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4119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栽培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栽培设施是直接将栽培槽和作物固定放置于补光灯(现多采用LED灯作为补光灯)之下,通过补光灯的灯光消毒系统、水肥灌溉系统、通风温控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等并对作物进行光合作用而促进其生长。尽可能在有限的空间内,种植尽可能多的作物,但是相应的问题随之而来,随着补光灯(LED灯)的数量随之增加,电能消耗增加,随之进行温度调控损耗的能量也越多。

为此,亟待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其可以解决并改善现有人工光栽培设施中LED配设数量大、电能消耗高和控制流程繁琐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包括有一框架式栽培架,该框架式栽培架的两边侧架由若干列纵向梁和若干排横向梁搭建而成,且若干排横向梁中至少要具有上横梁和中横梁两排;在框架式栽培架上至少安设一组可沿若干个波峰-波谷周期轨迹移动的循环移动系统,该循环移动系统至少包括两个由动力装置驱动的链轮组及分别套设在各链轮组上的可循环移动的链条,两个链轮组分别固定在两边侧架上且相互对称;各链轮组中的链轮至少设为上、中和下三排,分别设置在循环链条各转向点处;其中,上排的链轮安装在上横梁上,中排的链轮安装在中横梁上,且上、中排的链轮交错分布非在同一条竖直线上,而上排两边侧的链轮分别与同侧的下排链轮安装在同一纵向梁上,且下排链轮的水平位置低于中横梁;

在两条链条间挂有一组栽培槽,在链轮和链条的带动下,该组栽培槽随着链条在栽培架上沿着波峰-波谷轨迹进行循环往复移动。

所述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中,具有一集装箱式的外箱体,所述的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置于其内。

所述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中,另配有通风装置。

所述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中,在栽培架的上方区域设有灯光消毒设施。

所述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中,配设一可施加营养液的单元装置,包括一储存并可输出营养液的营养液箱及一组喷洒装置。

所述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中,在栽培架的底部设有营养液收集池。所述营养液收集池与营养液箱相联通,通过一液泵可将营养液收集池中的营养液回输到营养液箱中。

所述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中,在各相邻的两个纵向梁间设有加强梁。在整个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中,所设的加强梁构成若干的菱形式分布结构,在各加强梁与纵向梁、横向梁的交汇处设有加固板。

优选的,在所述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中,所述的一组栽培槽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对常规的栽培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将固定不动的栽培槽,改造为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从而解决了目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耗能,耗资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了补光灯具固定,栽培作物借助链条的旋转沿着波峰波谷的运行轨迹循环通过灯具有效照射区域这种栽培方式,在实现立体高密度种植的同时,减少了补光灯具的数量;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降低补光灯具的一次性建造投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补光灯具总体发热量的减少,带来了种植运行费用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结构示意图(立体视图,未示出动力装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结构示意图(主视,未示出动力装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应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主视,未示出加强梁)。

图中:1、链轮;2、栽培槽;3、栽培架;4、链条;5、外箱体;6、灯光消毒设施;7、营养液箱;8、母液桶;9、营养液收集池;10、通风装置;11、环境控制系统;12、加强梁;13、加固板。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主要包括有栽培架3,为框架式结构,该框架式栽培架的两边侧架具有若干根纵向梁,且还至少具有与所有纵向梁交叉设置的上横梁、下横梁和底横梁三根横向梁;其主要创新点在于对旋转机构的独特设计。

在栽培架3上安设一可沿若干个波峰-波谷周期轨迹移动的循环移动系统,该循环移动系统在框架式栽培架的两边侧架(集装箱宽度方向)上有两组循环链条4,各组循环链条4套设在一组由动力装置驱动的链轮1上,各组链轮1具有多个链轮且至少应设有上、中和下三排,其中上排的若干个链轮安装在上横梁上,中排的若干个链轮安装在中横梁上,且上、中两排的链轮交错分布非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位于下排的两个链轮设在两边侧的纵向梁上,且它们所处的水平位置应低于中横梁;本实施例中,上排两边侧的链轮分别与同侧的下排链轮安装在同一纵向梁上。参见图2所示,若干组链轮1分别安装在栽培架3上,链轮1的排布分别位于整个链条传输路径的高点或者低点,这样,链条4依次盘绕在这些链轮上之后,其循环路径出现自然的波峰和波谷。整个系统在集装箱宽度方向上至少有两组这样的循环链条,栽培槽2的两端分别固连于两侧的链条4上,当链条4循环传动时,栽培槽2也随之沿波峰波谷的路径运动。

在两条闭合的链条4之间挂有一组栽培槽2,在各链轮和链条的带动下,该组栽培槽2随着链条4在栽培架上沿着波峰-波谷轨迹进行循环往复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波峰意指各上排链轮所在的位置(如A点),所述的波谷意指各中排链轮所在的位置(如B点),参见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可以是置于一集装箱式的外箱体5内,该集装箱式的外箱体带有出入用门。在栽培架的上方设有灯光消毒设施6(参见图3所示)。当然,本实用新型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亦可以是置于密室、温棚等场所,在此类的植物工厂中,植物得以进行生长。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配设有可施加营养液的单元装置,包括一储存并可输出营养液的营养液箱7及一组母液桶8,在栽培架的底部设有营养液收集池9。所述营养液收集池9与营养液箱7相联通,通过一液泵11可将营养液收集池9中的营养液回输到营养液箱7中;另有必要同时配有通风装置10。

所述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中,在各相邻的两个纵向梁间设有加强梁12。在整个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中,所设的加强梁构成若干的菱形式分布结构,在各加强梁与纵向梁、横向梁的交汇处设有加固板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参见图3所示,由植物工厂中的水肥灌溉系统配好营养液,电气控制检测系统设置好相应的环境控制系数,启动所述的循环移动系统,进行正常的生产工作。所述的水肥灌溉系统及电气控制检测系统均可采用现有技术,此处不赘述。

本实用新型移动式旋转栽培设施的主要创新点在于采用了新的栽培方式:补光灯具固定,栽培作物借助链条的旋转沿着波峰、波谷的运行轨迹循环通过灯具的有效照射区域,这样的栽培方式使得在实现立体高密度种植的同时,减少了补光灯具的数量,其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栽培设施在日常管理中电能的消耗和LED数量过多的问题,有效的防止并缓解了资材的浪费和能源的消耗问题。

以上的说明所包含及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应视为例示性,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