进虫口的口径。为了防止害虫的逃逸,因而防逃逸罩39的出口端的口径小于害虫的尺寸,使害虫无法通过防逃逸罩39外逃。
在进虫口内还设置有防逃逸罩39,防逃逸罩39的一端位于诱捕区内,另一端位于喇叭状导向罩32内,且在进虫口内壁与防逃逸罩39的外壁之间形成可供虫飞进灯罩外壳33的进虫通道,外部的害虫可通过进虫通道进入灯罩外壳33内;但是由于防逃逸罩39的口径沿虫飞出灯罩外壳33的方向逐渐减小,且防逃逸罩39的进口端的口径大于进虫口的口径,因而进入灯罩外壳33内的害虫很难再从防逃逸罩39的出口端或者进虫通道逃逸处,因而进入灯罩外壳33内的害虫绝大部分将被捕虫装置3捕获并最终进入集虫区内进行收集,极大地提高防治装置对害虫的捕捉效率,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更好。
为了便于将害虫更加方便地进入灯罩外壳33内,特在喇叭状导向罩32内还设置有用于将虫吹入灯罩外壳33内的风机38。
在喇叭状导向罩32内还设置有用于将虫吹入灯罩外壳33内的风机38,在风机38的作用下在便于更多地害虫进入灯罩外壳33,且同时增大害虫从灯罩外壳33内逃逸出的难度,从而有效防止害虫的逃逸,提高该防治装置对害虫的捕捉效率,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更好。
该诱捕装置包括安装在灯罩外壳33内的诱虫灯35,该诱虫灯35上设置有至少2层过滤电网36。该诱虫灯35和过滤电网36均与太阳能接收板4或该防治装置的储能装置电连接,太阳能接收板4转化成的电能将用于诱虫灯35和过滤电网36,为诱虫灯35和过滤电网36提供电能。
为了将诱捕到的害虫进行灭活,特在集虫区的底部放置有用于虫灭活的药液37。在集虫区的底部放置有用于虫灭活的药液37,当害虫进入灯罩外壳33并被诱捕装置捕获掉入集虫区内以后,在药液37的作用下可将捕获的害虫灭活,有效避免集虫区内的害虫再度逃逸处。
作为优选,还设置有快换连接件5,横梁2通过快换连接件5安装在安装立柱1上,通过该快换连接件5可方便、快捷地对横梁2进行安装或拆卸。该快换连接件5包括锁紧塞52和膨胀件51,锁紧塞52、横梁2的端部、膨胀件51由内往外依次套设在安装立柱1的安装孔内。该锁紧塞52与横梁2端部的内部螺纹连接,该膨胀件51的内壁为内圆锥面,该横梁2的端部为外圆柱面,膨胀件51与横梁2通过锥面进行连接。当转动锁紧塞52并带动横梁2沿横梁2的轴向移动时,通过锥面结构将使膨胀件51膨胀或收缩。为了增加该膨胀件51的膨胀难易度,因而在膨胀件51上沿膨胀件51的周向均匀交错开设有左轴向槽511、右轴向槽512,该左轴向槽511开设于膨胀件51的左端面上并沿膨胀件51的轴向向右端面一侧凹陷,该右轴向槽512开设于膨胀件51的右端面上并沿膨胀件51的轴向向左端面一侧凹陷。
该横梁2通过快换连接件5安装在安装立柱1上,因而通过快换连接件5可提高横梁2安装、拆卸的速度,使横梁2的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快捷。该快换连接件5中,锁紧塞52与横梁2螺纹连接,当转动锁紧塞52时该横梁2可沿横梁2的轴向移动;由于膨胀件51与横梁2的接触面均为圆锥面,因而横梁2轴向移动时将使膨胀件51被撑开或收缩,从而可实现横梁2固定连接在安装立柱1上或者从安装立柱1上拆卸下来,横梁2的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快捷。此外,该膨胀件51上设有左轴向槽511、右轴向槽512,且左轴向槽511、右轴向槽512分别开设在左端面、右端面上并向另一端面凹陷,因而可有效提高膨胀件51的膨胀能力,该膨胀件51更容易被膨胀,横梁2的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快捷。
实施例1
一种太阳能病虫害防治装置,其包括安装立柱1,该安装立柱1安装于田地里。在安装立柱1的顶部连接有太阳能接收板4,该太阳能接收板4可接收太阳光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太阳能接收板4转化成的电能可供该防治装置使用,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该安装立柱1上安装有横梁2,并在横梁2上安装有捕虫装置3,通过该捕虫装置3可对害虫进行诱捕。当然,在安装立柱1上可设置多组横梁2,多组横梁2根据使用需要自行设定就行了;此外,每一根横梁2上也可以设置多组捕虫装置3,这根据使用需要自行设定就行了。该捕虫装置3包括有灯罩外壳33,该灯罩外壳33内设有有集虫漏斗31,通过该集虫漏斗31将灯罩外壳33的内腔34分割成诱捕区和集虫区,该诱捕区位于集虫区的上方,且诱捕区通过集虫漏斗31与集虫区连通,诱捕区内的害虫可经由集虫漏斗31进入集虫区内。在诱捕区内设置有诱捕装置,在诱捕装置的作用下可诱导害虫进入灯罩外壳33内。在灯罩外壳33的侧壁上开设有进虫口,外部的害虫可经由灯罩外壳33上的进虫口进入灯罩外壳33内。该灯罩外壳33上的进虫口对应诱捕区设置,经由进虫口进入灯罩外壳33内的害虫将直接进入诱捕区内进行捕获。在灯罩外壳33外还设置有喇叭状导向罩32,该喇叭状导向罩32的小口径端与灯罩外壳33连接,即喇叭状导向罩32的口径沿虫飞入灯罩外壳33的方向逐渐减小,外大内小的结构使得害虫更加容易进入灯罩外壳33内。该喇叭状导向罩32的小口径端将进虫口包覆在内,使得喇叭状导向罩32通过进虫口与诱捕区连通。在进虫口内还设置有防逃逸罩39,该防逃逸罩39主要用于防止已经进入灯罩外壳33内的害虫从灯罩外壳33内逃逸出。该防逃逸罩39在于进虫口覆盖处的外径小于进虫口的内径,从而在进虫口内壁与防逃逸罩39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即用于供虫飞入灯罩外壳33内的进虫通道。该防逃逸罩39的两端均伸出进虫口,防逃逸罩39的一端伸入诱捕区内,该防逃逸罩39的另一端伸入喇叭状导向罩32内。该防逃逸罩39为锥形结构,防逃逸罩39的口径沿虫飞出灯罩外壳33的方向逐渐减小,且防逃逸罩39的进口端的口径大于进虫口的口径。为了防止害虫的逃逸,因而防逃逸罩39的出口端的口径小于害虫的尺寸,使害虫无法通过防逃逸罩39外逃。
实施例2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喇叭状导向罩32内还设置有用于将虫吹入灯罩外壳33内的风机38。
实施例3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该诱捕装置包括安装在灯罩外壳33内的诱虫灯35,该诱虫灯35上设置有至少2层过滤电网36。该诱虫灯35和过滤电网36均与太阳能接收板4或该防治装置的储能装置电连接,太阳能接收板4转化成的电能将用于诱虫灯35和过滤电网36,为诱虫灯35和过滤电网36提供电能。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设置有快换连接件5,横梁2通过快换连接件5安装在安装立柱1上,通过该快换连接件5可方便、快捷地对横梁2进行安装或拆卸。该快换连接件5包括锁紧塞52和膨胀件51,锁紧塞52、横梁2的端部、膨胀件51由内往外依次套设在安装立柱1的安装孔内。该锁紧塞52与横梁2端部的内部螺纹连接,该膨胀件51的内壁为内圆锥面,该横梁2的端部为外圆柱面,膨胀件51与横梁2通过锥面进行连接。当转动锁紧塞52并带动横梁2沿横梁2的轴向移动时,通过锥面结构将使膨胀件51膨胀或收缩。为了增加该膨胀件51的膨胀难易度,因而在膨胀件51上沿膨胀件51的周向均匀交错开设有左轴向槽511、右轴向槽512,该左轴向槽511开设于膨胀件51的左端面上并沿膨胀件51的轴向向右端面一侧凹陷,该右轴向槽512开设于膨胀件51的右端面上并沿膨胀件51的轴向向左端面一侧凹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