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用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087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蚕用地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蚕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蚕用地板。



背景技术:

在养蚕过程中,随时要保证蚕室具备一定的养蚕温度,不可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蚕本身的存活率和蚕最终的吐丝质量。蚕农一般会使用温度计实时监控蚕室的温度,一旦温度过低或过高,就会采取措施,使用加温器或风扇对蚕室整体加热,但这种对蚕室整体加温或降温的做法并不适用于空间较大的蚕室,不仅能耗极大,温度不易控制,而且加温或降温不均匀,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蚕用地板,它尤其适用于空间较大的蚕室使用,控温方便,加温或降温的效果均匀,相比于整个蚕室的控温措施,能大大的减少能耗,节约成本,具有很大的市场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表面板体、底部控温层、隔离层、水箱、加热棒、温度调节旋钮、显示屏幕、室温传感器、板温传感器、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隔离箱;隔离层铺设于蚕室的地面上,底部控温层铺设于隔离层上方,表面板体铺设于底部控温层的上方,所述的底部控温层由管道铺设而成;水箱设于蚕室角落,水箱上方设有进水口,下方设有出水口,侧面设有循环进水口和循环出水口,进水口与水源连接,出水口与下水道连接,循环进水口与第一循环泵的进水端相连,循环出水口与第二循环泵的出水端连接,第一循环泵的出水端与第二循环泵的进水端分别于底部控温层的两端相连;水箱的侧面设有显示屏幕和温度调节旋钮,水箱内设有数根加热棒;水箱的侧面设置隔离箱,所述的隔离箱内设有加热电路、控制电路和显示电路,加热电路与加热棒连接,控制电路与加热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板温传感器与控制电路相连;显示电路的输入端与设于隔离箱外部的室温传感器和设于表面板体上的板温传感器连接,输出端与显示屏幕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部控温层由多根平行设置的钢管通过弯头首尾相连拼接构成,中间间距小于20cm,保证底部控温层对表面板体的升温或降温均匀,提高控温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表面板体由数块平行的平板拼接构成,便于安装、拆卸和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的表面板体由保温材料构成,表面设置纳米层,易清洗,保温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根据水箱上的显示屏幕显示的室温和板温,可判断是否需要控温;需要加温时,将温度调节旋钮旋转到合适的温度后,隔离箱中的加热电路开始工作,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同时打开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则底部控温层管道内的水与水箱中的水交换,随着水箱内的水被不断加热,可将底部控温层管道内的水热量通过管道传递给表面板体,当表面板体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时,隔离箱中的控制电路控制加热电路停止工作,同时显示屏幕显示当前表面板体的温度,此时即可关闭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表面板体温度过高需要降温时,可直接打开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通过底部控温层管道内的水将热量带走,降温过程中可对水箱中的水进行更换,降温效果更佳,当表面板体的温度降到合适的范围内后,可关闭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它尤其适用于空间较大的蚕室使用,控温方便,加温或降温的效果均匀,相比于整个蚕室的控温措施,能大大的减少能耗,节约成本,具有很大的市场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水箱4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底部控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表面板体1、底部控温层2、隔离层3、水箱4、加热棒5、温度调节旋钮6、显示屏幕7、室温传感器8、板温传感器9、第一循环泵10、第二循环泵11、隔离箱12、进水口4-1、出水口4-2、循环进水口4-3、循环出水口4-4、加热电路12-1、控制电路12-2、显示电路12-3、钢管2-1、弯头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表面板体1、底部控温层2、隔离层3、水箱4、加热棒5、温度调节旋钮6、显示屏幕7、室温传感器8、板温传感器9、第一循环泵10、第二循环泵11、隔离箱12;隔离层3铺设于蚕室的地面上,底部控温层2铺设于隔离层3上方,表面板体1铺设于底部控温层2的上方,所述的表面板体1由数块平行的平板拼接构成,便于安装、拆卸和更换,且表面板体1由保温材料构成,表面设置纳米层,易清洗,保温效果好;所述的底部控温层2由多根平行设置的钢管2-1通过弯头2-2首尾相连拼接构成,中间间距L小于20cm,保证底部控温层2对表面板体1的升温或降温均匀,提高控温效率;水箱4设于蚕室角落,水箱4上方设有进水口4-1,下方设有出水口4-2,侧面设有循环进水口4-3和循环出水口4-4,进水口4-1与水源连接,出水口4-2与下水道连接,循环进水口4-3与第一循环泵10的进水端相连,循环出水口4-4与第二循环泵11的出水端连接,第一循环泵10的出水端与第二循环泵11的进水端分别于底部控温层2的两端相连;水箱4的侧面设有显示屏幕7和温度调节旋钮6,水箱4内设有数根加热棒5;水箱4的侧面设置隔离箱12,所述的隔离箱12内设有加热电路12-1、控制电路12-2和显示电路12-3,加热电路12-1与加热棒5连接,控制电路12-2与加热电路12-1的控制端连接,板温传感器9与控制电路12-2相连;显示电路12-3的输入端与设于隔离箱12外部的室温传感器8和设于表面板体1上的板温传感器9连接,输出端与显示屏幕7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使用时,根据水箱4上的显示屏幕7显示的室温和板温,可判断是否需要控温;需要加温时,将温度调节旋钮6旋转到合适的温度后,隔离箱12中的加热电路12-1开始工作,对水箱4中的水进行加热,同时打开第一循环泵10和第二循环泵11,则底部控温层2管道内的水与水箱4中的水交换,随着水箱4内的水被不断加热,可将底部控温层2管道内的水热量通过管道传递给表面板体1,当表面板体1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时,隔离箱12中的控制电路12-2控制加热电路12-1停止工作,同时显示屏幕7显示当前表面板体1的温度,此时即可关闭第一循环泵10和第二循环泵11;表面板体1温度过高需要降温时,可直接打开第一循环泵10和第二循环泵11,通过底部控温层2管道内的水将热量带走,降温过程中可对水箱4中的水进行更换,降温效果更佳,当表面板体1的温度降到合适的范围内后,可关闭第一循环泵10和第二循环泵11。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为:它尤其适用于空间较大的蚕室使用,控温方便,加温或降温的效果均匀,相比于整个蚕室的控温措施,能大大的减少能耗,节约成本,具有很大的市场性。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